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明华副省长,这就是官场之事,有些事不必去做,有些事必须要做。
罗亮是官场中人,岂会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省长在会通的视察活动即便是见报,罗亮至多一笑,心里只怕还会欣喜无比。倒是合海的百姓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保不定会胡乱猜想一番。
于海天说:“与榆江、合海比我们会通的差距还不小。”
周至诚笑,说:“知道自己有差距,好,大踏步追赶就是。”
有记者在场,于海天自然不好多说什么,点头说是。中午在市委招待所吃饭,于海天才说了实话,说:“省长,怎么追,以我们会通目前的情况,也就是捡几个榆江、合海不屑一顾的漏。”
周至诚哈哈一笑,说:“海天同志,不要小看了这个漏,它也是大有作为,会通虽然是老工业城市,但它下岗职工和农村闲置劳动力众多,来料加工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好解决了会通的实际问题。”
道理于海天还能不懂,可看着榆江、合海那些高附加值、高税收的工业园谁都会眼热心跳。于海天笑,说:“说到底,省长当初在给三大产业园区定位的时候,就偏心眼。”
周至诚哈哈一笑,说:“海天同志这是上纲上线,我怎么就偏心眼了。”
于海天笑,说:“那省长您当初在给三大产业园定位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让榆江、合海搞这个来料加工产业园,为何就不可以让会通上高科技、上生物医药。”
省长直乐,说:“海天同志,这就不对了。当初在试点产业园时,在三大产业园的定位上,大家可是有过商榷的。高回报意味着高投入,与榆江和合海比,会通的底子要薄很多,技术人才也少,真要把高新产业园落户会通,只怕会通还运作不起来。还有,榆江、合海的拆迁标准、征地补偿标准都比会通高许多,真要把你们这来料加工产业园放在榆江或者合海,我估计这些在会通折腾得欢的老板,只怕一听榆江合海的地价就会吓得落荒而逃。当初,关于在会通设立来料加工产业园,你海天同志也是举双手赞成的,现在怎么回事,后悔了?我看是害红眼病了吧。”
于海天嘿嘿一笑。
周至诚又说:“海天同志,你还是守好碗里的,一旦通普高速与沿海贯通,对会通是机遇,同样也会有危机,试想普天市底子也薄,他就不打来料加工的主意了。”
于海天一听,还真是急了,说:“省长,您可得给我们把好关,一旦市与市之间形成无序竞争,那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周至诚一笑,点了点于海天,说:“海天同志还是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作祟,你想上高科技、生物医药的时候就不怕无序竞争了,现在一看人家打你的主意了,就大谈无序竞争的祸害,这可不行。”
于海天摇头一笑,说:“省长,不管怎么说,我对您和省委有看法,有意见,省委就是偏心。”
周至诚笑,说:“海天同志,这话又从何说起。”
于海天说:“杨明同志在会通工作的好好的,省委为何要把他调走。”
杨明原是会通市的市长,林原的徐建雄和胡捷,一个调离,靠边站,一个移交检察机关,等待法律的最终判决。林原不可能两位主官同时空缺,省委在研究林原班子的常委会上,常委们听从了周至诚省长的提议,调会通市市长杨明到林原市,任林原市委书记一职,市长一职空缺,由杨明暂时兼任。杨明调走,会通市市长一职同样空缺,由于海天一并兼任。同时由于省交通厅处级以上干部几乎全军覆没,省委除了紧急任命了一名厅长,其他人员都还没有到位。官场之中,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倒好,因为换届在即,再加上马少强案件的牵连,本省现在出现了一个让官场中人亢奋的现象,那就是坑多,萝卜少。本省林林总总的干部多如牛毛,自然不少萝卜,但能让周至诚省长看得上的人,却是不多,在省委常委会上也有常委提出了候选人员,但都不能让周至诚省长满意。本省在经历马少强这件事情后,常委们都汲取了教训,周至诚省长不同意,常委们也都不坚持。既然换届在即,常委们于是统一思想,宁缺毋滥,一切都等省委换届结束后,再行对下面市县的班子进行增补和调整,本省的人事工作于是停顿了下来。
于海天和杨明搭班子多年,和杨明颇为默契,现在省委一纸调令把杨明调走了,而且又迟迟没有把会通的班子配备齐整,于海天一人身兼二职,自是感到压力大,担子重,故有省委偏心眼一说。
周至诚笑,说:“海天同志,你说省委偏心眼,那你说说,省委怎么偏心眼了。”
于海天说:“会通的工作好不容易步入正轨,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市委市政府码足了劲,想在今年大干一场,没想到,省委倒好,在年前给会通来了个釜底抽薪,把杨明市长给调到林原去了。省长,您说说,省委这不是偏心眼又是什么?林原需要人,省委大可以从别的地市去调,用不着从会通挖人吧。”
周至诚说:“那你说说,谁适合到林原去。”
于海天说:“合海的梅市长未必就不行?”
