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花都高手-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辰然合上稿件,看着杨灿,疑问道:“杨记者,你确定是稿件里面涉及的人事物都是事实吗?我看其中有些事情结果没还出来吧?”

第一百零八章文化代表(上)

这样的反应杨灿早就料到了,在面色尴尬的徐阳的注视下,从公文包里拿出了资料,把一叠叠照片放在了张军与辰局长的面前铺开。

辰局长好奇地拿过那些照片,刚准备问这是什么的时候,突然看到手中那张面貌狰狞的浮尸照片,看着不由胸口发闷,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股强烈的呕吐感涌了上来,不得不把脸移向了一边。

“这。。到底是…”辰局长忍不住干呕了几声,而旁边张军也是微微皱了皱眉,只是瞟了一眼那相片。

“这是我们救援的全过程,上面有拍照的具体时间,还有造纸厂那里的采集的水样,至于储化池的案件,应该也已经开始调查了,那些被化学毒剂泡过的尸体,这则报导里,没有任何的我们杂志社评论的地方,只是陈述事实…”

杨灿虽然平时有些不正经的样子,但是在说这些的时候,字字铿锵有力,神情肃穆,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罕见的正义凛然,竟然让官威颇重的辰局长也是暗里一惊,不敢与他对视,心里有些讶异。

辰局长与张军看了大概有十多分钟,都没敢说话,由于尺度问题,这些惊心动魄的照片是不能刊登上媒体的,他们心里颇为震惊的是,杨灿手上的资料竟然有这么多,特别是检察院的张军更是心潮起伏,这个小记者掌握的情况竟然比他们还多,这实在是太让人不可意识了。

“杨记者…你这则报导。。怎么说呢。”辰局长皱着眉头,酝酿着的模样,让徐阳都不由紧张了起来,辰局长深深吸了一口气:“很惊人。。确实是很惊人,简直是超出了报导的范围,更像是公安厅的案件材料了。”

张军更是自嘲地笑了笑:“我应该把这些带回去给我的收集资料的同事看看,让他们学学看什么采集证据。。”

“但是…”

杨灿不由一皱眉,他就烦在一大篇废话后听到这个“但是”,果然辰局长摇了摇头:

“这报导的中的东西还是超越尺度了,毕竟王海波同志与造纸厂的事情还没立案,如果你这么冒然登出来,王海波同志这段时间工作要怎么开展呢…”说着也像是没主意一般看向了旁边的张军。

张军苦笑着摇了摇头,一脸他心里也没底的样子:“我只能说,杨记者的材料我也无法确定真伪,他掌握的情报比我们还多,万一南周刊发稿,会不会引来什么非议这也很难说。”

杨灿心里一沉,虽然这两位的态度还算是和善,但是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毕竟南周刊是一个杂志社一个集体,他为人是嚣张惯了,但是搭上其他人就不得不谨慎一些了,也没说话。

此时徐阳倒是开始力挺杨灿了,干咳着说:“我知道这样有些冒险,但是我们可以为里面的内容负责其真实性,如果有任何错误,南周刊全权承担责任。”一听张军的这个态度,老徐倒是热血沸腾起来,还真想赌上一把。

虽然这次就算去掉王海波的那些鸟事,这则深度报道都绝对堪称经典,不过既然辰局长话没说死,徐阳还是有些摩拳擦掌寻思待发的念头。

辰局长踌躇了几秒,和张军交换了一些意见,最点了点头,看着了杨灿眼,转头望着徐阳。

徐阳的心都被提起来了,双手紧握,冒着汗。

“徐总。”辰局长慢条斯理地说:“做杂志,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虽然我知道你这则稿子会很有影响力,但是任何周刊都经受不起一个大的跟头,更重要的不能与相关部门的路线相驳,你也知道,我和秋书记都是干满了这一届,也许就要退休的人了。。”

徐阳有些气闷,心里难受却也不好说什么了。

“我们局的意思,不是说你的稿子有什么问题,只是去掉那些敏感的事件,啊~还是一篇很有水准的报导嘛,这样吧,下个季度的省里十佳新闻,让这稿子也加进去,我亲自推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别人的意思很明白了,这事情还真不能蛮干,毕竟秋华波虽然可以在华省帮南周刊遮风挡雨,但是人总是要退休的,辰然也是为了南周刊好,毕竟是有远见的人。

