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似乎都没反应过来萬达是什么,怎么会拥有让regal自打嘴巴的能力。
直到一个记者惊叫一声:“是那个收购了amc的萬达!”
这才解开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原来是他!收购amc之后,萬达就是全球第一大院线了。而regal其实许多业务也要依赖于萬达院线展开,两者之间有着深度合作。所以regal只能屈服于萬达这个院线第一巨头,否认曾经说过的针对王庸的言论!”
“如果不是发生这件事情,大家都已经忽略了在好莱坞还有这么一头华夏巨兽潜伏!萬达作为华夏企业,支持同为华夏人的王庸,情理之中的事情啊!”
“如此一来,是不是意味着外界对于王庸新片的唱衰宣布破产?这一波唱衰反而给王庸新片创造了相当大的热度,某些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哟。”一个记者冷眼看着博斯,故意道。
博斯此刻早已经心思不在发布会上,之前的志得意满全都化为乌有。此刻只有满腹的苦涩,不知道说与谁听。
可笑的是他刚刚还说钱不是万能的,现实立马就打了他一个耳光。
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啊!
博斯好恨。
怀着满腔怒火,博斯抬起头,厉声道:“不!我没有输!导演工会没有输!好莱坞也没有输!即使regal否认又怎样?电影可不是靠着排片率就能成就经典的!没有编剧,我不信王庸能拍出什么电影来!罗兰的编剧能力可是众所周知的烂!我敢打赌,王庸收获的绝对只有一场惨败!”
台下不少记者听到博斯这番话,认同的点点头。
确实,编剧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没有好剧本,哪怕全世界每一个影院都播放王庸的电影,恐怕也不会有多少观众买账。
仅仅靠钱跟导演就能堆出经典的话,那好莱坞也不会每年出产那么多的烂片了。
针对王庸电影的挽歌,似乎仍旧在鸣响啊。
看着一众记者的反应,博斯暗暗长出一口气。只要抓住编剧这个点,那么今天就不算太丢人。只要王庸电影失败,那么导演工会的地位也仍旧可以维系。
只是,博斯话音才落,就见台下一位记者拿着手机,一脸诧异的道:“剑石影业刚刚公布了他们电影名字跟主创人员名单!编剧人选也定了!”
博斯先是一愣,随即冷哼一声:“是哪个不知名的小编剧吧?”
那记者推推眼镜,回答:“好像确实不太出名。叫alvin,诸位有谁听过这个人吗?”
其他记者纷纷摇头:“没听过,是好莱坞编剧吗?不是从华夏找来的吧?华夏的编剧水平可是有限,想要撑起一部两亿美金的大片,难。”
“我有点印象,之前采访某个影片的时候接触过他。不过他好像一直以来都只能担任第五顺位以下的编剧,应该是水平不够,所以没有往上爬的机会。没想到剑石影业找了这么一个人,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吗?”
博斯糟糕的心情终于转好,虽然院线这一招被王庸破解,但是编剧这一招还是起到了奇效!王庸已经走投无路,找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小编剧充数!可以预见这部片子的未来,必然极为凄惨。
博斯微微笑着,准备用一番煽情的语言结束今天的发布会。
可博斯嘴巴还没张开,忽然就见发现剑石影业公布编剧名字的那位记者,拿着手机再次一脸惊诧的叫道:“这个alvin不是无名之辈!《大撤退》这部电影真正的主创编剧竟然是他!”
“什么?”所有人都愕然。“《大撤退》不是斯米尔先生编写的剧本吗?怎么又成了他的主创了?”
“你们自己看斯米尔的推特吧!斯米尔自己承认《大撤退》中,他起到的仅仅是润色作用,真正的主创人员是这个alvin。只不过片方为了票房,将他的名字提到了第一顺位而已。”
“原来是这样!只是斯米尔怎么会忽然爆出这种内幕呢?他不想继续在好莱坞混了?”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斯米尔已经退出编剧圈转行地产业了。所以才敢说出这种事情。话说回来,《大撤退》可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整个片子宏大的叙事结构很见编剧功力。这么看来,这个alvin有几把刷子啊!能够写出《大撤退》这种剧本,好莱坞著名编剧里理应有他的一席之位。”
“难哟,这个alvin是华裔。我想其他的不需要多说了吧?”
