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
“哇,好凉快!”杨玉环轻轻举起双手,伸了个懒腰,不管两个光滑的腋窝展现在张光荣的面前,那是他看过的。
刘巧花也受到感染,做着同样的动作,两位美女有点相反,她的腋窝却是有着两团黑。
小溪边还有人在洗衣服,菊花嫂的裤子卷到膝盖上面,白白的小腿浸在水里,直起身子朝着他们就问:“晚了,抓田鸡呀?”然后看着张光荣两边的两位美女,含着嘴巴笑。
“菊花嫂,要不要一起到猪场看看。”刘巧花先开口。
“不了,我还没洗完呢。”菊花嫂说着跟旁边两位妇女又对着眼笑,他们三个走在一起,这么晚了,还让人觉得有两女一男的意思。
三个人沿着刚刚埋好的管道边走,根本就不是路,不同崎岖,而且前两天还下了一场中雨,搞得两位美女都将塑料凉鞋拿在手里,张光荣边走还得边拉着她们。
“喂,谁呀?”刘巧花刚被张光荣拉上了一处坎,就发现前面有两个人影。
杨玉环的身子骨当然不能跟刘巧花比,她还得张光荣双手插在腋下,几乎是抱着上的。
刚才那两个人影想逃避也来不及了,只好从草地中站了起来,不过都低着头。
“呸,原来我眼睛倒霉。”刘巧花走近几步一看,原来是张英雄和许春凤,这下好,张英雄倒还淡定,许春凤却吓得够呛,就因为是刘巧花。
刘巧花要管才怪,转身就走。张光荣可不好说什么,杨玉环还怕她伤心,走到她身边小声说:“也许他们跟我们一样,没事出来纳凉。”
“纳凉才怪,我谢谢他了。”刘巧花说着还抬头看着张光荣。
三个人继续走,一时间都没有说话,刘巧花一点心急都不会,反正她早就不把张英雄当丈夫了。
张光荣又得一个个扶着两位美女下猪场前面的高坎,S市来的两位技术员,晚上就住在猪场里面。
第三卷:春天的故事第172章:名人当得爽
第172章:名人当得爽
张光荣有他自己的一套办法,就他出门这么久,公社各办公室照样运作得相当正常,应该下到各大队的干部照样跑,该谁管的事,管理得还挺细。这跟以前不一样,以前要是书记不在,那对不起,各个办公室的干部不是喝茶聊天就是死瞪着报纸。
省级劳模评选已经结束,县有线广播站这几天都在报道张光荣的事迹,就是因为省级劳模是他,全县也就只有一个名额。
公社的干部们,谁不跑到书记面前祝贺一下,落个好印象还能赚到一根三五,要是屁股粘一点,还能抽上两根。张光荣这个代理书记跟别人不同,没事的时候,你也可以别管我是书记,想开玩笑也行,想在办公室里,将一双脚后根开裂了好几道口子的脚放桌子上也可以。不过谁要是玩忽职守,把对不起,整个公社都可以听到拍桌子的声音。
不但是公社的,下面各大队的书记大队长都往青山大队跑,这些大队干部就跟公社那一班不同,好像都是张光荣的铁哥们似的。那位曾经是老游击战士的副书记,因为革委会已经撤消,原来他是革委会副主任,现在变成副书记了。他有某种预感,这个公社书记要是别人来当,要想跟张光荣一样,让大家服服帖帖,总之难。
张光荣要到省城开会还苦着脸,他的事情太多了,又要顾着服装厂出口旗袍的质量,还没给股东们开会,就是请花小姐当青山大队在香港代理人的事。
杨玉环却乐得做梦都在笑,张光荣当了省劳模,当然在她的意料之中,也在公社以上干部们的意料之中,因为确实没有人能跟他比。
“别惨着脸了,赶快准备,到省城领个劳模奖章回来。”杨玉环跑到张光荣家里,再闯进他的房间,对着还在床上想心思的他就亲了一口。
“哎呀,我的事还不够多,不行,我得马上开个股东会。”张光荣一骨碌从黄花梨床上站了起来。
股东们一听张光荣说的,都不知道怎办,其实他们也不懂,还是山柑叔带了个头,大声说:“你觉得行就行。”
这话也是股东们心里想的,有多少事他们都不懂,还不是张光荣一个人的主意,反正大家有今天,也是他的主意起的作用,所以不用讨论,他说行,股东们就同意。
“可那边一个月要三千港币的工资。”张光荣提高声调,每个月三千港币会吓死人的。
“嗨,你觉得不亏本就行,每月三千港币,我们还付不起吗?将来我们的产品出口方便一点,就不值三千了,三万也不一定。”张组织还站起来说。
说到这个,有些股东懂得一点点,一句话,股东大会通过。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但是大家还高兴,因为他们可以参与决策。
