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界-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明定下神来,想你不拒绝,倒想要我拒绝,这不是拿我当替死鬼吗?

“常委一定要拿我们当典型,我们也不好硬撞硬吧?”

周镇说:“想办法拖一拖,拖个三几天,其他镇都动起来了,我们的经验也过期了。”

“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

张建中说:“这是我们书记处会议的决定。”

虽然,只有他们三人,但正副书记总共四人,三人占了大多数,而三人中,两人又同意占大多数,完全可以说,这是书记处的决定。其实,也可以说,书记和镇长都同意了,你还有理由不执行吗?但这怎么都有一点仗势欺人,书记处会议决定多民主?

周镇说:“常委不会直接追你要材料,还不是那科长跟你联系,你说没弄好,他总不会跟你来硬的吧?”

张建中也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说今天去下面处理群众纠纷,忙了一个通宵,问题还没彻底解决,这几天都抽不出时间。”

何明想,你们说得轻松,女部长不追我,那科长总会向她汇报,完不成任务,科长不可能自己扛着。女部长还不对我有成见?

每一个人都不想别人对自己有成见,何况,还是常委,以后,你何明要想进步,总要常委会讨论通过,她一句话,完全可以把你打回原形。然而,何明又不敢往张建中身上推,就说,这事是周镇负责的,说周镇是实在人,不想太张扬。

科长说:“虽然是他负责,却不是宣传他,这是宣传边陲镇党委,宣传张书记。”

何明就苦着脸说:“我这是左右为难啊!”

以前,何明和科长虽不在一个部门,却属县委机关,一个楼上,一个楼下,算是很熟了。科长五十多岁,与何明相差二十岁,便有一种长辈与晚辈的感觉,听何明这么说,也不想太为难他,就跟周镇通电话。

周镇是坚决拥护张建中的,又跟科长不熟悉,说话多少不客气,“既然,你也知道我的态度了,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还是另找其他镇吧!”

科长见没有回旋余地,也板起面孔说:“这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也不是你能说了算的,当时,常委和张书记商量好的,张书记也同意的。”

周镇想不惹事很容易,往张建中身上推就是,但他与何明不一样,敢大包大揽,说:“当时,他们是怎么谈的,我并不知道,如果,我在场,肯定会不同意。你们走后,何明向我汇报,我就跟张书记说清楚了。张书记尊重我的意见。”

“按你这么说,张书记是不是不尊重常委?”

周镇跳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说:“我有这么说过吗?你不要造谣!”

“你虽然没这么说,但你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做这个典型。”

他这么硬撑是为了张建中,他清楚孰轻孰重,并不担心常委怪罪自己,一个女常委能奈何他什么?自己有什么麻烦,张建中还不出面,老李还不帮他说好话?

科长无可奈何,只好向女部长如实反映。女部长很不高兴,先骂科长办事不力,煮熟的鸭子到他手里也会飞了,又骂何明懦弱,张建中同意的事,还用向周镇汇报吗?最后,她说,这事我来处理。

她以为,一个电话,张建中就会服从,然而,张建中却跟她耍太极,往周镇身上推,周镇都乐意扛这事,他自然更愿意顺水推舟。

——我也不好反对周镇,毕竟是他负责这项工作。

——我们这个班子刚搭建,如果,再难不团结就不好向县委交代了。

——你常委也知道,周镇是一个踏踏实实的基层干部,只顾埋头做事,不好宣传鼓吹,因为这点小事,我跟他闹得不愉快,很不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他说得情真意切,女部长也很的确不应该对张建中强硬,这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便直接与周镇对话。

周镇不可能像对待科长那般,锋芒收敛许多,说:“常委啊!你也应该体谅一下我的难处,这事虽说是宣传党委表扬张书记,但边陲镇的人都知道是我负责的,都认为是宣传我表扬我,我岂不成了抢功之人?上一任镇长就是因为与张书记不和,才被调走的,如果,张书记误会我,问题就大了,你还是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吧?”

女部长言重心长地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会向张书记解释的。”

“有些事,未必解释得清啊!你还是让我踏踏实实地工作吧?”