不过出乎张军意料之外的,虽然徐阳略微有些不悦,但是当他提出要南周刊这些材料提供给省检察院的时候,杨灿却一口答应了。

离开了省文化局,告别徐阳回了家,杨灿也稍微有些失落,略微有些烦躁,看着电脑上的资料不断的更新,越发有些郁闷,这次确实是他想的太简单了,他刚才看了那位辰局长的想法,也知道这次主要还是因为那天,自己在秋华波的病房里锋芒太胜,让这些领导都对自己有所顾忌,这才想稍微压了压南周刊,这老徐是替自己还了债。

他倒是也知道这次这则深度报导要完全发稿肯定是困难重重,不过真正面对的时候还是难免感到有一丝丝压力,新闻越是敏感,各方的压力就越大。

不过这次他的收获到也是不小,回来后就得知了国健集团已经参与了这次重新围堰乡的政府公开的招标,负责人竟然是马依依那小妮子,秋华波还真想办法把她扶上位了,以自己跟马依依的关系,也算是奸商与媒体的强势联盟了,以后南周刊在商业方面的影响力也肯定会透过马依依那边继续拓展。

我还就不信了,我就不能把南周刊变成呼风唤雨的国际级杂志,就算有再多的阻力,杨灿心里的野心可从未熄灭过。

第一百零九章文化代表(下)

自从他来了杂志社之后,南周刊一直顺风顺水,这次是首次遇到不可抗拒的阻力,确实让他认识到了自己在大局观上稍微欠缺,当初他之所以能在那些领导名前那么嚣张,就是因为他清楚秋华波的立场,借了势头,但是今天辰局长的话倒是提醒了他。

秋华波终究会退休的,自己如果太过张扬态度对于南周刊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就拿这次过审批的事情来看,他当然能一意孤行发行这次《围堰乡洪水》的全稿,但是这种鲁莽的方式,不仅会让文化局那边对南周刊的印象减分,更加会让他刚刚建立起来秋华波与田国立的这方的联系减弱,给他们留下不识大体的印象。

杨灿反复着点击着自己的鑫浪维博,银幕上粉丝数已经接近十万了,不断得思考着辰然今天意识里的一个念头,这位文化局的局长在与自己谈话间,意识中不断闪现着两个词这,“网络”“韩寒”。

难道他是在想南周刊想要挣脱枷锁,只能借由网络媒体的势头吗?

韩寒。。韩寒…为什么辰局长看着自己,会想起韩寒这个登上时代的80年作家的名字呢?这位年少成名青年文化领袖,个人影响力巨大,其博客上犀利的文章被无数网友转载,被奉为经典,并随后破凭借其影响力创立了《独唱团》这本单期销量过百万…

这些跟自己有什么联系?

而韩寒能走从纯粹他小说的受众群而达到现在这种巨大影响力,是从博客这个网络渠道而来的,2008年之后,正是因为韩寒把他的博客重心从私人话题转移到公共话题,尤其是时政话题后,他才开始名声大燥。

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永远的热点,就造就了全球游览第一的博客。

确实,在国内还没有任何媒体人敢像他那样直白的批评,揭露那些丑恶社会现象,媒体人身上的枷锁重重,反倒是衬托了韩寒犀利,而随着他的名气日益增大,也在不经意间造成了一股巨大的舆论压力,让那些想要拿他开刀的也没有办法,这就是话语权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杨灿猛然像把之前所有的纠缠在一起的思绪都明晰起来了,不由挑了挑眉毛。

是啊,自己一直在杂志社发展的这条单一路线上猛冲,不断正面挑战权威,却忘记了还有很多灵活的方式可以同样达到这个目的。

他为什么不可以像韩寒那样用网络这个载体来慢慢建立自己个人的品牌形象,然后反过来用个人的品牌形象来带动杂志社的发展?

韩寒,郭敬明那些年轻一代的作家创办杂志不都是用的这种方式吗?

