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尔本,算到爱-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拿一个品牌当十八岁生日礼物的父亲不多,所以,单从做时尚的角度来说,小墨特别看好,这个听起来没有一星半点时尚的晋江品牌七匹狼的未来。

    在文中写到的,颜滟和颜达邦聊起七匹狼的2011年,其实也还是看不太出来七匹狼在时尚方面的野心的。

    但是,到了小墨写书的这个时候,七匹狼的“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前几天,(2017年8月22日),七匹狼干了一件在时尚圈惊天动地的大事。

    七匹狼花了3。2个亿,拿下了karl lagerfeld在大中华区的品牌和渠道控股权,持股比例高达80%。

    七匹狼持有马克华菲100%的股权,拿下另外一个牌子80%有什么好惊天动地的?

    这么想的话,就肯定是从来没有了解过时尚圈的。

    马克华菲这样的牌子怎么可以和karl lagerfeld相提并论呢?

    如果对karl lagerfeld这个英文名字不熟悉,那卡尔拉格斐这个中文名字,但凡喜欢时尚的人就一定是听说过的。

    如果还是不知道是谁的话,白头发的chanel(香奈儿)品牌总监,让fendi重获新生的品牌总监听完能不能想起点什么。

    关于卡尔拉格斐,传记式的电影都不止一部。这对于一个还活得好好的并且依然创意无限的人来说,应该是极其罕见的。

    如果这两个品牌的总监还是没能让你想起什么,时尚圈的“老佛爷”是不是有听说过呢?

    在时尚圈,卡尔拉格斐绝对是比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还要响亮得多的名字。

    首富还会换来换去,但卡尔拉格斐作为全球时尚圈的君王的地位,已经好几十年都没有人动摇过了。

    七匹狼前几天买下的,就是这样的karl lagerfeld同名品牌的大中华区经营权。

    晋江人和温州人一样,都是公认的国内最会做生意的人。

    通常很多事情,都是温州人走在前面,但是有一件事情,晋江人甩开温州人几条街,就是上市。

    温州民间借贷太发达,导致很多品牌都不觉得有上市的需求,这对于品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七匹狼买下卡尔拉格斐的大中华区运营权,根本就不可能只是为了再多开几家karl lagerfeld门店,而是要做一件如今全球顶级时尚圈最流行的事情顶级奢侈品牌酒店。(比如lv的白马酒店,又比如迪拜的armani阿玛尼酒店)

第五十五章 妈妈的支持

    颜滟的妈妈路冰然,光从样子来看的话,是完全看不出来是经营机械工厂的。

    路冰然是个爱美、而且非常时尚的女人。

    颜妈妈是非常坚定的,不化妆坚决不出门的人。

    这样的人,现如今一抓一大把,可要是放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能够从十几岁就开始化妆的女生应该还是寥寥无几的。

    不是说那个时候的女生都不爱美,而是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化妆品,根本就不是每一个青春年少的女孩子,能够接触得到的东西。

    颜路鞋机从创立的那一天起,路冰然就是工厂里面一道靓丽而又独特的风景线。

    就是那种,一位时尚女郎,在满车间的灰头土脸的工人中间穿梭,特别强烈的对比形成的风景线。

    路冰然从十几岁开始,就经常托在国外的亲戚带化妆品。

    几十年之前,在那个淘宝和代购还需要很久才会诞生的年代,路冰然就已经非常熟练的掌握了寻找“人肉代购”的技巧和方法。

    颜滟对于品牌最初的想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来自她的妈妈。

    路冰然不仅帮自己找人肉代购,还在女儿的着装上也花了很大的功夫。

    颜滟刚上初中的时候,因为着装“怪异”被人排挤,完全是她妈妈一手造成的。

    在那个大家穿着都还很“正常”的时候,路冰然给颜滟置办的,尽是一些半透明纱裙啊,喇叭裤啊之类的。

    这样的装扮,对于当时国内的初中生来说,绝对是有点过度时尚而且非常“不正常”的。

    被针对到只敢穿校服之后,颜滟的着装对于同学们来说,就变得很“正常”。

    在大家都还比较“朴素”的年代,太过时尚,成为被初中同学针对的原因,也属于正常现象。

    那个时候,骨子里就带点与众不同的气质的颜滟,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一心只想要变得和大家一样。

    因为离了本心,颜滟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属于自己的风格。

    颜滟念中学的那几年,路冰然一直感慨于,她这么时尚的妈妈,怎么会生出一个只爱穿校服的“邋遢”女儿。

    好在,颜滟高二和齐亦谈恋爱之后,整个人从性格到着装风格都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到了墨尔本之后,颜滟更是把从妈妈那里继承来的时尚基因给发扬光大了。

    路冰然现在见到颜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母女两个一起逛商场,给对方挑衣服。

    哪个比较有眼力劲的店员,说一句“您这么年轻,你们两个看着像是姐妹不像母女”之类的话,路冰然的埋单指数就会急剧上升。

    颜滟从墨尔本回温州都需要中转,路冰然每一次都会坐飞机到“中转站”去接颜滟。

    不仅如此,路冰然还会对颜滟的中转站提出特殊要求:

    “你这次回来坐全日空的航班啊,我去东京接你。”

    “国泰的机票买好了吗?我去香港接你。”

    “你没去过韩国吧,我到首尔去接你。”

    “听说新加坡航空的服务特别好,我到新加坡接你啊。”

    颜滟的妈妈要管理颜路机械的人事和财务,平时忙的脚不沾地的,并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出去购物,也没有办法一下离开公司很久。

    妈妈热衷于到“中转站”接颜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给自己找一个名正言顺的出去购物的借口。

    而且,既然是“中转”的话,最多也就一两天的时间,特别适合她这种没办法离开公司很久的人。

    作为技术控,颜达邦即便是被颜滟的妈妈熏陶了几十年,也没有把自己的爱好,从机械技术转移个一星半点到时尚方面。

    颜滟一直觉得,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爸爸潜心技术,妈妈热衷时尚。

    但很奇怪,就像妈妈靓丽的身影很快就融入了颜路鞋机创业之初混乱而简陋的环境一样,爸爸和妈妈这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矛盾的统一。

    “你别听你爸的,妈妈支持你到欧洲做品牌。”路冰然表态。

    “真的假的,你都不问问我到底想要做什么就开始支持我?”颜滟觉得妈妈的支持,来得也太容易了一点。

    “不用问啊,也不看看是谁生的,妈妈相信你,你以后肯定比你爸强。”路冰然颇为自豪地表示。

    “颜夫人,你一个人是怎么生出一个女儿来?”颜达邦对路冰然的自豪提出了技术性的批判。

    …………………………

    爷爷:

    回答=》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著名人士”,你如果和我提起一堆数学家的名字,我肯定也一样是没有听说过的,所以你没有听说过kenzo那些品牌,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我没有去巴黎的打算。

    我小的时候特立独行,对于艺术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一直觉得,从文艺复兴开始,佛罗伦萨才是世界的艺术中心和时尚的发源地。

    你没来墨尔本找我之前,我是打算毕业之后先去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看一看的。

    四大国际顶级时尚专业院校,有三所都在欧洲,日本人热衷的法国巴黎时装学院(ifm)只是其中之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polimoda时尚学院也在其列,剩下的一所是英国伦敦艺术大学(ual)。

    我不知道日本人是不是对巴黎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反正,对于咱们温州人来说,意大利才是最好的选择。

    从意大利回来的亲戚都说,在意大利的唐人街,温州话的通用程度比普通话还高。

    意大利是上一辈的温州人去欧洲的起点,我也想去那里看一看。

    我原先的计划是,等年底毕业以后,就去polimoda时尚学院待一年,再多拿一个学位的。

    现在,因为需要把你装到我的想法里面,我考虑只去polimoda进修半年,剩下的半年,正在看看有没有可能去一下,唯一一所不在欧洲的四大时尚学院。

    嗯,我都这么说了,你应该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剩下的那所是在美国了吧。

    不过,剩下的fit(纽约州立大学时尚理工学院)是在纽约,和你所在的斯坦福还有硅谷离得有一点远,有点可惜是不是?

    我如果去纽约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就能够提前半年把你装到我的想法里面去了~

    提问=》

    我现在是不是什么事情都和你有商有量,是不是特别特别的乖?(一张求表扬的脸)

第五十六章 妻管严的名声

    歪歪:

    回答=》

    真是孤陋寡闻了,你说的那些学校我都没有听说过。我刚刚还特地上网查了一下,搜索到的四大时装学院是:

    伦敦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entral…saint…martins…college…of…art…and…design

    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the…new…school…for…design

    米兰的马兰欧尼学院,istituto…marangoni

    巴黎的高级时装学院,ecole…superieure…des…aris…et…techniques…de…la…mode,esmod

    怎么和你说的不太一样?

    表扬你一下,你现在确实特别乖,你以后尽管什么都和我商量,我肯定不会嫌你烦的。

    现在的意思是,你还有一年毕业,毕业之后要先去意大利半年,这些时间是确定的。

    你要是来美国的话,并不会存在硅谷和纽约之间的问题,也不会有你说的“可惜”的存在。

    我那个时候说自己拿了ubs和barclays的工作offer,你一连问了我好多个问题,我说会写信告诉你。

    然后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信里面写到过写过这件事情。

    你问我是不是会在硅谷工作。

    对于斯坦福的学生来说,硅谷确实是最好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地方。

    硅谷的公司,有很多创始人都是从斯坦福毕业的,硅谷也有优先招收斯坦福的毕业生的惯例。

    在硅谷还没有成型的时候,是斯坦福把自己的地,用非常低廉的价格租给了科技公司,帮助这些公司成长。

    与其说斯坦福在硅谷的边上,不如说,硅谷源于斯坦福。

    以前呢,华尔街是美国大学生梦想的工作地,现在大家更愿意来硅谷。

    华尔街的公司一直在裁员,相比之下硅谷的科技公司发展更快,工作也更稳定一些。

    斯坦福的校园招聘会,现在经常会有哈佛的学生飞来参加。

    我手上也有tesla(特斯拉)和facebook(脸书)的offer。

    说了这么多,我想要告诉你的是……

    是什么呢?

