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耳-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建民看着山中傻逼的样子,好笑道:“这次算是过关,不过清明上河图?”

“下面是这次最重要的拍品,也是存世最早的一幅清明上河图题材,唐闫立德版清明上河图手卷,全长四米一,宽三十……”

麻美悄悄走到山中龙彦身边,用日语低声告诫几句,赶紧转身离开。山中也是一脸紧张,这次就是来抬价,但最后要让吴天缘成交!没想到抬价也是个技术活,自己还真不能太冲动。

“起价一亿六千万,每次加价三千万!”

“我出两亿!”

拍卖师话音刚落,吴天缘霸气直接加到两亿,全场一阵骚动。

“我出两亿三千万!”

山中龙彦死死盯着吴天缘,小心的加了一手,这次不能再失误!

“哼,两亿八千万!”

吴天缘故意扫了山中龙彦一眼,不屑的再次出价。

“三亿一千万!”

山中偷偷看了看一旁的麻美,见她微微点头,继续加了一手。这次他们预计的就是三亿五千万到四亿,一是唐代真迹稀世珍品,还是清明上河图题材,就算不是吴天缘,也能上三亿。(未完待续。)

第254章谁要挟谁?

“三亿四千万!”

吴天缘霸气侧漏站起身,大声道:“各位朋友,我志在必得!给个面子可否?”

所有人面面相觑,这个价格让他们买都不买,又不是毕加索和梵高,实在欣赏不了中国的字画。

“我出三亿七千万!”

山中龙彦一咬牙,看见吴天缘志在必得的样子,心里有点底气。虽然已经到预估价位,但为了能让陈东升高看一眼,铤而走险一把,吴天缘再加一手,四亿自己就放弃!

就在全场目光聚焦在吴天缘逐渐举起的号牌时,突然他拿起电话,脸色一变,站起身跟着胡建民快速离开!

“这……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懵了!霸气十足的土豪突然接了电话,走了?

拍卖师一脸郁闷看着面色铁青的麻美,不知道如何是好?

“日!”

麻美气的全身发抖,直接爆粗口,平时都是男人日自己,今天也是醉了!

“哈哈哈!你小子真无耻!”

胡建民笑着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原来是他暗自拨通吴天缘电话,两个人趁机放弃离开。

“妈的,小鬼子想宰老子?早的很!”

吴天缘不屑道:“珍妮那边传来消息,已经把部分情书交给马克斯家族的杰克,他们很重视,后天就来京城!”

“到时候唯一的条件就是闫立德的清明上河图!马克斯家族是大股东,现在又是皇室的人,这种有损皇室脸面的事一定要低调处理。别说四亿,到时候老子一亿都不给!”

果然杰克一行人低调的来到博物馆,两个人密谈了一个多小时,他满意的离开。第二天佳实德就送来清明上河图。

“清四王,王鉴,清明上河图!”

“清宫廷画家,沈源,清明上河图!”

“明四大家,仇英,清明上河图!”

“元秘本,清明上河图!”

“最后是唐闫立德,清明上河图!”

吴天缘亲手把五幅画依次放进展柜,中间留下一个给故宫马上送来的宋张择端,唐宋元明清,传世经典!

“可惜吴湖帆没有画过清明上河图题材,真是遗憾!”

欧阳老爷子一脸无奈道:“我这辈子也是值了!临死前竟然能亲眼见到五幅唐宋元明清的清明上河图,五幅富春山居图,五幅西湖十景!”

南宫老爷子一脸痴迷道:“等展览结束,我就在博物馆住下,一定要临摹一幅出来,就算是死也值了!”

牛峰把吴天缘拉到一旁低声道:“天缘博物馆开幕领导很重视,国家文物局局长亲自要来剪彩,国内除了故宫,也就是你有这个面子!”

吴天缘无所谓,谁来都一样,以后每天开门,有票就能进。

“过两天保力把十二铜首也送过来,配合圆明园展厅,新闻联播也要来专访,你想好说辞,这次真是要风光喽!”

牛峰看着吴天缘,领导昨天刚找他谈话,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说马上再提升一格,副厅级待遇!

