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汉-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按八卦学说,此时为雷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初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的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两日。

所谓的新年,这个在汉朝是没有,冬至也就相当是现在比较大的节日,可以当作是新年来看待,在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也就是说在这个大节日里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做,所以这天(冬至节)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过一个安身静体节日。

“这么多讲究!?”林斌很是奇怪,这么一个大节日,为什么到了现代变没有了?也终于知道刘为什么那么慎重的告诉自己明天是冬至节,原来预先说要好好准备一下。可是,林斌又懵了,他不知道要准备什么!

“啊?哦!馄饨……面?这个时候有馄饨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还在不断发生的事情,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林斌听完呆了,原来混沌就是这么来的,自觉大长见识,“狗肉没有!羊肉自然是不缺,傍晚的时候交代伙夫长,让他们选好羊羔子,必须在天明之前弄好,明天和将士们好好乐乐。哦!对,还有酒,把抢来的酒拿出来用上!新年……,原来冬至这就新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发懵之余,林斌招呼陈汐继续监督士卒操练,自个儿心里乐呵呵往回走,这是要详细问问刘应该怎么个准备法了。他来到了汉代都六七个月了,这会还是头一遭过……嗯?算是新年吧?

第一百零一十四章:冬至大节(下)

清早,林斌睡梦中听到了微细的“咩咩”叫声缓缓睛,他斜着脑袋朝窗外看去,天际仍是一片黑暗,倒是城楼之外的屋檐处有着下面火把照映的光亮,他看看枕边人,尽量不发出声音,缓缓将盖在身上的被褥拉开,林斌起身后借着炭炉的微微的光线瞧去,睡在炭炉旁铺上的秋菊把被褥裹成了一团,而本该看管炭炉的春香半身盖着被褥成半趴的姿势在打盹。

由于室内炭炉的关系,人睡醒后总是会觉得口干舌燥,而这时候也经常发生人在睡梦中由于空气不流通而被闷死的事情,所以大户人家总是会安排下人彻夜不眠看顾炭炉,和注意空气的流通。

林斌穿上衣服走向春香,他蹲下去轻轻拍了春香的肩膀几下,春香迷迷糊糊中睁开了眼睛,看到林斌的一霎那是想惊呼,但被林斌捂住了嘴巴,只“唔”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春香知道自己失职,嘴巴被捂只能满是祈求的看着林斌。要知道说,若是在宫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必然要被处死。当然,这里不是皇宫,林斌更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春香只是下意识做出了潜意识反应。

林斌比了一个“嘘”的手势,春香小鸡般的点头,林斌这才松手。

春香得到自由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下拜,依稀能看见娇小的身躯也不知道是被冻,还是因为害怕而在发抖,她本来就胆小怕事,自跟了林斌后,也不知道是哪里听来‘武人难伺候,一怒既杀人’的传言,时刻谨慎,看到林斌成握刀姿势就会开始小腿肚子发颤。

林斌皱眉,这小丫头胆子实在太小了。他指指熟睡中的燕子。又指指秋菊。重新比了一个“嘘”的手势,这才放轻脚步走向房门,拉开一个空隙走了出去。

一到外面,林斌呼吸到带着凉意的空气,立感睡意尽退,他边活动手脚边探顾四周,依稀能看见黑暗中站在各个城墙段的士卒不断运动着保暖,更远处的是以一什为单位的巡逻队在来回巡视。这些老士卒已经在草原上血腥作战中养成了一种习惯,那便是尽可能提高警觉。那种稍有不慎就会丧命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

田瑛小跑而来,立定身躯,双手抱拳,“大人!”

林斌微笑,“辛苦了!昨晚有什么动静吗?”

