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界-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建中开始明白了,这是娜娜的男朋友故意刁难自己。

“事情很简单,副县长请我去他家吃饭,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几次,吃了饭,副县长都要留我下棋,一直到很晚才回家。娜娜也一直陪着我们,一会儿给我们沏茶,一会儿给我们削苹果。我离开的时候,总把我送出他们家的院子。”

他夸大其词气气那家伙。

男朋友并没做记录,打断他说:“没叫你说这些。”

张建中见他没记录,底气更足了,说:“这是事情的起因。”

“我们不想知道事情的起因,只了解那天发生的事情。”

张建中还是长篇大段地往下说:“那天下班前,娜娜又叫我去他家,本来,我是可以早走一步的,但娜娜偏要我等她,说是要我和她一起走。我只好等她,只好一起跟她去她家。经过那个水果摊,娜娜说,家里的水果吃完了,顺便带点苹果回去。我还叫她别那么客气,别每次去她家,吃饱喝足了,嘴还不停。但她一定要,我又只好听她的,走近那个水果摊买水果。”

男朋友嘴都气歪了,大声说:“直接说那家伙是怎么受伤的?他拿着西瓜刀追赶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对付他的。”

另一个警察也开始意识到事情不妙了,这像是审讯吗?这完全就是两个男人在争一个女孩子,一个男人得意忘形,另一个男人酸溜溜地吃醋。或许,他也明白了,娜娜的男朋友强烈要求把张建中带回来再次询问事情的经过。

他不再插话,不再让自己卷入这场与事件无关的审讯中。

张建中继续说:“当时,那家伙挥舞着西瓜刀在后面追赶,我一边跑,一边叫娜娜快跑一点,我受伤不要紧,但我必须保护她,毕竟,我是男人,要有担当。当时,我根本没想到那家伙那么倒霉,会摔倒伤了自己。”

“你觉得,一个小混混,成天喊打喊杀,会那么窝囊?会伤了自己?说出来,谁都不相信!”

张建中笑了笑,说:“不是他伤了自己,唯一的可能就是我赤手夺刀,向他砍去!”

男朋友看到了曙光,说:“说说,你是怎么夺刀的?”

“你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我就是有那勇敢,也没那能力吧!”

男朋友哑然。

第八十章扶贫工作必须大力宣传

这天,副县长把民政局长叫到办公室,要他汇报最近的工作情况,那局长担心自己汇报得不够全面,把几个副局长和办公室主任也一起叫来了,五六个人几乎把副县长的办公室都挤满了。

那时候办公条件有限,副县长办公桌也不宽敞。

副县长也不急,先听那局长做近期工作的全面汇报,才说明自己的态度。

“我想重点了解一下扶贫工作的情况。”

此话一出,那局长便尴尬地一笑。

几个坐得笔直的副局长身子开始摇晃起来,虽然不敢说什么,却还是看出得有些儿不高兴,像是说,你向领导汇报也不问清楚汇报内容,汇报扶贫工作,只要把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和扶贫办公室主任叫来就可以了,其他人副局长根本不知道这方面的情况。

副县长分管民政工作多年,很清楚扶贫这一摊由那位副局长负责,目光就落在那副局长身上,他依然挺直腰杆,也看到了副县长询问的目光,但没有局长指示,他是不好把话头抢过来的,你怎么知道局长马上就要你汇报呢?尽管局长说不清具体细节,大概情况还是清楚的,还是能说个一二三的。

果然,局长的思路调整过来了,一二三,说了三点近期扶贫工作的情况。这单项汇报与刚才全面汇报有一定的区别,把扶贫工作放在民政局这大局来说,只是一项内容,占的比例不大,但如果单项汇报,就不能少了领导的重视,比如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副县长的关心支持下。就不能少了各部门单位的协助,各镇委镇政府的配合。不能少了民政局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不管真假,反正局长又是口若悬河,眼睛眨也不眨。

最后,便习惯性地看一眼分管副局长,说:“有什么不足,副局长补充吧!”