张光荣又向各个工厂的负责人交代一些事务,省城之行,他不走也得走。
挺隆重的,县委几套班子的负责人都来给张光荣送行,就因为他是到省里参加劳模大会。这哥们轿车里放着一大堆礼物,现在他要送礼的人可多了去了,有几位省委常委,有柳月茹的父母,还有那位省人行的行长,那哥们的礼物还少不了,日后要他的钱还方便一点。
杨玉环老是一张笑脸,其实心里还有点舍不得,他才从香港回来多久呀,又要出门了。要是没有其他人,保准她会扑上去,亲一口再说。
本来开劳模会,地委是有组团的,还包了一辆车。张光荣自己有车,到地委报个告,然后自己一溜烟就跑了。
柳月茹的父亲,已经成为省外经委主任了,这是刚刚从经委分拆出来的一个部门,张光荣还是跑到以前的经委,结果却是扑空。还好那位门卫认识他了,给他指点了外经委的地方,也离原来的地方不远。
柳主任又“哈哈”大笑了,非得要张光荣到他家不可,才短短多少时间,小伙子不但是公社书记,创办了几个工厂,又成为省劳模了。
不能跟柳月茹的父母聊得太久,张光荣还得到常委大院。这回进门顺利一点,因为他开着轿车。站岗的士兵还向他敬礼,不过当他一下车,两位士兵差点冲上去,将这冒冲大干部的家伙给拽住然后扔门外,那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哥们是大干部,弄不好这车是借来的。
还好张光荣跑得快,又碰上了正在小花园里活动筋骨的朱副书记。看着省委副书记那热情的样子,两位士兵互相看一眼,一个还伸出舌头,刚才要是抓住那小伙子,这回那才不好意思。
“张光荣,我知道,你当了劳模了,祝贺你!”朱副书记对于张光荣的进步,当然高兴,他的名头还没这小伙子响。
那两位常委都出门,到下面基层蹲点,要不然张光荣还能再次跟他们一起吃饭,只好让朱副书记请了一顿。带来的礼物都是他们自己土地长出来的土特产,那两位出门的常委,就请朱副书记的爱人代送了。
朱副书记跟张光荣聊了很晚,问的都是他们县的情况,这可是他跟一个小干部的谈话,也只有张光荣才有。
S地区的劳模团其实也不过十个人,还有一名副书记带队,张光荣两天前就知道行程,自己一个人就往省军区招待所跑,S地区劳模团就住在那。
地委副书记还特地给劳模们开了一个会,今年的劳模表彰会,可能张光荣会很有风头,这点谁都清楚,地委副书记也乐意多谈话。
大家猜测得不错,张光荣的风头不是一般的出,那是大出特出了。省委任书记第一天开会就说到了张光荣的名字,而且,他还做为劳模代表,在会上讲话。
风光啊,坐在主席台上的朱副书记,时不时露出会心的笑,看来,这小伙子是个重点培养对象了。
更风光的还在后头,会议一结束,省委任书记跟劳模们合影,本来张光荣是被安排站在劳模们的第一排还是正中的位置,前面当然就是省委的几位要员了。却不想任书记还要张光荣站在领导们中间,就跟他站一起,另一边是朱副书记。
破开荒的第一次,张光荣胆子再好也感觉不好意思,抢了省委领导的风头了。
“张光荣,好好!”照完像,任书记再次跟张光荣握手,他的成绩骄人,他的创业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人。
S地委的副书记,高兴得屁股老是粘不着椅子,回到招待所,笑得满脸的麻点都发出红光,反正就差把张光荣当上爹了。这一回去,就准备提议地委,最少来十五场巡回报告,第十六场再来个巡回报告的总结。
现在他们在招待所,因为后天就准备走了,副书记也先来个总结,反正就是张光荣同志是我们的光荣,有着劳动人民的光荣传统,我们都要为他感到光荣。好家伙,十多个光荣以后,张光荣还想溜呢。
巡回啊,别到时找不到他的人就啊弥佗佛了,这位劳模还着一个礼物没送,就是省人行的行长,这才重要。
人行的行长的家,张光荣是从朱副书记嘴里问出来的,这老哥们也是劳模,开完会还在家里笑。那位张光荣同志的事迹是感人,但是他要钱的功夫,要说起来更让人感动得两眼发光。
突然听着门铃响,行长的女儿嘴里还念叨着:“这么晚了还有谁呀?”打开门就双手放在鼓鼓的胸前,喃喃地惊叫:“张光荣!”
