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归来-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方今之世,君明臣贤人才辈出,虽然问题很多,却也是历史上罕见的清平盛世,我虽力量卑微,却也绝不容许宵小之辈祸乱神州!”

五“胡”“乱”华、满清入关、张“献”忠“屠”“川”,历史上多个重要节点中,姬林都在深山闭关悟道,每一次姬林出山之时,大局都已平定,此事让姬林颇为无奈。

“老爷,那要不老奴发动斩首行动,让乔治家族从人家蒸发,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沉吟片刻,福老试探问道。

福老语气平淡,仿佛是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话如果让其他人听到的话,定然会目瞪口呆。

乔治家族虽然无法和欧洲、阿拉伯世界那些王孙大贵族比拟,在米国也是大家族,不是任谁谁谁都能轻易拿捏的强大家族。

可福老却视乔治家族如蝼蚁,这姬氏家族的力量,是不是也太强大了一些?

“我姬家速来低调,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

“如今乃是和平之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不需要采取太过激烈的手段。”姬林摇摇头,一口拒绝了福老的建议。

“老爷,莫非我们就放任乔治家族进入神州市场,坐视不理?”福老一愣,有些愕然。

“自太宗摸着河头过河‘改’‘革’‘开’‘放’以来,我神州中土开始和世界接轨”

“外资来华,此乃时代大趋势,咱们暂时不用着急,先看看乔治家族究竟来干什么再说。”姬林沉吟片刻,淡淡说道。

“老爷,您……变了。”短暂沉默后,福老的声音再次飘来。

“我还是当年的我,哪里变了?”闻言姬林一愣,疑惑说道。

“和七十年前相比,您……似乎变得更有像一个‘热血青年’了。”福老小心翼翼的说道。

“你这臭小子。”姬林摸了摸鼻子,有些好笑。

不过,似乎自己重归中土后,心境在不断改变中,这感觉似乎不错。

“老爷,您不是说当年您和夫人在北宋末年失散,是岳王爷护送夫人来蜀地寻您的吗?”福老试探问道。

“当年我和师师于战乱中失散于汴京,的确是岳飞护卫师师回的蜀地,奈何当时我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去了江南。”

“鹏举贤弟不久后带兵去了金国,按照我和他分开之时的约定,他那一副字帖中,应该蕴含了师师的消息。”

姬林这话一出,福老点点头,恭敬说道:“老爷您安心在蜀地休养,一切老奴自会安排妥当,到时候您直接去香江参加竞拍便是。”

ps:今天的推荐票有些不尽人意,不过飘渺依旧要感谢道友“手撕小白菜”的再次打赏,感谢道友“时尚个性化”从开书第一天一直追到现在不离不弃。

感谢所有为飘渺投推荐票和打赏的道友,今天为你们加更一章,真心感谢大家,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飘渺,不胜感谢。

从明天开始,每天保底2更,第一更早上10点24分,第二更下午6点54分,诸位道友可满意?记得推荐票支持喔,各种求。o(n_n)o~

最后公布一个q号2408882838;欢迎诸位道友和飘渺一起讨论剧情聊天吹牛。

第二十八章瑜伽师

翌日清晨,姬林亦如往昔般早早起床,沿着浣花溪鹅毛石铺就而成的羊肠小路,随意散步,淡看漫天枫叶飘零。

初生的朝阳,蕴含的纯阳之力是最旺盛的,古今修道之人,大都会日出而起吞吐日华,姬林自然也不例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当姬林来到东坡广场之时,站在百年老榕树下捧卷诵经的一名少女,引起了姬林的注意。

这少女亭亭玉立,如千年冰山般卓然而立,虽只是一个背影,却带给旁人无限遐想。

浣花溪这一带是富人区,所住之人非富即贵,乃是蜀地名流精英汇聚地,这里的文化气氛浓郁,所以少女的行为倒也不算什么出奇。

晨练的人很多,男女老少皆有之,但姬林的眼中,却唯有少女一人而已。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少女背对姬林诵经而读,其声如空谷幽兰般飘渺,让姬林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飘零的春秋时代。

