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钧瓷的颜色多变,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
这种窑变,本来是一种病,但是古代士大夫却欣赏它的美,推崇备至,以至于钧瓷身价倍增,列入五大名窑之一。
总而言之,窑变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三种。
祁象十分怀疑,眼下这个走珠盘,就是在窑变的过程中,产生了质的蜕化,以至于形成了稀世珍宝,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这样的东西,全世界只有一件,坏了肯定就没有了。也难怪董家那个老太爷,宁死也要守护不丢,再多钱也不卖。
可惜的是,董家后人不争气,才便宜了自己……
祁象观赏着走珠盘,忽然心中一动,连忙抄起水壶,倒了几滴水在手掌中,然后轻轻的一挥,把几滴水撒到了盘上。
他想知道,所谓的滴水如走珠,究竟是不是事实。
祁象睁大眼睛,目不转睛的观看。只见清水落在盘上,顿时一滑,不过才滑了片刻,就直接散化了,并没有凝聚成珠的迹象。
祁象有些意外,又尝试了几次,发现清水无一不是在盘里动了一动,就停了下来,根本没有滴水走珠的情况。
适时,他才死心放弃了,想了想之后,也觉得释然。
祁象琢磨着,所谓的滴水走珠,应该是当时朱洪五等人喝高了,醉眼朦胧看不清晰,误把珍珠当成了水珠,也说不定……
不管怎么说,盘光聚月的异相,也足够让祁象觉得震惊,叹为观止。这一晚,他反复观赏盘子,直到夜阑人静,才把盘子搁在床头柜上,拥月而眠。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祁象悠悠醒来。他睁开了迷茫的眼睛,下意识地朝床头柜望去,在看到了晶莹剔透的盘子之后,他才算是彻底清醒。
祁象揉了揉眼睛,慢慢的坐起,忽然目光无意中一瞥,他就像是中了定身咒,整个人一动不动,突然僵在了那里。
“这是……”祁象用力眨了眨眼,定睛再看,只见在晶莹剔透的盘子中,好像多了几颗透明好像水晶一样的珠子。
一颗颗珠子,十分的清澈透亮,光滑而圆润,纯粹又干净,一尘不染。
乍看之下,祁象还以为是自己没睡醒,以至于产生了幻觉。但是他捏了捏脸皮,感觉一阵刺痛之后,就知道这是真事……
一时之间,祁象又惊又骇,更十分的好奇。他观望了片刻,也忍不住伸手出手指,小心夹捏了一颗珠子上手。
这一瞬间,他没感觉用什么力气,珠子就直接碎裂了,化成一小滩水渍,洒在了他手上。水渍非常的清凉,似乎还有几分清新自然的气息飘逸。
祁象愣了一愣,顿时瞪大了眼睛:“这是……水珠?”
“等等……”祁象心念百转,立刻靠近盘子,轻轻的一嗅。刹那间,一股很清冽,仿佛草木郁气的味道,就钻到了他鼻子中。
“无根之水,承露盘?”
。。。。。。。。。。。。。。。。。。。
这一周,没有任何推荐,新书需要成绩,请大家多支持,求收藏,推荐票。
第94章帝流浆?
此时,祁象惊喜交集,心头一阵狂颤,十分的激动兴奋,手舞足蹈。
要是在几天之前,祁象肯定不知道,这盘子中的几颗水珠的奥妙。但是在得到了水月散人的传承之后,他的经验大增,见识突飞猛进。
稍微一验证,他就知道盘中的水珠,非常的不简单,那是无根之水。
所谓的无根之不,那是指没有源头的水。一般来说,是指未落地的雨水,或者清早时候由于冷热温差凝聚的蒸气露水。
这样的无根之水,在古代中医学家眼中,属于一种药引。另外在修真者看来,这种无根水也是调养身体,清理五脏六腑杂质的灵露。
在汉代的时候,汉武帝刘彻妄求长生,听方士说用天降甘露拌玉石碎屑服食,可止阴气生阳气,长生不死,于是下令在西安建章宫修造了一尊托盘承露铜仙人。
史料记载,因为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乃作通天台,高二十丈,以香柏作殿梁,香闻十里,故又名柏梁台。
另外为了承接无根之水,还让人在台上建铜柱,高三十丈,上有仙人,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甘露,也就是所谓的仙人承露盘。
所以在看到盘子上由无根之水凝结的露珠之后,祁象就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汉武帝命人建造的承露盘。
当然,与汉武帝建造的仙人承露盘相比,这个盘子无疑十分微小,但是从功能上分析,两者之间却没有什么区别。
对比之下,祁象却觉得,这个盘子似乎更加的神奇。
毕竟汉武帝的仙人承露盘,尽管十分的高大,但是承接的露水,应该是水的形状。而眼下这个盘子,凝聚的露水却是珠子模样。
看着盘中的几颗水珠,祁象也觉得一阵惊叹,有些难以置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盘中的露水化成了珠状?
