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西宁王-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绥州兵马使署。

    浓妆艳抹的十三娘扭腰摆臀向后门走去,她的身后武曹男扮女装低着头紧跟。人未到,香先闻。守门的士卒一个个都瞪大了眼。谁都知道十三娘是新任兵马使武曹的女人,但谁也没把她当做什么正经人来看。一个个都馋着嘴,苍蝇似地盯着她看。

    十三娘毫不在乎这些,细腰肥臀,摆动的更欢。

    伍长拦住她,笑嘻嘻地问:“夫人哪里去?”

    十三娘白了他一眼:“我去哪,你管的着吗?”

    伍长碰了个钉子,惹得众人一阵嬉笑,伍长脸上有些挂不住,于是公事公办地说道:“上峰有令,任何人没有腰牌都不得外出。你还是回去吧。”

    “我有大人的手令。”十三娘嫣然一笑,从抹胸里掏出了一张带着体香的便笺,交到了伍长的手里。伍长赶忙拿起手绢在鼻子下闻了闻,一时心都醉了。他原本也不认识字,装模作样地扫了一眼,便将纸条还给十三娘,有些为难地说:“你没有令牌,让我很作难呀。”说着话他就托起十三娘香软的小手,放在鼻子下贪婪地嗅了又嗅。

    十三娘冷笑着问:“我的手香不香?”

    众士卒一起起哄:“香,香,真香。”

    伍长咄地一声驱散了众人,对十三娘说道:“罢了,既然有武大人的手令,我便做主破一次例。”十三娘嫣然一笑,芊芊玉指拂在伍长的脸上,用柔的发腻的声音说道:“将军的大恩大德,十三娘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伍长被她摸的浑身麻痒难忍,想捉她的手,却被十三娘轻巧地躲开了。想去搂她的腰,又被十三娘推开了。他心中正恼,忽见十三娘身后的武曹目光闪烁,形迹可疑,便喝道:“她是什么人?见了我,为何目光躲闪?”

    十三娘脸色一变,忙拖住他的手,娇声说道:“她是我的粗使丫头,来替我搬行李的。你见了您这个大将军,心里害怕能不躲闪吗?”

    十三娘说话的时候,身体紧紧贴着伍长,她柔软的胸部好几次碰到了伍长的手。

    伍长贪婪地咽了口口水,冷声对武曹说道:“你走吧。”

第21章 漩涡

    望着十三娘的珊珊倩影,伍长把被她胸部碰过的手放在鼻子下嗅了又嗅,只觉得满手余香沁入心脾。众人都打趣道:“你这手以后就别洗了,留着香气天天闻吧。”正在哄闹,忽见李卫带人闯了进来。冲入内堂后一阵乱搜,黑着脸转过来,薅住伍长的衣襟,恶狠狠地问:“武曹哪去了?”

    伍长心惊胆战,嗫嚅道:“在,在内堂。”

    “混账东西,一个穷酸也看不住,要你们有什么用。”

    李卫将伍长推倒在地,喝道:“给我追,跑了武曹,你们谁也活不了。”

    武曹与十三娘出了门后,拉着她紧步疾走。怎奈十三娘身娇肉贵,怎能走的快?正着慌时,忽见李卫追了过来,武曹将她一推,闪身窜进了一条小巷。

    武曹跑的快,李卫追的紧,眼见腰酸腿麻无路可逃,忽有一个大汉斜地里冲出来,扯着武曹的手腕喝道:“想活命跟我走。”拽着武曹穿过两条小巷,到了一座大秦寺外。正值礼拜日,数百教徒正在做礼拜,人多地小,多半人都聚在门外。

    那大汉在巷口三五下扯掉武曹身上的女装,又拾起一块石头对武曹道:“忍着点,熬过这一关,你就是人上人了。”说罢举起石头便往武曹头上砸,一时血流如注。大汉搀扶着血流满面的武曹蹒跚而行,便走便高声大喊:“不得了啦,有人要害武善人!”做礼拜的穷苦百姓有认识武曹的,见他这副狼狈相,又见李卫等人身着便装手持利刃在后面追,便信以为真。十余个年轻壮汉挺身而出护住了武曹。

    众人纷纷责问李卫为何伤人,李卫不敢触怒民愤,一时被逼的步步后退。那大汉趁机鼓动,众人又见李卫软弱,便发一声喊追赶过来。

    李卫腿长脚快,一溜烟逃逃的无影无踪,六个同伴却陷落于众人之手。

    方立天得知武曹被一神秘大汉救走,便一口咬定道:“这定是小青衣捣的鬼。”

    小青衣势力庞大,天下各道州县皆有分支,像绥州这种要害之地,小青衣更是布有重兵。方立天来绥州后没少跟小青衣打交道,小青衣势力盘根错节,远不是情报室能比的,两家交锋多次情报室败多胜少,方立天对此既恨又无奈。

    张伯中沉吟片刻,下令道:“即刻撤出绥州。”

    众人皆惊,方立天抗声道:“没有大人命令我不会撤出绥州的。”绥州是他经营多年的根据,岂能说丢就丢?