周至诚哈哈一笑,说:“这就是你海天同志所谓的偏心眼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海天同志,你说省委偏心眼,只怕别的地市的同志也会说省委偏心眼,说就会通有人,难道我们这地方就没有人了。”
于海天说:“别人怎么想我不管,事已至此,我也无能为力,但省长您还得尽快派一位市长给我,会通再不加快脚步,就会被榆江、合海远远地抛在后面了。省长,我心里急啊。”
周至诚一笑,说:“说到底,你海天同志还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祟,就打着会通的小算盘,没有大局观。”
周至诚省长呵呵一笑,说:“行了,你海天同志的心思我算是明白了,我有考虑。”
杨志远在一旁听省长和于海天说笑,省长说他有考虑,也就是说,省长心里已经有了会通市长的合适人选,杨志远现在有些明白这段时间省长为何频频到榆江、合海、会通三市调研的真实目的了,省长调研开发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未必就不是借此考察三市的市级领导成员,以备将来之需。本省现在缺的是什么,不就是人才么,而这三市是本省经济的引擎,同时也是一所黄埔军校,经过这几年的历练,这三市的领导哪一个不是经济人才,放到其他地市去,哪一个都可以独当一面。党代会后,那么多的市级班子要动,省长工业强省的战略计划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本省的工业,除了这三市,其他地级市的发展都不快,本省经济航母要远航,单边肯定不行,只有全省保持应有的平衡才为上策才不至于翻船。而有能力的好干部就是本省这艘航母起航的核动力,一市一县,一个班子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杨志远心想如果自己是省长,自己会提名谁到会通来任市长。杨志远把这两天遇上的人滤了一遍,突然灵光一闪,一个人从脑海中闪了出来,合海市常务副市长海宁。对,如果自己是省长,肯定会启用海宁,此人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党性原则强,上次如果不是因为省长需要黄凯这个政治上的盟军,需要在合海市市长这个人选上适当的作出妥协,很难说现在的市长未必就不是海宁。虽然到会通不如合海,但会通书记、市长双双改选刚好一年,一时半刻,没有变动的可能。而把海宁调到会通主政,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杨志远心里呵呵一乐,心说,如果结果真和自己所想的如出一辙,那罗亮还不得七窍生烟,欲哭无泪。真到那时,就该轮到罗亮说省委偏心眼了。而会通的常务副市长,就怕也会动一动,去林原是不可能的,因为杨明已经去了林原,应该是去其他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级市。杨志远心想,这样一来,党代会后,本省这盘棋只怕就会风云突起,变化无穷。省长为今后又一个五年计划肯定会精心布局,长远规划。作为一个政治家,除了正直、果敢,知人善用同样是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任何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他的战略意图靠谁去执行,这就具体到一个个人身上。
而省长最终会如何布局,如何给本省一个可期的未来,杨志远拭目以待。
第19章中央考察组(1)
5日,中央考察组光临本省。因为是换届,考察组除了需对整个省委班子进行考察以外,更侧重于对本省的两名新晋省委常委的拟任人选进行考察。这是一件对本省政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自然让本省大小官员为之侧目。
此次考察组的组长是一位在职的正部级领导,组员则是来自组织部、纪检委、统战部、政法委等相关系统。根据回避原则,考察组光临本省,钟涛书记和周至诚省长以及整个省委班子成员都没有去机场迎接。省委省政府这次委派付国良秘书长和省委的一名副秘书长前往机场迎接考察组成员一行十五人。
本来这次迎接考察组没杨志远什么事情,可今天一早,杨志远陪同周至诚省长在池塘边进行晨练的时候,省长活动了一下腰,说:“志远,你等下和国良秘书长联系一下,一起去迎一迎考察组的同志。”
省长这个指示来得有些突然,杨志远心想既然有国良秘书长去接机,省长何必还要派自己一同前往,纯属多此一举,省长这是为何,目的何在,杨志远还真是一时没想明白。杨志远知道既然省长让自己去,肯定有让自己去的道理,他点点头,说:“好。”
杨志远停了停,说:“省长,上午我和秘书长都去接机,你这边怎么办?”
