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他做人不知廉耻,就跟那些贪婪丑陋的灰皮大老鼠一样。
换成谁听到这些话也会气疯的,别说是一地统治者的彭嘉生。
王庸就像是一个斗牛士,成功的挑起了公牛的怒气,只是接下来等待王庸的是胜利还是死亡,那就不得而知了。
“好!很好!自从我成为果邦司令就再也没见过这么有胆量的人!你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来人,给我把他拖下去暴晒三天!三天后我要亲手活剐了他!”彭嘉生声音颤抖,怒气冲冲道。
当即就有卫兵进来,要把王庸拖出去。
王庸也不反抗,而是脸上带着轻蔑的冷笑,不住摇头。
似乎在叹息遗憾什么。
“你什么意思?”彭嘉生见状,暂时止住卫兵,问道。
“没什么意思,只不过有些失望而已。原本以为金三角的彭嘉生虽不说正气堂堂,可至少也该是曹操般的一代枭雄。谁曾想到,他连曹操的十分之一都不及!悲乎哀哉!”
王庸高声说着,忽然扬起头,自己主动往门外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吟出一段苍凉悲怆、荡气回肠的唱词来。
“俺也曾,洒了几点国民泪;俺也曾,受了几日文明气;俺也曾,拔了一段杀人机;代同胞愿把头颅碎。”
“这华夏,那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看近末、西洋人,到了极步,这是我,毫未曾,较短比长。天下事,怕的是,不肯去做;断没有,做不到,有志莫偿。”
“越怕死,越要死,死终不免;舍得家,保得家,家国两昌。看起来,留得命,有何好处;倒不如,做雄鬼,为国之光。”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末了一句王庸骤然提高音量,声音灌入众人耳膜,振聋发聩。配合唱词里的语境,瞬间让在场所有人表情一震,好像经受了什么精神洗礼一样,内心剧烈波动起来。
王庸所唱的,岂不是如今果邦的情况?
当初彭嘉生为什么要带领果邦人反抗缅境政府?还不是因为果邦华夏人屡受欺压,缅境政府根本就不把华夏人当人看,不仅福利没有,甚至面对排崋暴行都漠视不管。
那段时期在果邦的华夏人流了太多不该流的血,受了太多不该受的气。
而彭嘉生登高一呼,就此打出了果邦华人的一片天。
而现在,果邦的第二次危机来临。彭嘉生却是需要再来一次“登高一呼”,就像王庸歌里唱的一样,“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睡狮一旦惊醒,朝天一吼,什么牛鬼蛇神、魑魅魍魉都只能狼狈逃窜!
彭嘉生目光闪动,表情不断变幻,似乎被王庸触动了心绪。
半晌,他忽然冲着外面大喊道:“等下!把他带回来!”
接着就听脚步声响起,王庸被卫兵第二次带回指挥所。
彭嘉生盯着王庸,问道:“你刚才唱的 什么?”
王庸就像是早就料定彭嘉生会有此反应一样,回答:“陈天华的《猛回头》。”
“猛回头?好名字!”彭嘉生眼睛一睁,赞叹道。
“不光名字好,词作者更好。”
“好在哪里?”
“好在他18岁时就以血书寄示各学堂,抵制沙俄入侵;好在他以大勇气创立华兴会并且策动军队起义;好在他不仅写出了《猛回头》,还写出了《警世钟》;好在他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内心,他毅然投海自杀,选择用生命来唤醒同胞!”
王庸慷慨激昂的说完,脸上神采奕奕,似乎陈天华在世。
彭嘉生当即猛拍桌子三下,说出三个字:“确实好!”
