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界-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下午四点左右,厂部楼前那个小广场只能容纳三千人,设为主会场,除了行政人员,各车间都选派了一百多人参加。其余员工,除了不能停产的岗位,都在各自车间门前的开阔地集中收听。

“当初怎么就不设计一个可以容纳全厂员工的大广场?”

张建中很费解,国营企业没有一个大广场,一年不举办几次全厂性的大型活动怎么可以?做人的思想工作,东一块西一块怎么凝聚力量?

杨副厂长说:“建厂初期有过那么个大广场,后来,新建水果糖车间,便把地方占了,大广场也被瓜分成现在的小广场了。”

也就是说,自从有了水果糖车间,就再没有举办过全厂性的活动。那应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年。正是需要改变观念的时候,却停止了全厂性的活动。

好在,那时候时兴的有线广播通各车间还大致保留完好,简单维修还能使用。

答辩会由余丽丽主持。

厂长会议上,有人曾提出反对意见,不能让这种生活作风不正派的人主持那么重要的会议,不能让大家认为,我们还重用这样的人。

张建中问:“厂里还有谁比她能说?还有谁能主持这么大型会议?”

余丽丽那几年的办公室主任不是白当的,不是仅靠脱裤子上床,她还参加过许多培训,也主持有几场小广场的活动。而且,通过高音喇叭的过滤,女声总比男声要清澈。

张建中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一个人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只要愿意改正,我既往不咎,我一样给她机会。”

一万多人的工厂有多少曾被打击的人,曾被原厂长冷藏的人,他要让这些人看到希望。

王解放说:“这项活动,她由头至尾都参加,情况也熟悉。”

当初,已经为她主持这个会议做了不少铺垫,比如发试卷征询大家对“重点”看法时,就让她负责,要大家建言献策,就让她统计归纳。如今,让她当主持多少也在情理之中。

余丽丽知道自己主持这个会议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向王解放表决心,一定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又跑到张建中的办公室,痛哭流涕,说他是她的大恩人。说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得到她好处,就信任她的好领导。

张建中很严肃地说:“你就别跟我提你的好处了,打死我都不要。”

余丽丽红着脸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明,你是最公正的领导。”

“只要有特长,只要能为工厂做事,我都会发挥他(她)的特长。”

张建中坐在自己的新办公室里,坐在全新的大班椅上,虽然,办公桌前安放着两张供汇报工作的人坐的椅子,余丽丽还是搓着双手,站在那里。

“还有其他事吗?”

张建中从文件上抬起头,见她还舍不得离开似的站着不动。

“我去准备了。”

“预祝你成功。”

这句话貌似有点迟,她已经转身了,又回头给他一个微笑。余丽丽对自己回头一笑是很自信的,这是最能展现她妖媚的姿势,没几个男人不会为之心动。

老实说,张建中心儿的确跳了一下,但目光马上从她脸上移开了,她还是穿那种上窄下宽的喇叭裤,臀被裹得紧紧的,印着小内内的勒痕。

“你等一下。”

余丽丽正等这句话,马上又走了回来。

“还有事吗?”

张建中不敢看她的脸:“跟你探讨一个问题。”

“你下指示就是了,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服从安排。”

“和工作无关。”

“生活上的事吗?你生活上有什么要求?”

张建中讨厌她这种暧昧的腔调,说:“我生活上的事都安排好了,小甘会帮我处理。以后,你能不能不要用这种腔调跟我说话?”

“我,我就是这么说话的啊!”余丽丽一副很委屈的样子。

“以后,也别打扮的那么前卫。”张建中说,“你懂的,别让人总以为,你恶习难改。”

“前卫吗?一点也不前卫啊!都是几年前的衣服了。”

“可能,我用词不当。”张建中咬咬牙说,“别穿那么窄的裤子,也不舒服嘛!”

“窄吗?一点也不窄吧?”