记者们不约而同摇摇头,有点为alvin可惜。不过即便alvin现阶段不够出名,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保证,那就是他的编剧能力绝对不逊色于好莱坞其他老牌编剧。
如此说来,王庸电影的最后一个短板也补上了。
想到这,记者们全都下意识的看向博斯。
此时的博斯就像是定住的木头人一样,表情僵在脸上,目光呆滞。
“你一定是王庸派来的卧底,你一定是王庸派来的卧底!”良久,博斯忽然指着那个发现alvin是剑石影业新编剧的记者咆哮道。
不然为什么别人都不知道剑石影业公布了编剧名单,而偏偏他知道呢?而且他还第一时间看见了斯米尔的推特,这也未免太巧合了。
这家伙绝对是王庸派来砸场子的!
面对博斯的指责,那记者推了推眼镜,指了指自己的胸牌:“博斯会长,如果你认得这几个字,我想你就不会发出刚才的言论了。我们报社还不至于充当别人的卧底。”
博斯看向那记者的胸牌,嘴唇微张,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那记者胸牌上写的却是《今日美国》四个字。
这是美国国内极负盛名的一家报刊媒体,以这家媒体的身份,确实不可能充当王庸的卧底。
现场其他记者将博斯每一个微妙表情都收入眼底,眼中露出丝丝同情之色。不过仅仅限于精神上的同情,他们写稿的时候,可是绝对不会留情的。
博斯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宣布发布会结束的,他只知道接下来他一定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笑话。
而他想要杀鸡儆猴,重新竖立导演工会地位的愿望,也宣告落空。
果然,当这件几经反转打脸的事情得到各大媒体报道之后,博斯以及导演工会立马成为大家的笑柄。
原本对于导演工会存在着畏惧心理的其他导演,忽然意识到原来导演工会也不是不可忤逆的。王庸一个初出茅庐的外来者,就成功挺住了导演工会的一**报复。那么他们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导演工会的威信,开始悄然崩塌。
无论是美国还是华夏网络上,此刻全都被一张来自华夏的表情图片刷屏。
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表情嚣张,下面是一行字:抱歉,有钱真的能为所欲为。
这句话,无疑成为此次事件最形象的阐释语。引发无数看热闹的世界网友的共鸣。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杀私信
剑石影业办公室里。
王庸看着近日的媒体报道跟网络舆论,长舒一口气:“终于可以让这件事情回归到电影本身了。不过这次虽然大大打击了导演工会的威信,可也让行内人对我产生了桀骜不驯的坏印象。以后在谈什么合作恐怕会有点困难。”
罗兰听到王庸的话,道:“不用担心。我在好莱坞呆了这么久,对这里了解的很。这里其实很现实,当你有成绩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人都在恭维你,包括以前的仇人;当你落寞的时候,就连称兄道弟的朋友也会对你提出的小事百般推拒。所以咱们只需要将《山海经》这部电影做好就行,届时不愁别人不主动上门找我们合作。”
“那就拜托各位了!在这方面我是个门外汉,能帮上的不多,唯一能够保证的就是资金充足,预算无上限!”王庸豪气的道。
罗兰哈哈一笑:“有你这句话就足够了!你是不知道资金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从影这么多年,呆过的资金管够的剧组不超过三个,那三部电影全都票房大卖!”
