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虞爷爷走到袁霖面前,一只手往袁霖肩膀一搭,袁霖就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似的,下意识摆出了那个奇异的桩法。

    “比如我教他的这个混沌桩,便是一种借助了天地伟力的桩法。天地如炉,只要掌握到了准确的磁场,就可以利用天地磁场散发出来的力量淬炼身体。混沌桩便是基于此而创出,只要将此桩法连站十年,不说丹劲,硬抗化劲高手至少是可以做到的。”

    王庸瞬间眼睛一亮:“爷爷,你介不介意多教一个徒弟?”

    小虞爷爷哂笑一声,道:“你?没戏。”

    “为什么?”王庸不服。

    他好歹也是一代高手,智商也远超袁霖,怎么就没戏了?

    “混沌桩,顾名思义,求的就是一个混沌。你心思太杂,根本做不到混沌一体。而这孩子就不一样,心思单纯如赤子,身体素质还偏偏强似虎豹,是天生练习混沌桩的好胚子。”小虞爷爷解释道。

    王庸顿时释然。跟袁霖比智商低,他当然比不过了。

    “加油!以后做完功课有事情干了。”王庸拍拍袁霖,幸灾乐祸道。

    袁霖一听,登时咧嘴,极不高兴。

    “对了,胡梨儿呢?”王庸没看见胡梨儿,不禁好奇的问子玉风晴。

    子玉风晴耳朵刚刚好转,听到王庸询问,立即道:“她最近有些奇怪,越来越不喜欢跟人说话。我给她找了好几个心理医生,也都没有结果。从早上到现在,她都没有出门过。”

    王庸眉头一皱。

    胡梨儿性格孤僻他知道,但是越来越不爱跟人说话,这还是头一次发生。

    “带我去看看她。”王庸道。

    跟在子玉风晴身后,王庸来到胡梨儿房间。

    敲门,没有应答。

    王庸只能强行拧开门锁,进去一看,胡梨儿却是什么都没干,就坐在床上,出神的看着外面天空。

    “梨儿,我回来了。”王庸喊道。

    谁知,胡梨儿无动于衷,好像根本没听到王庸声音。

    子玉风晴叹口气:“看,她每天就是这样。”

    王庸奇怪的看着胡梨儿,除了长大了一些,也没什么变化。

    清秀的小脸上满满漠然神情,眼睛一眨不眨,如失去魂儿的木偶。

    “你怎么了?”王庸上前一步,摸向胡梨儿脑袋。

    只是还没摸到,却见胡梨儿骤然一个回头,毫无波澜的眼眸里也闪过一丝凶狠神色。

    王庸被吓了一跳,眨眼再看向胡梨儿,却见她眼神依旧,好像那抹凶狠之色只是王庸的错觉。

    “你终于回来了。”胡梨儿开口,声音微冷。

    王庸点点头,试图坐在胡梨儿身旁。

    但是胡梨儿鼻子一动,好像从王庸身上嗅到了什么味道,死死盯住了王庸。

    一抹冰冷而怪异的感觉,瞬间弥漫整个屋子。

    那种感觉,王庸似曾相识。当初在西北大草原上遇见饥饿的群狼的时候,群狼带给王庸的感觉也是如此。

    只是,王庸又不是什么好吃的,胡梨儿为什么会对王庸散发出这种气息?

    院子里,兀自站桩的袁霖忽然一动,冲着胡梨儿房间方向发出一声威胁的低吼。

    而小虞爷爷也若有所思看向胡梨儿房间,本来已经迈出去的一只脚悄然收回,缓缓转头,再也没往那个方向看一眼。

    胡梨儿的怪异气息并没有持续多久,就随即消散。她淡淡看向王庸脸庞,如平常一样说出一句:“我饿了。”

    然后就主动跳下床,走向餐厅。

    王庸跟子玉风晴愣在屋子里,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刚才胡梨儿到底怎么了。

    “这真的只是自闭症?”王庸喃喃问。

    即便聪明如子玉风晴,也是一头雾水,懵然不知。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神秘公开课嘉宾

