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许不爱我(神,不许不爱我) (出-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香一听,不禁肃然起敬。
  “其实。”她说,“我是想去香格里拉的。”
  “香格里拉不错,你想去的话,先去丽江玩两天,丽江有不少户外爱好者,顺路的,说不定能捎上你。或者找旅行社呗。”
  楚香毕恭毕敬地向两个专家咨询了许多问题。
  驴友相当热情,事无巨细一一交代,有些楚香没想到的,也都跟她说了。
  上铺的大叔见他们这么兴致勃勃,忍不住也来劲儿了,扒在铺上长吁短叹:“年轻好啊,年轻人,能吃苦,能受罪!我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也跟你们一块儿去看那个雪山,叫……什么来着?”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
  “对!说不定,第一个爬上顶的,就是我啊!”
  大伙儿一起笑了起来。
  火车停到昆明站,楚香告别热情的驴友和大叔,乘公交直奔昆明长途汽车站,买了张去丽江的大巴车票。
  又颠簸8个多小时之后,楚香站在了丽江古城的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下半部分开始啦!
  这是小言,基本没有玄幻的情节。看上去玄幻的元素,只是个小噱头。
  ^_^
  23
  楚香抱着行李,一眼望去,刹那之间冒出了两个直观感觉:这地方真美;这地方人真多。
  身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丽江古城不免人群拥挤,店铺林立,充满了商业的气息。然而奇怪的是,它竟仍旧拥有令人迷醉的独特的风韵——它或许被改变,但不曾完全丢失。
  楚香混进人流,边走边看,她发现,古城内溪流逶迤,水质清澈,四方街的附近,溪中小鱼成群。不知何故,每条鱼都绷紧身体,奋力逆流而行。
  楚香订的旅店,是一家传统民居改造的客栈。
  老板是个皮肤黝黑的中青年人,戴一顶藏民喜欢戴的帽子,却是个正宗汉族人,姓王,但人人都叫他“老苏”。相传,是最古早的一批户外爱好者,圈子里名气不小。他的客栈,网上推荐很多。
  楚香在客栈里看到了不少老苏亲自画出来的手绘地图,相当有趣,并且有用。
  闲聊的时候,楚香问老苏:“现在还有真正的纳西族,住在丽江古城里吗?”
  老苏摇头:“很少了。”
  于是楚香故作深沉:“这么说起来,其实丽江,也已经不纯粹了啊。”
  老苏笑道:“游客上丽江玩,大部分都喜欢这儿的气氛,这儿的酒吧,谁还记得这儿原本是纳西族普通男女老少繁衍生活的地方啊。不过怎么说呢,再怎么着,丽江就是丽江,对不?”
  “您对丽江很有感情吧。”
  “那当然了,没感情,我也不至于留在这儿。前半年,有个朋友在中甸松赞林寺附近开了家客栈,叫我去,我想了想,还是没挪窝。”
  “老苏,您是哪里人啊?”
  “苏州。”
  楚香瞪大了眼睛,恍然大悟说:“难怪你叫‘老苏’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也是好地方!”
  老苏笑:“苏州是好地方,但这辈子我已经变成云南人啦。嗳,你去听过古城里的纳西古乐表演了吗?”
  “没有。我这人不大有文化,不一定听得懂,再说,那个古乐表演的票太贵了。”
  “哦,没事儿,我有CD,可以借你听听,要不然明天你起床早点,外面运垃圾的车,播的音乐也是纳西古乐。”
  “噗——”楚香忍俊不禁。
  “小吃,吃了吗?”
  “刚才在路边的小摊买了个鸡豆凉粉,太难吃了,我吃半个就扔掉了。”
  “那是因为你还没习惯。那个,东巴文字的纪念品,买了吗?”
  “没有。”
  老苏点点头,手伸到柜台下面,“哗”一声,掏出一沓披肩,介绍说:“你看,上面的花纹就是东巴文字,这可是目前唯一还存活的象形文字啊。住店客人便宜卖,25块钱。”
  楚香喷了。原来,问这么多,就为了这茬啊!
  “老苏,您太会做生意了吧!”
  “没办法,房子的租金越来越贵,我倒还想免费招待背包客呢,行得通吗?”
  楚香觉得这话还算实在,于是挑了一块披肩,掏钱买下来了。披肩花纹不坏,挺民族风的。丽江的昼夜温差比较大,五月天气,太阳一落,有点凉飕飕,楚香顺手就抖开披肩,裹在了肩膀上。
  “老苏,麻烦再打听下,我如果想去香格里拉,怎么去才比较好?”