周至诚一笑,说:“这事简单,你让舒小雨替一下就好了。”
这次去机场接机的是二辆警车和两台尼桑碧莲。四台车进了机场停机坪,离飞机到达还有些时间。本省这几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大家闲着没事,就走下尼桑在一旁晒太阳。付国良对省长让杨志远随同自己一同来机场接机,也同样感到有些奇怪,此时他见省委的副秘书长踱着步到了另一边,他忍不住偷偷的问:“志远,省长把你我同时派出来,这种情况还真不多见,不知省长此举有何深意。”
杨志远笑,说:“秘书长你问我,我还想问你呢,我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想明白。”
付国良摇摇头,说:“省长这样做肯定有缘故,只是我们一时想不透罢了。”
杨志远笑,说:“连你秘书长都想不透,那就没有几个人可以想明白了,这等事情瞎猜没用,到了谜底揭晓的那一天,我们自然就会明白。”
付国良呵呵一笑,说:“这倒也是。”
省委的副秘书长此时从那一端又踱了回来,看付国良和杨志远有说有笑,说:“老付,和志远在谈什么呢,说来听听。”
这等事情自是没有告诉副秘书长的道理,付国良微笑,说:“闲着无聊,没事瞎扯。”
副秘书长笑了笑,现在本省官场的话题,十之八九与此次省委换届有关,坊间都是流传,本次换届,钟涛书记已无连任的可能,周至诚省长接任的可能性很大。副秘书长觉得这个消息纯属空穴来风,因为从组织程序上来讲,既然中央派考察组下来,那么一切都得等考察组考察结束,对本届省委班子作出定论后,谜底才会揭晓。现在考察组还在天上,双脚都还没有踏上本省的土地,那么坊间的传言就只能是传言。但并不是说这个传言没有一点的可信度,副秘书长想,本省之所以会出现这个传言,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大家的分析。马少强贪腐事件爆发以后,谁都明白,马少强作为一名省委常委,出了问题,本省必须有人为此担责,而钟涛书记担责的可能性最大,一来,钟涛书记是本届班子的班长,二来,马少强又是在钟涛书记的力荐下一路晋升,钟涛书记为此担责最正常不过。有了担责一事,再加上钟涛书记年龄踩线,钟涛书记离开本省领导岗位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对这种趋势自然都看得明白,故坊间才会有此传言,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中央会不会考虑让周至诚省长接任,照副秘书长分析,只怕也还是一个未知数。马少强是省委常委,但他同时又是省政府班子成员,副省长,一个副省长出了问题,作为省长就没有失察之责,这很值得商榷。中央会不会让周至诚省长接替钟涛书记,最终还是得看考察组会做出何种结论,看中央是何种态度。一旦中央觉得从外省选派一名书记,比从本省提拔好,那周至诚省长就肯定没戏了。
副秘书长同样对周至诚同时派自己的左膀右臂一同来机场接考察组这事有些看不懂,谁都知道周至诚是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人,他绝不会是因为想让自己的秘书长和秘书去和考察组接触而同时委派俩人出面。中央考察组的成员都明白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肯定会遵循组织原则,不会和省里的同志有私底下的接触。再说了,就付国良和杨志远,也和考察组说不上话,考察组下来,代表的是中央,岂会在意你一个省政府秘书长和省长秘书,在他们的眼里,两人根本不值一提。即便是周至诚省长想利用这迎接路上的这段时间,好像也没有多大用处。真不明白省长这唱得是哪一出戏。