    午餐就在子玉家族老宅进行。

    席间,子玉中霆免不了对王庸一顿夸赞,甚至说出一句“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话,让王庸连连摇首,不敢接下此评语。

    这话,原本是形容孔子的。木铎是古代宣扬法令之时所用的木铃,这话的意思是:天下已经无道很久,上天以孔子为木铎来号令天下。

    这却是一个赞誉到再也无法赞誉的语句,王庸就算再膨胀,也不敢接下此语。

    纵使现代人对儒家再有非议,也没人能够否认儒家辅助华夏封建王朝延续了足足两千年的事实。而这一切的源头,就出自孔子。

    王庸想要当此评语,却是得创造同样一个延续千年的盛世才有可能。

    此等功德,王庸不敢想也没空想。王庸目前连把华夏文化传向世界的目标都没完成,哪有空去思考什么绵延千年之法呢?

    席间,小虞爷爷倒是罕见的摒弃“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跟王庸聊了不少。

    得知王庸曾经跟祝甸有过会面,小虞爷爷略显惊诧。

    因为国内风水门派真正有机会将风水转化进武道的,也就祝甸一门。王庸却是机遇不错,直接遇见了对的人。

    而小虞爷爷更是坦言,王庸的身如法炉连他自己都不会,未来王庸成就必然不可限量,估计能够打破人类有关武道的终极幻想也未可知。

    小虞却听得一个人生闷气,她爷爷从不夸人,更别说如此不吝词语的大加夸赞了。夸的是别人还好,偏偏夸得还是小虞最讨厌的家伙。

    更关键,小虞对于王庸跟子玉风晴的婚事,一直不赞成。本以为随着时间推移,王庸只会越行越远,消失在小姐的生活里。没想到王庸这个无耻之徒竟然越走越近,快成了子玉家的座上宾了。

    “混蛋,喝,喝死你!”小虞气鼓鼓的提起可乐桶,主动给王庸倒上满满一杯可乐。

    王庸大感意外,却不知道小虞此刻想的是那个“可乐杀精”的传说。小虞在默默计算要给王庸倒多少可乐才能让王庸丧失男人的乐趣。

    最终,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小虞,没能得出一个结果,宴席就结束了。

    王庸带着袁霖跟胡梨儿准备告辞,临走前,子玉风晴倒是出乎意料告诉王庸一个消息。

    华夏为缅境捐赠了一批警务物资,是通过彭嘉生的渠道捐赠的。

    很显然,华夏在投桃报李,算是感谢彭嘉生对南袭利刃行动的支持与保护。

    有了这批物资,彭嘉生又能获得不菲的政治资本,比起彭嘉生之前打算的重操旧业来,好了太多。

    回到家,吃饱的袁霖跟胡梨儿就各自回房间睡觉去了。

    剩下王庸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准备明天开学的公开课演讲。

    只是,打开邮箱的一瞬间,王庸忽然愣了一下。

    有一封未读邮件,是安然发来的。

    打开,里面只有一段现代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你在天,我却深潜海底”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网络的现代诗,伪托泰戈尔之名,实际上并非泰戈尔所写。

    安然引用这首诗,似乎在跟王庸做最后的告别。

    再看邮件地址,瑞士。

    王庸猛然想起,之前安然母亲就有意让安然放弃现在的警察工作,去苏黎世大学深造。

    以前安然没有答应,现在,应该是妥协了。

    这所接连诞生多位诺贝尔医学、化学、经济学获奖人的著名院校,毕业难度比起燕大、京华来只高不低,更别说考取博士这种高学位了。这一别,至少五年不会再见。

    加之因为安宁的事情,安然对王庸心中不免有些芥蒂。日后两人似乎真的如诗中所写“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天,我在海底”。

    王庸蓦然长叹一声,目光落在房子每一处角落。

    似乎,还有一个齐耳短发的女孩子,正甜甜笑着,冲他叫着“王大哥”。

    音犹在耳,人却已经天各一方。

    “不过,想要逃过我,恐怕有些难哦。”王庸嘴角泛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哪怕你躲在苏黎世,也总有一天会在校园某个角落听到王庸这个名字,直到整个苏黎世校园里充耳所闻皆是我。那一天,你还能逃避下去吗?”