“你不能有这种思想,只干事,不宣传,是旧思想旧观念了,与形势发展非常不适应,要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领导干部,首先,就应该改变这种观念,特别是你这样的基层领导干部。”

“我是有许多缺点,有时候也希望自己能改正,但是,这思想水平常常跟不上,你还是让我再考虑考虑吧!”

考虑个三几天,其他镇成绩上去了,你还总什么边陲镇的经验?

当时,张建中就在周镇办公室,听他说电话,已经多少猜到电话里的内容了,很是满意,见他放下电话,便笑着说:“你可真够老奸巨滑的,常委也敢戏弄!”

周镇也笑了笑,多少有点讨好地说:“我们不是要团结一致吗?”

“是应该团结一致!”

周镇又说:“这是你就不必超心了,该忙什么忙什么吧!边陲镇还是要靠你,虽然,镇长抓经济,但那方面我有多大能耐你知道,还是要靠你才行。”

“未必,未必,你那个理念就很让我启发。”

周镇装糊涂,说:“我有什么理念,我那只是胡说八道。”

他们这边兴高采烈,女部长却有一种威信被到蔑视的忿慨,想你一个小镇长竟然不听我的话,竟然想改变我的决定!她把科长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叫何明马上那材料弄上来,看那周镇敢怎么样?

科长迟疑了一下,说:“周镇不意见,何明可能不敢动笔。”

“这个何明太软弱了,太不出息了,他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副科长,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已经是副书记了,党内职务跟周镇平起平坐。”女部长发了一通脾气,说,“他要不动笔,你下去,你执笔!”

科长心儿一跳,说:“这不合适吧!”他才不想掺和进去,何况,还要跑到那鬼地方伤脑筋地啃几天的笔头,脑子一转,给自己找了更充分的理由,“这还不仅仅是周镇的问题,张书记也不那个的。”

话不说不明,女部长也一个心跳,发现自己好像跳进了圈套。

首先,周镇敢反对这事吗?张建中答应她的事,给他水缸做胆,他也不敢反对。其次,张建中担心与周镇闹不团结吗?把前镇长铲出边陲镇,他还不说一不二?第三,何明是组织部下去的,未必会那么软弱,只是周镇反对,他应该不畏惧。

这么一分析,她气得小鼻子皱成一团。

621不可一世的勇气

闹来闹去,是张建中阳奉阴违在背后搞鬼,心里那个气,别提有多大了。我为什么要树边陲镇为典型?不是你张建中,我跑那么远干什么?你以为,找典型很难吗?我随便到哪个镇走一趟,人家马上就会积极配合。

更让女部长恼火的是,从边陲镇回来,她要科长整理了张建中带她去看海水养殖胡侃的那个经济发展思路,昨天,在兴宁县报上发表了,把张建中吹成年青有为的领导干部,他竟然一点不领情,你也太狼心狗肺,太目中无人了!

必须打电话告他的状!

她打电话给老李,很和气地说:“有事要跟他商量商量。”

平时,也没太多工作来往,老李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昨天报上那篇宣传部写的文章,心里便很厌恶她这种及时领功的嘴脸。

“我正忙着呢!”

“给我五分钟的时间,我这是急事。”

老李便不好拒绝了。

老李与女部长的办公室只有两个楼层的距离,一个在三楼,一个在五楼,放下电话不久,女部长就敲门了。毕竟资历浅,而且,也年青,在老李面前,她还是显得在些儿拘束,只是站在门口,似乎老李不叫她进,她就不能进去。

“进来啊!”老李只好从大班椅上起来,示意她进来,示意她坐沙发上。她坐得也很拘束,腰挺得笔直,双腿并拢,双手夹在两腿间。

老李给她倒了一杯茶,她忙说:“谢谢!谢谢!”

坐的姿势还是不改。

老李坐下来,双腿一翘,背后仰一靠,说:“什么事?说吧!”

