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从这一行数字可以看出,直接或者间接政府收走的钱占据了房价的60%,开发商各项成本为25%,还有5%是不可预计费用计提,剩余10%就是开发商的利润。在这里我们看到,政府在高房价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开发商更像是帮凶,还有背黑锅的一方。
……
让我们再看另一组数据,这是某个城市公布的财政收入状况表。2006年全市一共实现了财政收入637。2亿,比2005年增长了25。4%,其中来自土地出让收入为382。6亿。就是说2006年,这个城市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土地财政,比例占到了60%。从某个方面来说,房地产绑架了政府的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商老板,秦然看来这篇文章承认他说的有一些道理。政府的确从房地产这个新土地革命中获得了大量财富,不过这些财富许多都用在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必要支出、维持政府有序运作当中。英国通过羊吃人运动,美国通过剥削海外殖民地迅速实现了工业化现代化,现在中国要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对外扩张剥削无从下手,只能对内挖掘潜力。靠牺牲一两代人,提前透支未来的积蓄来实现城镇化现代化,这是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问题。
但是发展房地产毕竟有一个临界点,如果全国上下继续一味地不计后果大肆上马房地产项目,迟早会产生泡沫崩盘。因此,这需要中央政府的智慧和魄力来灵活实施调控。在全世界中,中国政府的行政力量是数一数二毋庸置疑。真的要硬下决心控制房价不涨,完全可以做到,但这就要冒着经济形势遇冷,整个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在中国经济还在高速增长,城镇化现代化没有完成,中央政府不会选择这个七伤拳伤人伤己的方案。
推动房价高速上涨,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直在增加,从2000年伊始的12万亿,到2007年底突破了40万亿。人民手中有巨额的存款,变相中通货膨胀,最简单的比喻就是2007年的40块钱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年的12块。当然这是很极端的比喻,但这些年来人们感觉钱不值钱就是这样原因之一。股市一直来不景气,国家对国外投资又严格限制,投资创业又离许多普通老百姓的世界太远,因此购买不动产房产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中国人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爱好超前消费,一直以来都本着存钱储蓄的观念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因此对资产投资上更注重保本理财。加之城镇化进程带来大量需求,房产看得见摸得着,房价不断上涨属于稳定的投资渠道。
举例看,2000年江州房价在4000元每平方米,现在2007年已经突破了一万均价,上涨了将近250%,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对比银行固定存款4。75%的高利率,投资房子比储蓄强多了。
为何国外通用的租赁比系数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不起作用呢,泡沫一说喊了好多年,但房价依旧不断在涨。因为房子,在中国不单单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房价会一直上涨吗?
1990年的日本,还有1997年的香港,它们的房地产泡沫崩盘证明了市场总会有自我调节的时刻。至于中国何时才经历这个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恐怕只有老天知道了。
屁股决定脑袋,秦然心想若是自己是一个未购买房子的新人,肯定希望政府能够控制房价;但如果有了房子,享受到了房子升值带来的好处,他肯定是希望房价上涨资产增值。加上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因此房价这个问题社会各大利益阶层都在博弈当中,房价高低说得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高房价会带来一个城市的门槛问题,越早进入的人越享受到红利,越晚来的人越将面临不断增高的城市门槛,无形中高房价起到了调节人口的作用。阶层固化,秦然不禁冒出了这个念头。倘若一个年轻人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都买不起大城市一套房子的时候,那这个城市将失去活力,整个社会没有上下阶层流动的通道,终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大爆发。