其实,也没太多补充,不管多大的官,汇报工作都有一个僵化的模式,而且,首长们日积月累,听汇报也跟上了那个模式,如果,超出这个范围,首长思路跟不上,那就是你话多了,罗嗦了。

局长如此全面的汇报后,副局长只能在细节上补充,领导重视这方面补充一点局长的重视,各部门单位的协助配合方面补充一点具体的做法,局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方面补充一些数字,然后,再说一些被扶贫对象感激的话,说一些感人的场面,比如,某某受益人给民政部门写感谢信,送锦旗。

副县长似乎也被感动了,说:“非常好,被扶贫对象说的话是最真实的,老百姓写感谢信送锦旗,说明我们的工作落到了实处。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扶贫对象排忧解难,就是让老百姓满意。”

局长松了一口气,那位副局长也松了一口气。

其他几位副局长想,总算结束了,有人就收起了笔记本。

副县长却说:“既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怎么不好好总结总结?”

局长赶紧跟上节奏,说:“正准备总结。昨天,我们还商量是小范围总结,还是大范围总结?”

后面这句话很技巧,既说明自己已经开展了总结工作,又试副县长的口气,我们应该怎么总结?

副县长接过话说:“当然是大范围总结,全面总结。”

此话一说,那几个把笔记本收起来的副局长,又把笔记本拿了出来。不管工作与自己有没有干系,领导的指示的时候,都要认真记录,回去看不看是一回事,做样子给领导看才是最重要的。

副县长没有马上说话。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踱着步,像是边思考边说:“扶贫工作是全县人民都关心的工作,是体现县委县政府关心老百姓疾苦的工作,取得了那么大的成绩,必须好好总结,必须做大文章。”

局长仰头看着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要发挥报纸的作用,写一篇有分量的大文章,争取登头版头条,让全县人民都知道。”

副县长盯着他问:“仅仅是报纸吗?仅仅是写一篇大文章吗?”

局长心里“咯噔”一跳,问:“你的意见是……”

副县长又坐回到沙发上,说:“利用报纸进行宣传是必要的,也是常规性的,但是,我们还要跟上形势的发展。现在,什么覆盖面最广啊?群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是什么啊?”

他抬头看了看在座各位,但并不是希望有人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引起大家的注意,等大家都在思考的时候,食指一伸,说:“是电视。我们要发挥电视的优势,我们要报纸电视联动,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县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他说,宣传不是给领导们看的,如果,只是让领导看,发个文件,发个工作简讯就足够了,但有意义吗?当然,不是没有意义,让领导们知道我们取得的成绩,今后,对我们个人有用,对个人的提拔晋升有用。

他说,但我们更应该让群众老百姓知道,让群众老百姓知道政府为他们干了多少好事,让群众老百姓知道,我们搞扶贫不是作秀搞花架子,而是实实在在为什么做事!

局长连连点头,说:“领导就是领导,站得高,看得远。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真应该好好宣传宣传。现在,有些群众老百姓对扶贫工作还不够了解,的确有部分人认为我们是在作秀,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这是政府的政绩工程。”

副县长说:“怎么搞?你们回去研究研究。”

局长笑了笑,说:“县长你一定胸有成竹了。”

副县长却摇头说:“我不是包干领导,不是你们的保姆什么都帮你们想好了。我分管的工作还不止你们一个民政部门,就是想当你们的保姆也没时间,也没那么多精力。我只是给你们一个精神,给你们一条思路,具体怎么落实?还要你们回去思考。”

说着,他看了一下时间,又说:“就谈到这吧!我还有个会。”

局长说:“回去后,我们马上制定一个方案,明天就呈送给县长你。”

“很难吗?要拖到明天吗?你们在我的办公室研究,我开完会,你们就把方案弄出来。”