依稀间,姬林仿佛看到那个叫李聃的圣人,正手捧竹简在高山竹林间和自己论“道”。

那一日二人相见恨晚,李聃闻姬林之言如醍醐灌顶,一本《道德经》横空出世震烁千古,人称“老子天下第一”。

“聃贤弟,自你我一别已有两千多年,你此刻恐怕早已问得大道,为何苍天还要将我独留人间?”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欲乘风归去,奈何初心未泯,至今无法飞升。”

“老天爷,莫非我真要断绝七情六欲才能成道?如若如此,那做神仙又有何用?”

在姬林陷入对往事的追忆之时,少女已经停止了背诵,迎着初升的朝阳将手高举于顶,然后慢慢合拢,开始拜日。

拜日式,此乃瑜伽宗吞吐纯阳之力的手段,需和呼吸吐纳配合效果才好,上古之时喜马拉雅山多隐士,他们透过拜日、冥想等手段,很多人都成为了圣人。

一套瑜伽组合做完,少女坐在蒲团上双腿盘起,手放在膝盖上,结莲花印记,开始发出“噢姆”之音。

这仿佛源自远古的声音,将姬林从沉思中拉回,循声望去,姬林脸色有些古怪。

却原来这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那玉垒大学的校花,昨日曾邀请姬林周末参加自己生日宴会的古文系大美女……杜诗雅。

杜诗雅之美,在于“诗书雅韵”这四个字上,和上官雪的高冷,以及董熏儿的妩媚不同的是,杜诗雅多了几分少女的清纯和活泼。

这种感觉,让姬林心中微微触动,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千年前在“洛”“阳”白马寺中,和李师师第一次相逢的场景。

李师师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奇女子,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因体弱多病,三岁时王寅把她寄名洛阳白马寺,以期佛法能拯救自己女儿。

那一年枫叶飘零,姬林坐禅白马寺菩提树下,望着一名老僧为那名不过三岁的小女孩摩顶,颇觉好笑。

“老和尚你走开,我不要你给我摩顶,让那位大哥哥来。”小女孩嘟着小嘴,指着姬林说道。

“小妹妹,一清大师佛法高深,他为你摩顶能疗百病,你要不在考虑考虑?”姬林笑吟吟说道。

“我不,你长相比他好看多了,想来佛法更高。”小女孩摇摇头,就是不干。

“阿弥陀佛,这丫头与佛有缘,卧龙兄你就成全她好了。”老僧对姬林念了声佛号,颇为无奈。

“也罢,今日我便和你结个善缘,助你皈依佛门,愿你早日病愈。”姬林点点头,以右手为小女孩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

摩顶结束,小女孩哇的一声大哭,而后百病全效,众僧在佩服姬林佛法高深之时,也对小女孩是佛弟子深信不疑。

“大哥哥,我爹给我取名叫二狗,这名字不好听,你能给我重新取个吗?”那一日,小女孩围着姬林蹦蹦跳跳,脆生生说道。

“不得无礼,卧龙先生乃是我佛门大得。”老僧勃然大怒。

“不嘛,我就要叫大哥哥。”小女孩说着说着,乌黑的小眼睛开始泛红。

“世人皆称佛门弟子为‘师’,从今日起,你便叫师师好了。”姬林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有些无奈。

“李师师?这个名字不错,嘻嘻,谢谢大哥哥。”

那一日枫叶飘零,姬林笑吟吟的望着小女孩,从未曾想过,多年后自己会和此女产生交集,并延续一段千年的情缘。

“姬老师?”冥想完毕的杜诗雅赫然起身,眼见姬林正“灼灼”的望着自己,俏脸忍不住飞起了一抹红霞,脆生生说道。

大学少女,正是青春烂漫之时,如今棒子国“来自星星的你”正是大火之时,都教授的形象深入人心,杜诗雅潜意识里面,已经将姬林当成了自己心中完美的“都教授”。

如此帅气儒雅的男人,居然如此“深情”的“凝望”自己,一时间杜诗雅心如鹿撞,脑袋有些晕乎乎的。

“杜同学,没先到你还是瑜伽宗的正统传人,佩服。”姬林微微颔首,望向少女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之意。