他却是将陈天华引为知音了,跟陈天华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一首《猛回头》让他听得酣畅淋漓,只觉积蓄心中几十年的怨愤跟理想都被说了出来。以后再也无人能说的这么透彻,这么明白,这么壮怀激烈。
“就冲你这番话,我不杀你!那批翡翠我也不要了!”彭嘉生大手一挥,冲王庸道。
王庸却毫不领情的道:“翡翠本来就不是你的。”
彭嘉生一愣,随即哈哈一笑:“你说不是就不是吧!行了,我不会因为这事处罚白成义了,你的任务也算完成。你可以走了。”
彭嘉生却是下了逐客令。
旁边的三角眼松了一口气,一抹额头,满满的冷汗。不仅是为自己担心,还为王庸担心。刚才他是真怕司令一怒,把王庸杀了。
现在好了,司令让王庸走。那就是真的放过王庸了。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王庸却动也不动,就伫立在原地,没有一点要走的意思。
“怎么?你还有事?”彭嘉生纳闷的问。
王庸神秘一笑,说:“当然有事。如果只是为了跑来给你念一遍《猛回头》,那我这条命也未免太不值钱了点。”
“哦?”彭嘉生来了兴趣,眯眼看向王庸。“什么事?”
王庸陡然往前一步,手指着彭嘉生,高声道:“我是当老师的,我们这行的人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好为人师。今天我也想骄狂一回,做一做彭司令的老师!”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284
王庸竟然要当彭嘉生的老师!
这何止是骄狂,简直就是妄自尊大、不自量力!
彭嘉生即便再没文化,再没上过大学,再是泥腿子出身,可他也完成了带领果邦人民站起来的壮举。
单单这一项丰功伟绩,就足以让他跻身世界名人之列,随随便便出入牛津、哈佛等名牌大学进行演讲教学。
哪里轮得到王庸当他老师?
王庸算什么?他能去牛津吗?恐怕也就能去个家里蹲大学授课吧?
彭嘉生也一副听见了笑话的表情,嘴角带着一抹戏谑看着王庸。
他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且不说学问高低,单单人生经验就远远超越王庸。用华夏俗语就是,走过的路比王庸过的桥都多。
他还需要王庸一个愣头青来教?
王庸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众人反应,不慌不忙的道:“也许诸位认为我有些不自量力、妄自尊大,我凭什么教彭司令呢?又能教给彭司令什么呢?”
“是啊,你能教给我们司令什么?”彭寅点点头,好奇的问。
“我能教的不多,也就是治国之道跟治军之道这两样而已。”
“什么?”
王庸这话却让屋里几个人都愣住了。
治国之道跟治军之道,这两条已经囊括了所有。如果这还“不多”,那什么才算多?
只是话谁都会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王庸如果真的有这等雄才大略,为何没被华夏政府挖掘出来,进入华夏智库?
彭嘉生忍不住摇了摇头,他之前还对王庸有些好感,但是现在看来,这家伙也是一个爱吹牛皮的家伙。
这些年彭嘉生见过太多这等人物,背上背包,行走天下。嘴里嚷着什么志在四方,解救万民,到了某个地方就会扮演上帝使者的角色,大肆吹嘘一番。
而实际上只是想为他们的经历镀一层金而已。这样他们回去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跟别人说,我是当过彭嘉生老师的人,我曾经帮助果邦治理过国家。如此自然赢得别人的追捧,名利双收。
王庸显然也是打的这样算盘,利用一下彭嘉生的名气。
放在以往,彭嘉生念在对王庸有好感的份上,不介意给王庸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是现在……果邦已经到了危难时刻,彭嘉生怎么可能有闲心陪着王庸玩耍?
一想到当前局势,彭嘉生就变得有些烦躁,他挥挥手,不耐烦的说:“行了,你从哪来回哪去吧。近期缅境局势都不会好,别留在这里平白丢了性命。彭寅,送客!”
彭寅答应着,要把王庸往外推。
王庸却仍旧不死心,他冲彭嘉生大嚷着:“所谓治国之道无非就是行王道。华夏地大人多,治理起来异常艰难。可你们果邦这小小一地,只需要二十个字就足以治理!生息立国、生产富国、尊老稳国、教育兴国、立德固国。只要能做到这二十个字,果邦绝对能够自强起来,无须看缅境军政府的脸色!”
彭嘉生眉头皱起,说:“你说这些不过是书本上的老生常谈,就算真的有用,那也得十数年才能显现功效。我没那耐心!你要是真的厉害,那就证明给我看!我服了,就拜你为师!”