局长原以为,把事情交给副局长和扶贫办那些人去干,自己再过过目,没想到副县长要得那么急。

(最近工作确实太忙,更新少了,还请原谅)

第八十一章赖蛤蟆想吃天鹅肉

局长并不知道副县长去开短会还是长会时间有多长?因此,很有紧迫感,你怎么也得在他回来前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

有人说,县长那么重视,一定是上面有什么重要精神。

有人说,县长的指示就是重要精神。

……

有人说,扶贫工作是越来越重视了。

有人便说,这是民心工程,是群众老百姓受益的工程。

……

有人说,或许,县长已经有底,只是看我们的方案能不能与他的想法相吻合?

有人说,县长的想法已经很清晰,要报纸电视联动宣传。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问,怎么才能报纸电视联动呢?

局长说:“这就是关键。”

大家都静了下来,思考应该怎么联动。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们是不是组织报社记者和电视台记者一起进行采访,报社记者写文章,电视台记者录制电视专题片。今年的两会宣传就是这么搞的,好像叫报纸有文章,空中有声音,荧屏有画面。”

有人马上接过话说:“再把电台记者也组织起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

局长叫起来:“对,对。进行全方位文体式的宣传。”

那时候,许多单位对单一的宣传驾轻就熟,但利用三家媒体同时进行宣传还较陌生,有人便提出,是不是需要县委宣传部门给予支持?只要他们支持,一声令下,属下这三家媒体单位都不敢怠慢,但是,要他们民政局去指挥三家媒体,人家会听你的吗?

局长说:“这不是我们担心的问题,只要我们把方案做出来,需要宣传部支持的工作,可以争取副县长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沟通。”

怎么也不会去想副县长不会与宣传部长沟通,这可是他主动提出来的工作。于是,大家围绕怎么组织三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具体都采访哪些内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忙一一记录,并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粗略的方案。

“可以了吗?”局长问。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看了看笔记本,又在脑子里捋了一下思路,点头说:“差不多了。”

“先说给我们听一听。”

尽管都是善于向领导汇报的人,局长还是希望的听一听,心里还有个底。几个人听完后,又补充了一些意见,觉得口头汇报也可以了。毕竟时间太短了。

局长松了一口气,很有些调侃地说:“看来我们这个班子,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有人也真真假假地说:“有你这样强的班长好带头人,我们就是想孬种想偷懒,也不敢啊!”

几个人便也说:“就是,就是。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副县长听了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汇报,静默了一会,像是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说:“还很粗,回去还要再细化,才能形成正式的书面方案。不过,能在这么快的时间内搭起这个框架已经很不简单了。”

局长问:“你有什么指示?”

副县长说:“谈不上指示,只能说是一点个人看法吧!”

大家的腰挺马上又挺直了,又开始装模作样地做笔记。

“争取宣传部支持这项工作,思路是对的,宣传嘛!调动三家媒体嘛!的确需要发挥宣传部的力量,但是……”

许多事情就是这个“但是”转了调。

“我个人认为,还是争取县委办的支持。你们几个局长总不会跟着采访组下去跑吧?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是让县委办出面协调力度更强,不仅是三家媒体单位,就是下面镇,也可以调动镇委镇府的力量。”

副县长“哈哈”一笑,说:“就是接待标准也会不一样。”

几位副局长连连点头,想副县长考虑得真细,把这些非工作性质的事也考虑进去了。特别是分管扶贫的副局长,本就想让扶贫办主任负责这事,还担心局长不同意,有副县长这句话,有县委办的同志带队,自己就可以不用身水身汗地去下面跑了。

局长也点头,心里却想,你这是在给自己减轻压力,如果,争取宣传部支持,肯定要你出面才能跟常委部长谈,而且,这常委与副县长相比较,人家排名在你前面,你还要用一种请示的姿势。但与县委办李主任沟通,或许你就不用出面了,即使我谈不来,就也可以用一种命令的口吻了。

果然,副县长对局长说:“你可以先与李主任沟通一下。”

局长哪敢说不。

副县长又补充道:“你还要考虑一下,人选的问题。我们要点名提出要县委办的哪一位同志配合。如果,李主任安排个资格老的同志,比如老好人,到时候,他未必会听扶贫办主任的。”

局长说:“我们对县委办的同志并不太熟悉,是不是副县长点个名?”