行长的女儿是省日报社的记者,可能有不下六次,使出吃奶的劲头挤在张光荣面前,抢拍他的特写镜头。
英雄啊!这年代,人们就是崇拜英雄,年轻的姑娘们更是崇拜英雄的哥们。这几天,报社的女同事们都在讨论张光荣。谁都想不到,原来以为一位农民应该是未老先满脸皱纹,皮肤黝黑,却不想张光荣同志长得那叫让她们看了都上心。现在他突然出现在门口,她不惊叫得跳起来就算不错了。
行长却拍了一下光滑的额头,心里想这小伙子不会仗着风头正盛,又想要几十万吧?
“嘿嘿,行长,这么晚了,就专门给你送个礼物,明天我就要走了。”张光荣将手提着的袋子随便一放,看着刚才开门的漂亮姑娘手里拿着一本红塑料皮的工作笔记,另一手还拿着上海产的英雄牌钢笔,举到他面前,笑着说:“请您签个名。”
“哦,签名啊,行,”张光荣乐了,名人了?不过他可不觉得。
行长看着女儿,从她的目光中,已经可以看出,这姑娘瞳孔已经有点变形,散光了,散得蛮有爱意。
“唰唰唰!”张光荣签名的姿势太帅了,至少行长的女儿觉得比她父亲在批贷款的时候帅多了。
“张光荣,你还真成了名人了。”行长客气地开始泡茶,还不大好意思地说:“你就别给我礼物了,我可不好意思收。”行长这老油条当然懂,这礼物的后面,可能就藏着一句话:要方便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再来五十万。
张光荣也没那样凶,那不比打劫还厉害嘛,也不开口要钱,银行又不是行长自己开的,没名目要什么钱,等着有名目,他要不批那是另回事。
第三卷:春天的故事第173章:不能比成杨贵妃
第173章:不能比成杨贵妃
S地区的劳模团慢一天回去,就是要留一天给劳模们逛一逛省城的机会。张光荣才没那闭工夫,跑到邮局给花小姐拍了一份国际电报,这年代通讯也太落后了,根本跟社会发展不同步。想打个国内长途还得跑邮局,更何况打个电话到香港,更难。
拍电报其实还没张光荣自己开车到香港快,娘的,一个字可以买两斤猪肉,张光荣只写了几个字:“股东通过,请推老板组团”,这样就好几十块了。
这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真的要在香港成立一家公司了,公司不用大,能做为他们产品出口的中转就行。这时候的国内出口商品,先过香港比较方便。如果按照国内的政策,想到香港办个公司,那审批的手续可能还难以通过,到时准备以花小姐的名义开一个。
花小姐接到电报,不满意地翘了一下嘴巴,她宁可那些农民股东不通过,她愿意当张光荣的私人代理人。
现在她可是青山大队的员工了,花小姐还觉得有点搞笑,原先她是陪着苏先生到那边,却把自己搭进去。这一切,也都是因为张光荣。
花小姐的办事能力特别强,交际又好,马上就先找到苏先生,他要先答应,组团的事就快得多。
对于这位昔日的秘书,苏先生还有几分放不下,这女人不但会办事,脸蛋又漂亮,身材更是性~感十足,特别是那个同龄的女人难以见到的翘臀,翘得叫人看了都有想摸一把的冲动。
苏先生看着面前的花小姐,两眼的光芒好像要穿透她身上的衣服,手一伸就拉她的裙子,但是花小姐却后退一步,笑得有点委婉。
“你这女人,现在有了张光荣了,把我给忘了。”苏先生看了外面现在的女秘书一眼,跟花小姐做一番比较,确实比不上。
“苏老板,现在我可是他的人。”花小姐扭了一下细腰,坐在另一边的沙发里说:“关于组团到R县的事,你就起个头嘛。”
这声音太嗲了,苏先生本来可以不去,他已经跟张光荣合作了,那些老板们要不要去,那是他们的事,只不过现在的张光荣他还想巴结呢。眨着狡猾的眼睛说:“行,看你的面子,我就带个头,不过你可要谢我。”