依稀可见田瑛戎装上带有雪花,说明他并不是躲避在屋檐之下,而是时刻巡视于各个城墙段。这让林斌感到很满意,两人公务式的对谈一番,田瑛继续执行任务,林斌则是走到城垛旁向下而望。

古人的冬至与新年无异。所以总会希望在冬至这天不用劳作,进行难得的玩乐,而这时的娱乐太少,那只有重视吃食和访友。所谓冬至吃食,有条件的人家会弄来狗肉或羊肉,算是进补;而没有条件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吃法。因理位置不同,或捏馄饨,或搓丸。所谓搓丸其实就是将糯米碾成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糯米丸子。

长达五千年以上的华夏历史除了是一部战争史诗,还是一谱璀璨的食谱。华夏古来重吃食,随着年岁涛涛而逝,有些吃法流传了下去。而更多的则是被历史长河所湮埋。

既是大节,必然要有大节的气氛。因风俗所致,冬至需进补,伙夫彻夜屠宰羊羔,远观而望,借着火把的照亮可见木架之上已经钩挂处理好羊躯,凹渠之内流淌混着雪片的牲畜之血。或许是过节的气氛感染了伙夫,虽是熬夜忙碌但仍可见脸上带着洋溢笑容,他们低声谈着一些什么,时而还会齐齐向城楼观望而来。

几乎每个士卒都说,追随上这么一位大人是福气。无它,乃是因为林斌没有这个时候阶级观念,几乎是自己吃什么,下面的人就吃什么,人生活百年基本上都是为了那张嘴在忙碌。

公孙宏仿佛幽灵一般从黑暗处出现,离得尚远,一声呼唤,“大人……”

林斌没有回头仍是微笑看着下面忙碌的人群,他开始明白人们为什么那么渴望高高在上,从上往下观望真的能生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似乎什么都能尽收眼底的满足感

公孙宏迈着脚步来到林斌身侧也是向下而望,他抽了抽鼻子,冰冷的空气里混杂着一股从屠宰场飘来血腥味,这种味道能让长年在刀口上舔血的人感到莫名的兴奋,至少公孙宏闻到后就是精神一振,眼睛也不由自主眯了起来,似乎十分享受的模样。

“准备得怎么样了?”

“祭台已经搭建,共摆放袍泽骨灰三千七百三十一,冥牌四百二十三。”

冬至有祭奠的习惯,无论是平常庶民或是达官贵人都会进行祭祖仪式,另外还有一道风俗就是在今天摆案祭天,不过这个是皇家做的事情,在民间并无流传,此举大概就是祈求上天让国家国泰民安来岁更好的意思。

林斌在征战之中一直有个习惯,那便是尽量不抛弃战死袍泽的遗体,这让麾下士卒非常感动。他昨晚知道有传统祭奠仪式,便让公孙宏率人搭建一台,用来摆放战死袍泽骨灰,想在众将士之前祭奠一下战死袍泽的英灵。

“四千一百五十四人……”林斌重复念了许多遍,略有些伤感。

一名精兵练就,所付出代价的是三四名新兵的身死,历来的冷兵器厮杀本就非常残酷,林斌所执行的替补制度是练出了一支精锐敢战之师,但也导致了巨大伤亡。

“大人莫要感伤,生存之道莫非淘汰之法,若不如此,我等如今恐也是荒原骸骨。

林斌感伤了吗?是真的伤感了,不然也不会想起要祭奠袍泽在天英灵。战争本来就是看着一名又一名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在身旁身死,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不后悔也没有后悔的资格。他听着公孙宏所讲述的那套。觉得有些熟悉。忆想起来原来是秦国鼓励将士征战厮杀的话语。

就个人感情而言,林斌比较欣赏秦风那种一怒既杀人的豪男儿气概,两人也就有一搭没一搭闲聊,听见城楼下有马蹄声,两人向下看去,一队五十名骑士在雪幕之中整装列队,林鹰还是像往常那般大声分布警戒位置,骑士齐齐应“诺”攀上马背又是一番检查装备,在一声号令之中驱马出城。这是要去换回在外警戒袍泽了。

“这几天陆续有发现小股牧民在向汉境靠近,应该是想进入汉境躲雪,这事以前也经常发生吗?”

