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聊天群-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城美家居也是小丑,签订了债券承销合同就代表钱已经到手了吗?我一定要他好看!”夏亦北先是恶狠狠想到,然后笑容夹杂上一些苦涩,“我们团队调查了这么久,还比不上雷总扫一眼,这就是差距吗?”

    向永泽、陶利羽、孙可裔等人也是发现了一些端倪。

    大家突然发现,雷昊在大事上屡战屡胜,如今在小事上也是算无遗策,有种……突然进化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进入

    雷昊以前也经常在某个特定标的上面给出意见,但公司投资也不是没有出过错,也不见得他指出来。

    现在则是不同,从债券到股市,从外汇到期货,雷昊都几乎给出了明确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市场的波动其实并不剧烈。

    也就是说,雷昊从能分析出大幅度的市场变动方向之后,又更进了一步,不但看出特定领域的小幅度变动,还能在短时间内抓住细微标的的变化和问题。

    这简直太无情了。

    雷昊也觉得这很无情。

    “然并卵,像是川蜀高科这样的股票,接下来应该怎么操作呢?”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图,雷昊有些郁闷。

    即使提前知道了股票的异常,雷昊也只是让资金不陷得太深,接下来的变数却太多,可以说,每一个不同的决定,就会产生一个不同的未来。

    诚然,雷昊有未来信息可以利用,但川蜀高科的a股市值才堪堪破百亿,日均交易量也就是几千万上下,其中包含的利润,足够让他全力以赴吗?

    如果是现在发现了这种错漏,自己会不会给“七天前的自己”发提示呢?雷昊不这么觉得。

    所以,这只股票到头来还是交给里欧去操作,雷昊只能给出提示,至于能否干得过对手……那就看基金团队的能力了。

    雷昊以自己的想法来推测可能收到的未来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影响力不高,他是不会尝试着去发红包口令的。

    公司大了,亏损额度不达到100万,雷昊不一定会去理睬,除非是像粤东城美家居这种会影响到部门信誉的事情。

    最后一个问题是,即使提醒了,也不一定可以一劳永逸,川蜀高科这件事就表明了:就算提前知道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还是需要依仗硬实力。

    “笃笃笃……”雷昊在继续翻阅着资料,办公室门被敲响,进来的是满脸兴奋的余荣。

    “雷总。”余荣当然兴奋,雷昊愿意给他开个口子,他就看到光明的前景,是以干劲十足,有种加班到天荒地老的意欲。

    看到余荣这种精神勃发的样子,雷昊也是替对方和公司开心,点点头站起身,带着对方来到会客区,分别坐下后,才接过文件资料。

    “目前向我们分析咨询部提出意见的有好几个公司机构,青钰、万贝、盈意,就连克达、汇丰几个大集团的下属机构也有意向……”余荣在雷昊看文件的时候,不停插话解释。

    “业内现在的大数据市场很繁荣,但也呈两极分化现象,权威机构不愁客户,普通研究所只能捡些残羹剩饭,我们公司比较特殊,基础也是意外的好。”余荣继续争取着,心里面有些忐忑和期待。

    雷昊看着文件,嘴边却是有些微笑,金融业里面,研究分析机构的强大是超乎外人想象的。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件事:交易所很多都是研究分析机构蜕变出来的。

    纳斯达克、百慕大等等交易所,它们其实也有分析报告出售给各大机构,这个领域只要做到顶尖,利润不敢说超过投资部门,但影响力和作用却超乎想象。

    雷昊的目标很明确,他就是要尝试着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让市场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运转。

    “青钰那边,我们现在拿一堆废纸当研究报告卖,他们也会接受。”雷昊开了个玩笑。

    “是啊,青钰拥有的股份,在雷霆眼里,就是拿着金山却毫不设防的仓库,我们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余荣拍了个马屁,道:“谁能知道,雷总你短短时间内就让对赌协议成了勒在青钰脖子上的绳子呢。”

    “他们赚得比普通投资人多,我没坑秦总。”雷昊摇了摇头。

    当初和青钰签订合约,其中期权是美式的,行权价是达标线的实时行权价,也就是说,只要完成合约条款,雷昊需要给出的价格是固定的。

    现在看起来青钰是比普通投资人赚得多,但距离合约签订才过了多久?这笔钱还需要被雷昊用多三个季度左右,能创造多少盈利?

