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棚搭好之后,刘睿就开始一株株的把小番茄苗移栽到营养杯里。

    小番茄苗才长出两张真叶,就和牙签一般大小,若是不小心就会折断,一株成本就是一毛钱呢。刘睿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夹着小番茄苗,放进营养杯之中,覆土之后摆在凉棚底下。

    理论上,两亩地可以定植一万到一万五的小番茄,刘睿必须得把所有的小番茄苗挨个地假植到营养杯之中,这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量。

    刘睿在菜园边上忙活的时候,小黑也是带着它的那几个兔子跟班在旁边乱转,弄得刘睿是一阵烦躁。担心它们不知轻重地压坏番茄苗,刘睿只好把它们远远的赶走,不然它们靠近。

    看到刘睿不理他,小黑很是受伤,冲着刘睿叫了两声,带着自己的几个跟班到别的地方去玩了。

    虽说有时候小黑和几只小兔子显得有点烦人,偶尔还会随地大小便,很是让刘睿家里人头疼,但也给刘睿平添了很多的欢乐。有了这几个小家伙,刘家就不会显得那么沉闷,多了一丝欢快的气息。

    看看小黑和几只兔子的身影消失在山边的草丛,刘睿苦笑着摇摇头。

    有兔子跟班的小黑狗,自己家里这回还真的是出了稀奇事。

    不去管它们,刘睿细心的把一株株的番茄苗移栽到营养杯之中,一直到傍晚吃饭的时候,才搞定不到八百株,还真的不容易。

    深深懒腰,活动一下因为长时间蹲着而变得有点酸麻的身躯,刘睿颇有成就感地看过自己的劳动成果。

    因为空间泉水的缘故,这一次播种的小番茄种子发芽率几近百分之百,中途也没有夭折的现象,基本上顺利地成长了起来。除开能够满足两亩大田的种植以外,应该还能剩下不少种在空间里。

    一想到空间,刘睿顺势往空间里一瞧,发现空间比上个星期扩大了一倍之多,现在整个空间足足有一亩地的大小了。

    虽然拥有了空间,但是刘睿还没有形成习惯,经常是好几天才能想起来。看来以后得有意识地经常使用空间,养成本能的习惯才行。

    空间中,那些牧草已经是把那块黑土地隐隐地占满了,如同绿色的地毯一样铺过去,让人看了就打心里舒服。

    这才十天的时间,那些玉米苗就已经长到了刘睿膝盖那么高,长长的叶子在温和的风中轻轻摇摆,看上去是如此写意。

    不过让刘睿感到惊讶的却还是那个小池塘。

    当初刘睿胡乱扔进去的水草、菱角等等水生植物在泉水的滋润下疯长,已经是隐隐地把整个池子占据了相当一部分。那几只刘睿抓进空间的田鸡正在水草上下来回活动,丝毫不见有不适应的状况。刘睿目光一转,猛然地发现池塘里面有很多絮状物存在。

    似乎是田鸡在池塘里产卵了?

    这个季节倒是田鸡产卵的季节,没想到自己随手抓进来的田鸡居然能够产卵,这可是一件好事呀。田鸡在市场上价格很高,若是能够养殖成功的话,就可以为家里增加一项收入来源。

    不过,等到小田鸡长大的时候,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可是不少,到时候还得另想办法才行。

    刘睿脑袋里一边翻腾着发家致富的念头,一边用意念把池塘的范围稍稍扩大了一些,引进更多的泉水,让池塘看起来不是那么拥挤了。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刘睿就已经是把空间里需要改动的地方都进行了改动,一点力气都没有花。

    这个时候,刘睿才猛然想到,自己是一个笨蛋!

    神农空间里,自己的意识就能控制住一切,自己竟然还傻乎乎地蹲在菜园边上一个下午,忙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眼睛都快变成了斗鸡眼,才搞定了八百株。若是拿进空间里,恐怕自己不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完成好几万。

    摇摇头,叹息了一声,刘睿这才发现,自己其实忽略了空间很多神奇的功能。以后得加强这方面意识的培养,把空间的各种功能熟练地掌握才行。

    有了这个作弊的办法,原本看起来很辛苦的移栽番茄苗就变得一点难度都没有了。

    PS:谢谢‘開心~就好’第三次打赏100起点币;‘600928janson’首次打赏100起点币。书友‘阿歷’1888起点币是本书目前第一份大额打赏,多谢了!