他有时候做梦,自己会不会靠着吴天缘的关系,一直混到文物局副局长干干?

不光是他,就连王军也刚提了一格,成为国安一处的重点培养对象,权利大了不少,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听完吴天缘以后的宏图大志,牛峰充满希望,这个小子办事有原则,但不迂腐!有手段,还能保持初心,真是难得。

领导下令以后全力配合吴天缘的任何行动,人身安全上升到最高级别,王军能调动的资源也增加一倍。遇见大计划还能随时要求支援,甚至是特种兵都可以出动!

“怎么样?紧张不?”

孙雨瑶挽着吴天缘手臂,笑着调侃道:“你这个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喽!”

“还真有点紧张!”

吴天缘实话实话道:“毕竟努力了大半年,全世界东奔西跑,终于有了点成绩。现在天缘的水平只能说不丢人,但真正说数一数二还差的远。”

“见识过隐世家族的实力和背景后,总有种不安全感!他们太强大,强大到一个念头就能消灭咱们,这个很不好,要奋起直追!”

吴天缘霸气宣誓道:“等找到九鼎后工作重心要转移,资源为王,渠道称霸,努力让咱们变成巨无霸,谁也不敢轻视我!”

孙雨瑶痴迷的看着自己爱人,这样男人才值得追随一辈子!自己也要紧跟他的脚步,做好背后的贤内助,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这是你送的礼物?”

吴天缘突然接到一个大包裹,打开竟然是十几幅明代真迹,然后接到黑狐的电话。

“小小意思,你博物馆开幕我就不去参加了,估计我去了你心里也不安生!”

黑狐在电话里调侃道:“上次的事我铭记于心,我百变黑狐欠你一份人情,有需要就开口!”

吴天缘点点头道:“都是朋友,虽然方式不同,但咱们的目的差不多,你要多加小心,有需要就找我!”

“好!”

吴天缘挂了电话,能感觉到黑狐也是热爱民族的人,铤而走险盗枫丹白露的圆明园藏品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后还低价卖给自己,是长期合作的好盟友。

“这是我们单馆长,今天提前来祝贺你博物馆开幕!”

吴天缘赶紧迎接上去,耿老带着故宫单馆长亲自来道贺,这个面子不小!

“吴馆长的事迹我们都很佩服,客气话不多说,以后故宫大门永远对你大开!”

单馆长笑道:“我们现在正式邀请你成为故宫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名誉专家!以后可以自由进入库房,两家博物馆可以深度合作,多举办点有影响力的展览如何?”

吴天缘高兴着,这个福利不错,最适合自己去吸收能量。上次要没有故宫的上百件元代真品,自己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启元代。

现在成为名誉专家,有时间就去摸摸宋代珍品,这个真是凤毛麟角,有便宜就要占!

“还有我作为国家博物馆协会会长,也邀请天缘博物馆作为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加入!以后全国省一级上百件博物馆都可以交换藏品,联合展出!”(未完待续。)

第255章国宝内幕

耿老插话道:“馆长,你这个邀请来的晚喽!最早南京图书馆和江苏博物馆都邀请吴馆长为名誉专家,昨天浙江博物馆也正式邀请,咱们故宫才排第四个!”

单馆长也不生气,反而笑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他们天高皇帝远,哪有故宫离得近!”

他拉着吴天缘低声道:“小吴啊,你看咱们两家都在京城,又交换过藏品,以后是不是有优先选择权?”

“你不用听首都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的忽悠,他们手里的重器根本比不上故宫!其实我们还有几个压箱底的密室,下次去看看?”

吴天缘赶紧答应,故宫压箱底的宝贝?真是好奇是什么?

