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警监-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先进豪华的警务指挥车里,看着一个法律博士和一个信息工程硕士办案,杨忠旺突然感觉他老了,跟不上时代了。现像他这种“手铐+警车+警服”的传统刑警,早晚有一天要被眼前这“电脑+情报+策略”的新型刑警所取代。

第一百零六章开棺验尸

9点45分,众人抵上午的最后一站,一条沿河刚修建的水泥公路边。『≤,

这条路属于“村村通”工程,不到五米宽,机动车辆交汇时必须心翼翼,沃尔沃往这儿一停,来来往往的机动车辆别想再过。

不过这里既不是什么交通要道,海东县公安局为确保万无一失又做好了相应准备,早在两个时前就在路两头放上“前面施工请绕行”的警示标志,并安排了几个交警看守,不存在堵塞交通的问题。

他们动作很快,考虑得很周。

不仅连夜拉来几大车蓝色彩钢板,一面一面竖起来把周围挡得严严实实,甚至拉来两个类似于集装箱的活动房。再加上停在沃尔沃前面的那辆旧吊车,以及一群穿着水利工程公司工作服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干警,搞得跟工地别无二致,伪装得无可挑剔。

或许是为了不占用宝贵的耕地,周围村民都把死者或死者的骨灰安葬在河边。一眼望去,从南到北不下5o个坟。

讲究的人家很讲究,用水泥砌得漂漂亮亮,有大理石墓碑,墓碑上镶嵌着照片,周围的杂草也不多。但更多的人家搞得很简单,普普通通一座土坟,有的立一块大理石墓碑,有的立一块水泥墓碑,但更多的只有坟头。

走进彩钢板圈起来的开棺现场,杨忠旺长不禁问道“这里这么多坟,时间又过去那么久,不会搞错吧?”

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忙活了大半夜,一边示意干警把彩钢板支上,一边指着正朝这边张望的几个干部,用肯定的语气汇报道“报告杨局,我们把当时负责善后的两位镇干部和村干部都请来了,反复确认过,保证错不了,错了我负责!”

市局邱副局长回头看了一眼,低声告诫道“爱军同志,一定要注意保密。”

“请邱局放心,这几位都是老党员老干部,并且都写了保证书。”

“出问题你负责。”

“是,出了问题我负责!”

棺材挖出来了,几个干警正在清理上面的泥土。由于安葬在河边,埋得又挺深,棺木已经开始腐烂,在韩均和齐科长的示意下,两个干警没费多大劲就把棺盖打开了。

十二年时间,让一个花季女孩变成一堆骸骨,衣物早腐烂了,糊在骸骨上,只能看见头骨。尸虫也早死光了,留下一堆虫壳。没恐怖电影里那种黑气冒出,甚至没恶心难闻的气味。

齐科长用镊子夹了夹,现衣物烂得夹不起来,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工具,把衣物一片一片刮到一边,指着盆骨道“处长,是女的,应该错不了。”

“开始吧,搞仔细点,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漏掉。”

韩均对能不能找到线索和证据没有任何信心,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有也尘归尘、土归土,化为了虚无。但开棺验尸是他要求的,必须搞得像那么回事。

“是!”

齐科长应了一声,同两个穿白大褂的县公安局法医一起围在棺木前,像考古学家一样一丝不苟地开始收集物证。

专业的工作有专业的人做,他帮不上忙,当这么多人面又不好去体验,干脆回到车上跟杨副局长、邱副局长和海东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研究起案情。

“这孩子叫沈霞,被害时19岁,在凌河高中念高三,成绩很好,很懂事,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平时住校,不怎么回家。由于离高考剩下没几天,学校不提倡高三学生周末回家。但她太懂事了,想到家里农忙,父母要养蚕、要收麦子又要收油菜籽,忙得团团转,连饭都顾不上吃。上完周六的晚自习之后,执意骑自行车回家,准备给父母做做饭,洗洗衣服。”

韩均从案卷里翻出一张手绘的地图,指着案现场继续道“当时交通没现在这么,这儿有一条路,从条路走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时候也喜欢抄近路,没想到她这么一抄就抄出了事。