    感谢乡亲们把小仨顶到新书榜第11,请大家继续支持!

【042章】 致富曙光

    因为刚刚经历了中秋的销售高峰,刘睿家里虽然已经没有多少米酒,但是刘睿还是决定停酿几天。酒坊里堆积了好几大桶的酒糟,足够家里的猪吃上好几天了。

    不用酿酒的刘睿也不能睡懒觉,因为马昌全每天都会按时地赶到刘家把蔬菜收走。连续几天,马昌全看到餐厅的厨师似乎对收回去的蔬菜挺满意,也就认命了,每天都是早早出门,免得被看自己不顺眼的上司看到。

    经过一个晚上的实验,刘睿总算是弄清了物品进出神农空间的一些规律,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次动用意念把外界的物品收进空间,都要消耗刘睿一定的精神,次数一多,刘睿就会觉得头晕眼花。消耗的精神力和物品的大小关系并不大,有点像是固定消耗的感觉。因此,刘睿并不是能够无止境地把外界的东西收进空间。

    此外,外界的物品要想进入空间,必须是独立存在才可以。比如一棵生长在地里的树,刘睿自然不可能把它收进空间;但如果挖出来之后,刘睿就可以很轻松地把它收进空间。

    挂在枝条上的西红柿,虽然个头不大,但刘睿怎么弄都无法收进空间,只能乖乖地动手采摘了。

    每天把菜称好之后,马昌全就会交给刘睿一张新的订单,上面都会写上第二天大概需要的品种和数量,让刘睿事先做好准备。

    刘睿这里还没有通电话,手机更加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只能利用这种原始的方式进行工作的衔接,要想进入现代化的办公模式,还得等待一段时间。

    经过几天的摸索,刘睿和张桂芝每天摘菜的速度有所加快,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把两百多斤的蔬菜摘好,清理干净之后分门别类在桂花树下摆放好。

    摘菜结束之后刘睿就拿着锄头到后院去继续挖树坑,好几百个树坑,完全是要靠着刘睿一个个地挖过去,这可是不小的工程量。每当这个时候,刘睿就无比怀念,自己在神农空间之中那种无所不能的存在感。

    不过,想归想,他还是得老老实实把好几百个树坑挖好。

    初升的太阳威力还很小,金色的阳光穿过山峰上树枝的缝隙,宛若一把把利剑一般出现在刘家的后院。还未消散的薄雾如同一层层薄纱一般覆盖在金色的光剑上,让它们没有了酷热的威力,只剩下了温柔的气息。

    早起的虫子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出来觅食,却不曾想那句话说得很在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正值繁殖季节的鸟儿们纷纷中树林深处飞出来,在地上、草丛之中来回跳跃,不时叼起一两只肥硕的虫子,然后扑棱着翅膀冲进了树林。不一会儿,雏鸟稚嫩而悦耳的声音就从丛林深处传了出来,它们叽叽喳喳争抢食物的声音,就是清晨最美妙的交响乐。

    小溪那边,几只田鸡正窝在石洞里,‘哇哇’叫着,很有一种不把山林间清晨的寂静完全打破就不罢休的架势。**月份,田鸡正是求偶繁殖的季节,每天雄蛙都在不停地鼓动自己的肚皮,发出巨大的声响,吸引雌蛙的注意。

    有时候,刘睿半夜被吵醒,恨不能是拎起网兜,出门把这些烦人的家伙一网打尽。当然了,这只是想想罢了。

    田鸡的洞穴往往在山溪的石洞之中,田鸡求偶或者觅食的时候,都是蹲在洞口。一旦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很快地遁入洞口的深处,要想抓住它们,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前几年山溪里到处都能看见田鸡的身影,小时候刘睿嘴馋的时候就会拎着一根小钓竿,到小溪边大半个小时就能弄到好几只,拿回来让张桂芝或是红烧或是煮粥,都是鲜美无比。