  “办法很多种,我建议你,最好包车去。”
  “可是,我一个人,包车不现实啊。”
  老苏指指墙壁,说:“你去那边找找看,能不能跟人凑一队吧。”
  顺他所指,楚香踱了过去。
  那面墙很热闹,贴满了花花绿绿的便笺,都是年轻的散客们下条子诚邀组队,好一块儿包车去周边玩的。方向五花八门,近的泸沽湖,远的甚至还有去腾冲的;不过绝大多数,目的地是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一带。
  楚香挑了半天,挑了个三男两女的队。联系一下,发起人是一对青年夫妇。
  青年夫妇就住在楚香隔壁的隔壁,他们房间里,席地搁着两只the north face大登山包,床上还有尼康摄影包,一副装备齐全、经验丰富的样子。
  他们已经定下行程,丽江——虎跳峡——香格里拉——梅里雪山。
  楚香加入了他们。
  在老苏这个背包客云集的客栈里,楚香感到自己——一个城市里来的穷女子,登时也不禁沾上了背包客浪漫与不羁的气息。
  青年夫妇说:“当然不能排除骗子存在的可能性,你叫什么,楚香是吧?我们还怕你是骗子呢。而且,路上全部是盘山公路,翻车的危险更大,你说怎么办。要想绝对安全,呆在家里看电视得了,跑出去看什么雪山啊。”
  楚香认为有道理。
  余下来一天,听从老苏的建议,楚香租辆自行车,去了趟离丽江不远的束河古镇。
  据说,束河是纳西族最早的聚居处。但束河古镇面积比丽江小,位置比丽江僻,民居比丽江旧,街道比丽江窄,当然,也就比丽江清静得多。
  楚香溜达一路,看到不少老人坐在街头巷尾,脸上的皱纹仿佛还沉睡在历史之中。
  束河也有客栈,也有酒吧。但跟丽江相较,大都很沉默,很低调。
  楚香喜欢极了。
  她觉得,要是有时间,回来得搬到束河住一两个晚上。
  某处僻巷之中,楚香遇到了一家装修极为简单的店,从外望去,店子里挂着东巴文的装饰品,也挂着藏族的唐卡,打扫得一尘不染。颇有情调。
  店子名叫“鹰巢”。
  这两个字写在门板上。旁边还粘着两张广告,普通A4纸,手写体。一张写:本店招聘服务员,男女不限,包吃包住,报酬面议;另一张写:提供烤全羊,¥880。
  一副很随便,很漫不经心的样子。
  楚香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观察桌上的饮品牌,然后要了一杯现磨咖啡。
  看店的是个30岁左右的男人,皮肤微黑,五官分明,像少数民族。他招待客人的时候,不大露出笑容,显得有点冷傲。言谈举止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他是个有品位、有档次的时尚人士。
  事实上,他的穿着——尤其发型确实很潮:光头却留着一圈毛茸茸的黑发,一眼看去,像头顶开出了一朵花。
  店里随处放着几本留言簿,楚香啜着咖啡,翻看游客们的留言签名。
  楚香发现,留言簿里居然还能找到好几个影视艺术界名人的踪迹;不少游客的留言情深意切,充满了感悟,仿佛坐在这家店子里消磨一个下午,就如拈花微笑般洞彻了人生。
  草草翻完留言簿,楚香把头转来转去,随随便便地观赏店里陈列的装饰物。
  比如,最引人注目的一把粗犷藏刀,刀鞘镶嵌绿松石,很漂亮,明显价值不菲。
  藏刀旁边,有个充满风味的木头少数民族娃娃。
  而墙角,置了一尊精致的瓷器。
  楚香的视线挪到这里,再也无法移动,她的心脏瞬间停跳十秒。
  是的,在关泽家,她曾经见过这样的瓷器工艺品,上面有个长得如邪教般的LOGO——чудеса——“神迹”。
  楚香感到嗓子有点发干,手有点发抖。
  她深深吸了口气,扭头望了老板一眼,老板正靠在吧台上闷声不响地玩扑克,手势帅得像香港电影《赌神》。
  这个男人,难道他也是神迹组织的会员?
  那么,他认识关泽……认识宋敬学吗?
