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底线-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关心青峰山县的发展,青峰山县人民需要力俊公司的大力支持呢。”

    “那是当然,力俊公司打算将青峰山县开辟后方种养供应基地,会陆续增加投资,这也将是我公司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往后还需莫书记多多关照。”

    刘俊也说起了场面话,但也是实际话,逐步加大对青峰山县的种植养殖投资力度,对保证力俊公司的实体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力俊公司与青峰山县政府合作是件互利双赢、名利双收的大好事。

    莫云之望了眼身边意气风发的刘俊,发自内心感叹,“后生可畏啊。”然后手指边上一坑,坑中一块青石,朝刘俊道:“刘总,开始奠基吧,请。”

    “莫书记,你先请。”刘俊和莫云之礼让时,已经有人拿来了铲子。

    向为民见莫云之和刘俊各拿起了铲子,看了看手表,见吉时已到,便宣布奠基,顿时鼓乐宣天,莫云之和刘俊两人象征性地将旁边早已堆放好的松土一下一下有节奏地铲入坑中。

    本来奠基仪式应该选择上午的,但由于时间紧迫,刘俊也不信什么黄道吉日,下午就下午,但县长向为民却偷偷请民间道士占了卦,算好当日下午有一短暂吉时可破土,所以向县长便在奠基仪式现场敲锣打鼓搞得十分地热烈隆重,这样的小插曲刘俊事先并不知情。

    捐建青峰山区土家山村的路桥仪式过后,剩下的一百万捐建款及建桥修路事宜再行协商,刘俊同记者一行离开土家山村回到青峰县城,县委书记莫云之和县长向为民亲自安排,给来人记者和力俊公司的员工每人打包了一份有份量的土特产,有地瓜酒、干竹笋、地木耳、小银鱼等市场上买不到的干货,并亲自将刘俊他们送过青峰县界。

    从青峰山县回到市区,已是傍晚时分,随同力俊公司一行采访的记者们虽显疲倦,却很兴奋,他们此行极具新闻价值,因为力俊公司的善举是正能量的新闻,而年轻英俊白手起家的刘俊带有传奇色彩,宣扬并树立一位正面典型的年轻的民营企业家也是官方正面新闻的需要。

    梦婷安排记者们在青江美食城用晚餐,开了房间休息,并单独给每位记者塞了一万元的大红包,记者们并未推辞却是很乐意地收下了,一是和梦婷熟,二是采写编发正面的新闻正是工作需要,三是收下这个钱替人办成事不存在悬念,这是顺水推舟的好事不做才是傻瓜呢。

    凌晨一点,梦婷便将记者们叫醒,照样是白天的原班人马出动,刘俊带着记者们深夜去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现场采访力俊公司的业务流程。

    刘俊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收发货已经轻车熟路,先带记者们参观了几个蔬菜批发档口,然后在批发藜蒿的黄成老板档位前详细介绍了力俊公司的蔬菜贸易运作模式。

    在江南农产品市场上,刘俊事先让陈尔林、红毛航天笑、绿毛航天明将公司里的运输、装卸队大部分集中在黄成藜蒿档口周边,清一色五十多辆大卡车排着长龙,二百多名身着力俊公司制服的装卸工人紧张有序的在蔬菜档口驳货,快速高效地将批发商们存放在各档口的大批量外地运来的蔬菜再转驳到大卡运送全市各个分农贸市场。

    记者们头一回见证了力俊公司的业务运作,切身体会到了力俊公司的实力,从各个蔬菜档口都有身着力俊公司工作衣的员工忙碌红火的场面推想出可能产生的利润,再结合刘俊大手笔的慈善义举,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实地采访近两个小时的记者们,回到青江美食城赶通宵编写新闻稿。

    不说记者们暗中收了一万元的好处费,还有青峰山县政府赠送的表达深情厚义的土特产,单就力俊公司本身的所作所为都值得报道,记者们的新闻敏锐性不是盖得,他们意识到财大气粗又善广告营销的力俊公司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江南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