    不过,随着这几年野味热的逐渐兴起,城里的餐馆出高价收购,不少村民在夏天的晚上彻夜出动,捕抓田鸡。

    别看田鸡看起来似乎挺灵活的,那只是在正常的情况下罢了。

    捕蛙人头顶上套着矿灯,在小溪边上走着,听到田鸡的叫声之后,他们能够立即判断出田鸡所在的位置,打开矿灯,雪白的灯光马上就照在正趴在洞口觅食的田鸡。

    明晃晃的灯光让田鸡一下子呆若木鸡,静静地蹲在原地一动不动,被捕蛙人收入囊中。有经验的捕蛙人一个晚上起码能够抓上四五十只,大约能有二三十斤左右。城里的餐馆给的价格算是蛮高,一斤十几块,有时候忙活一个晚上就有好几百块钱的收入。

    这么多的收入自然是让村民们心动,在刘睿的记忆中,两三年之前,捕抓田鸡的行动达到了顶峰,有时候晚上看过去,漫山遍野都是明晃晃的灯光。

    田鸡虽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村民们可就顾不上那么多了。甚至有些村干部、党员,还偷偷摸摸地出去捕抓,然后让亲戚朋友帮着卖出去。

    林业局的人哪怕是整天蹲守,也是没有办法制止这种滥捕田鸡的行为,只要县城的餐馆一直存在市场,盗猎行动就永远不会停止。

    不过好景不长,仅仅过了两三年,经过村民们地毯式的搜索,大小合适的田鸡都已经是不见踪迹,只剩下了一些半大的田鸡,根本就不能吃。有些人出去一整个晚上,累得半死,也就能抓到大猫小猫三两只,还不够家里的娃娃塞牙缝,更别提卖给城里的餐厅了。

    就这样,村里捕抓田鸡的行动这才算慢慢停歇,不过遭此大劫之后,上梁村附近的田鸡数量急剧减少,再也不复当初那种随处可见的盛况了。

    两三年时间过去了,整个村子也就刘睿加附近的山溪因为地势的关系以及刘家果园、水塘的包围下,还有不少田鸡活动的迹象。自从上了高中,了解到田鸡学名叫做‘虎斑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肆捕杀是犯罪行为,刘睿吃野生田鸡的心思也就淡了许多。

    不过,若是空间里的田鸡能够饲养成功,刘睿倒是不介意在水塘附近弄一个小小的田鸡养殖场作为幌子,把自己在空间里养的田鸡光明正大地变成人工饲养的品种,公开出售。

    听着田鸡的叫声,刘睿在心里翻腾着一些念头。

    一直忙活到十点钟左右,刘睿这才开始回头检查了一下今天的劳动成果,收拾工具回家休息。

    经过几天的努力,刘睿已经是把大半的树坑挖好,再努力几天,等树苗到位之后就可以种植了。

    独自在后院挖树坑的刘睿自然不会知道,现在整个上梁村正在陷入一阵骚动之中。

    早上马昌全过来收菜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孙皓居然让司机开着餐厅的那辆皮卡跟着到了上梁村。马昌全虽然是满腹的疑问,也只能是闷在心里,在刘睿家装好蔬菜之后,自行返回了县城。

    而留在上梁村的孙皓,这是在司机和王华国的陪同下,孙皓开始在村委会前面的院坝前,向村民们提供‘俏江南’收购食材的指标要求。

    土鸡土鸭、湖鲜河鱼、山珍野味,……,但凡是上梁村出产,没有经过工业污染,没有农药化肥残留的食材,都属于‘俏江南’餐厅的收购范围。当然了,在大规模收购之前,小范围的样品采购、检测自然是必须的。

    不过,哪怕是小规模的采购,也足以让村民陷入美好的憧憬之中。

    原本,孙皓对于到上梁村收购食材还报以不太看好的心思,但是这几天的经历以及昨天和郑大海的一番长谈,让他改变了念头。

    几天以来,从刘睿家里收购的蔬菜很是让餐厅的厨师们满意,上门吃饭的顾客也感觉似乎餐厅菜品的味道有了不小的提升,为此采购部还得到了公司的表扬。

    昨天下午,郑大海和孙皓的一番长谈让他终于明白,上梁村其实是一个未开发的宝地。

    以前,青山县城的餐饮市场盘子就那么大,各个餐馆只要在县城附近以及桐江北岸的乡镇、村寨中收购各种食材就已经是绰绰有余了。但是。这几个月来,青山县餐饮市场呈现一种急速扩张的态势,原材料的供应是越来越紧张了。