接下来的两天博物馆更加忙碌,保力送来十二铜首,这个是最引人注目的重器。在行里人看没有什么,但对于大众这个是最值得看的宝贝。

故宫的国宝清明上河图也运到,这个是64件限制出境的真正重器,每次展览都要上报文物局审批。被誉为千古第一长卷,吴天缘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赏到。

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画,然而画完不久金兵就大举入侵,杀人焚城,汴京城内大火三日不熄。张择端在画中详尽地描绘了汴京繁华的同时,甚至将宋军防卫松弛、消防不力等北宋岌岌可危的原因都隐藏其中。

图中用于消防瞭望的望火楼成了凉亭,驻扎的兵营被改作饭铺茶肆,摆上了小桌小凳,装消防用水的木桶改装军酒,兵卒饮酒无度。城门毫不设防,胡人自由来去;商铺违章搭建,隐患重重。

然而宋徽宗除了一枚双龙小印似乎也没有多看这幅后来传世的名画一眼,当年的宋徽宗没有意识到张择端画中北宋的诸多问题吗?或者说这位久居京城帝王早已看透了宋朝的大势,只不过他想玩一手置之死地而后生?

后世研究指出,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不合理处实则有一个且唯一的解答,不管是虹桥上混乱的人群,还是毫无防卫、敞开的城门等等,都是阴谋,而这个阴谋背后的策划者极有可能是宋徽宗。

张择端只是一个记录者,而正是他的记录才能让后人看到千年前一场涉及宋、高丽、辽、金、西夏、方腊六方势力的旷世奇局!

有人总结出清明上河图四大不合理之处,第一就是望火楼。汴京城内外共有120个坊,当时绝大多数建筑都是砖木结构。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到:“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驻屯军兵五百余人,及有救火家事。则有马军奔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街、汴京府各领军级扑灭,不劳百姓。”高处有人驻守观察火情,下有兵马随时待命,从消防的角度来说已是严密到位。

然而在《清明上河图》中,画中的望火楼竟摆上桌凳,如同凉亭,倒成了登高观景之处。楼上无人,楼下无马。驻扎的兵营甚至已被改作饭铺茶肆,摆上了小桌小凳。

事实上北宋默许军中动用余钱营运,用来贴补军费,叫作“回易”。因此挪用军费,甚至克扣军饷,来放债、置办产业甚是常见。只是“易”是易了,“回”却难回,利钱大都落进私囊里。也就不难理解这好好的消防军营为何成了“私人”产业。

第二是军巡铺,闹市“孙记正店”旁的小屋,是军巡铺屋,相当于消防站。画中却是满满的酒桶,俨然成了酒馆。

屋里的水桶本应盛满消防用水和泥浆,屋墙靠着的带圈长杆,应该是《东京梦华录》中提到的用于扑灭火苗的工具“麻搭”,在顶端的铁圈上还应该缠绕上大团麻绳,以便蘸上泥浆压制火苗。

三个兵卒光着上身,或拉弓满弦,或缠护腕,显然是喝完酒正精神抖擞。消防用具被搁置,驻扎兵卒饮酒无度。可以想象一旦火起,消防调度将难以进行。

第三是城门口,汴京城天子脚下,城门口城墙上空空荡荡,比起四处的热闹这里尤为冷清。墙头仅有一门吏,如其说是守门倒不如说更像是看风景。

城门口更没有士兵守卫,任人出入。有趣的是,张择端哪里都不画胡人,唯独在应该有防卫却没有的城门口画了骆驼队与胡人,其中意图颇耐人寻味。

第四是沿街商铺,图中街道两边大量的屋檐前加的雨搭以及从平房伸展出来的遮阳棚和挡雨棚等用于或开设买卖,或摆摊设担,侵占道路,影响交通,尤其是消防通道。这些商铺的确让汴京城看起来格外繁华热闹,却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

欧阳老爷子研究清明上河图超过三十年,感叹道:“越研究越钦佩古人的智慧,自故宫藏《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被重新发现六十年以来,关于此图的众多谜团一直困扰着学界。其中谜团之一就是关于今故宫藏清明上河图是否“残缺”或“完整”之谜,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重点。”

“时至今日清明上河图“残缺说”,已被众多国内知名专家所持,这种观点影响巨大,几乎已成学界定论。在我所看到的多部美术史论著及文章中,都引述《清明上河图》时均持“残缺说”观点。”

“正是由于此原因,故宫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组织专家展开了清明上河图补全工作,并对“补全卷”专门召开了由国内顶尖的古书画鉴定专家参与的评审鉴定会。与会专家都对“补全卷”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对清明上河图在流传过程中缺残后半部的很好补全。”

“最终补全卷以国家二级保护文物的评定被北京故宫博物院予以永久收藏,这样以来对清明上河图“残缺说”无疑给予了一种最高规格的学术定性。但也有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清明上河图“密码”却能证明清明上河图是完整的,在长达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并未残缺!”