    张伯中顿时变色道:“大人交代过,绥州一切由某赞画。若是怪罪下来,由张某一力担当。绝不会连累方总管丝毫。”

    方立天无言以对,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

    夏州城东三十里地,一支骑兵小队护卫着一辆马车趁着夜色匆匆往东而去。

    苍茫的夜空只有一点星光,刀子风在白茫茫无边无际的旷野上呼啸着横冲直撞。

    王芸儿拢了拢裘皮大衣,紧紧搂着怀中的熟睡的古儿。此刻她是满脸泪痕,ru娘刘氏劝慰她:“大帅身经百战,区区箭伤不会有事的。”

    王芸儿含着泪道:“您就不要安慰我了,若是寻常的箭伤,他岂会让我母子知道?这必是不中用了……”王芸儿低声的啜泣起来,紧紧地抱住了怀里的孩子。

    刘氏轻轻叹了一声,昨天连庸派他兄弟连濠连夜还回夏州,支吾着说孟博昌在绥州城下中箭受伤,很想见王芸儿母子一面,让她即刻劝王芸儿上路。刘氏吓唬他说这天寒地冻的让个几个月大的孩子走这么远的路,谁也保不了他的周全,她逼问连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谁肯担这罪责实话?”

    连濠这才实言相告此行的目的:孟博昌在绥州城下中毒箭身亡,接王芸儿母子到军中是为了稳定军心。刘氏对连濠“稳定军心”的说法,并不认同,一对孤儿寡母,何德何能稳定军心?把人带到军中不过是做人质罢了。

    否则孟博昌死的不明不白,他的兄弟杨昊又岂能善罢甘休?刘氏对绥州内幕知之不多,也不敢把实情告诉王芸儿,她倒是动过带着她母子逃回永丰的念头,但连濠夹刀带剑地闯进来,她也实在有些无可奈何。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刹车过猛,毫无防备的王芸儿往前一栽,差点摔了一跤。古儿“哇”地一声醒了,哭声在这辽阔的荒滩戈壁十分刺耳。

    “别吵!”

    守卫在马车边的连濠恶狠狠地喝了句。王芸儿心里一阵难过,她心中那不祥的预感终于被证实了:若是自己的丈夫还活着,他连濠敢对自己如此不敬吗?

    一支羽箭夹着劲风破空而至,箭矢从连濠左太阳穴而入,右太阳穴而出。在这月色迷蒙的夜晚,这份功力直可追逝去的催命判官孟博昌了。

    士卒突然陷入群龙无首的窘境。

    “要想活命就快放下兵器。”刘氏小声提醒道。车外不期而至的变故让她看到了机会,虽然她弄不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她相信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士卒们面面相觑一阵子后,一名队正带头放下了武器,其他人也纷纷仿效。路边的荆棘丛中站起数十名身披白色风衣的弓弩手,队正和他的部属被押着朝白茫茫的旷野走去。

    一名英姿飒爽的女校尉快步走到马车边,拱手道:“末将木荔,奉杨将军之命,前来接应夫人。”

    王芸儿把古儿交给刘氏,自己坐着一动没动,她神色凄伤地问木荔:“大帅是不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但王芸儿一直在心里排斥着,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希望从木荔那得到一个好消息。木荔的回答击碎了她最后一丝幻想:“我们接到消息,孟大帅在绥州城下为圣上捐躯了。”

    王芸儿泪水如泉涌出,木荔茫然无措地站着,她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去劝慰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刘氏拍了拍她,将她拉到了一边。古儿已经甜甜地睡去。木荔这才意识道自己刚才太过鲁莽了,于是万分自责地说道:“我真该死,说话这么直。”

    刘氏叹道:“这层窗户纸总要有人捅破的,其实你不说她心里也清楚。”说完这句话,刘氏又问:“杨将军要夫人接到哪去?”