    咔嚓,关掉邮箱,王庸开始埋头书写明天的公开课备课。

    ……………………

    九月一号,周五。

    暑假终于结束,整个华夏都迎来了开学季。

    天泰一中门口人流汹涌,各种接送的车辆塞满学校附近的几条街道。

    有学生,有家长,更有慕名而来的校外人士。

    原因无他,只因大家都听说了一件事,王庸会在开学第一天开设公开课,而且还有一位神秘嘉宾助阵。

    单单王庸的公开课就很难得了,别说是还有神秘嘉宾。

    所以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甚至有的学校干脆跟一中校长商量,能不能把他们学校的学生拉来,一起上一堂课。

    一中校长是既幸福又烦恼。幸福的是一中显然身份超然,隐然成为天泰市乃至整个齐鲁省的标杆;烦恼的则是涌入的人实在太多,一中根本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只能一边敷衍着各路人马的入校申请,一边让秃子等保安做好安保工作,严格控制入校人数。

    校长可不想公开课还没开始,就先发生点什么事故。

    幸好,老校长也一大早就出动,主动来到校门口维持秩序。

    老校长在天泰市教育界的地位非同一般,本来熙攘拥挤的人流,在看到老校长出面后,都安静下来。

    恭恭敬敬喊了一声“老校长好”。

    而老校长笑呵呵打着招呼之余,尽量安排孩子优先进校。

    至于进不去的成年人,老校长则给了个折中方法:现场直播。

    于是,一干成年人只能无奈的散去,回家或者就在校外的店铺里收看直播。

    此时,一辆车子悄无声息驶入学校,车窗漆黑,从外往里看不到一点东西。

    只有在车子进入学校之后,车窗滑下一道缝隙,露出一双大众熟悉的小眼睛。

    “那个车子里坐的人有点眼熟,难道是王老师请的嘉宾?”有看到的人狐疑道。

    “这么小的眼睛,应该是一个明星,叫什么来?毕……毕姥爷!”另一个人一拍大腿,说。

    周围闻言的人齐齐翻白眼:“毕你妹啊!天泰一中开学请他来做什么?主持婚礼吗?”

    “我觉得是宝强!宝强的眼睛也很小!”

    “大哥,宝强现在有空来做这个?得多坚强的人,才能遭遇那种事情还堂而皇之的来做活动?再说了,宝强那文化水平,你确定能来当王老师的嘉宾?”

    “那会不会是孙宏雷?林永建?张捷?杜海涛?”

    人们七嘴八舌猜测着答案,却是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而真正的答案,没有一个人猜到。因为,人们都被地域给局限住了,没往另一个方向想。

    办公室内,王庸不断跟来到的同事们打着招呼。

    仅仅过了一个暑假,似乎过了一个世纪。所有老师对待王庸的态度都大变,包括一直跟王庸做对的郑经。

    “王老师,你在东洋跟南韩的事迹看的我真是热血沸腾啊!”一个老师道。

    “我更喜欢王老师做的《华夏好先生》那几期节目,话说《好先生》下一季什么时候制作?我能去当个吃瓜观众吗?”一个女老师满眼都是小星星,夸张的说着。

    “比起那些,真正该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应该是《国学正典》这本书的问世。这是近代第一本集大成制作啊!给现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国学界指明了方向,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个老语文教师一脸严肃的道。

    “哈哈,我买了几十本《国学正典》,准备当做奖品发给我们班的进步学生。那啥,为了教育事业,王老师帮忙签个名呗?”十班的班主任凑上来,说。

    “老吴,你个臭不要脸的!你怎么能做这种事呢?王老师,我只买了十几本,劳动量小多了。先帮我签了好不好?”