吴天缘好奇的等着欧阳老爷子的下文,他对文物背后的故事最感兴趣,现在还听不见宋代声音,好多内幕不能了解。(未完待续。)

第256章内有乾坤

“能证明这幅画完整的就是作者在绘制清明上河图时所留下的绘制布局密码,将其定名为“二均分法”密码、“六均分法”密码与“十二均分法”密码。

欧阳老爷子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给吴天缘看,分析道:所谓二均分法密码,就是将画从中部平均分开,这时可以看到这条均分线正好落在清明上河图中心部位的拱桥顶端,而拱桥部分正是这幅画所描绘场景的高潮所在。”

“六均分密码,就是将《清明上河图》平均分为六段。首段为市郊风景,中段是汴河沿岸景色和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为热闹的市区街景。”

“在首段“市郊风景”的后部有很长一段汴河并有卸粮码头出现,而在中段“汴河风景”的尾段又出现了街区。这种分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做法只是为了更直观的向读者介绍这幅伟大长卷?”

“现在还将此画卷以三段来看,首先看到首段中部是一片旱柳树林,树林上下贯穿,除下端留有一点空地外,几乎密不透风,把首段中的郊野景色和即将出现的街市与汴河景色分割开来,而这种幕墙一样的树林在之后的画卷中再未出现过。”

“中段的中部是全图的高潮拱桥,而后段的中部正好是高大的城门。这时观者都可看到首段中部的树林、中段中部的拱桥和尾段中部的城门都是图中最高大、壮观的景物。如果把三段图景均分为六段,就可以看到,三条均分线分别从这三段画面正中心分过。”

“更惊奇的是,分割线正好落在了树林之上,拱桥中部和城门的中心部,这分明是张择端当年绘制清明上河图时有意的布局,这也正是证明这幅画流传至今的仍是完整图卷的有力证据。”

欧阳老爷子兴奋道:“我们内部也研究过多次,认为既然画家当年在绘制清明上河图时有意对画面进行布局,其中就会隐藏着更多的布局密码,所以又在“六均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二均分法”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令笔者更为震惊的布局密码。”

“在六段图的正中部划线,把清明上河图平均分为十二段。立刻看到,六段图中第一段的正中分线从郊野中的一片草屋中间穿过。在六段图中第二段的正中分线附近汴河开始在图中出现。依次类推,都是如此!”

吴天缘认同的点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达5。28米的巨型长卷,画家在绘制此类长卷时,肯定会对画面事先做好布局,这样才能保证画面不乱结构合理。

况且它属于界画长卷,作画时使用界尺,这样对画面的布局与比例结构要求就更高。而今《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布局密码,充分的证明了清明上河图是完整的,在长达几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并未残缺。因为此画如曾在流传过程中残缺,那绘者当年的布局一定会大乱。而今布局井然有序,正好证明其完整无缺。

欧阳老爷子走到最后,总结道:“除此之外,画的开端和结尾,也很好的证明着它并未残缺。在清明上河图的开端部分,有一段一厘米长的空白,在此空白处除有地面的少许描绘外,并无任何景物。这一现象在之后的画卷中从未出现,这样的留白正表明着画卷顺理成章的开端。”

“而在结尾部分,路北垂柳的根部已经与路南树枝顶端连在了一起,把向西去的路完全的封堵,这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是从未有过。这正表明着当年绘者的用意,就是表示画卷的结束。并且在画中所绘的柳树众多,但皆为旱柳,垂柳仅此一棵,这更表明这绘者结束此卷的用意。”

吴天缘大开眼界,一直以来自己有异能,文物会自己告诉所有的内幕。今天听完专业人士的分析,肃然起敬,人家是靠多年仔细研究,整理各种数据,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这个态度值得自己学习体会。

“传说当年在北宋东京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其中有一个青年画师,他说可以把首都东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来,这个青年就是来自山东诸城的张择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