    就是孙皓自己也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县城集贸市场原材料价格有所上升,甚至有时候有钱还不一定能够买到称心如意的食材。这是因为县城剧增的人口已经给周围乡镇的生产带来的压力,使得价格在缓步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郑大海把目光投向桐江南岸的上梁村,可谓是目光深远,这不得不让孙皓察觉到自己和郑大海之间的差距。不过,孙皓不知道的是,郑大海的这些举动都是在刘睿无意的触动之下产生的想法,算得上是误打误撞,倒是让孙皓觉得有点高深莫测了。

    不管怎么说,桐江北岸一系列的巨变终于开始影响到了上梁村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让上梁村的村民们隐约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曙光。

    PS:以后将会改成3000字的章节,每天两章,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谢谢‘尘享’首次打赏100起点币;‘老实人888’再次打赏100起点币,你的更新票小仨就笑纳了,鞠躬!

【043章】 人心浮动

    ‘俏江南’在上梁村的行动并没有瞒过县城中大大小小的餐馆,青山县能有多大,消息在当天就传开了。

    ‘俏江南’历来持青山县餐饮业牛耳,它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无数人的心思。若是说先前‘俏江南’收购刘睿的蔬菜只是悄无声息的话,现在的动作可谓是石破天惊。

    相互在青山县餐饮市场上肉搏了很多年,其他餐厅的老板都是知根知底,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苗头很多人都看出端倪。这回‘俏江南’出招,大家一联想,很快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前因后果。

    郑大海之所以让孙皓大张旗鼓地前往上梁村,是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在青山县根本就瞒不住。像个娘们一样遮遮掩掩,并不是‘俏江南’的行事风格,因此郑大海索性让孙皓把声势造大一点。

    郑大海知道,‘俏江南’开了先河之后,县城里的其他餐厅也肯定会陆续跟进,把上梁村乃至青云镇变成新的食材供应基地。作为先行一步的‘俏江南’就得和上梁村委和村民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将来的采购竞争中抢得先机。

    ‘俏江南’一动起来,其他的餐厅也跟在后面开始进入上梁村、下梁村乃至整个青云镇收购各种食材。其中,香菇、木耳、竹荪、山鸡、野兔、竹鼠等等山珍野味最受欢迎,成为了交易中最常出现的品种。

    一连几天,整个青云镇似乎就变成了一个喧嚣的市场,各个餐厅的采购人员如同疯狗一般到处钻,几乎是每家每户都到了个遍。因为背靠着小青山,很多农家都有着进山捡山货的习惯,再加上平时风干的野兔之类,家里的藏品倒是挺丰盛的。

    餐馆们的大采购就如同是过境的龙卷风一样,把村民们家里珍藏的各种山货都收刮得一干二净,倒是让村民们的口袋鼓了一点。

    有些村民这是兴高采烈地拿着多出的收入改善家庭伙食,给婆娘和孩子们扯衣裳,或者是卖点生产物资。但也有的村民看出了其中的玄机,开始平整自家在小镜湖边上的肥沃田土,要不就是开始把那些蒙尘许久的渔具收拾出来,准备大干一场。

    这个时候,王华国等村委会的成员也都明白‘俏江南’等餐饮企业的想法,他们就是想借着这样一个收购山货的行动,逐渐地把小镜湖一带变成食材供应基地。沿着小镜湖岸边有着很多肥沃的沙质田土,这可是种植蔬菜最好的土壤,若是能够改种蔬菜,将会大大缓解县城蔬菜供应紧张的局面。

    小镜湖辽阔的水面以及小桐江清澈的水质都非常适合养殖大量的水禽,只要两个村子有一部分农户在水面上养殖水禽,那将会是非常可观的产量。

    与此同时,江湖里那些野生的湖鲜河鱼也都是城里餐馆非常受欢迎的食材,只要开了先例,尝到甜头的村民自然会下湖捕鱼,丰富市场。

    当然了,辽阔苍莽的小青山自然也是餐饮企业们紧盯着的目标。

    以往,虽然也有着不少的村民会进山去采山货,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究其原因,大抵上还是因为二道贩子的存在,拼命压低的价格使得村民们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村民们也不可能花上大半天的功夫,到城里买点山货,得的钱还不够来回的精力呢。

    这一次,各大餐饮企业直接就把收购点开到了农户的家门口,这样价格既高了不少,又可以让农户们省下很多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