    木荔道:“先去丰安,小青衣无孔不入,放在外面,大人不放心。”

    刘氏点头道:“到丰安好,到丰安好。”

    或许因为太冷的缘故,睡梦中的古儿闭着眼睛就哇地哭闹起来。刘氏正跳着脚哄他的时候,王芸儿走了过来,她先是望了眼在旷野中列队的俘虏,平静地对木荔说道:“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放了他们吧。”然后她从刘氏那接过哭闹的古儿回车上喂奶去了。

    ……

    尽管夏州城中还有三千驻军,但在飞虎营的凌厉攻势下,只支持了半天就宣告投降,新任统军隋卧虎严格按照杨昊的命令,彻底干净地扫荡了夏州的粮库和银库,车拉肩扛统统运往小长安。此后他又将城西养马场的技师和能带走的所有东西全部带走。在数百里外的小长安,一座新的养马场正在紧张筹划中。

    骁骑营就没有飞虎营那么幸运,他们在银州城外遇到赵勇所部一千五百人,双方激战一上午,赵勇溃败。程克领趁胜追到城下,攻城却屡屡受挫。只得退出五里地扎营,半夜又被赵勇劫营,损失惨重。吃了败仗的程克领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挥兵佯攻榆林镇,榆林镇守将严芳是赵勇妻弟,是一个只懂提笼遛鸟的纨绔子弟。

    赵勇果然率军来救,程克领在榆林镇外巧设伏兵,大败赵勇,赵勇孤身逃入榆林镇。程克领围住榆林镇后,恫吓严芳即刻投降,否则破城之日,鸡犬不留。严芳心惊胆颤,半夜捆缚赵勇出城归降。程克领兵不血刃进入银州,将军械粮饷席卷一空,又将银州金银器的工匠数百人迁往小长安。

    虎营攻破宥州后除夺取粮款,又征调民夫拆毁了四周围墙,放火烧毁了兵营和公署。虎营撤出宥州第二天,临近的朔方镇盐州刺史洪亮便率军进城。将宥州正式纳入朔方镇管辖。后又见夏州空虚,便率军来取夏州,此时隋卧虎已经退走,夏州刺史贺擒虎率军迎战,一战便擒获洪亮,趁胜南下又收复了宥州。

    豹营赶到绥州城外六十里处,忽接到杨昊要其撤回小长安的命令,赶到小长安后才知道,早在五天前张伯中已经放弃了绥州。

    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小长安就集中了虎、豹、飞虎、骁骑、破虏、锋矢营和破lang等六个营,总兵力过五千人。

    杨昊对张伯中不守命令擅自放弃绥州一事颇为不满,又对孟博昌之死心怀疑虑,便将张伯中叫来当面责问,张伯中解释道:“绥州城内小青衣活动猖獗,害死孟大帅的多半是小青衣的人,如今武曹落入小青衣之手,他势必要将孟大帅遇害之事栽在大人头上。属下再呆在城中势必将引起两家误会,岂非徒增强敌?属下退出,小青衣便无从借力栽害大人。让孟大帅旧部相信武曹和小青衣才是害死他们大帅的罪魁元凶,让他们去恨武曹、小青衣,大人可坐山观虎斗,待两败俱伤之际再出手收渔翁之利。”

    杨昊叹息了一声,道:“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他的死,我有愧。”张伯中安慰道:“或是孟大帅起运已到,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只是属下不解大人为何只是劫掠三城,而不趁机占领呢?若是占有三城,夏绥节度使一职非大人莫属。”

    杨昊苦笑道:“还不是怕回鹘人耐不住性子提前动手?”

    这个理由倒也能说得通,但杨昊主要还是担心李炎会追究自己擅自做主在绥州点火,而致使孟博昌意外身亡的罪责。李炎的手段杨昊是见识过了,除非自己下定决心跟他一刀两断,否则与他相处就不得不万分小心。一个小小的疏忽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第22章 行贿

    绥州城西十里亭,一座普通的草亭。

    亭子的东面垂首而立七名壮汉,身无兵刃,西面也有七名大汉,一样也没有兵刃。草亭中坐着三个人,西面是武曹,东面是连庸,面南而坐的是个剑眉一字须的文士,此人姓薄名仲彦。此刻他正向连庸叙述着孟博昌被害的过程:

    “……张伯中和方立天策动驻军兵变,驱逐了文兰,又胁迫武将军为傀儡,意图霸占绥州。孟大帅按约定来取绥州,方立天想依约将绥州交付孟大帅,张伯中却不肯,他想自己做绥州之主。连大帅想必也听说过丰州内寺坊的名号,内寺坊的首领是朱七,张伯中是同知,自创立之日起,内斗就十分厉害。朱七对张伯中到处伸手很是不满,早有心整治他。加上张伯中与关索向来不和,杨昊很是头疼,曾想举荐他为天德军使。但天德军被朴恩俊和曲清泉把持,岂容张伯中来插一腿?张伯中于是便动了占据绥州的念头。”

    说到这,薄仲彦顿了顿,用手理了理胡子,继续说道:

    “杨昊是跟着孟大帅才得羽翼丰满的,他对孟大帅是又敬又怕。但此人野心甚大,为了有实力一统北国各州县,他不惜跟天狼军开战,抢夺乌龙驹。他知道只要有孟大帅在,他的野心便无从得逞。因而才铤而走险,害死自己的恩人。如今孟大帅不幸亡故,北国还有能镇的住他?他虽从绥州退出,却派兵洗劫了夏、宥、银三州,如今又屯兵小长安虎视眈眈。连大帅为自保计也应该与万将军携手结盟才是。”

    连庸闻言低头不语,薄仲彦将孟博昌的死完全栽到杨昊的头上,他心里有些怪怪的感觉,自己追随孟博昌多年,也见过杨昊多次。并未察觉出两人之间有何矛盾。但连濠被人伏杀,王芸儿母子被掳到丰安,却改变了他的看法。这些日子他听到不少传言,说王芸儿在嫁给孟博昌之前,王仁通曾有意将她许配给杨昊,两人原本就有私情。

    此次孟博昌死难,杨昊派人将她接到丰安居住,也颇让人费解。孟博昌母亲两个月前病逝,王芸儿一个弱女子带着幼子无处可依,按理她应该回到永丰王仁通处。王仁通在永丰经营梅山矿,富甲一方,岂能说养活不起她一对母子?父母兄弟俱在,却把她接到丰安居住,杨昊此举究竟是何用意?这不正说明杨昊就是那幕后真凶么?

    武曹见他久久不能下定决心,遂讥讽道:“一个贪图兄嫂美色的卑劣小人,连大帅还要为他开脱吗?”

    这句话正戳到了连庸的痛处,孟博昌待自己如兄弟一般,王芸儿就是自己的嫂子,兄长被害,嫂子又被仇人所掳,这口气做兄弟的如何能咽的下?

    连庸拍案而起,拔刀劈断石桌,起誓道:“若不能生擒杨昊为大帅报仇,连庸死无葬身之地。”薄仲彦赞了声:“豪气!”

    握着二人的手道:“二位齐心协力保住这夏绥四州十八县,既是为了报之恩之恩,也是为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当下,武曹与连庸达成密约,武曹奉连庸为夏绥留后,连庸奏请朝廷任武曹为绥州刺史。两家缔结盟约联兵共保。

    ……

    杨昊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李炎的特使汪春。汪春一见面就埋怨道:“你这次可露了大脸了,长安城里三岁小儿也知道你杨刺史的大名啦。”

    绥州之变引起朝中各方势力争议原本也是在杨昊意料之中的事,正因为如此,在绥州事变后不久,他便将绥州事变经过详细地呈报了李炎。早报晚报李炎都会知道,早报还能争取主动。

    杨昊道:“谋取河东原也是大总管恩准的事,我这么做也算不得抗命吧?这一层,你可要帮我解释清楚哟。”

    汪春苦笑道:“殿下那边自然好说,派我来这可不就是为你擦屁股来的?只是……行前,陛下忽然念起孟大帅的好处,亲自过问了此事……老鼠进风箱两头受气的差事哟。”

    杨昊起身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放在桌上,说道:“我已经将绥州事发经过写的明明白白,请汪公公过目,若不不妥之处还请指教。杨昊对天发誓,绝不敢忘记殿下的提携之恩,有什么罪过杨昊一力承当,绝不会连累大总管半分。”

    汪春的软乎乎的胖手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茶,放茶碗的时候,手就碰到了檀木盒,他暗暗地推了一下,木盒很沉重,他心里就有了数,于是皱着眉头沉吟了一阵子,下了决心道:“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也相信你是秉着一颗忠心来办事的,更不是那种无情无义的小人。不过,此事既已被人盯上,我也不敢向你打什么保票。总之,你我都尽人事而听天命吧。”

    送走了汪春,杨昊心中一时颇为不快,在送给汪春那个檀木盒里装着价值一万两白银的珍珠玉石,换来的却是这一句不轻不重的话。长安的水太深了,长安的官场太黑了,除非你不跟长安的官场打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