“边陲镇的事。”

“昨天报纸上的文章吗?”老李心里不爽,还是不得不客气地说,“我很感谢你对小张的关心,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少点宣传他,特别是一些空想的事,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更不应该上报。”

“这事,我们是客观报道的。”女部长不相信老李心里是这么一种态度,你就是城府深,掖得住,说不定,昨晚回家高兴得抱着老婆团团转,“我认为,他的构想很新颖,很超前。沿海几个镇,怎么就没有这种构想?论经验,他们比小张书记丰富,论年纪,他们年富力强正是出成绩的时候,但是,他们缺乏的就是小张书记这种超前眼光。这才是我宣传他的真正目的。”

“以后,凡是边陲镇的报道,像昨天那种大篇幅,我希望,你还是预先跟我打个招呼。”

女部长很坚定,说:“你不能因为他是你女婿,就可以提出这个要求,就能拥有这个特权。以后,我还会跟踪这事,我相信,他不是空想,很快就会出成绩。”

不管态度如何,你老李都不会跟我翻脸,毕竟,这是宣传你的女婿,而且,这种方法也是比直接拍马屁更让人易于接受。

一个常委如此讨好一个副书记似乎有点过了,但女部长有自己的想法,即使是职务比她低的人,她也希望利用手里掌握的宣传阵地鼓而吹。她这么干是她份内事,既做好工作,又为人做嫁衣,何乐而不为?领了你的情,欠了你的人情债,还怕没机会要他还?

没想到,县委书记却出现在门口,老李和女部长都站了起来叫书记。书记笑着问:“不影响你们谈事吧?”

两人又异口同声说:“不影响,不影响。”

书记走进来,两手一压,说:“你们都坐下。”

女部长更拘束了,问:“我是不是回避一下。”

“为什么要回避?”书记说,“一起,一起。我谈这事,跟你也有关系,这么巧碰上你也在这。”

老李也给书记倒了一杯茶,书记接过来,吹了吹,喝了一小口,说:“在谈什么呢?是不是谈报上那篇文章?”

女部长说:“书记也看了。”

书记说:“能不看吗?头版头条啊!”

老李说:“我的观点是,那文章有点过了。”

书记笑了笑,问女部长:“你能接受她的观点吗?”

“不能接受。”

“我也不能接受。”书记说,“我觉得,很有想法。”

“但那只是想法。”

“不是啊!海水养殖不是摆在那里的事实吗?我认为,这是第一次,下一次,就是开发海浴旅游业。发挥海洋优势的思路很明显嘛,而且,是一步步。”

还有一点,他没说,那就是走咸水货。这是目前为止,填补边陲镇经济不足最直接的手段,或许,还是启动开发旅游的经济基础。

张建中那小子什么事不敢干?

书记看到了希望,当初,就是希望他干出点名堂,这小子没辜负期望,半年不到就找到发展的路径了。

“我作为边陲镇压联系点领导,非常感谢常委这一作法,退一步说,就算是空想,我们也要B他兑现。”

老李无言。

女部长却兴高采烈,本来只想讨老李的好,却高尺竿头更进一步,也正中县委书记下怀。

“还有一件事,想跟两位书记商量一下。”

她要趁势而上,火上浇油。

“边陲镇都干了什么?你要树为典型?”老李很怀疑。

“那篇文章,应该说是意外收获,我去边陲镇,主要是了解他们拆除天线的情况,从他们上报的简报里,我们发现他们行动最快,工作干得最扎实。他们的经验也很值得各镇借鉴。”

“这好事,不能总让他占了,这报上才宣传他的经济,马上又树他为思想工作的典型,人家会怎么看?”

女部长对书记说:“李副书记太多顾虑,他不是从有利于工作考虑问题,而是从小张书记是他的女婿考虑问题。”

书记笑着说:“他还忘了一点,边陲镇是我的联系点。”

“是啊!是啊!有什么好顾虑的,书记的点,不鼓而吹,也说不过去,如果,别人有看法,那也是对书记有看法。”

书记说:“哪天,我得下去走走,给他们鼓鼓劲。不然,许多事可能会被你老李搞砸了。”

老李很冤枉地说:“我还不想他出成绩吗?我怕你们把他宠坏了,怕他不可一世了。”

“你说对了,我就是希望他不可一世!改革创新吗?不但要有想法,还要有不可一世的勇气。”

女部长想起张建中戏弄自己的态度,心里暗暗庆幸在这里遇到了县委书记,知道他原来是这么个态度。张建中不不可一世似乎还不行。

“典型的事,你看怎么样?”她想得到书记明确的答复。

“还有问吗?我的点当然是典型。”

老李很无奈地说:“我担心,你们会把他压垮。”

女部长笑着说:“不会压垮的。”

书记说:“这就看你的眼光了,你选得女婿不会那么不经事吧?”