“是吗?那就借您吉言,希望咱们电影也能大卖吧!当然能够票房口碑双丰收就更好了。”
“王老师,你有点贪心了哦。”吕文涛刚好走进来,道。
说着,他将手中一个剧本递给王庸:“我连夜赶了一段剧情,这段剧情基本将咱们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都囊括了进去。可以先照着拍摄一段先导片,看看具体效果。”
先导片,就是电影正式开拍之前做的一种预告片,主要用来测试市场反应,类似于概念版产品。如果市场反应比较好,则就继续拍摄。反应不好,则会重启或者直接结束。
王庸接过剧本,只是看了一眼就沉浸了进去。半晌后,王庸一拍大腿:“好!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罗兰导演、陈凯导演,你们两位也看看。如果觉得可以,我就让公司特效组先制作一段cg剧情。”
罗兰跟陈凯都凑上来看剧本,看过后,两人同时点头:“可以。看的出来alvin是真的擅长于大制作电影的镜头编写,这段剧情充满了张力跟画面,如果可以的话,建议用真人cg来作,效果会更好。”
“那岂不是要提前寻找演员了?”王庸愕然问。
罗兰一笑:“不必。先导片跟正式成片没必要完全一致,咱们现在剧本还没真正订下,提前选择演员风险太大。所以只需要找几个比较符合这段剧情角色形象的演员,做一个cg特效就好。至于以后,这段先导片剧情甚至都未必会出现在成片中。”
王庸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也就是相当于概念版汽车呗?未来可能会生产,但是现在只是一个设计概念,买不到也做不出来。”
“差不多吧。我刚才看了下,这段剧情里出场的角色有一些是必须仔细甄选的,而最主要的一个则是作为主视角存在的青衫书生。你们有什么好的推荐人选吗?”罗兰问。
陈凯眉头微皱:“人选倒是有不少,都是外形跟演技俱佳的大明星,不过咱们只是拍先导片,人家未必同意来。”
罗兰叹口气:“我也这么想的。实在不行只能找点三四线的演员客串一下了。”
旁边的吕文涛递上剧本之后,就一直没再说话。听到罗兰提及角色人选,吕文涛忽然道:“我可以说一句吗?其实,我在写这个书生角色的时候脑子里代入的人物是王老师。”
“什么?”王庸一愣。
“同样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同样的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同样的志存高远,哪怕大多数人并不理解。我认为,这个角色王老师就可以演绎。”
“别开玩笑,我可是从没拍过电影。”王庸连连摆手。
“总有第一次。两位导演你们觉得呢?”吕文涛笑问。
罗兰跟陈凯同时打量着王庸,异口同声道:“完美!”
“你不说还没觉得,你一说,我忽然发现这角色非王老师莫属!”陈凯激动的道。
“王庸本身就是书生,而且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具备浓郁华夏书生气的人了!我是导演,我拍板定了,这段先导片的书生主角就由王庸饰演!”一涉及到电影具体细节,罗兰就恢复强势性格,直接道。
王庸眨眨眼,想反驳。可看到罗兰那笃定的眼神,王庸就知道反驳也是白费口舌。
只能无奈的点点头,道:“事先说好,我时间可能不会太多。毕竟我这次来美国是讲学的,不是专程拍电影的。”
“放心,先导片而已。只要王老师你足够灵性,最多四五天,就能拍好!”罗兰拍胸脯保证。
事实证明,王庸不光足够灵性,而且灵性过头。
原本罗兰还以为从没有演戏经验的王庸,至少也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拍完这段先导剧情。他之前说的最多四五天,纯粹是为了稳住王庸而说。
没想到,仅仅两天。两天时间,王庸就完成了这段剧情的拍摄!
这两天时间,还不只是王庸拍戏的时间,还包括了所有剧组人员调试设备、布置绿布等花费的时间在内!
也就是说,王庸真正用来拍摄的时间更少!
