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尔本,算到爱-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想起这件事情,颜凌的心里就颇为后悔,一整栋办公楼,都找不出一间能够让他满意的办公室。

    和其他的鞋厂相比,颜凌家鞋厂的办公楼,绝对算得上超级酷炫帅的。

    是那种非常现代而且特别通透的钢结构玻璃大楼,从外墙就开始大面积地使用玻璃。

    颜凌一直嫌弃家里的工厂不够现代化,颜家大伯当时找人设计的时候,就特别强调了要最现代化的楼,最现代化的装修。

    颜家大伯可能是觉得,办公楼大现代化程度高了,公司的现代化程度也自然就高了。

    大伯一直不认同颜凌对于自家鞋厂的评价,颜凌整天说什么,要把鞋厂改革成为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公司,大伯压根就不觉得自己的公司有哪里不现代。

    不仅没有不现代,说起来,还能算得上是高科技企业。

    颜凌家的鞋厂,之所以能够接到单价比较高的oem和odm订单,就是因为一直有颜路鞋机的背书。

    颜滟大伯家鞋厂的生产线从来都是都是最先进、误差也最小的。

    就算是放到全世界的范围,也一样不会被比下去的。

    专利的申请,通常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颜达邦的专利还没有申请下来的时候,大伯家的鞋厂的生产线,就率先把新的专利都用上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正常来说,两只鞋子之间的误差如果在三毫米之内,都是允许的。

    但颜凌家的鞋厂生产线上出来的鞋子,误差是绝对不可能会超过0。3毫米的。

    单从这一点上来说,机器比手工就要更精确一些。

第一百三十八章 凌烟鞋业(@头号墨粉)

    颜滟堂哥家的鞋厂成立的时候,也一样是个小厂小作坊,当时大伯母刚刚怀孕。

    颜家爷爷去世地早,那个时候,颜滟的大伯二十岁,颜达邦才刚刚八岁。

    听大伯说,爷爷在世的时候,很是惦记大儿子的婚事,也早早地给自己的孙辈取好了名字,说生男孩叫颜凌,生女孩叫颜烟。

    颜滟的大伯名叫颜定邦。

    在大伯出生的那个年代,建国,定邦之类的,都是比较常见的名字。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最知道和平的意义。

    颜滟和颜凌都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

    父亲的早亡,也是后来颜定邦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根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颜达邦是哥哥颜定邦一手带大的。

    颜定邦除了要养活弟弟,还要供弟弟读书,这也是为什么,颜定邦一直到了三十好几了才娶了老婆。

    颜家爷爷是念过私塾、有文化的,这一点从他给孙辈们取名这件事情上,就可见一斑了。

    凌烟这两个字,出自唐代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中的后面两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是一首关于定国安邦的诗,和颜家爷爷给颜滟的大伯还有爸爸取的名字,多少有点异曲同工的感觉。

    颜定邦夫妇如果在颜凌之后,紧接着就再生一个女儿的话,是一定会取名叫颜烟的。

    但大伯母在生完颜凌之后,就一直没有再怀孕。

    四年之后,颜滟出生,颜定邦就把颜烟这个女孩的名字给了颜滟。

    颜滟为什么没有叫颜烟而是叫颜滟呢?

    就算是已经到了21世纪,很多温州人给自己的小孩取名,长辈们都还是要去庙里面算一算的,颜滟的外婆就这么干了。

    据说,外婆拿着颜滟的生辰八字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算过,不知道是说颜滟的五行缺水还是什么的,反正大师的意思就是颜滟的名字里面最好是要带水,一定不能带火。

    颜达邦对自己的父亲的印象并不深刻,也就没有很坚持非要要用烟这个字,最后就把烟改成了滟。

    这也是颜滟的名字的由来。

    不知道如果颜滟的名字是颜烟的话,齐亦还能不能想出1073年春节过后的缘分那样神奇的梗。

    和颜达邦对自己的父亲的印象模糊不同,颜定邦每每都怀念父亲在世时的少年时光。

    所以,大伯在鞋厂成立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取名叫凌烟鞋厂,后来改名为凌烟鞋业,总之,公司的后缀可以变,但凌烟这两个字是一定不能变的。