    ……

    眨眼间,办公室就变成了签售会现场,一个个老师显然早有准备。每个人都抱着一摞《国学正典》,请王庸签名。

    王庸哭笑不得,只能坐下来一本本签过去。

    即便王庸手速飞快,也签了足足半个多小时。

    “应该没了吧?”王庸签完桌上最后一本,自言自语道。

    刚想甩甩手腕,放松一下。

    谁知又一本书摆到了面前:“还有一本。”

    捏着书本的手指纤细如葱,干净不施颜色的指甲闪烁着洁白的月牙光泽。

    王庸下意识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长腿美女。

    苏烟。

    “你也要?送给谁?”王庸问。

    苏烟微微一笑,回答:“不送人,自己收藏。”

    “啊?”王庸没料到是这个答案,愣了一下。旋即工工整整写下了自己名字,还加上三个字——赠苏烟。

    本以为这就完了,谁知苏烟抽回签完字的这本,忽然又从办公桌下抱出厚厚一摞。

    “四班所有同学,一人一本。别的班级你都签了,自己班级总不能厚此薄彼吧?”苏烟轻轻笑着,如一只狡猾而魅惑的狐狸精。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开学第一讲

    四十多本书籍一一签完,王庸还每一本都写上了四班同学的名字。

    看看时间,却是已经到了公开课的时间。

    跟苏烟打声招呼,王庸就往学校小礼堂跑去。

    一中的小礼堂虽然称为“小”礼堂,实际上在中学里已经算是大的了。五百多个座位,加上过道等空闲地方,容纳七八百人没太大问题。

    整个新高二级部以及新入学的高一级部,全都被校长拉到了小礼堂。

    整个礼堂人满为患,连外面都站满了人。这才堪堪容纳下两个年级的学生。

    “各位同学安静。”校长站在主席台上,道。“按照惯例,作为校长我应该进行开学第一讲。但是我知道大家今天来的目的不是为了看我,而是为了看另一个人。所以我不废话,大家掌声欢迎王庸老师!”

    哗啦啦,所有同学掌声雷动。

    高二级部的学生还好,本来就跟王庸相处了半年,已经熟悉了。

    而新入学的高一新生,全都是满满兴奋之色,争相踮脚看向主席台。

    “王老师出来了!哈哈,我可是为了王老师才报考的天泰一中,没想到一开学就能上王老师的公开课。”

    “嘿嘿,我距离一中分数线差一点,所以花了点钱进来的。”

    “差多少?三分还是五分?”

    “咳咳,三十分……”

    一众新生晕倒,三十分也叫差点,差海了好吗?恐怕这位同学的家长为他能够进一中,花了至少三十个数。一分一万,对不少家庭来说可不算小钱。

    那同学见其他新生看他目光有隐隐同情,撇了撇嘴道:“听我爸说三十万已经算便宜了,有人出到三万一分,想托关系进来,都没找到门路。我这还多亏姥爷在一中教过书,不然也进校无门!”

    得知这个内幕的新生全都咋舌不已。

    原来一中已经这么抢手了?他们能够以过线分数进来,真的堪称幸运了。

    而毋庸置疑,一下子让一中身价大涨的,除了一中本身的教育质量之外,就是眼前主席台上这个男人了。

    王庸。

    “大家好,暑假过得开心吗?”王庸上台后,跟同学们问好。

    “开心!有王老师陪着,当然开心了。”不少学生齐刷刷回答。

    这个暑假,王庸的名字跟事迹确实充满了他们每一天每一秒。几乎每个一中学生都为王庸所牵动过,不分昼夜的刷新有关王庸的新闻讯息,尤其王庸在南韩、东洋那段时间。

    “那我就放心了。不过,比起我来,另一个可能会更让你们开心。”王庸说着,蓦然朝着主席台后一指。

    一个戴着帽子头垂得很低的男人缓步走上主席台。

    台下学生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就开始吐槽:“这谁啊?进了礼堂还带着帽子装比?王老师都没带,他算老几!”

    “妈的,一看那站姿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人。王老师不会请了一个小混混来当反面教材吧?”

    “咦,这哥们还不抬头露脸?这是在等我们的掌声?切,他想多了,我们怎么可能给他掌声呢?下去吧,你!”

    一个学生起哄,立马就引发连锁反应,无数学生也跟着起哄起来,此起彼伏的“下去吧”声音响彻整个礼堂。

    王庸站在台上,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但凡对王庸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可能马上就有好戏看了。

    于是四班的学生先闭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