要避免这个问题,就需要国家对地区合理规划,把集中在大城市中的资源分散到周边中小城市,引导城市群之间和谐有序发展,这需要主政者具备长远的眼光和大智慧。
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不管一个人多愤青,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年中国发展得很快,周边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好变化。一个既权威又有趣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1990年联合国认定的极端贫困人口有19亿人,其中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以及南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4亿,减少的5亿贫困人口里中国贡献了绝大部分,一共有3。6亿人脱离了贫困线。简而言之,就是中国凭借自己17年的努力,为世界消除了70%的贫苦人口。
从两个轮的单车到四个轮的汽车,从啪啪响的算盘到滴滴响的电脑,从四处透风的茅草房到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奋斗和努力,硬是闯进了全球的高帅富圈子。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例子就是百年前带给国人耻辱的八国联军侵华,一百年前他们代表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凭实力四处抢夺殖民地。一百年过去了,八国联军中的七个依旧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唯一掉队的是奥匈帝国,它在一战中落败被肢解掉。顶替奥匈帝国进入这个八国联盟的国家是谁?毫无疑问,就是沉睡的东方巨龙中国。
能在朝鲜战场硬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联军,一言不合敢对老大哥苏联说不,凭借改革开放借助全球化东风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现代化及城镇化,国民GDP总值一路赶超八国联军直追全球霸主美国,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敢坐上这个位置。
秦然为自己能见证这样的激荡年代而感到心情澎湃,虽然现在是外国籍,但他依旧认为自己是一个纯正的炎黄子孙,一个有良心的爱国资本家。身为地产大亨,他承认自己借助了中国新土地革命的东风取得了大笔财富。但他认为,这些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会比那些醉死梦生、四处挥霍的暴发户要强多了。企业家如果有财富没有责任,有资本没有道德,是不值得人们尊重。只有把财富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才能收获力量和尊重。无论是捐资助学,还是资助顶尖科研,或者是为圆广大青年创业梦想的风投基金,每年都从秦然的个人财富中支出大笔金钱。
用了足够的鱼饵,谢家这条大鱼终于上钩了,毕竟包装得高大上金融行业的高额回报不是任何人都有理智拒绝。
第七十一章经济危机
谢信宏长松了一口气,在自己的坚持下,董事会终于同意了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提议,尤其重要的是决定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额。
执掌谢氏企业已经过去了3年时间,在自己的殚尽竭虑下,整个家族企业终于恢复了元气,开始走向光明大道。
企业经营中没有对错,只有胜负,爷爷过世前说的这句话一直是他管理的准则之一。当香港之战惨败后,谢家老爷子承担了全部责任,精神深受打击不久便因病逝去。在他离世前,正式把谢信宏推上了家族话事人的位置,不过作为交易,董事会多了一些反对议席,用来牵制谢信宏不再能一言堂独断。
依靠在东南亚对一些竞争对手的蚕食,出手快准狠,谢信宏凭借出色的经营能力打消了其他人对他的怀疑,在企业内部声誉正盛。