瑜伽宗,是公元五世纪中叶,由无著、世亲两兄弟在天竺所立的大乘佛教分支,以《瑜伽师地论》为经典。

和瑜伽宗对应是乃是瑜伽师,瑜伽师讲究吐纳冥想,信奉阿赖耶识,和今世神州那种会点肢体舞蹈动作便以瑜伽师自居的半吊子,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因为历史原因,天竺至今依旧讲究上下尊卑,瑜伽宗正统传人在神州很罕见,姬林显然没想到杜诗雅也是一名瑜伽师。

“外公说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瑜伽师,必须历经十七种境界中的至少三个境界,我如今连瑜伽师学徒也算不上呢。”杜诗雅吐了吐舌头,有些不好意思。

“这么说来,你外公是一名瑜伽师?”姬林心中一动,试探问道。

第二十九章孟子他说

“那倒不是,我外公是一名象棋名家,他老人家佛法很有研究,对‘一切世间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理念非常赞同,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识的幻化。”

“我是外公一手拉扯大的,受他老人家影响,在十六岁之时,我曾远赴夏威夷州,跟随阿南达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瑜伽,所以……”

杜诗雅这话一出,姬林这才明白,自己是有些误会杜诗雅了。

阿南达是当代少有的,真正得道的瑜伽宗师,二十多前曾随弟子蕙兰来中土传道,在中土拥有很大威望。

他这一脉以天竺经典《薄伽梵歌》为正统,修的是“生命之气”,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瑜伽宗,却是符合现代人理念修行的瑜伽流派。

“对了姬老师,这周末是我二十岁生日,您……能来参加吗?到时候我外公也会来喔。”捏着衣角,杜诗雅有些害羞,忐忑不安的问道。

“如你所愿。”姬林对杜诗雅背后那个精通象棋和佛法的外公很感兴趣,沉吟片刻后,说出了让少女兴奋不已的话来。

“耶,实在是太好了。”等姬林走远后,杜诗雅兴奋的挥舞着拳头,恨不得时间加速,周末能早点到来。

……

早上九点,当姬林来到古文系的时候,眼见教室里座无虚席,满意点点头,暗道昨日自己力挺学生,一耳光扇飞教导主任周扒皮的良苦用心,看来没有白费。

只是,为什么今日来听课的漂亮女生那么多,而且很多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呢?姬林有些疑惑。

“真帅啊,这么帅的老师,将校草曹龙都给比下去了。”

“棒子国有个都教授,但那是小说虚构的,咱们蜀地就有一个真人版的都教授呢。”

众女生叽叽喳喳,话虽然说的很小声,却被听觉远超常人的姬林,一丝不漏的听在耳中。

“这年头,当老师居然都要靠颜值吃饭。”姬林摸了摸鼻子,有些哭笑不得。

“姬老师。”吊儿郎当吊的四大天王刚走进教室,立刻夹着尾巴给姬林问好。

“不错,居然没有迟到,下次继续努力。”满意的扫了扫衣着正常的赵龙、赵虎、王朝和马汉,姬林露出一抹欣慰笑容。

古文系只有一个大班,被其他院系和老师所不屑,认为这里是一群混吃等死混学历的“火箭班”。

但在姬林看来,这些人刨除一些蛀虫之外,大部分人还是可造之材。

师者,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人世间没有不能成才的学生,只有不懂的变通和方法的老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老师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神州的国学,自先秦诸子百家而起,如果简单来看的话,可以用‘儒、释、道’这三个字来总结。”

“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外貌协会的时代,‘心’‘骨’固然重要,然而我们看人的第一眼,还是脸,所以儒家思想非常重要。”

扑哧!