  楚香不禁迟疑片刻,决定跟老板套套近乎,探探口风。
  “老板,你好。”
  玩扑克的男人漫不经心地抬起头,问道:“你还要什么?”
  “嗯……不要什么,就是说,你的咖啡真不错,真香,是云南本地的咖啡吗?”
  “云南小粒咖啡。”
  “嗯……听说过,麻烦问,这附近有卖咖啡豆的地方吗?”
  “不知道,我不在当地进货。”
  “老板,这是你自己的店吧?”
  “是的。”
  “开很久了?”
  “一年多。”
  “你的店很有名吧?我看到留言簿上有好几个名人签字呢!”
  男人微微一笑,不咸不淡地应付说:“是吗?”
  很显然,他压根没往心里去。
  楚香看着他,表面淡定,其实心中算盘打得飞快,使劲地想着,应该再怎么跟这个人寒暄套话。
  半晌,楚香恭维说:“而且,好多人的留言都写得很有才华,都是文艺青年啊!”
  随手拿过一本留言簿,翻到其中一页,找了段长的,念道:“你看这个人写的——‘束河的时光让我理解到什么才是生命的永恒,在北京,那个喧嚣的都城,别人都认为我是成功人士,可我在成功的同时,拥有真正的生命吗?我只有钱,我的躯体是空的,我没有灵魂,我像一颗灰尘飘浮在北京上空,围绕我的只有汽车废气……我是垃圾。可在束河,我终于沉淀,变成了冰晶。’”
  楚香一本正经地念着,瞥见那男人终于笑了起来,淡淡地,有些讥讽。
  他问道:“你在搞笑?”
  “嘿嘿,嘿嘿。”楚香干笑,问道,“老板,这些留言,你都看过吗?”
  “差不多吧。”
  楚香一听,连忙问道:“那这些留言,你都记住了吧,你是不是早已经把这些留言全部记在脑子里了?”
  男人淡淡回答:“当然没有,六七本留言簿呢,谁的记忆力这么好啊。”
  楚香有点失望。
  想了想,换了个话题:“你的店里,工艺品都很漂亮。”
  “从各地搜集来的,大部分是藏族的东西。”
  “你去过西藏?”
  “去过。但云南的藏区去的比较多。你知道的,香格里拉那一带,已经是藏区了。”
  “嗯,我知道,迪庆藏族自治州嘛,我……明天就去香格里拉。”
  “那么你还有事吗?”
  没等楚香把话题拉到那尊瓷器,他就反问了一句,很显然,他有点不耐烦了,不想再聊下去了。言下之意,近乎于逐客。
  楚香踌躇,半天,只好厚着脸皮问道:“老板,贵姓?”
  男人看了她一眼,淡淡说:“免贵,姓欧。欧治宇。”
  “欧洲的欧?”
  “嗯。”
  “这么说,原来你不是少数民族啊?”
  “不是。”
  “那个,你的名字是‘志向’的‘志’?”
  “治疗的治,宇宙的宇。”他不大愉快地介绍了自己的全名,皱起眉头,过了会儿,面无表情地补充说,“别人都叫我Tom。”
  “原来你用英文名啊,我认识一个人,他的英文名叫Kiwi。哈哈,怪吧。”
  楚香注视他,发现他连眉毛都没抬一抬,看上去对“Kiwi”这个名字毫无兴趣,无动于衷。楚香只好自顾自,接了句废话:“其实,Kiwi也不是英文名啦,就是网络名。”
  “嗯。”
  楚香笑笑,用一种谄媚的语气,跟他攀起交情来:“等我从香格里拉回来,再上你这里喝咖啡哈!”
  这回,那个老板欧治宇看了她一眼,垂下眼皮,连“嗯”都没“嗯”上一声。
  功力不够!楚香不禁有点沮丧,眼看打听不出特别的情况,磨蹭了一会儿,只好付钱,灰溜溜地走出去了。
  心里嘀咕说,靠!开店的人,态度还这么不好,真是自恋到一定程度了。不就脑袋上长花么,难道很稀奇吗!
  楚香怏怏地,在束河的四方街上吃了碗美味米线,犒劳自己。
  顺手掏出手机给宋敬学发了条短信。
  “宋敬学你认识一个人叫欧治宇吗?英文名Tom。”
  半分钟后,收到了回信:“不认识,谁啊。”
  楚香想了想,没把“神迹”的事儿透露出去,瞎编乱造,说:“是这样啦,我在丽江遇到一个人,他说他也认识一个Kiwi,我还以为是你呢。”
  “你别给人骗了。”
  楚香汗。
  过了会儿,再发过去一条,问道:“你真的不认识?会不会以前的同事、朋友什么的,你给忘记了?”