谢家主要产业有橡胶、造纸、饮料三大支柱,他们在东南亚地区都属于驰名商标。中国元素现在在整个世界都热得滚烫,因此他打算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举目世界,但凡有实力的公司都已经进入中国,因此谢氏企业也要搭上这一班船。只不过,他的建议遭遇到股东的反对,因为据评估现在扩大在中国市场投资风险比较高。很快,在找来了大客户签订了合同,保证每年至少有30%的收益前提下,这些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在全球化背景下,合理利用全世界资源,运用资本运作手段整合,足以打造出令人生畏的巨型企业。在美国商学院毕业的谢信宏,一直都对家族保守偏安东南亚经营感到不满,如果胆子大一些步伐大一些,现在谢氏企业早就能进入世界首富前二十强的行列。他的目标就是把谢氏企业打造成全球化的大公司,同一个行业内老大吃饱,老二温饱,老三跌倒,所以旗下的三大支柱产业他都希望能够做到全球前二。因此,待公司恢复了元气,他便迫不及待开始了全球化布局,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便是他落子的关键位置。
与王家的恩怨,谢信宏迟早要算账,毕竟这不单害他失去了敬爱的爷爷,还令谢家蒙受了羞辱。小时候喜欢的少女王雅萱已嫁作他人妇,谢信宏在失望之余更加对当初横插一脚的江南集团怨恨,它不单抢了他的钱还抢了他的女人。只不过,这些念头他不会对任何一个人提起,而是默默埋藏在心里充当激发自己前进的恨意和动力。
他的得力助手,也是谢信宏的大学同学,美国人迈克唐,正在美国那边寻求投资,作为私人的财务顾问他给以了许多关键性建议。3年来,谢信宏能够顺风顺水,带领家族企业走出泥塘,迈克唐的功劳不小。目前,迈克唐正策划一个吞并橡胶行业第四大竞争对手的方案,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就一定能超过目前的行业第一,谢氏企业成为真正的龙头老大。
迈克唐从美国带回来了好消息,他找到了提供并购帮助的投资银行,只不多对方提出了对赌协议,如果谢氏企业3年后无法达到某个既定目标,那么就将失去企业的控股权。但如果完成了,他们的投资将会按股票市场价退出。
在如今一片大好形势下,谢信宏想不出完不成这个既定目标的原因。很公平的提议,谢信宏力主签下了这一份协议书。
同时,迈克唐还带来了好消息,他们大学的另一个同学有非常好的投资方案推介给他,看上去非常不错,只要全球经济继续增长,那么保证稳赔不赚。
谢信宏有足够的骄傲,从小跟在爷爷身边言传身教,他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很深的认识。现在正是大干快干的时候,只要再给他3年时间,那么谢氏企业就一定会大变样,更上一大台阶。过去几年的事实已经证明,他的直觉异常准确,同时他的坚持会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回报。
因此,他充分看好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式,亲笔签下了多笔巨额投资担保协议,因为只要过了这个坎,谢氏企业就会成为全球巨头,自己也有可能荣登母校的名人堂,带领家族企业走出泥塘迈向辉煌的经营事例,将进入课本供今后的师弟师妹拜读。
秦然有一部分从股市套现的钱投入了这个专门为谢信宏设下的圈套中,从经营角度来讲,所有合同都光明正大,只不过谢信宏选择了正面,而秦然选择了反面,就看谁对未来经济预测的方向正确。
2007年底,整个世界经济依旧欣欣向荣,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突破了15000点大关,中国的上证指数也突破了6100点,全球股市在两大经济体带动下都迎来了大牛市。
谢氏企业在2007年收入翻了一倍,尤其在资本运作方面大受裨益,谢信宏的威信进一步提高。过去一年的经历,证明他独到的眼光,董事会继续同意了他扩大投资的请求。
在2007年末,还有一件重大事情就是中国实现了中央领导集体更换,李治国从沪东市书记一职直接上调中央以常委身份正式入局,标志着他坐上权力金字塔尖的位置。对比李治国正式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李睿贤倒越发显得低调,所有一切有关他的新闻报道都被要求低调处理,有意淡化自己的家族身份。一心为公,坚持为人民办事,不考虑个人得失,这是李家老爷子对孙子李睿贤最后的要求。
因年老体弱,李家老爷子在2008年初患上风寒并发症走完了光辉的革命生涯,李家低规格举办了葬礼仪式,这也是老人家的要求。如今李家旧人逝去,新人接班,依旧保持着国内顶级红色豪门的风采。自然少不了许多主动上门巴结的对象,对此李家特意降低规格小范围举办了葬礼仪式。李老爷子作为革命先驱,他的过世自然由中央出面盖棺定论,中央主要媒体刊登的公告对他的革命生涯做出了极高评价。