“怎么证明?”
“你不是说你不光会治国之道,还会治军之道?那你把你的治军之道展示给我看。就比如目前果邦困局,该如何解决?”彭嘉生这几天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其实他并不相信王庸真有本事。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还是随口讲了出来。
当然他可不认为王庸能讲出什么金玉良言来。
谁知王庸听了彭嘉生的话,竟然真的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一副认真思考的模样。
看到王庸这样子,就连三角眼跟彭寅也有些看不下去。
行军打仗可不是看两本书就能懂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王庸指定过会一开口就会出丑。
两人心里微微叹息,为王庸的强行装比而不解。
彭嘉生眯缝着双眼,等待王庸的回答。
现在果邦同盟军跟缅境军政府在几十公里外的清水镇上对峙,基本处于胶着状态。而这也只是暂时的,任是谁都能看出来,彭嘉生的同盟军坚持不了多久。
一个没有后援的游击队性质的军队,能正面硬刚过一国政府?显然不可能。
只要缅境军政府再围困果邦几个月,届时彭嘉生这些人立马就得陷入缺粮少枪的境地。
毕竟现代军事战争玩的是科技,人力已经很有限。没有飞机坦克,都是白搭。
彭嘉生怎么看不出这一点?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对策。目前唯一想到的就是战略性放弃老街,撤退到情况更为复杂的边境地区,进行丛林游击战。等缅境大军撤走后,再伺机收复老街。
只是这个对策现在不能说,老街可是果邦的首府式城市,一旦老街失陷,那就意味着果邦失陷。
其实也就变相宣告了在这场战争中彭嘉生失败。这是果邦人民不想看到的,也是同盟军无法面对的。
可彭嘉生是真的没有办法啊!若是有办法,他又何尝不想据守老街?难道他喜欢看着果邦难民流落到华夏境内,吃不饱穿不暖?
一想到这,彭嘉生就觉心里莫名的疼痛,一口气郁结心中,难以发泄出去。
“敌我军力差距悬殊,重武器力量对比也十分之大。乍看之下,彭司令似乎没有什么路可走。如果我猜得没错,想必彭司令早已计划好了撤退方案了吧?退到边境丛林地区,利用老本行的游击战进行骚扰,等时机成熟再仿效之前收回果邦。对不对?”王庸看着地图,慢悠悠道。
“你胡说什么!司令怎么可能撤退?我们同盟军宁死也不会退一步!”彭寅是直性子,立马冲王庸大声嚷嚷道。
三角眼也是不同意王庸的话,道:“老街是果邦核心,老街失守果邦也就相当于沦陷。所以老街万万不能放弃,一旦老街放弃,我们果邦人民又将回到连身份证都拿不到的地步!”
几年前的果邦人连缅境身份证都没资格获取,就跟非法移民一样,不光受到当局压榨,还要受到缅境土著的歧视。那是果邦最为苦难的时刻。
谁也不想回到那个时刻。
而现在王庸却说彭嘉生想放弃老街,彭寅跟三角眼当然不乐意了。
“司令,你说句话啊!”这时彭寅见彭嘉生迟迟不说话,不由急了。
他心中涌出一股不妙的语感,难道王庸说的都是真的?
“唉!”轻声叹口气,彭嘉生看向王庸。“没想到你真有几分本事,一眼就能看破当前局势。甚至连我心中的对策都猜了**不离十。没错,我确实准备坚守一阵子之后放弃老街,等待机会卷土重来。”
彭嘉生这话一出口,顿时让三角眼跟彭寅目瞪口呆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王庸竟然真的猜对了!
“不行!我不同意!要撤你们撤,我彭寅绝对不会撤退半步!”彭寅赌气的说道。
三角眼比彭寅稍微好点,却也态度坚决:“司令,老街对我们果邦人意义重大,您还是再考虑考虑吧。如果您仍然坚持己见,那我只能选择陪着彭寅留下来。”
“好!三角眼这些年你总算说了一句让我感动的话!我们果邦只有战死的战士,绝没退缩的懦夫!”彭寅拍着三角眼肩膀,道。
三角眼则白了彭寅一眼,暗骂这家伙不会说话。这么一来岂不是说司令是懦夫?