祁象百思不得其解,又忍不住伸手拿起其中一颗清莹水珠细看。不出意料,水珠才上手就直接破裂了,化成一团清水。
清凉的水中,似乎有一些渣质物。
祁象若有所思,手指微微摩挲了片刻,感觉这种渣质物,好像是冰……
他靠近盘子打量,只见剩下的几颗水珠内部,的确有小小一团清水在流荡。那个情形,就好像有一层透明冰膜,把清水包裹在其中,才形成了圆润的水珠。
只不过,水珠表面的冰膜,实在是太薄了。他拿起来之后,手指头的热量,立刻把冰膜融化了,才使得水珠破碎溅洒。
问题在于,水珠表面的冰膜,又是怎么形成的?
祁象沉思默想,忽然伸手触摸盘壁,立即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冰寒之气。晶莹剔透的盘壁,竟然像是覆盖了一层冰块,很是冻手。
“这是怎么回事?”
祁象惊愕之余,对于水珠冰膜的成型,也有几分恍然了。
他一动盘子,盘上的几颗水珠,忽然溜溜一滚,然后就好像滚雪球似的,沿着盘壁轻快的打转,好半响都没能停下来。
见此情形,祁象才算是明白了,朱洪五口中的滴水成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敢情盘光聚月,滴水成珠,这两个现象都是真事。只不过盘光聚月的现象,那是发生在前半晚,而滴水成珠,却是后半夜的状况。
估计当年,朱洪五是喝到了通宵达旦,才分别看到了两个场景……
祁象啧啧称奇,在研究盘子神奇现象的时刻,却注意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房间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使得盘中的水珠也有融化的痕迹。
到了九点左右,艳阳高照,盘中水珠顿时无声无息裂开,化成一片片水渍。
这个时候,祁象再摸盘子,就发现盘子的温度,也恢复了正常,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冰冷,显得十分的温润细腻,犹如羊脂美玉。
“好诡异的盘子……”
祁象来了兴致,研究了一个早上之后,中午吃了饭,就立即休息。睡了一觉,他晚上准时起床,然后准备花一个晚上的时间,看着盘中水珠成型的过程。
漆黑的夜晚,月亮皎洁明亮,如一盏夜灯挂在天上。
清亮的盘子,仿佛能够汲取月光,拢了一层又一层轻纱似的月光,最终映照在半空中,化成了一轮朦胧月晕。
银白色的月晕,逐渐变得清晰透亮,仿佛真正的月亮,清澈无暇,清冷华贵。
再次看到这样的幻相,哪怕有了心理准备,祁象还是忍不住一阵失神。好久之后,才勉强稳定心神,专注的观察盘子本身。
时间缓慢,一点一滴流逝。
祁象有足够的耐性,望着秒针如龟速般的挪移,转了一圈又一圈。
不知不觉之中,就到了凌晨时分,二三点钟。
此时此刻,半空中的月亮,也由清亮重新变得朦胧,一层光晕仿佛要散化开似的,有几分扭曲,摇晃不定。
察觉这个变化,祁象顿时精神一振,屏气凝神的专注观望。只见朦胧的月晕,就在半空中慢慢的坠落下来,然后落在了盘子之中。
就在这一瞬间,一团冰冷的气息,就在盘上旋转,隐隐弥漫氤氲雾气。等到雾气散去,五六颗晶莹剔透,仿佛纯粹水晶似的冰珠,就呈现在他的眼前。
“啊,这是……”
祁象瞠目结舌,他还以为那是露珠的,没有想到居然不是。不过更让他骇然惊喜的是,这种冰珠很像是传说中的一种东西。
“帝流浆?”