周一早上老师见她没去上课,她家又没装电话,只能等到下午放学,托一个跟她同村的老师去问,她父母才知道她周六晚上回来了却没到家,于是开始找。到周二下午3点,才在离家不到三公里的灌溉渠里找到尸体。”

既漂亮又懂事的一个女孩,想想就令人痛心。

县公安局副局长冯爱军轻叹了一口气,举着照片道“当时我担任刑警二中队中队长,接到局里命令后立即开摩托车在天黑前赶到现场,凶手先奸后杀,手段残忍,是把她活活掐死的,家属很伤心,我们很气愤,当晚就在村办公室设立指挥部开始排查。

周围几个村,1岁至5o岁的成年男子全在调查范围之内。韩处长刚才介绍过,当时正值农忙,抓蚕上山的抓蚕上山(把快吐丝的蚕放到专门结茧的纸方格里),割麦子的割麦子,收油菜籽的收油菜籽,做秧亩的做秧亩(育稻苗),家家户户忙得焦头烂额,被排查的人都没作案时间,都有不在场证明,也没人提供什么线索。”

韩均转过笔记本电脑,指着刚点开的地图“没撤并前的凌河乡是海东最西北边的一个乡镇,十二年前只有乡政府所在的凌河村通公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极为偏僻,不仅没有公路,连沙石路都没有,极少有外地人来,更不会有外地人去更偏僻的案现场。”

海东县经济这些年展得很不错,但展的主要是县城和几个紧邻国道的镇。

要致富先修路,凌河镇由于既不靠高,又不靠国道,连省道都不从这儿经过,被称之为“海东的西伯利亚”,经济一没展起来。别十二年前,连现在都没几家企业。

本地人作案这一点毋庸置疑,杨副局长摸了一把脸,指着脚印照片问“这个足迹呢,有没有追踪到?”

冯爱军倍感无奈地解释道“我们可以确定灌溉渠就是案现场,土质比较松软,所以留下了脚印。不过那几天没下雨,凶手爬上渠之后就没法追踪了。另外这个足迹是雨鞋留下的,农村不是城市,几乎每家都有,一家甚至有好几双,而且就那两个牌子,根本无法通过鞋印锁定凶手。”

“没找走路姿势符合外八字特征的?”

“这在农村很正常,很多人都外八字,排查来排查去,同样一无所获。”

邱副局长接过照片看了一眼,凝重地“如果当时有dna检验技术,如果那些物证没搞丢就好了。范围扩大点,采集样本比对一下,哪怕凶手出逃,也能在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兄弟身上找到线索。”

证物搞丢是海东县公安局最憋屈的一件事,冯爱军暗叹了一口气,低着头没敢再吭声。

时机差不多了,韩均起身道“三位稍坐,我过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现。”

“韩处长,别管我们了,你忙你的,我们再研究研究这些材料。”

他戴上手套,走进彩钢板挡住的开棺验尸现场,朝几个蹲在一边的镇干部和村干部微微点了下头,若无其事地走到棺材边。

死者头没风化,保存比较完好,有长有短,湿漉漉堆在棺材一头。无法确认其中有没有凶手留下的,要在其中找出比较短,比较不像死者的,这个工作量非常大,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齐科长起身,一边揉着酸的腰,一边苦笑道“处长,我们这儿肯定要搞到下午,要不您和杨局他们先回去。”

“不急。”

韩均从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指着那几个镇村干部道“歇一会儿吧,去那边抽根烟,透口气。”

组长财大气粗,齐科长也不矫情,痛痛快快接过软中华,叫上县局的两个法医去一边抽烟休息。

尸体已完全腐烂,只剩下一堆白骨。之前从来没试过,韩均真不知道那个诡异的能力管不管用,暗暗祈祷了一下,背对着齐科长等人伸出右手。

谢天谢地,真管用。

一秒钟,或许连一秒钟都不到,就一个画面,就一阵窒息的感觉,不过这已经足够了。他缓过神,扶着棺木暗暗地孩子,你可以安息了。我誓,我保证还你一个公道,帮你找到凶手,将他绳之以法!

“齐科长。”

“到!”