她半撸起上衣,肚脐都露出来了,还转了一圈。

829找到开锁的钥匙

因为裹得紧,下腹上的赘肉一点不显,可能还绷着双腿,圆润的臀便紧绷,小内内的勒痕深深嵌进臀肉里,呈出一个窄小的∨。

张建中皱了皱眉头说:“要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余丽丽却想,他为什么那么抗拒自己穿那么窄的裤子?是不是受不了她那臀的刺激?如果,有人问她,你哪个部位长得最好看,她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的臀部。女人没几个有她那么翘的,她总爱把自己裹得那么紧,就是想展现自己最美的部位。

她也知道,自己小腹上的赘肉不好看,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张建中拒绝自己是不是看到了那些赘肉,如果,当时,自己把最好的部位展现给他,他能不能拒绝呢?扭出张建中办公室的时候,她似乎找到了开他这把锁的钥匙,总有一天,你张建中也会被我拿下。

当然,她不会像以前那么势利。她已经与老井没有关系了,她是一个单身女人,拿下他,并不急着要得到什么?如果,能够跟他长久相处,倒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你回家有老婆陪你,回到厂里,却是我余丽丽的。

这以后,余丽丽形象完全改变了,貌似一夜之间成了一个端庄的女人,上窄下宽的喇叭裤都放进了衣柜,西服配西裤,或是西裙,最扯眼也就是把衬衫的衣领翻出来。

主持会议那天,她就是这么打扮,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甚至于痛改前非的感觉。

正方反方代表都坐在主席台上,正方是王解放等五人,反方势当力薄,只有张建中一个人。余丽丽主持说:“为了让全体员工更清楚当前的形势发展,更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我们组织了这一场辩论会。”

在辩论会开始前,宣布规则,各方发言不得超过三分钟,更不得打断对方的发言。现场观众在主持人的允许下,可以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指定某一方予于回答。同时,厂部还开通了热线电话,各车间集中收听的同志们可以通过电话向现场观众一样提出问题。

首先发言的是正方代表,王解放的观点也代表了大家的观点,市场经济下,生产车间更加重要,如果,没有好的产品质量,供销部门将一事无成。

张建中反驳的理由是,市场不需要,再好的质量也没用。因此,生产车间是为市场服务的,而不能盲目生产。比如水果糖,为什么销售不出去?是质量的问题,还是产品不对路的问题?我们生产的时候,考虑过市场吗?

——市场还包括几个方面,第一,竞争对手的实力?第二,我们销售的渠道。第三,叫得响的牌子。

——还拿水果糖为例,生产这种产品的多是些老工国营企业,虽然,我们厂在江市是一家最有实力的大厂,但与我们竞争的不是江市的企业,是全省全国的企业,相比之下,人家是老大哥,各个方面都比我们有实力,我们偏不服气偏要往独木桥上挤,结果只有一个,被人挤下桥。

——另辟蹊径才是我们的出路,避开强劲的对手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开辟固定的销售渠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用什么去开辟?叫得响的牌子。我们有吗?没有怎么办?打造,宣传,卖广告,让我们的牌子深入人心。

“这就是市场!”

王解放败下阵来。台下有人举手,余丽丽问:“张厂长,可以回答台下同志提出的问题吗?”

“可以,完全可以。”

台下的人提出,张厂长是不是要否定一切,糖厂过去一无是处,都必须改变?

张建中笑了笑,说:“我们应该承认事实。事实还用我说吗?虽然不是一无是处,却没有把大家带出困境。”

早年,他曾否定高书记,结果几乎受到所有人的谴责,现在,不一样了,机关与企业不一样。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前厂长进了监狱,根本就没有顾虑。

“我希望能带大家走一条新的路子,希望大家同心协力。现在,我最需要的就是大家达成共识,同心协力。”

小甘在下面大声嚷嚷:“什么是新的路子?”

“正确地理解市场经济,理解商品与产品的关系,改变我们的旧观念,生产商品,而不是产品。商品是在市场上流动的,可以换钱的,产品却是堆在仓库里没人问津的。”

张建中问:“大家说,商品重要,还是产品重要?”