祁象不淡定了,又是激动,又是彷徨:“会是帝流浆么?”
在道家的经典之中,常提到一个与月华相关的名词,那就是帝流浆。
一些道士觉得,月华的精气,就是帝流浆。在他们看来,庚申夜月华,其中有帝流浆,其形如无数橄榄,万道金丝,纍纍贯串,垂下人间,草木受其精气,即能成妖,狐狸鬼魅食之能显神通。
也就是说,像草木这样,没有智慧的事物,想要成妖,必须受月华精气点化。主要是草木有性无命,流浆有性,可以补命;狐狸鬼魅本自有命,故食之大有脾益,能增加道行。
总而言之,帝流浆是好东西,不仅对草木精怪极大的作用,对于人类修行者,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祁象努力保持冷静,小心翼翼捏起一颗冰珠,一番端详之后,他直接塞到口中一咬。不费什么劲,冰珠就化开了,化成一团清凉的津液。
祁象吞咽了津液,仔细的体会了片刻,惊喜就变成了失望:“不对,应该不是帝流浆!或者说,这是弱化版的帝流浆,被稀释了几十倍,效果已经不显……”
“哎,就知道,没那么幸运。”
祁象摇了摇头,走珠盘再是神异,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是在烧造的过程中,窑工无意添加了一些特殊的东西,又经历了窑变,盘子才具备了凝聚月华的功效。
问题是,特殊的东西数量太少,不足以让盘子彻底蜕化变质。本质上,盘子还属于人间珍宝一流,不是修真界的玄妙法宝。
“不过,这样的月珠,也不是没用的东西。以月华配合荀草,好像能够炼制美颜丹吧?”祁象失望之余,也想到了废物利用,充分挖掘月珠的价值。
荀草,那是一种十分珍稀的植物,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
山海经有记载,青要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葌,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
意思是说,荀草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常人吃了这种草,可以青春常驻,容颜不老。
祁象可是非常清楚,世人为了保持自己的青春容貌,可以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能够找到荀草,再配合月珠提炼出美颜丹。
只要让人知道美颜丹的神效,祁象用膝盖也能够想到,那个场面有多么的疯狂。恐怕那个时候,一颗丹卖个上亿元,也有一大帮人抢着要买……
祁象憧憬向往,又慢慢归于现实,苦笑。
荀草啊,那是传说中的仙灵珍植,上古时期或许还生存。可是现在天地灵气溃散,那种需要灵气哺育才能生长的东西,或许已经灭绝了吧。
祁象叹了口气,继续琢磨月珠的功用。不知不觉之中,天也变亮了,烈日高悬,一颗颗晶莹冰珠,再一次破碎化开。
“又忘了,这还有时效性……”
祁象也不浪费,端起盘子,把月珠化成的清水喝了。除了一阵清凉,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但是如果能够常年坚持饮用,肯定会有一些变化。
“容颜不老,身轻似燕,无灾无病,好像不是什么难事。”
这样一想,祁象也觉得心里舒服多了。唯一不爽的是,这个过程需要几十年如一日不间断的坚持不懈。对于人心浮躁,习惯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这很难忍受得住……
祁象喝了清水,又仔细把盘子擦拭干净,然后搁存到箱子之中。只要盘子不接触月光,自然凝聚不了月珠。
或者董家的人就是这样,感觉盘子凝聚的水珠,没什么用处,只当是一种神奇的异相,并没有深入研究,然后把盘子束之高阁,深藏起来,秘不示人。
当有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观赏、炫耀……
最后三天,就要上架了,很需要大家的支持,求收藏、推荐票。
第95章茶话会
当然,祁象不至于把珍宝束之高阁,他其实也想到了月华水珠的功效。不仅是常年饮用对身体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可以添加到画符的灵泥之中……
月华水珠融合灵泥,对于画符肯定有一定的增幅作用。祁象自觉想法很好,可惜没有验证的机会。说到底,还是少了一根笔!