他把齐兆友叫到一边,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齐兆友懵了,愣了好一会儿才欲言又止地问“处长,这么做……这么做……这么做不好吧?”

韩均朝刚刚起身的两个县局法医笑了笑,不动声色地“别担心,韦局那边我会打招呼。再我们是来做什么的,是来清查积案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试试,不能像他们一样瞻前顾后,必须帮他们下定这个决心。”

“好吧,我执行命令。”

“那我和他们先回去,四时后给我电话,等这边完事了,你再回去清查那起无名女尸案。”

“是!”

在这里只能干耗着,杨副局长和邱副局长对回去等消息的提议非常支持,拖车再次出,韩均没再研究案卷,而是坐到电脑边一个一个调看与12年这起**杀人案有关的户籍资料。

十几年过去了,长相会生变化,但显著特征不会变,几张照片半时看完,仍没能找到凶手,韩均侧身道“夏科长,通知王思强,摸排范围扩大至周边所有乡镇,年龄范围缩至3o至5o岁之间。”

夏莫青麻利地敲击了几下键盘,指着显示器道“处长,户籍资料在车上就能调看,不用通知他。”

“这样最好了。”

“您坐这看,我用另一台。”

在殡仪馆看完尸体就确定了调查方向,刚看完骸骨他又对户籍资料感上兴趣,省厅刑侦局副局长杨忠旺好奇地问“韩处长,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韩均故作沉思了片刻,摇头道“暂时没有,不过我感觉当年的排查肯定忽略了什么。只要想到被他们忽略的那一点,那这个案子应该不难查。”

第一百零七章你指东,他说西

随着“八零幺”的一声令下,“626”专案组五十多个主要成员再一次紧张忙碌起来。

人武部招待所大会议室变成了吧,三十多个干警坐在台式和笔记本电脑前,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看监控。

这个工作一年前做过,不过看得是火车站、汽车站和案别墅区周围的监控。不像现在这样“城东出事查城西”,不仅要查城西,而且要查城区、城南和城北,只要附近有别墅区的监控记录都要认真看。

工作量不是一点两点大!

海东虽然是县城,别墅区却不少。

有开商开的高档别墅区,有些是为了市容市貌,规划好地段和户型由房主自己建的,更多的则是拆迁安置而建设的。毕竟江省不同于内6省份,农村经济相对,二十年前家家户户就相互攀比着开始盖楼,你拆人家房子就得给人家盖一栋差不多的,不然别想征地。

好在这次与上次不同,韩处长大胆假设凶手是流窜作案、随机作案,凶手并不清楚被害人身份,并不知道被害人是海东富,作案之前很可能去其它别墅区踩过点,判定凶手们的年龄大约在1岁至2岁之间,算上专案组已经确定品牌和样式的运动鞋,这个目标已经很明确,范围已经缩得很了。

这边三十多个人在调看监控,那边二十多人正在比对海东及周边几个县市的外来人员资料。姜怡从殡仪馆回来后,就两边跑来跑去忙个不停。

“姜组长,这三个人形迹可疑,但没穿运动鞋。”

“截图到比对组,看暂住证登记和上登记中有没有。”

“是!”

“姜组长,南扬县外来人员比对完毕,六二十六个人同时办理过暂住证和上卡,其中十七个有前科。”

姜怡放下手中材料,不假思索地命令道“转一份给夏科长,由监大队和情报对策中队进一步筛查。给办理暂住证的辖区派出所协查通告,搞清那十七个有前科的案前后在做什么。然后把照片过来,作为视频分析的参考。”

“是!”

暂住证记录、上卡记录、监控记录交叉比对,请兄弟公安部门协查,电话声和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忙得不亦乐乎。

相比之下,王思强的清查组显得有些冷清。

按照韩均的意图,他把本来就不多的清查组人员全派下去了,在凌河镇派出所协助下,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对全镇3o至5o岁之间的成年男子进行摸排。

从点开始摸排到现在,一线干警已经回oo多张12年前的老照片。

他似乎明白“假洋鬼子”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痛痛快快把照片拿出来给排查人员翻拍的作案嫌疑不大,藏着掖着找种种借口不拿的就应该重点调查。