余丽丽拿着麦克风说:“什么能换钱,什么就重要。”

张建中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为市场服务!”

第二个正方又提出新的问题,你的这些作法,上面会支持吗?改变过去的路子,领导同意吗?

张建中笑了,说:“我想告诉你们,我是为你们干事的,你们支持我,我就干,什么路子对工厂有利,我就带大家走什么路子。一句话,靠我们的技术能力,生产市场需要的商品,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商品?而我们又有能力做到的?”

“奶糖、奶果冰,奶饮料。这些都是市场需要的,我相信,靠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做到!”

“销售渠道呢?我们有销售渠道吗?”

张建中笑着说:“非常好,大家已经意识到销售的重要了。”

——销售渠道要靠我们去开辟,我们一边研究新产品,一边开辟销售渠道,以前,我们更注重技术,也具有比较强的技术团队,但是,我们忽略了销售,所以,现在要倾注更多的力量。

——打造品牌也是销售的手段,现在,生产的厂家很多,就算是新产品,很快就有人研发出来,所以,打造品牌很重要。靠什么打造品牌?路径有很多,但是宣传策划是最重要的,也是不能缺少的。

第三位正方又提出问,我们只是研发一个品种可以吗?我们厂不是只有水果糖一个车间,一万多人不能只靠一个车间吧?

张建中笑了笑,说:“我也正想说这个问题。”

——刚才,只是拿水果糖车间举例。因为,我初来乍到,对各车间也有过了解,但了解的还不透,其实,每个车间都有潜力,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研发新产品。

——仅靠我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比如榨糖车间,是不是可以研发一些适用于食品制造厂的品种呢?机械车间是不是可以研发与机械有关的产品呢?各车间都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新的目标前进,工厂一定能够焕发青春。

张建中是这样结束这次答辩会的。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这里先向大家透露一下。我们的计酬方式也要改变,以前是以厂为单位,吃的是大锅饭,以后要以车间为单位。把糖厂更名为有限公司,把各个车间升格为分厂,哪一个分厂的产品销售好,哪一个分厂就能拿到更高的报酬。

——当然,这个想法还不成熟,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完善,但以后一定是要朝着这个方向迈进的,对工人来说,多创造效益就要拿到更多的报酬,对技术人员来说,研发出可行的新产品就要得到奖励,销售人员必须与销售量挂钩,按实际销售提成。

——我不怕你们拿的奖金比我多,希望你们富起来,只要你们有能耐,为企业创造效益,你们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报酬。”

830首先就是摆脱国资办的束缚

(感谢szhhxx203/100100100的打赏,有打赏不留稿。今天三章到。)

答辩会表现的是一种态度,大家那么听也未必会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会后,张建中要求整理会议诉精髓,下发到每一位员工,组织班前班后学习,真正吃透精神。

他还要求发挥好橱窗黑板报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

橱窗黑板报是国企宣传的一大亮点,张建中那会儿就是在王解放的提携下干这个的,两人合力,宣传声势轰轰烈烈。

小甘写了一个小消息投稿给《江市日报》,报社却非常重视,派了一个记者进行专门采访,专题报道。

电视台不甘人后,也派了一个机组过来,虽然没能录制到答辩会现场镜头,却把当时的照片剪辑拍成片子,再加上实录的橱窗黑板报宣传,制作了一个专题片,他们还采访了车间的工人,技术人员,最后,一定要采访张建中。

以前,遇到这种采访,张建中总避而不见,那时候是政府官员,需要低调谦逊,现在搞企业,更需要高调宣传,大胆面对媒体也是宣传企业的一种形式。

因此,张建中一口答应,而且做了充分准备,大谈特谈自己的发展思路。

专题片刚播出,林副市长的电话就打进来。

“你小子也太高调了吗?你牛皮哄哄吹了一大通,干不出成绩,看我怎么收拾你。”