副县长说:“找个年青人,既能代表县委办协调各单位的关系,又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局长开始意识到副县长连这个人选也心里有底了,知道怎么问他也不会先提出来,他要你们提出来,然后再做肯定,就像制定方案一样。如此这番,让人觉得,这都是你们民政局自己提出来的,从搞这个立体式的宣传,到物色县委办的人选。

局长以为副县长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如果,整个过程发生什么差错,副县长完全可以推脱得干干净净,这都是你们民政局提出来的,他只是给了你们一个思路。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说:“我也认识县委办的几个年青人。”

局长便说:“你说说他们的名字。”

副局长说一个人名,局长便问副县长,这个怎么样?应该可以吧?见副县长不表态,又对副局长说,还有呢?一直说了五个,副县长要么摇头,要么不表态。副局长尴尬地笑了笑,我就认识这五个了,其他的没打过交道。

局长想起来了,说:“我记得县委办新调来一位年青人,好像是在从工厂调来的,听说,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叫什么名了?”

几个副局长似乎也说不上名字。

有人说:“很年青,也就二十二三岁吧!”

有人说:“好像姓张。”

第八十二章必须严肃处理

副县长便确定他们说的是谁了,县委办只有张建中一个人姓张的。

他说:“是有这么个年青人。刚从工厂调进来,应该没什么官老爷习性,扶贫办主任应该可以左右大局。”

局长心知肚明,说:“就他吧!”

“我想起来了,他叫张建中。”副县长点名了,又像是不放心地说:“新调来的,恐怕经验不足。”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傻乎乎地说:“我也有这个担心。”

局长说:“县委办这样的部门,没点水平是进不去的,就算他再差,在县委办这样的大熔炉里磨练,不成钢也是一块好铁!”

副县长便冲那副局长一笑,说:“听局长这么一说,我们的放心反而显得多余了。”

局长很坚定地说:“就定他了。我去跟李主任说,让他跟那几个媒体单位打个招呼,再跟我们下去采访的镇通通电话,然后,由张建中,是张建中吧?让小张同志代表县委办带这个队。”

那副局长还没醒过神来,说:“是不是慎重一点?”

局长心里很鄙视,想你当不了正职,缺的就是这心眼,这还看不出领导的意图。至于领导为什么有这么个意图,并不重要。

他说:“小张同志虽然年青,或许经验也不足,但扶贫办主任却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你副局长再跟紧一点,应该没问题。”

这事就这么定了。

从副县长办公室出来,还没到下班时间,他们这一拨人又移师前往李主任办公室。李主任笑着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倾巢出动啊!局长说,刚去副县长那领了任务,这不就又来向你请示吗?李主任说,还用向我请示吗?别说有副县长的指示,就是没有,你一大局长想干什么,要去干什么?也不用向我请示啊!一定是传圣旨,要我帮你干什么了。

局长“哈哈”一笑,说:“李大主任明察秋毫,明察秋毫!”

他把来的目的一说,李主任就清楚为什么找他不找宣传部,为什么点名要张建中了。他认为,张建中没能当上县委书记的秘书,副县长一定耿耿于怀,这次,多少有给张建中创造锻炼机会的意思。

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们还是找公安局要人吧!”

局长问:“公安局先一步把他抽调走了?”

李主任说:“叫他去调查‘小树林事件’。”

分管扶贫的副局长已经听说过“小树林事件”,这才“噢”地一声,明白过来了。局长却还不知道,问,什么小树林事件。李主任便说,你这局长怎么当的?这么大的事你都不知道。局长说:“我们又不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