    况且,青钰虽然有股份,但股权却没拿到手,雷昊只要愿意,行权收回全部能收回的股份,再耍点小手段……比如说接受自己的注资来稀释青钰的股份,多玩几次,青钰就要哭爹喊娘。

    “秦玄德本来是想用一年的时间来观察和发展,却没想到,世事难料咯。”想起这份合约,雷昊眼里就有些骄傲的神采。

    现在的秦钰,肯定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虽然帮青钰赚了不少钱,但最大份的利益却从手指缝溜走,就连最后10%的股份,能否留得住还得看雷昊的眼色。

    这就尴尬了,傻子都知道,雷昊对公司的掌控欲强大无比,他能忍得住不吃掉青钰最后那10%的股份?

    假如吃掉了,也合情合理,因为你青钰的付出远远少于得利,怪不得对手要降低你的持股比例。

    雷昊知道的是,最近一段时间,青钰一直在尽力展现自己,雷霆投资但凡有任何需要,青钰就是第一个跳出来表示他能出力的机构,原因就在于……他心虚。

    “股份我肯定是要收回的,但是合作关系不会断掉,”雷昊继续翻阅着文件,同时稍微分心思考着公司的发展:“秦钰以为他是来扶持雷霆投资的研究分析部门,我就要让他知道,我们的分析报告不愁买家!”

    “现在心虚的是青钰,接下来,克达、汇丰、保诚、渣打……任何机构,我都要他们在雷霆面前心虚!”

    “但这里面的度,却要把握得好。”

    良久,看完了文件,抬起头来,雷昊看到余荣眼里的紧张的期待,很快给出了答复:“可以。”

    “yes!”余荣兴奋的挥了挥手,他以前做过这方面的业务,计划书也做得很好,不仅该列出的条款都列出来,还猜中了雷昊的心思。

    中长线少做,侧重短线,以周或月为周期出分析报告,在不给投资部门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将这些分析报告出售给客户。

    但是,这个领域的竞争性可不低。(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确定的变化

    分析报告不是数学题,文件中肯定会夹杂着人的主观看法,同一个因素,在不同机构眼里会有不同的变量、作用力。

    阅读这些报告的人也都是业内精英,就如果看报纸一样,头版头条要细细品读,头版其他信息要粗略翻阅,其他板块可能就是稍微扫一眼,如有重点就阅读,没有的话就丢一边。

    雷昊现在就是这样,他办公桌上每天都有一大叠的文件资料,其中分析报告占到的比例不低,假如全部仔细阅读,一阵天都不用做其他事情了。

    所以,分析报告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等,都需要研究机构自己把握,公信度有了、竞争力强了,其他金融机构自然会把你的意见纳入考虑,这就是影响力、发言权。

    当你发声时,市场给予了最大信任,那么研究机构就可以考虑蜕变了。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雷昊很清楚,现在那些想从雷霆投资拿到分析报告文件的人,更多是出于好奇心,也有一部分是出于补偿心理。

    是以,雷昊在大领域上面可以放开手脚,说得再准确,影响力几乎为零,市场该怎么发展还是怎么发展。

    11号,晚上。

    雷昊和余荣以及投资分析咨询部门的团队在加班。

    下属们在尝试着书写分析报告文件,雷昊初步的工作就是给他们划定范围,哪一些信息可以透露,哪一些不要写进去,哪一些对公司投资可能存在影响,都需要他来把关。

    “先跌后涨,用更加肯定的语气,我们这份是试稿。”

    “我给的意见是下周一会破3000点……或许?不,用很大可能这个词语。”

    “我不看好银行板块,你把利空消息的变量放大一些。”