    如今的凌烟鞋业,从名字到厂房,从设备到办公楼,无一不散发着现代化的气息。

    颜定邦觉得自己的儿子在美国待久了,完全都不了解实际情况。

    如果凌烟鞋业这样还叫不现代话的话,颜达邦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真正现代化的鞋厂了,至少在国内是这样。

    大伯看到的是现代化的形式,而颜凌看到的则是现代化的内容。

    比如凌烟鞋业根本就没有hr,前出纳负责担任hr的角色。

    一个现代化的大公司,怎么可能会连个正经的hr都没有?

    凌烟鞋业的会计和出纳都是在鞋厂已经十几年的人了。

    会计是和颜家有点沾亲带故的,出纳是颜定邦一个朋友的小孩。

    来的时候年纪都还不大,后来会计和出纳一不小心,看对眼,成了一家人。

    就算是特别传统那种家族企业,会计和出纳是一家子,也是不太能够被接受的,除非是老板娘自己管账。

    会计和出纳结婚以后,会计还是会计,出纳就变成了hr。

    也就是说,凌烟鞋业,除了鞋厂工人的岗位之外,其他的职位,多半是按照人的需求设置,而不是按照公司的需求设置的。

    而变成hr之后的出纳,除了不用干出纳的事情之外,在公司里面做的事情,也和原来差不多。

    主要就是吃饭,聊天,喝茶。

    凌烟鞋业招人的时候,多半是朋友推荐,熟人介绍,凌烟鞋业基本上没有需要开除人的时候,所以hr根本就是个闲职。

    颜定邦虽然对儿子比较严厉,但是对于其他的人,都是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没事做就没事做,开除了是要干什么。

    会计和出纳变成了一家子,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招一个新的出纳,原来的出纳自己招想干的事情去。

    凌烟鞋业,就是这么一个“现代化”的公司。

    当然了,也并不是说,熟人介绍的人就一定是没有能力没有水平的,至少凌烟鞋业负责做外贸的那一群年轻人,在经理的带领之下,业绩可是相当之好的。

    如果不是这样,颜凌鞋业也不可能在制造业的寒冬,依然安然无恙。

    凌烟鞋业的外贸部的经理秦少华是颜达邦推荐给自己的哥哥的。

    秦少华之前是颜路鞋机的外贸部副经理,业务能力特别出色,也比较不按常理出牌,但他并不是一个特别“服从上级”的人。

    秦少华需要自己的舞台、自己闯天下,根本就不是那种适合当部门副经理的人。

    因为和颜路机械的外贸部经理的理念不合,外贸部的正副经理经常吵得不可开交。

    颜路鞋机虽然也有些人情管理的成分在,但相比之下,要比凌烟鞋业正规的多。

    颜达邦惜才,但是颜路机械外贸部的两虎相争已经严重影响了外贸部的日常运作。

    颜达邦很是无奈。

    最后,路冰然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让更年轻的秦少华,到颜滟大伯的公司去做外贸部的经理。

    这样一来,人才不会外流,自己公司的内部矛盾也得到了解决。

    外贸部对于凌烟鞋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奇怪的部门。

    这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很高,秦少华是一言堂。

    颜定邦自己不懂外贸,也从来没有怎么管过,再加上外贸部门的业绩好,秦少华之前在凌烟鞋业,就像是半个老板一样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在颜凌认为自家的鞋厂根本就不应该接oem的订单的时候,凌烟鞋业的oem订单却还在越变越多的过程之中。

第一百三十九章 强硬的谈判对手(@头号墨粉)

    “未来老板”颜凌和“半个老板”秦少华之间,不可避免地就会产生比较大的矛盾。

    颜凌不是一言堂的性格,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未来的老板,就要“仗势欺人”,但现在的问题是,颜凌完全已经处于了“被仗势欺人”的状态。