    回到青江美食城的记者们没有休息,他们根据本媒体的性质从不同角度快速成稿,意欲赶在当天将力俊公司见闻见报,力将青年民营企业家刘俊及其名下力俊公司推上头条。

第269章 上头条

    梦婷请来的记者们经过通宵达旦的编稿,力俊公司实业兴市、民营青年企业家大手笔慈善捐助等正面新闻连续三日上了江南市各主流媒体的头条,全市震动不小。

    一时间有更多的记者来青江美食城的力俊办公室跟踪报道,有慕名前来寻求合作洽谈分市场蔬菜代理贸易者,有主动找上门求职者,一段时间内设有力俊公司总部的青江美食城门庭若市。

    刘俊接待洽淡新增业务忙得不可开交,只得将去江潭督导岳晟采摘野生藜蒿的事暂时搁置起来。

    通过捐助青峰山县建桥修路、捐养江南动物园华南虎及发放记者的好处费,花出去了约一百二十万的费用,却使刘俊及力俊公司连续几天在江南市的重要媒体上头条。

    上头条带来的有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可低估的,一是给刘俊及力俊公司树立了正面形象,增加了知名度,形成了一笔无形资产;二是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力俊公司在招聘用人及取得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带来了便利;三是有更多有经济眼光的投资商看好与力俊公司的合作前景,使得力俊公司有更多拓展业务的可能;四是年轻又帅的刘俊成为年青人成功创业的典型,是贫穷**丝二b青年成功奋斗励志故事的现实版,是一种传奇。

    ……

    江南市政府大楼,市长办公室,四十不到便出任江南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的年轻市长沈钧儒捧着江南日报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关力俊公司及刘俊的宣传报道在头条位置很显眼。

    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响应中央号召,党政部门对媒体宣传报道版面及内容要求都作了重大调整,要求各媒体除了市领导重大出席活动及重要会议外,有关领导人的一般出行或一般活动不予报道,更须重视民生报道、事关经济发展的报道,让事关百姓的大事、好事多上头条。

    党报及党政媒体需要以人为本,以正面报道为主,激发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需要更多反映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多反映群众呼声,更多报道正面的事迹,让群众走上台,让官员在幕后更多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而不是与群众抢出镜,基于此,刘俊与力俊公司才有了合理、合法的“抢占”官员风头的上头条。

    连续几天有关刘俊及力俊公司的头条报道引起了年轻市长的关注,头条新闻的标题及报道的内容也正是沈市长所关心的,只要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有关且有一定影响面的事物,就算沈市长日理万机也不会放过。

    “慈善行——江南市民营青年企业家刘俊采访手记”、“力俊产业升级,创新带来创造……力俊公司在青峰山县投资建设蔬菜基地,打造首家全市蔬菜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民生工程”、“虎虎生威——刘俊先生捐养我市华南虎”

    “刘俊先生说……我也来自山村,深知乡村发展的不易……要想富,先修路;要富饶,得建桥……我公司决定拆资一百万先捐建改造这条独木桥,把它建成幸福桥;改造这条通往县城的路,把它建成致富路……丰富市民的菜篮子,让百姓吃上放心蔬菜,百姓吃好了,我心里就踏实了……”

    “呵,有意思!”沈市长再一次将这几天有关刘俊和力俊公司的新闻报道用心再翻读了一遍,发现写报道的还不乏全市媒体界的名人,集体性的如此力棒一位民营企业家确实令人感叹。