“正是如此,每岁皆有牧民在雪季为躲避风雪亦为躲避马贼劫抢进入汉境,只是今冬前来汉境之数少了许多,他们在开春之后便会离去。”

林斌释然,这个时候的国界本来就非常模糊。在交界处来回移动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他听马贼可以在雪季出外劫抢,心下一动,“边界马贼很多?”。至于为什么牧民比往年少了许多,因为他们一路杀过来,还很多的话就奇怪了。

公孙宏给出了标准答案,“大人若想招抚马贼也无不可,马贼之中甚多乃曾是汉军,只因兵败而散。又畏惧受罚这才在外游离。大人如有公主免罚之令,只需派遣数名骑士前往一呼,必有马贼归顺之。”

林斌很尖锐的问:“那么为什么汉军各郡的都尉没有这么做?”

公孙宏答能答,但是不好直接说出来。或许有人想过要招抚,但是由于汉军律限制,一郡都尉是没有资格发出招抚令,不然就是违制,要接受调查。官场本来就龌龊。哪个不是小心翼翼不想犯错免得落人把柄,很多都是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被政敌拿捏住。弄了个身死家破的下场。

林斌低头沉思,既然自己这支军队没有编进汉军体制,那也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他决定有闲暇时找刘要招抚令以备不时之用,也将加派出外的骑兵,要知道就是想招抚也要能找到马贼才有用。

东方渐渐露出鱼白,往常这个时候城内应该都是一片‘啷啷’催促士卒晨起铜锣声响,今天铜锣声没有响起,但仍是有士卒步出屯兵屋,像极非常不习惯平静似得探头探脑,发现了相熟的袍泽就凑上去一番海侃。

随着天越来越亮,整个城内开始热闹了起来,遍处开始有了笑声。

深知团队精神的林斌在士卒用过朝食之后招呼来了军官,明说过节也就该有过节的气氛,让他们招呼袍泽按照习俗去军需官那里领取红布,做一些类似彩球的东西悬挂于高处。

军官不明,皆是用迷惑的表情看着自家大人。

“过节嘛!这天一片雪白的,不在建筑物挂一些红彩条像是过节吗?这天没事做军士带人出去城北伐木,晚上篝火用得着。”

军官得令而去。

林斌换上一身便服也下了城楼,一路走过耳边听着士卒欢唱,心下深感愉悦,漂泊无定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见士卒们畅快欢笑,可见十分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林斌看见有些士卒在捣弄一些小玩意,知道那是要送给相熟袍泽的礼物,这也是现时的习俗,过大节总是会互相送一些礼物表达心意。他一番游逛感受节日气氛,偶尔停下来与士卒交谈,却发现因为自己存在让士卒感受到了压力,这样反而有那么点适得其反,索性回到了城楼,从高处观看下面愉快的人群。

笑声能使人愉快,这便是过节的作用,条件所限制下,人们会尽可能的让自己身处于那一片欢乐之中做所能做之事,参与永远比旁观更加让人贴切感受自己的存在,这是一种美妙的心态。

一整天忙碌就是为了等待夜晚的来临,直至夜幕降临,天公作美,天际不再飘雪,也因为这样让气氛到了最浓烈的时候,处处篝火之边围着笑了一整天的人们,空气之中飘荡着羊肉膻味,虽不怎么好闻,但这就是冬至节的特色,也更能感受到现在是在过什么节日。

丝毫没有任何废话的,在林斌一声“尽情玩乐!”的招呼声中,士卒扛来了伙夫处理好的全羊,将祂挂上了木杈,又有士卒合力搬来了煮好羊肉汤,将锅汤摆在了有人的每一个所在,在浩大欢呼声中带有北疆特色的冬至节也就这么开始了。

在公孙宏的安排之下,妇女们在最适当的时刻出现了,她们跳着华夏民族传统的袖舞,虽没礼乐,但是士卒可没享受过这种待遇,看得有滋有味。这时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士卒们都是一群大老粗,兴奋之余狼嗷一声,陆陆续续有士卒也跑出去,呵呵作笑舞着属于家乡的舞蹈,气氛越加热烈了。

而林斌呢?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那个用白布围起来的所在,饮酒时总会向那里比了一个‘请’的动作,遥祭身死的袍泽……

第一百一十五章:长安来人

者已逝,活着的人缅怀逝者,抚慰内心的伤痛,坚强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次次倒下后都坚强再站起来,无论如何艰辛,无论有什么压力,这个伟大的民族总会团结一致度过难关!