花小姐还是跟以前一样,笑得特别妖娆,站起来走近苏先生,玉手轻抬,拍着他的肩膀两下说:“吃顿饭可以,但要谢你嘛,不行。”说完了,“咯咯咯”地笑。苏先生说的谢谢他,那是要在床上谢的。
看着花小姐扭着肥臀走出去,还跟他的秘书打着招呼。苏先生抬手擦了一下鼻子,担心自己流鼻血,这娘们走动的臀部,看了太让他受不了。
花小姐怎么着,野心还不小,那些老板们都同意了,只差几天后过关的手续办完,就成行。她却还跑到李先生的豪宅外面,央求李先生的保镖让她进去,能吗?保镖那管她是谁,没有预约,就不行。
最后没办法,花小姐报了张光荣的名字,说是代他跟李先生说个话,保镖再次向李先生报告,他在豪宅里面,和老婆陪着港督的夫人和女儿。这对母女,其实是李先生的常客,跟他的老婆交情好得不行。
李先生听说是张光荣的人,略一沉吟,对保镖说:“那就让她进来吧。”
花小姐朝着那个保镖嘟一下嘴巴,给了一个飞吻,乐得这保镖手往自己的嘴巴上放,好像嘴巴刚刚被这美女吻了一下一样。
不用跟在张光荣身后就能见到李先生,看来张光荣这三个字还挺有价值。花小姐扭着细腰跟着一位老妈子佣人,才走进大客厅,顿时两眼更是发亮,又看到港督的夫人和女儿。
“李先生好!两位夫人和小姐都好!”花小姐美滋滋地叫着,一双高跟鞋踩在深红色的地毯上,差点扭了脚。
“请坐吧。”要称呼花小姐什么,李先生还搞不清楚,其实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
花小姐穿着超短裙的美腿一并拢,侧着臀部轻轻地坐进意大利真皮沙发里,掏出自己的名片先给了李先生一张,然后三位女人也都有,才说出她来的目的,就是邀请李先生也随团到R县考察。
李先生笑得还挺客气,请他随团,那不笑话,很客气地说:“花小姐,张光荣那里我也想去,不过最近不方便。”
“那不要紧。”花小姐来了,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主要是她想跟李先生套近乎,就进一趟他的豪宅,在香港人的眼里,她的身价又见涨,不过在张光荣的眼里,应该不会。
李先生拒绝,却有人想去,港督的女儿听着花小姐的话,马上就说:“小姐,我能去吗?”
花小姐两眼发黑,身体有点发软,差点往沙发里趴,港督的女儿吓着她了。要是港督的女儿一起去,那他们的考察团立刻就提了好几个层次。
港督夫人不同意,瞧她说话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更何况这种纯正的英语,花小姐也听得懂。马上插话,笑着对港督夫人说:“不暴露小姐的身份,不就成了嘛。”
港督夫人也是特别精通中文,听着花小姐的话,暂时还不作声,现在的内地,治安还是可以让人放心,花小姐说的,也有可能。只不过港督夫人也不好答应,这还要港督拿主意。
也不知道港督夫妇俩是什么想法,居然同意他们的女儿随花小姐他们到内地,其实也就是总督的女儿喜欢旅游,还没到过内地,又跟张光荣见过一面,所以想玩玩而已。
除了花小姐和苏先生,全团十多个人都不认识港督女儿,李先生也派了两个身手相当好的保镖,陪着她同行
花小姐屁颠颠,也给张光荣发了一份电报,告诉他考察团起程的日期,还说有贵客。
张光荣也搞不懂贵客指的是谁,拿着电报开着华沙就往县委大院跑,刚好也是下班时间,杨玉环一定在她的宿舍里。
现在已经没有县革委会了,原来的那些革委会委员也都取消,在县里,张光荣没什么头衔,但他是公社的代理书记,门卫挺客气的,叫上了张书记,听起来还跟李书记同一个级别。
杨玉环自己一人正在做饭,听得门外汽车的声音,不用看,一定是华沙轿车的声音,顾不了锅里的白粥在“咕咕咕”沸腾着响,他来了,这饭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