叶凌菡知道心爱的爷爷病故的消息,抱着秦然的肩膀哭泣了好久,为此秦然特意请假几天在家陪着她。由于瞒天过海之计,叶凌菡不能光明正大回家祭拜,因此在自己的别墅弄了祭台,遥望远拜逝去的爷爷。虽然认了干女儿,但在这种紧要关头,进进出出的都是京城有名有姓之人,叶凌菡很容易被人认出,所以顾全大局她没有回家。待过阵子后,她打算再和秦然带上女儿秦叶子前去墓前祭拜。秦叶子已经见过了太外公爷爷,李老爷子对小叶子甚是喜爱,亲自送了她一只手镯,现在正戴在小朋友的手上。叶凌菡过得幸福,李老爷子也没有遗憾,走之前还是吩咐了李治国和李睿贤要照顾好这个看着长大的小丫头。
2008年1月中旬,美国贝尔斯登公司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宣布破产清算,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很快,犹如多骨诺牌般,几乎所有的美国金融公司都卷入了这一次危机当中,贷款公司、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该类的金融投资机构都卷入了这场次贷危机。道琼斯工业指数开始暴跌,很快从美国向全世界各大经济主体传染,中国的A股也开始从牛市一下子转为熊市,指数一泻千里。
危机从金融领域开始向实体领域蔓延,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陷入破产的阴云之中,就连一直保持赢利的丰田公司也出现了历史上首次亏损。石油、黄金、铁矿石、橡胶等工业品的价格开始大幅下跌,中国经济经美国传染也换上了感冒症状,全球经济陷入了恐慌,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终于来临。即使多国政府纷纷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依旧无法阻止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金融危机仍然不断扩大,进一步失控爆发。
谢信宏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组织经济危机的蔓延,他之前信誓旦旦大肆扩张的举动,在危机面前得到了进一步放大,半年时间,谢氏企业即将走到破产的边沿。原来还打着胸脯承诺购买产品的合作伙伴已经破产清算,大举举债融资的并购方案刚付款就遇到了危机停摆,家族理财的投资资金也在金融危机中随着美国银行破产打了水漂。
更为糟糕的是这一切,又被媒体曝光在公众面前,公司旗下的股票每天都在不断下跌,整个家族企业已经无力承担稳定股价的重任。面对银行追债,债权人上门,公司旗下工厂员工上街游行,政府已经暗示了即将接管企业的消息,谢信宏突然感觉好累。他想不明白,为何原来一切都好好的,怎么突然就风云大变。
面对企业的乱局,在董事会的逼宫下,谢信宏不得不引咎辞去了董事长职务。在这段难熬的日子,谢信宏沉迷于酒精和女人当中,只有这样他才能暂时忘却失败的苦恼。
远在印尼的王氏家族也不好过,他们同样损失了大把资产,陷入了破产境地。
在别人都深陷经济危机中时,秦然却有了趁火打劫的打算。
第七十二章成功抄底
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金融业遭遇到了重创,秦然的老朋友高盛集团日子也不好过。高盛的股价正在不断暴跌,董事会股东们都束手无策,据说还将面临美国政府的特别调查。
这个时候,秦然向高盛伸出了援手,他打算向其投资30亿美金,做好长远投资的准备。通过资质审查,秦然迪加公民的身份符合美国法律要求,于是高盛和秦然间达成了投资协议。
秦然对高盛注资30亿美金,作为回报,他获得了高盛市值30亿美元的优先股;同时获得了普通股认股权证,允许他以11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高盛另外价值30亿美元的普通股,尽管当时该股股价为125美元/股。对优先股部分,高盛承诺每年给于10%的投资分红,但其有权随时回购本公司股票,代价是33亿美金。至于普通股认股权证,若是秦然悉数买进,将成为高盛集团的第五大的股东。顺便一提的是股神巴菲特也在同一天和高盛签署了协议,向其投资50亿美金,合同条款比秦然的要更优惠一些。
作为全球金融界的顶级玩家,高盛把整个世界市场操控在手中,现在趁其落难,秦然杀入其中成为大股东,对他来说将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高盛管理层宣布获得了巨额资金注入后,股价终于止住了一路下跌的趋势,上演了小幅反弹。
经济全球化,国家间唇亡齿寒,中国经济也开始遇冷,包含房地产市场在内的实体经济一样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许多原本打算奔赴香港上市的国内房企纷纷放弃了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