笔啊,也是个麻烦。
祁象又叹了一口气,捏着眉心琢磨着,还要不要再去善琏一趟。他考虑了半响,觉得去肯定是要去的,但是不是现在去……
毕竟走珠盘丢了,恐怕不仅是乔朱兴风作浪,估计董家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一闹腾起来,善琏肯定要成为是非之地。
祁象倒不担心,有人知道是他敲了闷棍,夺走了走珠盘。毕竟他当时把那个年轻人的衣服剥光,绑在热闹大街上示众,不仅是报复而已,更是把水搅浑,祸水东引。
当时,他在年轻人胸口写了一行字,这是欠钱不还的下场。
想想看,年轻人欠了多少人的钱?那么这些人,都有作案的动机。而且那些人也不是吃素的,调查到他们头上,他们肯忍气吞声?
反正可想而知,这一段时间,善琏肯定很热闹。
祁象觉得自己性子宅,还是老实待家里好了,就不凑这个热闹了。等风声过后,再去也不迟。他现在很淡然,不想急于一时……
在祁象沉吟之时,忽然心生警兆,感觉似乎有一股诡异的力量涌现。他吃了一惊,反应也不慢,立刻一摸口袋,取出一张漆黑的卡片。
这张卡片,就是在善琏的时候,那个叫白莲花的漂亮妹子的遗落。祁象也仔细研究过,知道卡片有些不同寻常,但是缺乏足够的信息,却不知道卡片的真正玄机。
这个时候,他惊奇的看到,漆黑的卡片突然冒出了一层青烟。
祁象见状,心中一惊,五指自然弹开,把卡片掷扔下去。卡片一落地,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团青烟飞快升腾,瞬间消失不见。
“什么情况?”祁象愣了一愣,低头打量卡片,然后惊愕的看到,漆黑的卡片在这个时候居然已经碎裂成渣,七零八落。
祁象皱眉,若有所思:“这玩意,好像是烽火狼烟之类的东西,用来传递信号,锁定目标的……啧,白莲花……就是这样报答我么?”
祁象沉吟了下,就耐心等待起来。
大概过了一个多两个小时,他就接到了山门守卫的电话,说是他的快递来了。
“快递?”
祁象有些意外,让门卫把快递送来。那是一个常见的纸皮包裹盒子,上面有封条单据。不过单据十分简单,没有寄送人的信息,也没有收件人的姓名,只有一个地址。
地址就是庄园所在位置,那么作为庄园的主人,包裹自然是寄送给他的东西。
“厉害,这么快就锁定位置了……”
祁象挥手把门卫打发离开,拿起包裹掂量了下,感觉包裹很轻,好像是空的。
“怎么说,我好歹也是你的恩人,应该不会有什么算计吧?”
祁象把包裹转了一圈,仔细的打量一番,也没觉得有什么危险征兆,就顺手把封条撕开,打开了纸皮盒子。
盒子开启,祁象目光一瞥,就看到盒中有一张鲜红亮金的请柬。
“咦?”
看到了请柬,祁象怔忡了一下,有些莫名其妙。他还以为,盒里有什么支票、银行卡之类的东西。他最近挺穷的,有人送钱上门,他肯定不矫情,很乐意收下。
没有想到,居然是一张请柬。
祁象也没多想,顺手把请柬拿出来,然后就闻到一阵幽香弥漫。淡雅的香气,还有细密坚韧类似金属的质感,都足够说明,这张请柬十分高端,不是街上随便能买的物件。
祁象有些好奇,手指头灵巧一挑,就打开了请柬。
“七月七日,苏州大茗山庄,花草茶话会!”祁象目光一扫,也看清楚了请柬上的内容,顿时眉头一皱,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要请我吃饭么?”祁象想了想,又觉得不像。毕竟茶话会,应该是指很多人的聚会,绝对不止两个人。
“但是花草又是怎么回事?观花赏草聊天么?”
祁象琢磨了半天,也猜不出对方的目的,干脆不猜了。反正还有几天,就是七月七日了,到时去了,肯定知道是什么情况。
时光如水,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几天过去。
这一天,祁象起了个早,坐车来到了苏州。
作为一省之会,国家历史名城,苏州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是富庶之地。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的突出鲜明。
特别是苏州的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大茗山庄,说是山庄,其实也是一栋园林。
山庄位于苏州城外,那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整个庄园占据了绵延几个山头,还有山脚下的一片湖泊,也属于山庄的范围。
一般来说,苏州园林的建筑,那是以小见大,利用有限的面积,以假山、池水为主,辅以亭台楼阁等等建筑物,营造出咫尺之间,千岩万壑,环山而视,步移景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