    我属于比较另类的斯坦福人。

    我好像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留在硅谷。

    比起在科技公司研究新的算法,我对金融数据分析更感兴趣。

    我之前和你提起的,瑞银和巴克莱的投行岗位,都是base在纽约wall street(华尔街)的。(注1)

    现在想来,是不是我当时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了。

    知道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你三年前写的《墓志铭》,紧接着我会到墨尔本找到你,再然后你会来纽约学习。

    提问=》

    你什么时候能把你邮件里面那句,“我如果去纽约的话”里面的“如果”那两个字去掉呢?

    …………………………

    颜滟的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要不是嫁给了你爸,我一辈子都不可能走进机械厂这样的地方。”

    这句话,咋听来像是抱怨,实际上却包含了满满的爱意。

    颜路鞋机的的两个创始人,如果要选一个出来做“工作狂”的话,那一定是路冰然而不是颜达邦。

    基本上,公司管理过程中的琐事,事无巨细,都是路冰然在打理。

    颜达邦需要和擅长做的,就是潜心研究技术,发明专利,组建研究团队,发掘技术人才。

    其余的时间就安安心心地做个掌控公司大的发展方向的董事长。

    颜达邦如果有事离开公司十天半个月的,颜路机械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路冰然要是走了,大大小小一堆杂事,就会弄得到处都乱糟糟的。

    发工资得路冰然签字,原料采购得路冰然把关,人事变动得路冰然点头……

    颜达邦在公司,除了是个技术型的“甩手掌柜”,还是个出了名的“妻管严”。

    严到什么程度呢?

    颜滟的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大夏天的,我吃根冰棍都得把冰棍棒给留着,不然老婆下班回家问我'早上给的几块钱花哪里去了',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解释。”

    颜达邦的这句话,真的相信的人不多,但是,路冰然管老公管得的特别严的形象,在颜达邦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诽谤”下,就慢慢开始深入人心。

    事实上,颜达邦这个人,除了技术,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路冰然根本就懒得去管他。

    只不过,既然颜达邦喜欢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妻管严,路冰然也就随他去了。

    这种事情,路冰然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到处去解释,而且,就算是解释了也不一定会有人信。

    再说了,路边的花花草草,大多也不会去招惹一个“被老婆管得特别死的男人”。

    总的来说,颜达邦“妻管严”的名声还是利大于弊的。

    颜滟的家庭氛围良好,小时候也没有特别孤僻的性格,按理说,不应该出现从小学开始被大部分同学针对的情况。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颜滟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说起。

    注册的那一天,工厂刚好也特别忙,颜滟一起床,就看到妈妈一直在楼上打电话,不知道是在问什么事情。

    因为工厂和学校的距离都不到一百米,颜滟就特别懂事地自己拿了妈妈放在桌子上的钱和户口本去交学费。

    颜滟本想着,自己一个小孩子来学校交学费,是办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大人才会做的事情,没想到却直接遭到了老师的拒绝。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电脑录入,刷卡或者手机支付之类的交学费的方式。

    注册的时候,有一堆的学生和家长围着老师,学费交的也都是现金。

    老师忙得顾不上仔仔细细地告诉颜滟,拒绝收她的学费的理由。

    颜滟那个时候还小,被老师拒绝之后,不明所以的她,就直接委屈地哭了。

    在颜滟看来,老师大概是因为觉得她一个小孩子,自己拿钱过来交学费,是很不好的、需要被批评的事情。

    看到颜滟哭得那么委屈,老师只好停下手头的工作,告诉颜滟,她是农业户口,不在辖区,不能直接交学费,得要先找爸爸妈妈来,交了集资费才能上学。

    现如今,国内的主要城市,农业户口要比城镇居民户口值钱的多。

    很多已经是“城里人”的,想把户口迁回“农村”去都没有办法。

    在城市里面有块地,是如今多少人的梦想。

    想想深圳那些因为拆迁,一夜之间,全村的人都成为千万富翁的“地主”们,就知道城市里面的农业户,在现在是有多么值钱。

    不说别的地方,温州搞拆迁,农业户口的赔偿也是非农业户口的三倍。

    可这些说的都是现在,放到上个世纪**十年代,“农转非”还是件很厉害的大事。

    那时候,大家都向往着做“城里人”,没人愿意说自己是“农民”。

    只有颜达邦,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很自豪,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这件事情,他压根就没想过要一个居民户口。

    颜达邦在当时比较奇怪的自豪的点,使得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是非农业户口,就颜滟一个农业的。

    颜滟上小学的时候,正值颜路鞋机发展的关键时刻,农转非需要找关系,还需要办手续,颜达邦夫妇就更觉得没有必要非在这个时候处理这件事情。

    路冰然也抽空找人了解过,户口会不会影响女儿读书的问题。

    打听清楚这里面只是交不交集资费的差别之后,就没有再继续折腾了。

    夫妻两个人那个时候,也已经不在乎交不交那点集资费了。

    “集资费”在颜滟要开始进入小学的那个年代,还是一个非常不固定的概念,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规定,有些学校,不同的班级,“集资费”也不太一样。

    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