张建中说:“糖厂低落了那么长时间,不造势不行,不让领导看看怎么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不让工人们看看,怎么消除颓气?让领导看,是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让工人们看,是鼓励加油。”

“你这也是把自己B上绝路。”

“我到这来,想到的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张建中怕什么?他什么也不怕,在机关,你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关系,抢了别人的锋芒毕露,往往会给自己招惹麻烦,干企业是实打实的,看得见摸得着,只要出效益就是硬道理,像当年打仗一样,胜就是英雄,败就是狗熊,没有争辩的理由。

林副市长突然在电话笑起来,说:“我要的就是你这股劲,就是要你天不怕地不怕。好好干,我顶你!”

张建中愣了好一阵,才知道林副市长在耍他,跟他开玩笑,吓唬他。

国资办主任姓苗。

苗主任对张建中当江市最大企业一把手就有看法,更不满意张建中这种大吹大擂,在一次主任会议上,问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事?

七八个副主任有说,张建中太轻浮,屁股还没坐稳就表现自己。有说,他够大胆,没有实际成效,就造势把自己吹上了天,一点不怕飞得太高,摔个粉身碎骨。

这七八个副主任大多是从企业上来的,改革开放前上来的,企业还没走下坡路,脸上多少有点面子,也有受改革冲有突,企业走下坡路,不得不撤换,硬塞到这里来的。

各部门单位都有这样的领导,他们在原来的职务平平庸庸,又没犯什么大错误,撤不得,又不想让他们继续当一把手,就挪到高一层的部门当副职,表面说是高升,实则是无奈之举。

反正当过领导,还是有经验的,当个副职负责某一项工作,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有人就说:“我们那时候,哪敢那么高调,别说没干成的事不敢说,就是干成了,也不说,只懂得埋头苦干。”

“现在都兴这样,事情干做成,先口水飞飞,引起领导重视。我们缺就是这一块,不懂这一套。”

“这就是改革啊!就是大胆创新啊!胸口拍得‘嘭嘭’响,先把自己吹上去再说,才不管你什么空谈误国。”

苗主任敲着桌面制止大家,铁青着脸说:“好了,不要越说越离题了,越说越像在发牢骚!”

他很看不起这些所谓的几朝元老,你们白在这个岗位上呆了那么多年,分析问题就那么肤浅?

——什么叫老路,新路,还不是彰显自己要摆脱束缚改革创新?摆脱谁的束缚?首先就是国资办的束缚。

——你们分析了他那个有限公司构想吗?车间都升格为分厂,他那个厂长就是总公司的总经理了。升半格,还是处级吗?虽然,现在不企业不那么研究级别了,但这级别还在。

——目的非常清楚,他要提半级,他要摆脱国资办,直接归市领导。这是创新吗?典型的旧瓶装新酒,前两年,前厂长就已经提出过这种谬论。

七八个副主任没想到他提到了这个高度,脸色也一下子绷了起来。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是大家都要面临的问题。”

不用说得太清楚,大家都知道,把糖厂划分出去,每年会少多少上调款?各位每年少去糖厂蹭多少吃喝?这都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

当初,苗主任与前厂长为什么闹得面红耳赤?还不就是归属问题,主任誓死捍卫糖厂的管理权,前厂长坚持要摆脱国资办的管理。

现在,张建中屁股还没坐热,又旧话重提。

然而,大家又不得不佩服,张建中的狡猾,他并不与国资办对着干,而是拐了一个弯,借了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借口,让全体员工过上幸福生活的理由,鼓动一万多人达成共识,形成民意。

“相信大家都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

没人点头,也没有摇头。这几乎是公开的场合,你怎么知道大家都一条心啊?谁都不想因为点头或摇头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马,你是分管糖厂那一块的,你说两句。”苗主任点名要马副主任表态。

老马一直负责审查前厂长案子,与张建中接触得比较多,知道他与林副市长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