平心而论,作为一个记者,除了文笔这一项以外,现在自己手中的资源远远的胜过韩寒,既能够拿到众多新闻的内幕,也会慢慢拥有杨秀雅那些明星的维博关注,还有商政两届的盟友。

南周刊现下虽然因为影响力不足存在很多钳制,但是在自己个人层面自由度却大得多…在国内,网络无疑是最具自由度,最有话题性媒体载体,既有不乏利用网络操作成名,也有不少人被网络人肉搜索的痛不欲生,什么十大最美XX;,芙蓉姐姐的人物都因为这个载体一夜成名。

而此时,杨灿脑海中现在浮现中多的一个词确是“网络审判”。这个是词是近年来“媒体审判”出来的衍生字眼,由于网络上的自由发言的特点,网民的话语向来都是肆无忌惮,在热点问题上,很容易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对热点中的人事起到绝大的影响。

抽着烟的流浪汉会因为一张照片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重新获得新生,房地产局长手里握着一盒烟的照片就能让他身败名裂,一本笔记牵出一则腐败大案…

而这些事件中传统媒体只是扮演一次又一次被网络绑架的角色,最多算是个跟随者的角色,那么如果这个角度反过来呢?利用网络来制造悬念与声势,传统媒体来扮演讲解者呢?

想到这里,杨灿猛得一拍大腿,心里立刻有个个主意,拿起手机联系了正在杂志社罗成。

“罗编,你晚上加班,让勇子帮我修改几张照片,打上马赛克,要能在网上的公布的不违规的。”

“记得照片要模糊,要真实,除了关键的地方之外,清晰度也绝对不能让其他平面媒体用来转载。”

“把我们稿件不需要报导整个事件,关于英姿造纸厂与王海波那些敏感词带过一些,全部换成化名。”

“联络徐总,我们商量一下,这次的深度报导,我们再压两个星期。”

第一百一十章麻辣记者的威力

由于这次特殊的情况,在这期杂志的筹备上,杨灿隐隐已经成为了真正掌舵人,虽然他依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现场记者,不过已经可以很理所当然地调动杂志社内部的资源了。

在征求罗成与徐阳的并不是算干脆的同意之后,一切开始按照杨灿的设想进行,首先在他的维博以及博客上同时上传了那些没有审批洪灾中的照片,包括了造纸厂的污染,以及他们在洪水中打捞化学原料的桶,被原料泡得难民皮肤变色的照片。

而照片下面根本没有任何讲解文字,并没有宣传是说“围堰乡洪灾现场”“华省最大污染源”“第一线内幕资料”等,完全不是,根本不是像是一篇报导,没有任何评论也没有任何的解释。

这些图片只是在用不断的画面感描述着一个事件,洪灾的始末,造纸厂洪灾之前的污水的图片,洪水爆发后救灾中吴德发那些人站在平台上灾民的嘴脸,水灾中造纸厂漂浮的无数的化学原料桶,种种要素堆叠起来,像是沉默的控诉着什么,只是什么文字评论都没有。

这一则什么样的报导?上面是的事情是放在围堰乡吗?那是英姿造纸厂吗?这是这位麻辣记者博主所在周刊下一期的内容吗?

所有这些,都只是游览杨灿维博与博客网页人自己的猜测想象而已,杨记者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自己任凭下面那些人去自己猜测,既没有否定,也没有确定。

让杨灿意外的是,短短一天的时间内,相关的信息就被转载上万条,甚至很多人都已经认出了照片里的人,网络上开始慢慢流传,洪灾中的内幕消息,英姿造纸厂这个名字开始被人提起了。

而在杨灿的要求下,虽然罗成与徐阳都不甚理解,但是所有人的都被下达的封口令,杂志社员工都签署了一则保密协定,任何相关的信息都不允许向外透露。

花了几天时间,这些部署的前期工作做好了,接下来便进入了真正开始“网络炒作”的环节了,换句话说,就是要开始发力,找人在网络上“散播真相”了,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社区、BBS、还有电子邮件等等,都成了南周刊光顾的对象。

杨灿甚至发动了所有的编辑加入散播真相的队伍,不过这还不够,他甚至还邀请了他在老K里以前认识的电脑专家,雇佣他们用他们的技术发帖的方式在国内网络里散播。

而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在这几天的时间内,扮作一般的网民,用他们回帖的嘴巴猜测出,围堰乡,英姿造纸厂,吴素兰,吴德发,这些关键的名词,他们到处发帖,自说自话,注册马甲,自己骂自己,自己跟自己说话,造成了一个舆论的氛围。

而作为这次幕后黑手的杨灿,静静地在家坐着,每隔几天就博客发布一些新的相关照片,依然不作任何评论,也不作任何回应,任由那些网民讨论,回复,争论。

“妈的~!博主你卖什么关子~!要发就一次发完,掉什么胃口,到底围堰乡洪水死了多少人~!?”“

你是不是去一线采访了?照片里是不是英姿造纸厂啊,博主你倒是给个话啊!?”