次日,天气终于放晴,林斌重新站在城楼远望平原,一看那整个一片白茫茫的方,强烈的冰冻凝固了无限大的积雪面,像极整个天都冻结了,强烈的光照耀着雪白的原野,四面八方只看见吹拂起来的落雪形成一条条白色斜线。在荒野里,风执拗把一切都往一个方向吹,一卷就是一片白网拔而起,仿佛可以笼罩万物。

回望城内,士卒依然像往昔那般,红扑扑着脸操演戈术,他们踏的方依稀可见狂欢过后的痕迹;那些屯兵屋的屋顶积满了白雪,没有操练的士卒忙碌着正在清扫,时而有士卒控制不住手舞足蹈滑下去跌在雪堆之上,引起的是一阵阵善意的哄笑。

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棉祅,为了耐寒只能一层层加套麻衣,这让士卒的的灵活度大大减少,其实若不是为了训练军律,在这样的时节里汉军没有操演军阵的惯例,应该尽量不集结太多人,一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训练搏杀技巧,这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训练方式。

林斌归纳了现代军队的几种搏杀技巧,亲身教导给了几位军官,匕首刺杀术所改良的刀术自然是不必再进行叙述,只是将现代军队中的擒拿技巧又传播了下去,至于其它就根本没有必要,现时的军队有自己的搏杀技巧,并不是每一样东西都需要进行改进,有一句话叫‘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也改、那也改。所造成的只能是适得其反。

其实现在的军队已经有了良好的训练体系。比如训练士卒体力。训练体力方法有许多种,最普通的便是列队负重长跑,由于现在没有所谓的负重袋(沙袋)所采取的是扛木桩进行奔跑,与之现代相比没有不同。

当然,现在是雪季,面本就平滑,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所以负重长跑无法进行。在林斌的又一番教导之下,非常老套却有用的。仰卧起坐、俯卧升等训练方式被普及了下去。而这个时候本来就有了石锁、吊杠等等东西的存在,自然不需要林斌再费什么心思去捣弄。

一番严谨的体能训练、战技训练进行之余,林斌很自然而然的把现代那种比武练兵方式借鉴了过来,让士卒穿戴木制的甲冑,手持木制的武器进行对抗演练,士卒或持木刀、或持没有杀伤力的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混战式的对抗,在浩大的呼喝喊杀声之中非常有实战的感觉。这能训练士卒勇气,也能让士卒适应混乱的场面,以便在日后实战中不至于会手忙脚乱或是胆怯。

在整训的同时,以最小的伍为单位直至曲(千人)。开始了系统化整编行动,古语有云‘养兵,必养精’,这里不是说士兵的精锐与否,而是从最小的单位对士卒进行划分,善近之卒配予短刃(刀、剑)。大力之卒配予长兵(戈、矛),又有善射之卒配予弓、弩。这些也不是林斌的想法,而是这时候本来就有这样的制度。

为之亦然者,所谓精兵并不是善战之卒,而是令行禁止之士卒。军队,首重军律,军律不明则士卒多乱,所谓的乱。就是不尊号令,而现时汉军律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制。这自然是不必多去操心。

现代军人或多或少都会去学一些古代的兵法,林斌也不例外,他接触过的兵法很多,最着名的当然是《孙子兵法》但非常遗憾的是其中的练兵篇早就失传。其中《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两本兵法倒是有详细写出练兵的方式,适当拿出几条练兵之术倒也没有破坏目前汉军的练兵方法。

连续多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