“天才!王,你简直就是一个天才!我觉得你要是来好莱坞发展,下一届的奥斯卡影帝肯定是你的!”罗兰不吝赞美之词夸赞道。
“罗兰导演,你就别折煞我了。再说,我讲学传道这件事都没做好呢,怎么可能再分心于别的事情?”王庸不好意思的道。
“不,不,不,我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称赞。现在我信了alvin那句话,这个角色他确实是以你为模板来写的!我想这段先导预告片绝对会很好看!”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王庸笑道。
王庸戏份拍摄完毕,其余人的还要继续拍摄。好在好莱坞别的不多,就是演员多。找顶级演员未必找的来,但是找几个三四线的演员,罗兰的面子还是很好使的。
而真人戏份拍完,后期还要进行特效制作。这段先导预告片到底多久能出来,连罗兰也说不准。特效制作花费的周期取决于制作人员的水平,先导预告片一定要尽善尽美,所以必然会花费更长的时间。
总之,有的等了。
王庸倒也不着急,他也没指望一口吃成胖子。说到底《山海经》哪怕大获成功,所起到的也仅仅是一个引路人的作用。让观影人群对华夏文化发生兴趣,但是真正去学习、去了解,还要靠着王庸这样的老师孜孜不倦的传道授业。
《山海经》拍摄先导片的消息传到网上,不少人倒是表示期待。
尤其华夏的网友们。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王老师,这次到底又能鼓捣出什么幺蛾子。到底是真正宣传华夏文化的好片,还是赚一把票房就跑的大烂片。
王庸这段时间也频繁被微博私信骚扰,不少人都发私信询问王庸先导片什么时候播放、剧组缺不缺演员,甚至有女演员直接发来诱惑照,问王庸接不接受潜规则。
这些私信看的王庸哭笑不得,别人都是制片人逼迫女演员接受潜规则,到了王庸这儿,反倒成了女演员逼迫王庸接受了。
王庸只能手动将一条条私信删除,之所以不直接一键清空,是因为王庸害怕遗漏真正的粉丝发来的求学问题。
在此之前王庸可是利用私信回过不少网友的学术问题的。
“咦,这条私信不是问电影的。差点手抖也给删除了。”王庸惊讶道。
他接连删了上百条私信,蓦然看到一条不需要删的,差点惯性使然一并删掉。
只是,王庸看完那条私信后,忽然就沉默了。
“这私信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假的,那这玩笑就未免有些无聊了;可如果是真的呢?那就闹大了。”王庸眼中闪烁着冷光,道。
这是一个女孩子发来的私信,私信的第一句话就让王庸有些愕然不解。
“王庸,我恨你!如果我手里有一本**,我第一个写下的名字绝对是你!只可惜,我没有机会了……”
“我叫徐小雅,今年十三岁。我承认,我学习成绩不好,可这也绝对不是父母将我送到这个地狱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王庸!
自从我父母看了你的讲课之后,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决定让我学习国学。只是你的讲课都在高中跟大学,不适合我这个年纪的学生。所以我父母咨询了很久,最终将我送到了这家叫做文章书院的国学院校。
噩梦,也从这一天开始。
入学第一天我就被关进了小黑屋,一连七天,我都是在暗无天日的黑暗中渡过。那一刻,我甚至想过自杀。终于,七天时间过去,我被放了出来。我以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即将到来。可我错了,黑暗才刚刚开始。
出来后的第二天,我因为来了例假不能吃冷东西,没有把老师发的冷菜吃完。结果我挨了二十戒尺,整只手掌都肿到不能握笔,可我还要完成抄写十遍《教女遗规》的作业。
我写到昏厥,都没能写完,自然而然第二天我又被戒尺伺候了。
如果只是这些我还能容忍,最可怕的是学校里的学生,以相互揭发为荣。一个同学仅仅因为偷吃了一包零食,就被检举揭发。那个吃零食的同学则被打了五十戒尺,并且罚饿一天。
我也曾想过逃离,可就在我实施的前一天,一个试图逃跑的同学被老师抓住。老师用比戒尺更大更沉的龙鞭,狠狠笞打那个同学,直至那个同学瘫倒在地。
看到这些,我害怕了,也绝望了。我已经对离开这里不抱希望,我决定——自杀。”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查无此人
看到“自杀”两个字,王庸心脏狠狠的抽搐了一下。
那一刻,他决定不管这封私信到底是真是假,他都不能坐视不管。如果因为自己的忽视而导致一条性命消失在这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