    从报道的字里行间,刘俊有爱心、有魄力、有口才、懂经营且干劲足,更为关键的是,刘俊大爱示人,关注百姓生活,如此一位民营青年企业家近乎于完美的形象经多位名记者润笔跃然纸上,沈市长对力俊公司及刘俊其人愈发感兴趣,如果报道不失实,如果刘俊其人真如新闻所述且本人确有真才实学真本事的话,那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要是力俊公司是既兼顾公司利益又不忘造福百姓的话,这样的企业就是有良心的企业,如果市政府高出青峰山县的层次对该公司给予政策及资金方面的扶持,让力俊公司将蛋糕做得更大,最有利的结果不仅是给当地解决就业、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增加财政收入,而且很有可能促使力俊公司在当地形成强大的农林牧渔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带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gdp将是巨大的,也就是说极有可能在自己市长任内因力俊公司的存在一举摘掉青峰山县国家贫困县的帽子,那结果将是双赢中的双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兼顾任途发展的同时,实实在在给一方百姓造福是沈钧儒的从政理想,就力俊公司及刘俊连续上头条一事,沈市长一下子联想了很多,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越想越兴奋,脑海突然浮现一句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刘俊的出现能不能成为一个支点,是不是一个坚固的支点,需要认证,更需要认真求证,善于审时度势发现机遇的沈市长,对于遭遇千载难逢的“支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但该“支点”涉及到从政理想的大事,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何对待市里刚冒头的媒体宣扬的民营青年企业家,年轻的市长沈钧儒电光火石之间已经有了较为成熟和稳妥的对策。

    沈钧儒就认证刘俊是否能成为“支点”一事经深思熟虑后,叫来了市政府副秘书长,也是市长专职秘书舒运来,手指办公桌上的一摊报纸,和颜悦色地问道:“小舒,你也看到了吧,这个刘俊和力俊公司你有了解吗?”

    舒秘书很精干,瘦瘦长长,戴着一幅茶色眼镜,文质彬彬的,能做市长秘书并受市长器重的人可不是简单的角色,他见市长心情很好,又提及这几天媒体连篇累牍报道力俊公司的事,便能揣摸出市长对力俊公司的喜好态度来。

    “老板,我也看到了这些报道,在市政府网站上才几天便有三万五千多个赞。我了解一些,该力俊公司是做蔬菜代理贸易的,更多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

    “哦……”沈市长轻轻哦了一声,显然对舒运来的回答不满意。

    舒运来察颜观色,带点神秘的意味及时补充了一句,说道:“不过,据我所知,刘俊先生与江老板很铁。”

    “江老板?江浩风么?”沈钧儒身心一震,这个刘俊越来越有意思了。

    “是的,老板。”舒运来松了口气,点点头道。

    “刘俊与江浩风能扯上关系,什么情况?小舒,你慢慢说。”沈钧儒端起茶杯轻轻呡了一口,预感刘俊及力俊公司有大文章可做。

第270章 市长的考量

    “老板,我所知道的是力俊公司的刘俊来自江潭农村,去年是九洲一中的尖子生,不知为什么高考落榜了,便同他一家人来江南打工。刘俊来江南后,江老板也不知什么缘故居然和刘俊相见恨晚,刘俊成立力俊公司从事蔬菜贸易代理开张那天,江老板可是又请媒体又送豪车还敲锣打鼓的,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就是没想到,刘俊那么年轻,又白手起家,才不过半年时间,力俊公司发展那么快,想必是暗中得到了江老板的支助。”

    秘书舒运来私底下称呼市长沈钧儒并不叫沈市长,而是老板,这是官场中的一种特异现象,从称呼中也可看出舒秘书舒运来与沈市长的关系非同寻常。

    “哦,力俊公司的蔬菜基地事关我市菜蓝子工程,你适当关注下。”沈市长听舒秘书简要介绍了下刘俊与江浩风的关系,稍显失望,如果舒运来所说力俊公司的兴起全靠江浩风的支助,那就没什么特别讲道的,凭江浩风的实力要想扶起一家企业不是件难事。如果刘俊不是靠江浩风的支助而在短时间内将公司壮大起来的话,那刘俊可堪称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好的,我会关注的。”舒运来见沈市长神情有些不悦,心里打起了鼓,他一下没琢磨透沈市长所说的适当关注,是要关照呢,还是要卡紧呢?