副秘书长正想着,考察组乘坐的飞机到港了。等其他旅客先行离开,考察组一行才出现在机舱口。考察组成员依次走下飞机,大家出于礼貌,彼此问候,握手。杨志远级别不够,只能面带微笑站在付国良和省委副秘书长的身后,目迎考察组一行。
还别说,考察组的成员中,杨志远还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杨志远和此人早就认识,有些交往。与此同时,此人也看到杨志远了,他微微一笑,点点头,杨志远回以一笑,大家什么都没说。
自然不会是孙部长他们这些团拜会上拼过酒的部长,也不会是张悯,像这种中央考察组,根据回避原则,是不会任用祖籍在本省或者是在本省有过工作经历的人的。杨志远认识的此人为中组部某局局长,现为本次考察组的副组长。当年杨志远因为许晓萌的工作一事曾经找过他,他对许晓萌工作之事尽心尽力,杨志远当年没少上他家,和他没少聊天说地。此人姓李名长海,为杨志远的好友李长江的大哥。
大家分头上了两台车,杨志远和李长海坐到了同一台车上。接待考察组不同以往,要是平时杨志远在本省看到李长海肯定会热情洋溢,亲热无比,同坐一车,肯定会有说有笑。但今次不一样,考察组的成员除了刚下飞机时有些笑容,现在坐在中巴车上,一个个表情冷峻,要不就看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发愣,要不就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没有谁开口说话。
杨志远自然也不会傻乎乎地去和李长海套近乎。他坐在后一排的座位,默默地望着窗外尘土飞扬的机场高速施工现场出神。
车内一片寂静,只听到偶尔的咳嗽声和汽车行驶在高速路上的风声。
省委这次没有把考察组安排在省委招待所,而是根据周至诚省长的建议,把考察组安排在了省交通厅的交通宾馆。钟涛知道周至诚这样做同样是在避嫌,如果让考察组和周至诚同住省委招待所,是有些不妥,考察组下到本省,肯定需要不断地找本省正厅级的党政干部谈话。与此同时,也会有干部会到考察组的住地来反映问题,如此一来,进出省委招待所的人员肯定会很多,如果周至诚和考察组同处一地,就会给进出省委招待所的干部无形中带来压力。钟涛对周至诚的考虑表示赞许,笑了笑,点头同意周至诚的建议,于是考察组得以入住交通宾馆。
中午,省委全体常委出席了欢迎考察组的酒宴,这种酒宴形式对于实质,去繁就简,以茶代酒,宾主客客气气。钟涛代表省委对考察组的光临表示欢迎,组长代表考察组感谢省委的热情款待,希望省委支持考察组的工作。宾主双方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打着哈哈,对与考察有关的敏感话题,避而不谈。
这是一个例行的见面会,按规定,考察组到本省的第一天,省委常委们可以出于礼节与考察组成员一起吃顿饭,下一顿饭就要等到考察组离开本省的时候,省委常委们可以和考察组的同志们再一起吃顿饭送一下,中间不会再有吃请。此次见面会之后,大家就得公事公办,该考察的考察,该谈话的谈话,但绝不允许私底下吃请,如果有谁胆敢在考察期间犯这种向考察组成员请客送礼的低级错误,那他就是弱智,那就是主动往枪口上去送,别说想更进一步,只怕到头来连本来的位置都保不住。
这种酒宴,杨志远他们自然没有资格参与。钟涛书记和周至诚省长带领本省的一干常委在里间和考察组的同志们亲切交谈,以茶代酒。杨志远和刘书琦则在旁边的另一个包厢里吃饭,此包厢除了杨志远和刘书琦,也有范晓宁等其他常委的秘书。
省委常委的座次,依次为省委书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