张建中还没得意完,新精神就到了,女部长说,这是书记的意见,他的联系点,必须成为典型。张建中吓了一跳,想这女部长不会是假传圣旨吧?

老李的电话也打进来了,以后,你少跟宣传部的人瞎吹,现在,把自己B到绝路上了吧?你怎么搞招商引资?谁会跑到你哪去?丁建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往你那丢钱,别人才不会那么傻,跑到边陲镇撒钱搞旅游开发。

张建中还不知道报上的事,边陲镇边远,经常一两天后,报纸才到,等他看了那篇文章,喜忧参半,喜的是,那个科长还是有点水平的,又从理论层面完善了周镇的那个理念。忧的是,你已骑虎难下,不搞出点动静似乎不行了。

现在,你要双管齐下啊!

622太聪明很难嫁出去

按双方协议,三小姐根本不用到边陲来督查咸水货,因此,这么几年的合作,她只在省城验货收货,但这次,她却亲自到边陲镇来,说是上一批货出了状况,对张建中非常不放心。张建中心里却明白,她是来摸路子的,想弄清楚他们是怎么运作的,好为赵氏直接走货提供参考。

“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都想知道,你的整个运作情况。”

张建中一点不保留地告诉她,包括海傍村正在搭建简易码头,也带她跑了一趟。已经是三月份,天气暖和了许多,天空飘扬着绵绵春雨。她很关心地把雨衣递给三小姐,弄得她很迷惑他的殷勤。

“拿着!”张建中说,“别看雨不大,走那么一趟,能把你淋透。”

她穿着长至膝盖的风衣。

“我说的是,淋湿你的头发。”

“我有雨伞。”

“到了海边,你拿得住伞吗?不怕风把你吹起来。”

三小姐只好接过来,抖落着,仿佛担心雨衣里藏着蟑螂老鼠之类吓人的小玩意。

“以前,这里有没有码头吗?”

“如果有,就不会没有路了。”

“他们村的的船都在哪靠岸?”

“靠水浸村码头。不过,海傍村的船并不多,出海的人占很小部分。”海边沙滩上有一条小船,张建中说,“海傍村多是这种小船,船可以直接靠上沙滩,主要搞近海打捞,自给自足。这里各家各户制作的咸虾酱最好。”

“什么是咸虾酱?”

“没吃过?”

“好像没有。”

“用虾苗腌制的,闻着臭,吃起来香。”

“臭豆腐吗?”

张建中摇头,说:“我不知臭豆腐是什么味道。”

他没见过多少世面,臭豆腐这种省外的东西,只在书本上见过。

“像你说的那样,闻着臭,吃起来香。”

“应该不一样。我们是虾苗腌的。”

“臭的味道还不是一样?”

三小姐很不屑地看他一眼。张建中叫支书过来,说要带两瓶回去,又说多耍两瓶吧!三小姐说,不用客气,我不喜欢那种味道。张建中貌似找到反击她的机会了,不屑地笑了笑,问:“你怎么知道,我多弄两瓶就一定是送给你?”

“不是吗?”

“不是。”

“不是就好,别浪费了。”

张建中无赖地笑,说:“我送给大少爷。”

三小姐看也不看他,走下沙滩,往大海走去,风吹得她身上的雨衣乱飞舞。张建中冲着她的背影叫:“你还去不去看那个海湾了?”

三小姐猛回过头来,看着他。

“想去看就跟我走。”

张建中也看也不看她,转过身,往停在村口的车走去。

他有点豁出去了,只要把那个海湾让给赵氏,他们肯定会来投资。如果,真像娟姐说的那样,部队也在查走私,失去这条水路近在眉睫,他要打个时间差,在大少爷不知道这个信息前,把赵氏引进来,暂不管规模有多大。

丁建在哪个海湾投资都不是问题。

因此,他要在近段时间把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