    划定了范围,雷昊又开始给出自己的意见,他知道余荣的需求。

    自己给出意见,余荣就会按照这个意见来调整对各种信息、数据的变量分析,然后套入运算,最终得出契合的结果。

    也就是说,雷昊的意见就是一个相关系数,分析报告里面的结论,几乎全掺杂了他的主观看法。

    一整个晚上,审核着余荣做的七八份报告,雷昊一次次打回重做,最终才得到一份勉勉强强达标的文件。

    把文件发放出去,雷昊才算是松了口气,按照规矩,前面几份都是对公领域的免费货色,就跟开店前搞试吃一样。

    周二过去,周三之际,雷昊又给出了一份报告,周四、周五亦如此。

    和想象的一样,看着几无变化的标的指数,雷昊就很清楚,公司给出去的分析报告,别人并不采纳,或者说不会因此而改变原有投资计划。

    例会上,投资部门的人都不觉得有异常的抢筹事件在发生,这就让雷昊松了口气。

    只要前面几天没造成多少影响,雷昊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一半。

    现在公司的建仓工作有条不紊,资金迅速流入证券市场,但由于雷昊接收到的未来信息变多,他可以尝试着让资金的运转速度变快。

    比如说,我持仓足够,后市涨跌方向正确,然后我想在2%的止盈点清仓,那么我可以给标的股一个“推荐买入”的评价。

    如果影响力足够,那就会让原本想减仓的人先观望,原本不想入场的人稍微倾斜一部分资金过来,雷昊就可以加快清仓速度。

    这和证券公司给客户发信息是一个道理,区别只是心黑不黑,把握好这个度就算有良心,黑心赚钱的话,影响力会极速下降,是以,想要完全掌握也是有不小的难度。

    16号,周日,秋天的羊城气温降了下来,大自然难免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几天下来,雷昊对金融市场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公司所有人都只有拜服的份,但对于他把精力分配到研究部门的事情,里欧等人是很不理解的。

    “研究部门就那么小猫两三只,连个下属机构都没有,雷这是在搞什么?”里欧等人很纳闷这件事。

    一周时间,债务危机的盈利都已经入账,公司所有资金全部到位,对标的证券的建仓工作也已经完成一大部分,剩下的就是调整、运转,以期达到利益最大化。

    在里欧他们看来,现在雷昊应该把心思放在投资部门这里,余荣那边保持原样就可以了。

    甚至连余荣都是心里不安,几天下来,研究部门还没展现出更大的作用,却占用了雷昊不少的时间,无形间,成本可就难以计算。

    “雷总,这是新的分析报告。”下午,带领着整个部门在加班的余荣拿来了新报告,表情中带着一丝忐忑。

    “你先坐。”接过文件,雷昊顺口说完,就开始翻阅文件。

    良久,雷昊合上了文件,看着余荣惴惴不安的样子,不由得开口安慰道:“不用去管里欧那群人的话,研究部门不是一天就能打出招牌的。”

    “我知道,我没什么想法的。”余荣连续说道,自觉表现得有些过了,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的表情,最后,他叹了口气,问道:“雷总,你会不会也觉得我太过分了?”

    “为什么这么说?”雷昊感觉到奇怪。

    “我知道的,本来公司是没想要发展研究部门,只是……可能是我天天来烦你……”

    “不是,我一直想发展研究部门。”打断了余荣的话,雷昊有些哭笑不得,他还真没想到,才不到一周,余荣居然就有些退缩了。

    事实上,雷昊把文件发出去之后,已经感觉到了有些作用,比如说某些标的证券,原来准备了两天的平仓时间,现在相对于以前却会快一点,一些持仓观望的证券,标的价格涨到预期位置的速度也比未来信息中显示的要快出一点点。

    这可能是因为己方的资金进入后造成影响,但也可能是研究部门给出的报告在起作用。

    之所以还不敢确定,是雷昊无法确定上述二者的影响因子,他还需要一次直接证明,一次比较明显的市场变动来证明这件事。

    而且,雷昊心里面还有个更为疯狂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章 影响力

    未来信息总是一周的提前量,但那是因为排除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假如!假如“未来的自己”连成了一条线呢?是否会出现中长线的操作标的呢?