他又有些想不通,因为正在进行的是秘密摸排,管人家要照片用得是其它借口,与12年前那起**杀人案无关,起不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并且农村不同于城市,就算城里人也有很多几年不会去拍一张照片的。

他虽然一头雾水,但多多少少有点事做,要坐镇指挥部把照片整理好,与名字对上号,给夏副组长,然后再让组长大人过目,指挥部里至少有他这个人。

无名女尸案清查组则人去楼空,一个人也没有。

组长不在,下乡开棺验尸去了。从上午到现在就打回一个电话,让他们重点排查新汽车站附近的可疑人员。

两年前都没能查出个眉目,现在能查出什么。

可人家是“八零幺”,是省厅派下来专门侦破和督导县局侦破积案的清查组,几个干警一合计,干脆全去了汽车站。

任务下给了各人,韩均对这些具体工作不管不问,回来之后就没下过车,连午饭都在警务指挥车里吃的。

很多户籍资料是六年前换二代身份证时统一录入的,六年时间相貌变化不是很大,四个时不到,就从近万张照片中找了12年前残忍杀害19岁女学生的凶手。

跟夏莫青偷学了几手,坐在一边利用公安信息技术不动声色地关联了一下,他意外地现那个12年前很落魄很猥琐的家伙,现在过得居然挺滋润。

作案之后的第三年前,他在政府支持下利用惠农贷款买了一台日本产收割机和一辆农用车,不仅在本地收割麦子和水稻,还用农用车拉着收割机把生意做到省外。

一年赚十几万,盖上洋楼,娶上一个外地媳妇,生了一个儿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一眼除了看到他的体貌特征,同时看见灌溉渠边的杂草上放着一个蛇皮袋和一个像矿工戴得那种带电筒的帽子。合情合理地把他联系上并不难,关键是没证据。

韩均闭着双眼半靠在椅子上,摇摇晃晃抚摸着“宝玉”的头,看上去优哉游哉很惬意,脑子里却在一遍一遍反复推敲计划可不可行,有没有漏洞,胜算到底有几成。

最担心的是万一他不上当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难道一定要采用非法手段才能到正义目的?

律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决定了他不可能知法犯法,只有想方设法“唬”住凶手,让他退无可退,让他知道只有坦白才有一线生机,否则死路一条。

大半天过去了,“626案”清查组没有任何消息,无名女尸案没有任何进展,他除了调看户籍资料就是闭目养神,省厅刑侦局杨忠旺坐不住了,放下案卷提议道“韩处长,要不我们出去走走。”

“去哪儿?”

被害人王一平,把生意做那么大,创业过程中没少得罪人。财杀、仇杀都有可能。为此,去年侦查时投入大量警力和财力,前前后后排查了3ooo多人。

命案必破,省市县三级公安部门责任一体,杨忠旺就是省这一级的责任人,他比谁都想尽快把这个案子破了,脱口而出道“城东镇,626案现场。”

韩均能理解他迫切的心情,睁开双眼道“杨局,您是前辈,非常清楚积案调查和现行命案调查的区别。积案调查,听上去很难,事实上并没那么难,因为你们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能做的全做了。我们不需要像你们一样,只要想你们有可能没想到的,做你们没做过的。”

听上去似乎有几分道理,事实上完全是两码事。

不等他反应过来,韩均接着道“我感觉我的推测不会错,凶手就在上午圈定的调查范围之内,因为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有其它可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韩处长,我认为你的推测非常有道理,我们之前是没想到,也没去做,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你再想想,最好去现场看看,或许能想到其它可能。”

“我只能想到这么多,如果依然破不了,那我也无能为力。”韩均笑了笑,旋即话锋一转“提起现场,您倒是提醒了我,奸杀案现场有必要去看看。”

你跟他东,他跟你西。

就这工作态要是在刑侦局,早把他一摞到底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干上这个正处级副处长的。

杨忠旺一肚子火,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平复下来,一脸不解地问“韩处长,我们不是刚从那儿回来的吗?”

“那是上午,是白天,我想晚上去看看,找辆自行车,按那孩子回家的路线走走夜路。”

一个人走夜路太危险,夏莫青回头道“处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