本以为彭嘉生会生气的,可彭嘉生只是无奈的苦笑一声,随即看着两人道:“你们两个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又何尝不想坚守下去?我又何尝不想一鼓作气干掉坤德那个王八蛋?可现实却很残酷,坤德投靠军政府后拿到了大量的美械装备,还有大炮坦克,咱们完全比不过啊!坚持下去只会害了老街百姓,万一坤德发起狠来,直接炮火覆盖老街,那得死多少人?坤德造的起这个孽,我们造不起啊!”
“司令……”
彭寅跟三角眼都不说话了。
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火一起最终受难的还是果邦百姓,单单这段时间死于流弹的无辜百姓已经有几十人,那惨状让人看一眼就心脏收缩,不敢再看。
他们军人可以不惜战死,百姓可不行。
“那……难道我们就这么干看着,坐以待毙?”彭寅不服气的道。
彭嘉生摇摇头,没回答。
却是默认了彭寅的话。
顿时整个指挥所陷入一种难言的死寂,彭寅更是狠狠捶了下墙壁,表情愤怒。
而旁边的王庸却像是看戏一般,饶有趣味的看着三人,还不停撇嘴。
忽然,王庸开口:“知识量少没关系,不懂可以问。最怕耻于发问,那就没救了。”
“你最好找个好理由,不然会为取笑我们付出代价!”彭嘉生眼里涌现一抹怒气,道。
他认为王庸在故意取笑他。
王庸只是轻轻一笑,没多解释。而是快步走到地图旁边,手指连续在地图上几个点划过,然后转头问彭嘉生:“彭司令,你觉得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彭嘉生一愣,回答道:“科技。”
王庸点点头,又摇摇头,说:“科技确实在现代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机一飞,导弹一响,就能轻易抹掉无数条人命。可这些都是建立在毁灭基础上的,是要被国际社会谴责的。而美军在海湾战争跟伊拉克战争中,却动用了另一种常规军事力量,最终才赢得了这种局部战争的胜利。彭司令,你知道是什么吗?”
彭嘉生不解的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因为外界解读美军这两次战争,基本都认为是现代科技战争的胜利。
而王庸却说另有原因,难道王庸比那些军事专家还要专业?
很快,王庸就给出了解答,他拿起彭嘉生桌上的红笔,刷一下划出一道箭头,箭头凌厉,直刺缅军指挥所。就像是一把匕首,将缅军指挥所狠狠斩断。
“当时美军用的就是——特种部队!”
第二百八十五章 渗透斩首
“特种部队?”彭嘉生目光一闪,有些吃惊。
他以为王庸会说出一种什么新式武器呢,没想到竟然是特种部队。
彭嘉生当然知道特种部队厉害,可再厉害毕竟也只是一个小股作战部队,说他们影响了海湾战争跟伊拉克战争的局势走向,也太言过其实了吧?
一旁的彭寅听到王庸的话,却是眼睛骤然一亮,就像是听见了什么赞赏他的话一般。
他搓着手,一脸的兴奋,道:“我就说英雄所见略同嘛!连王庸都说特种部队厉害,能起到关键作用,是谁说我组建特战小队总是瞎折腾来?”
一边说着,彭寅一边看向三角眼。
显然那句话是三角眼说的。
早在几年前彭寅就有了组建特战小队的想法,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军事迷,特别想要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但是当时三角眼表示了反对,认为华而不实。
即便是现在,三角眼依旧这么认为。果邦只是一个小地方,许多士兵连最基础的军事素养都达不到,冒进的组建什么特战队,根本就是在乱弹琴。
白了彭寅一眼,三角眼反问道:“那你给大家说说,海湾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我不告诉你!”彭寅明显不知道,索性耍起赖来。
三角眼鄙夷的笑一声,然后看向了王庸:“王兄弟,既然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