    用最简单的例子来打比方,本时空中现在的自己能收到一周后“自己”发来的信息,那么一周后的“自己”是否会收到两周后的“自己”发来的信息呢?

    再延伸下去,三周、四周……时间的线是否无限长。

    当收到更长远的信息之后,本时空就开始变动,于是原来a1的时空会变成a1和a2、a3……的无数时空,也就是说,本来确定的未来,因为自己知道了未来且参与进去,所以未来变得不确定。

    也就是说,雷昊知道未来的那一刻就是未来产生改变的时刻,那么原来的时空最少可以变成两个:一个是他知道未来的时空,未来重新变得不确定;一个是他不知道未来的时空,未来还是那个未来。

    即便这个问题得到验证,雷昊还有个问题需要探究和分析,那就是信息的传播会否出现断层。

    四周后的“他”给三周后的“他”发信息,本来是能传到现在的时间点,但因为没收到信息,所以断层了,信息没传送过来。

    用概率来计算,假如每个信息出现在一周前的概率是1%,那么不出现的概率就是99%,一百个信息都不出现的概率就是99%的一百次方,差不多就是36。6%。

    也就是说,即便雷昊现在一百条信息,七天前的“他”还是有三成多的概率没收到信息。

    一个环节是36。6%,两个、三个、四个……甚至十个呢?

    越是久远的未来,收到信息的概率就越低,但,总是有可能收到的。

    雷昊最为疯狂的想法就是,他的分析如果成真,那么中长线投资也许将成为事实。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他的资金庞大到一定等级的时候,其实他本身就是市场的一个大的影响因子,你一动,别人就跟着动,整个市场都会起连锁反应。

    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雷昊现在迫不及待想确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信息的时间跨度是否会有变化。

    “现在的我想明白了,同时空也就是五维?这时空中,‘未来的我’是在这个节点发现吗?以后的信息是否要分成短中长三线来看?”雷昊觉得脑子快爆炸了,这段时间恶补的知识根本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

    “雷总?”余荣却是郁闷得很,他还在做工作报告呢,雷昊居然走神了。

    “嗯?呐,再说一遍。”雷昊也有点不好意思,给余荣倒了杯茶,表示歉意。

    雷昊不知道的是,他发出去的分析报告的确是在起作用。

    包括秦钰在内,各个机构跟雷霆投资要分析报告,但也没就是看着雷霆投资的盈利数字眼馋,想拿份报告纳入变量计算。

    但凡事都要有个过程,像是秦钰,他即便再看好雷昊,需要考虑的事情却不少,资金的倾斜、仓位和时机的选择,这些都需要考虑。

    偏偏雷昊给出的不是月度分析报告,季度、年度甚至3年期、5年期这些东西统统没有,他很任性的给了短期分析报告。

    每周一份,这几天甚至每天给一份,这……收费的时候会很贵啊。

    金融业里面,分析报告有多贵呢?几百一份?普遍有,但也是很普通的报告,几千一份属于正常,某些不对外的文件资料,十万八万的也不是没人买。

    跟某些行业一样,金融圈的研究所等类似部门,他们卖分析报告的花样很多,单独一份多少多少钱,包年包月什么的也有得谈,打折促销、派个美女给投资机构送早餐、送温暖,这些事情统统都有人做过。

    用雷霆投资举例,雷昊只要愿意,一串的研究机构要请他去吃饭桑拿一条龙,有利润,就什么都有得谈。

    中长期的分析报告比较贵,但干货多,而且频率不高,相对而言不算离谱,越是短期、越是昂贵,别人就必须考虑到一个物有所值的问题。

    青钰、万贝等拿了报告的机构,都是先仔细看完,满足了好奇心之后,他们就……半信半疑的放在一边。

    几天过去,这些人却是发现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