    秦少华以前在颜路鞋机的时候是经常和部门经理吵架,现在就经常和颜凌吵架。

    秦少华是那种直性子,人长得帅,又比较有才,多少有点恃才放旷。

    就是那种,就算是自己的女朋友,也不觉得应该无条件地让着点才行的人。

    秦少华事实上也并没有不把老板放在眼里的意思,他就是那种自己有什么想法就要力争到底的人。

    颜凌原本觉得,自己改革公司最大的阻力会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没想到最后给他最大阻力的,会是这个把公司的外贸部门管理得很好的秦少华。

    外贸部,一直是颜凌认为,公司里面唯一比较现代化的、不会有什么改革阻力的部门。

    现在却成了一个根本就不愿意接受任何改变的部门,或者说秦少华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和颜凌好好沟通。

    颜凌要着手改革的第一件事情,是产业升级。

    秦少华觉得颜凌肯定是不再接受劳动密集型的oem的订单,这件事情,总经理颜定邦已经和他提过很多次了。

    颜凌找秦少华谈改革的想法,颜凌还没有开口,秦少华就直接怼过来了。

    “你说不接就不接,你让公司里面那么多工人喝西北风去啊?”秦少华一张口,理由充分,底气十足。

    “最近这几年,公司的外贸订单基本都是你搞定的,你应该也很清楚,现在国内招工越来越困难,工资也越来越高,如果继续做oem的订单,人工的成本的增加一点都不会比利润低。

    接再多的单,最后也只能达到break even point,嗯……就是盈亏平衡点。”颜凌想了一下才想起来bep的中文是什么。

    颜凌并非有意要这么说,只是他接触到这些内容,从一开始也就是英文的,所以一时间有点转换不过来。

    但颜凌这第一句话,就让秦少华听了觉得很不舒服。

    “你没必要说完英文还要特地解释一遍,你要么直接讲中文,要么就不要再翻译的了,你深怕我听不懂是吗?”秦少华这会儿说话火药味比较浓。

    “我的目的,是找到一个最适合沟通的方式,我相信你既然能够负责外贸部门的方方面面,英文一定是很不错的。”颜凌在沃顿的时候,学得最好的一门课就是谈判。

    说到谈判,可能每个人首先想到的技巧,就是双赢这两个字。

    但沃顿商学院的谈判课,从来都不会强调双赢这个已经被用烂了的概念。

    如果仔细想想,或许就能够想明白里面的原因是什么。

    听到双赢这两个字的人,通常并不太确定自己会赢得什么。

    反过来,说这两个字的人,一定知道自己将要得到什么。

    所以,双赢如果听多了,就首先会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说这两个字的人到底是想要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利益?他将赢得什么?

    颜凌在沃顿商学院的谈判课,强调的是如何得到更多。

    为了可以得到更多,有的时候,双输也一样可以成为谈判的最佳结果。

    颜凌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和秦少华谈,他本来也不是特别温和的性格,这一点,从他小时候喜欢和人打架就能看得出来。

    只是,在面对强硬的谈判对手的时候,硬碰硬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更关键的是,颜凌并不想要开除秦少华,他目前也没有更合适的外贸部经理的人选。

    再则,改组公司,如果遇到一点阻力就要开除人的话,那不知道最后凌烟鞋业还能剩下多少人。

    颜凌在麦肯锡的时候,都是在给世界级的大公司做管理咨询的。

    比如,如何提高一个国际机场的运行效率,用什么样的路径规划,可以让乘客不再抱怨提取行李的等待。

    再比如,如何设计激励和留下那些跨国公司的顶级人才的方案。

    把人才留下来,也是颜凌此前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颜凌原来给人家做咨询的那些公司比起来,凌烟鞋业就只能算是个毛毛雨公司。

    颜凌是个为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分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咨询顾问。

    颜凌上学的沃顿商学院mba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颜凌工作的麦肯锡是全球排名第一个管理咨询公司,颜凌不是一个没有管理经验的人。