“你们这些死脑残懂个屁,博主能说话不?道我们华省这里都知道这家草菅人命的造纸厂后面是市长王海波撑腰的,他说话他维博立刻就要被封!叫毛啊!”

当然这些评论中有些是他们请的枪手故意制造的事端,但是大部分却是真实的争论…杨灿只是任其发展,抽着烟隔岸观火,如此轰动的效应他自己也有些始料未及。

看着这一切杨灿突然有种在暗地里操控一切的愉悦感,确实,这就是读心术的好处了,他想不到的解决方案自然会有人帮他想到,恐怕文化局的那位辰局长没都料到,自己能把他在脑子里的构思绝妙主意转化为现实吧。。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这起经过精心策划的网络审判已经初见成效了,从一开始没有人理会,到慢慢有人留意,关注,再到猜测,争论怀疑,人肉搜索当事人。。

很多人都在翻阅其他的媒体资料想找到相关的文章与照片了,可惜让他们失望的是,没有消息,没有清晰照片,所有的东西从这个麻辣记者博客上转载而来的,照片也同样是模糊不清。

当然也有很多人怀疑这是一起污蔑的事件,怀疑这些照片都是PS过的图片,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事件,很多好事之徒甚至大费周章地作出了类似的合成照片,来证明这位麻辣记者在导演一场骗局。

可是无论人们态度是怀疑否认还是相信,围堰乡洪水与英姿造纸厂的黑幕都在争执中被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搜索量也是逐天递增,越来越多的爆料出现,又被某些权威慢慢扼杀,如潮起潮落,真实与假象交替着在信息世界中来回游荡,却没有一个官方的声音来表态。

就如同“天价烟的周局长”“大喊我爸是李刚的嚣张青年。”一样,王海波的名字也被列入了网民的黑名单,开始人肉他的官场生涯,他家的房子有几套啊,养了几个情人啊,甚至还有人挖出了他与造纸厂长吴素兰的情人关系。

南城市的各大媒体都在一时间蜂拥的收集这次事件的线索,甚至悬赏了高价来买这些照片的清晰底片,杨灿的维博与博客每天都要收到上万封的小纸条,搞得他都懒得看了。

作为当事人的杨灿这几天也无奈地关上了疯狂作响的手机,静待着南周刊几天后的发稿,他现在做的只是需要等待而已。1

第一百一十一章目睹着成功

时间到了7月下旬,在这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南周刊两期内容都显得波澜不惊,但是销量却依然提升了8000本以上,这一切都要归功与杨灿的小把戏。

这段时间网络上已经把这件事情炒得纷纷扬扬,麻辣记者的名号也声名鹊起,而王海波已经成为万人唾弃的新腐败干部典型,宣传效果已经达到巅峰,各个网络论坛上都在持续增加着关于“围堰乡洪水下冲出的腐败”的讨论贴,一传十,十传百,各种流言蜚语不断,花样百出。

广大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这种贪污腐败的政府官员了,由于国内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所以大家都只能把网络当成主持正义的平台,他们需要一个声音来揭露这些丑恶的东西,这些真实的照片引发了他们心底的愤怒,难道还能让这些人逍遥法外吗?

连带杨灿的维博网页甚至都遭受了黑客的攻击,就是要提前套取到新的资料,这恐怕也是史无前例了。

虽然没有任何官方的证实,不过不少门户网站也开始报道这件网络上的传出的新闻了,鑫浪的标题是“洪水冲不掉的污染?”,不过,这篇新闻报道只是讲明了最近网络上这个传言,只是陈述性,并没有调查的意思。毕竟这种网络上的事件太多,真实性无从评判。

鑫浪这篇报道,虽然主要是为了他们维博宣传的,但是南周刊和杨灿是无比欢迎的,这可是一个免费的、效果却非常好的广告。

虽然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