  宋敬学回得超快:“我很少忘记一个人,幼儿园同学的生辰八字我都记得。”
  楚香一想也是。
  宋敬学连《现代汉语词典》都能背下,怎么会记不住某个人呢?于是说:“真可惜,我还以为,遇上你的朋友了呢。”
  那头无消息,楚香以为他不再回了。
  然而15分钟以后,手机又“叮咚”一响。
  短信上写道:“楚香,好好玩,注意安全。”
  楚香一怔,盯着手机,涌上一阵说不清的感觉。很意外,很奇怪。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10w鸟,点击1985,数字还蛮吉利的,立此存照^_^
  24
  背包客们都认为,人生需要一次远游。
  于是,碰巧混进背包客队伍中的楚香,也跟着他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旅行。
  接下来的几天,楚香背着简单的行李,跟刚刚结识的同伴们一起,前往虎跳峡徒步。在虎跳峡翻山越岭,连续不断地飞奔了13个小时,直至精疲力竭,灵魂出窍。
  然而她近距离地接触了金沙江。
  她亲眼看见,江水汹涌,以粉身碎骨的劲头切割山脉,一路轰然跌坠,惊心动魄。
  之后,他们包车前往香格里拉。
  沿途遇到了大片洁白的华泉台地,在一个叫“奔子栏”的地方,居高临下,观赏到,金沙江突然呈Ω状,拐了个大弯。
  一路绿草如毯,鲜花盛开。
  终于到达香格里拉的时候,楚香已经发现,最美的香格里拉,其实已在悠长的路途之中。但此时,雄伟的松赞林寺迎面而来,宛若神弹指而化的遗迹。
  楚香接受了松赞林寺一位活佛高僧的摸顶祝福。
  他们在香格里拉盘桓数天,然后马不停蹄,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来到了4292米的云南最高海拔公路。
  那里是白马雪山垭口,风很大,越过那里,就进入了德钦县,梅里雪山所在不远了。
  德钦县的飞来寺,是观赏梅里雪山的好地方。
  就在飞来寺,他们竟神奇地巧遇了另一队背包客——丽江时同样住在老苏的客栈,曾有一面之缘。
  其实素不相识的两队人,像遇见兄弟般兴高采烈,合并在一块儿,大吃了一顿。
  吃完饭,两队已经自然重组了。没体力的留下远观梅里雪山,有劲儿的,继续往一个叫“雨崩”的地方前行,好更亲密地接触梅里。
  楚香选择留下。
  那对青年夫妇则告别他们,临行笑言:“有缘再会。”
  大伙儿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背包客们的这个“缘”字,着实微妙得很。
  小旅店设备简陋,小虫子飞来飞去,大概因为海拔高,晚上很冷。楚香穿了两件T恤,一件外套,披肩把脑袋包得滴水不漏,跟所有人一样,精神抖擞,耐心等待拨云见日的时刻。
  第三天,浓雾散尽,梅里雪山现出了真颜。
  远方,浩瀚的雪山连绵不断,在阳光下蒙了淡淡金纱,一眼看去,简直不像是真的。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发出啧啧的惊叹,纷纷相互询问,究竟哪座山峰,才是著名的卡瓦格博。其实大多数人搞不清楚,指来指去,没有定论。
  楚香觉得,认不认得出卡瓦格博,已经不大重要了。
  楚香遥望雪山,有点儿发呆。
  那分明寸草不生的雪山,好似诠释着生命的灵性,使人有种感觉,愿意为它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灵魂。
  据说,藏民们转山的时候多有牺牲,但死在转山途中,却被视为莫大的荣耀。
  楚香一刹那理解了那种情感。
  楚香感动得几乎要流泪。她也像个不畏艰险,转山朝拜的藏民,膜拜在雪山的脚下。五体投地。
  终于回到丽江的时候,老苏还记得她,笑眯眯地跟她打了声招呼:“回来啦?”
  楚香头一昂,说:“嗯!回来了!”
  “雪山怎么样?”
  “太圣洁了!这辈子,已经没有遗憾了!”
  老苏哈哈大笑,说:“有这种想法的人,说明还是很有灵性的。”
  “真的吗?”
  “是啊。”
  楚香羡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