姬林这话一出,众学生都忍俊不禁,暗道姬林这个老师真有意思,原来枯燥乏味的国学,也能够如此生动。

“儒家自先秦而起,经孔圣人之手而延续数千年不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乃是儒家亚圣孟子的《孟子·告天下》。”

“下面请翻到课本第九页,可我一起朗诵一遍。”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姬林的声音,仿佛蕴含一种奇特的感染力般,让众二代只觉得眼前一花,仿佛置身于圣人的故乡曲阜。

就如同众人化身成为一个个求学若渴的士子,竹林中老夫子手捧竹简,坐在大石上如巍峨高山,对众弟子传道授业解惑。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朗诵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冲霄而起,教室外面虽大雨磅礴,却依旧无法遮掩此铿锵之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古文系第一老师的名头,舍姬林外谁人能得?”

窗外,林老轻抚白须,望向捧卷带头朗读的姬林的目光中,夹带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林教授,姬林打乱课案顺序随意教学,莫非他还有理了?”站在一旁的教导主任周涛一脸不甘。

一想起昨日被姬林扇了一耳光,周涛就忍不住怒从心里起,这就是为何周涛会请林老来此的原因。

在周涛想来,姬林肯定是走关系进的玉垒大学,所谓的玉垒三老面试之说,那纯粹是扯淡。

奈何,今日林老随同周涛过来一看,却发现姬林做的非常不错,居然能让古文系这些纨绔转性回头,简直是出人意表。

“国学之道博大精深,讲究的是不拘一格天马行空,姬老师这套教学方法不错。”

“周主任,老夫奉劝你一句话,姬老师乃潜龙在渊,这种人只可唯友,不能为敌。”

意味深长的抛下这句话后,林老扬长而去,只留周扒皮站在原地发呆。

“该死的姬林,你那一耳光之恩,老子绝对不会就这样算了,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怨毒的望向讲台上的姬林一眼,周涛扬长而去。

“嗨,周主任,你好,我叫山本一郎,日后请多指教。”刚走到拐角,一个穿着和服的矮个子青春痘青年走过来,点头哈腰,很是恭敬。

“你就是从东京过来的交换生,那个获得全岛国大学生象棋大赛亚军的,国家大师山本君?”周扒皮眼睛一亮,试探问道。

“中土乃是象棋发源地,山本不敢狂妄以大师自居。”青春痘矮个子青年语气虽谦虚,眼角却弥漫着毫不掩饰骄傲和自豪。

“很好。”周扒皮点点头,一个对付姬林的绝妙主意,从心头油然升起。

第三十章能破魔的佛经

接下来的两天,姬林寓教于乐,让古文系的风貌焕然一新,和老师们的关系也相处的很是融洽。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面前进,这种平淡而安宁的日子,让姬林很是享受。

“上官老师,你还不下班吗?”周四的下午,姬林讲完课后正准备离开,目光忽然落在角落里,冰山大美女上官雪身上。

“时间还早,我看一会书再走。”上官雪抬起头微微一笑,低头继续看书,一如往日般的高冷,以及惜字如金。

上官雪不讨厌姬林,但也仅此而已,能回答姬林的提问,这已经是多少男老师羡慕不来的福利。

“尔时佛告天女,且待须臾,我今先当说汝因缘……”拿起西服准备离开,扫了一眼桌上之书后,姬林目光有些古怪。

“姬老师也懂经文?”似乎能感受到姬林在自己背后的灼灼目光,上官雪抬起抬头微微一笑,如春风拂面,百花烂漫。

“略懂一二。”姬林点点头。

姬林修道一生,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对佛家思想颇为赞叹,“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这句话便是姬林的真实写照。

“‘经’为佛陀思想传世之语言,大云经理论固然不错,但却被武瞾曲解为女子称帝的理论依据,戾气过重,并不适合女子诵读。”

“倘若上官老师你,真对佛学有兴趣的话,不妨看看楞严经。”姬林一边说着,一遍将自己抽屉中,一本楞严经递给上官雪。

“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

“此经卷居然是南先生的手抄孤本,这礼物太贵重了。”上官雪扫了一眼经书上的字迹后,顿时吓了一跳,有些激动。

南先生是江南人,一生致力于传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