    实际情况是,颜凌到凌烟鞋业来做管理,完全就是“屈尊降贵”。

    可颜凌在以往的工作中,从来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解决经营者看不清的问题的本质。

    屈尊降贵的颜凌,第一次在自家企业里面遭遇水土不服。

    “沟什么通啊,不就是说话吗?你说那么复杂干嘛。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想说什么你直接说就好了啊。”秦少华还是一样爱理不理的态度。

    作为半个老板,秦少华完全就不担心会被颜凌开除。

    就算真的被开了,以秦少华的能力他分分钟都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那我就直接问你好了,如果我们做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奢侈皮鞋品牌,单价在一千美元以上的,你会有信心把这些鞋卖出去吗?”颜凌换了一种方式。

    不管是oem和odm,对于秦少华来说,接什么样的外贸代工的单子,都已经是轻车熟路完全没有挑战性的事情了。

    秦少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受颜凌对他的管理。

    如果是关于鞋厂外贸的业务的事情,只有颜凌请教他的份。

    秦少华这种恃才放旷的性格,通常都会对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感兴趣。

    对于别人来说,接一个单价比较高的代工订单,可能就已经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了,但是秦少华很了解凌烟鞋业的生产线上出来的鞋子的质量。

    他也只接对品质有要求的单子。

    当寻求代工的公司,找不到能够达到自己标准的其他代工厂的时候,定价权就不一定会完完全全地掌握在甲方手里了。

第一百四十章 说话的艺术(@头号墨粉)

    秦少华没有想过颜凌会问他这样的一个问题。

    秦少华也从来没有把鞋厂里面的鞋子的价格和四位数的美金联系在一起过。

    毕竟,之前最贵的订单,单价也没有超出过两位数美金的范畴。

    颜凌如果问他有没有信心多接几个odm的订单,不要再接oem的单子。

    秦少华多半会嗤之以鼻,继续问颜凌是要裁掉公司的工人,还是要给工人们降薪。

    秦少华本来今天心情一般,他就是想要找人吵架,颜凌就在这个时候撞进来。

    但颜凌刚刚问的这个问题,实在是带给秦少华太多的好奇了。

    秦少华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可能,不是他对自己的能力存在质疑,而是他第一次听到颜凌真实的想法。

    秦少华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反应,应该笑颜凌异想天开,还是应该期待一个全新的未来。

    只是,做自己的品牌这件事情,和他现在去接代工的单子,完全就不是一码事。

    凌烟鞋业代工的鞋子,就算是贴完牌之后,最终的售价也没有可以超过300美金的。

    把凌烟鞋业生产的鞋子,用自己的品牌,卖出三倍于之前找他们代工的品牌的价格,秦少华认真想了想,还是觉得有点天方夜谭。

    “你知道我们鞋厂代工的鞋子,贴牌出口的价格是多少吗?”秦少华带着一点质疑地问颜凌。

    “16美元左右,最新的一个代工的订单,17。68美元,得益于你出色的接单能力,远远超过了国内皮鞋厂贴牌出口均价的两倍以上。”颜凌把数据精确到了美分。

    “那你知道这些品牌最终的售价吗?”秦少华的语气里面,质疑少了一点,疑问多了一点。

    “在美国的时候有关注过,我们代工的皮鞋,售价通常在两百美金左右,最新的订单,因为我们还没有做完,所以,新款的最终售价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数字。”颜凌表达了自己对鞋厂代工现状的了解,同时也解释了自己不能给出具体数字的原因。

    秦少华若有所思地看着颜凌。

    所以,这个“未来老板”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在和他开玩笑,可是真的会有这样的一种可能存在吗?

    需要什么样的品牌,才能卖出上千美元的价格?

    而且,就算可以,那也不可能会有一个很大的量。

    这就意味着,工厂至少有90%的生产线要停工。

    秦少华还是有点疑惑,这个喝洋墨水长大的“花架子”,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你想要让工厂停工,把工人都遣散了,然后去做奢侈品牌?1000美金,你是要做什么样的鞋子?你去哪里找这样的品牌?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