    沈钧儒见舒运来神态有些迷茫,又道:“小舒,你有空抽个时间先到力俊公司实地了解下情况,从报道上了解该公司充分利用地方条件开发农业种植基地,因地制宜打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经营模式,正是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好的,这两天我就先去力俊公司摸下情况。”舒运来听明白了沈市长的意图,所谓适当的关注下,就是真正的要关注,而沈市长所说的让其先到力俊公司实地了解下情况,市长口中一个“先”字,说明沈市长将会根据秘书所了解的情况考虑是不是会亲自去力俊公司调研,看来沈市长对于力俊公司除了关注,而且是关心的。

    “嗯,你先去吧。”沈钧儒轻轻挥下手,低下头来拿起签字笔批阅文件。

    舒运来从沈市长办公室出来后,回味了下刚才沈市长交办的事,总觉得他向市长所介绍的江浩风与刘俊之间的关系遗漏了什么,从沈市长略带失望的表情能猜测出来,恐怕沈市长是期望力俊公司的刘俊与江浩风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不是靠江浩风的支助起家的。

    “对,假如刘俊与江浩风没有关系,也没有获得江浩风的实质资助,那么力俊公司的兴起就是真正的商业传奇,况且沈市长还提到了模式一词,想必是要推广力俊公司的成功商业运作模式。如果力俊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式合情合理又合法的话,那么估计沈市长会看重力俊公司的发展模式,因为力俊公司的成功发展模式会衍生一大批配套产业,将会极大的带动地方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回到秘书办公室的舒运来就沈市长的一番话认真作了分析评估,最终得出结论,沈市长需要利用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成功商业模式来造势,藉此印证江南市县域经济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课题观点的可行性,课题的内容观点极有可能成为今后市政府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加以推行。

    虽是一家刚靠媒体吹捧却在以前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公司,但沈市长如此看重,自必有沈市长的考量,市长层次的思考不是市长秘书这一层次能触及得到的,舒运来只要按照市长的指示办好事就是称职的秘书。

    贸然去力俊公司似为不妥,得要有个合适的理由去力俊公司才行,舒运来能从沈市长的话里体味出市长对江浩风与刘俊之间关系貌似很感兴趣,那么他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地了解或者摸查下江浩风与刘俊是怎么扯上关系的,这很重要。

    江浩风和沈市长的关系好,那是舒运来和市里高层人士都知道的,江浩风是华夏航空江南分公司董事长江伯铭的公子,市长与江浩风关系要好多少有种相互高攀的意味,但如果毫无背景的力俊公司的刘俊要是被沈市长器重的话,那就是市长慧眼识人,不拘一格降人才了。

    舒运来越想思路越清晰,他对刘俊最早的印象就是江浩风的秘书周朋打电话请他帮在青云派出所捞个人,那个关在派出所的人就是刘俊,原因是刘俊为讨工薪打了青云药厂的工头,后被药厂的厂长龚保龙给原青云派出所的陈开所长施加压力将刘俊和另外一个哑巴给强行扣押进了所里,是他又打电话给市公安局局长柳火旺要求青云派出所直接放人的。

    至于刘俊在派出所扣押之前如何和江浩风扯上关系的,舒运来则不清楚,但摸清刘俊与江浩风相交往的内幕至关重要,那也是沈市长所关心的。

    要摸清刘俊与江浩风之间的关系,莫过于直接询问江浩风和刘俊就一切都清楚了,但江浩风与沈市长是一个层面的,他不方便直接问,而与刘俊也从没打过交道,更不便贸然询问了,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约江浩风的秘书周朋出来谈谈,毫无疑问刘俊与江浩风之间的过往周朋应该是最清楚的。

    秘书与秘书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舒运来与周朋本来就很熟,一个电话打过去,约周朋找个清静的地方坐一坐,正巧周朋陪江浩风在上海办事回来才两天,周朋爽快应约,将约谈地点安排在了一家相对隐秘的私人会所而不是现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江南茶馆。

    私人会所座落在闹市区的一家看似别墅的小庭院里,闹中取静,安全度高,基于舒运来市长秘书及周朋江老板助理的身份,会所主人接待相当热情而高规格。

    不过,跟随沈市长及江南茶馆江老板见过各种大小场面的舒运来和周朋两位大秘书并不在意会所的山珍海味、水榭楼台及明星级别的美女侍应,他们所在意的是约谈的内容。

    在私人会所老板打过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