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汉-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虎豹骑军获得对胡虏作战的胜利他们都要欢庆好几天。虎豹骑军的战绩被越传越神奇,有些小孩童还天真问虎骑是不是真的能以一当十,问着被大人拍一脑勺子‘哎哟’一声也不哭,露出崇拜的眼神直勾勾看着虎骑等待回答。

霜这人没什么坏毛病,就是有点喜欢显摆,当下将从追随林斌的那一刻起的故事开始讲,讲一半被村民们邀请进村招待,痛快洗个澡,当夜喝着村民自己酿一直舍不得喝的浊酒,讲着林斌指挥若定英姿,讲着虎豹骑军是怎么诞生,在草原上的每一场血战,讲到后来因疲惫又喝了不少酒都口齿不清了还在吹嘘自己在林斌的眼里是如何的重要。

在这一刻,虎骑部众终于明白自家大人一直在说的“为民族而战”是什么意思,无它,就是在经历血战之后看着同胞们知道敌人被击败时露出的欢喜表情,看到同胞因听到自己军队的名字而感到心安的那种满足感!

虎豹骑军,这四个字在经历一场又一场与异族的血战后注定被争相传诵,它的善战威名也将因为一场场胜利被传播到每一位渴望听见自己军队获胜的人耳朵里!

第一百四十二章:善战知名(下)

边塞大捷!”

鸿翎急使所过之处,乡里乡亲欢呼之声如雷而起,感情丰富的汉国人激动得留下了欣慰的热泪。大捷啊!这个字眼是多么悦耳,汉国有多少年没有从边塞听到告捷的声音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一代的汉国人已经憋屈太久了,有多少家庭的男人在北疆边塞战死,数都数不清!

这一次,告捷的鸿翎急使喊得声嘶力竭,他们终于能扯开嗓子呐喊华夏军队战胜了入侵的异族骑兵,唯一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不能喊出‘汉军’这两个字,他们没有脸面喊出来,只因这次告捷功劳最大的并不是汉军。只要生活在边塞的人都知道在异族入侵的时刻汉军做的是龟缩防御,只有那支声名赫赫的虎豹骑军以一万的兵力英勇站了出来,他们喊出了华夏人憋在胸口早就想喊出来的那句:“杀光那帮入侵杂碎!”

将近一年的时间足够让边塞的庶民了解太多,渴望有强大后盾的人们,他们不会去传颂汉军防御作战的事迹,汉军已经龟缩了几十年,一次次都是任由边塞庶民在平野任由异族杀戮,他们为什么要去传颂这么一支看似胆小如鼠的军队!人们要得是英雄,敢怒吼一声“杀贼!”挺立出来抗击异族入侵的英雄!现在人们争相传颂的英雄出现了!

是谁敢于率一千兵力深入草原?他用四个月的时间在草原上与异族展开了生死搏杀,每战必胜!他解救了被掳华夏人重新给于了丧失生存希望的人活下去勇气。用手中锈迹斑斑的战刀告诉麾下军队,“别怕。我们比他们更加勇悍,屠光他们!”,每挥舞一次战刀,必有成千上万的华夏儿郎应“诺”,在咆哮声中冲向战场。他铸就出了一支不败的军队,这支军队用热血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他们的口号是:为我们的民族而战!

庶民不懂什么是民族,他们只看见异族骑兵冲进了家园,狰狞着脸“嘎嘎”怪笑,挥舞着弯刀屠戮没有反抗能力庶民、放火烧毁茅屋的时候,一阵轰鸣的马蹄声响起,没有持旗的骑军出现,他们拔刀而立大声用中原话咆哮:“大人有令:片甲不留!虎豹骑军——杀!”

“呼啊!!”

千百看着让人感觉剽悍异常的骑士,他们同样狰狞着脸庞,但不知道为什么,人们看到身穿红袍的骑士狰狞的脸庞并不感觉害怕。反而生起得救了的感慨,忍不住在心里狂呼:看呐!我们的军队来了!

那一刻。人们似乎才知道华夏儿郎面对异族骑兵也有人不会胆寒发抖,那些勇悍的华夏儿郎,他们驰骋而上与入侵异族战作一团,呼喝着“不相干的人走开”,用手中战刀轻易宰杀那些看似野蛮的异族骑兵,印象中荒蛮嗜血的异族骑兵面对那支骑军的时候。竟是被砍瓜切菜的杀个干净!?

人们看得目瞪口呆,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活了几十年,从就没有看见过华夏人敢于和异族骑兵做正面的交战,还把异族骑兵杀得毫无还手之力,顷刻之间异族骑兵不是被杀就是溃逃。

“他们刚刚喊什么?”

“片、片甲不留,杀、杀……”

“不对!是喊虎豹骑军!是那支深处草原痛宰异族骑军!得、得救了!”

无数人在喊“得救了”,等待他们要进行感谢时,虎豹骑军因为要追击溃败的异族骑兵早已经没有了踪影。虎豹骑军是离开了,但是他们又好像没有离开,他们英勇作战的英姿永远烙在了观看搏杀的庶民脑海里。渴望被保护的庶民欢呼声炸响,庶民呼喊着虎豹骑军的名字。愿苍天护佑那些为了保护华夏人而在四处征战的好儿郎!

不到数日,虎豹骑军奔波于各追杀入侵的异族骑兵的交战事例被那些得救了的庶民传出去,人们渴望有强者保护心愿终于实现,随着虎豹骑军追杀入侵者的军事行动被曝露,各乡民自行招集起来武装士气高涨,那些怨念汉军只会躲在兵堡内的热血男儿喊着“我们不是独自在战斗”,曾经不止一次想要联系虎豹骑军,有些是联系到了,提出要加入虎豹骑军作战序列的请求,这些请求无一例外的被拒绝。

“我家大人有严格的军令:不得无顾扰民,违令要挨鞭子。”

也在打胡虏!”

“我家大人有令:不能与庶民发生太多接触。你们没战马,会拖累我们的速度。”

“你们后面不是那么多没有人骑的战马?”

“我家大人有令:军队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敢劫抢军队财产的任何人,杀无赦。缺少食物可以给,凡属虎豹骑军的战马,包括但不限制于家庭、女人、甲冑、兵器一切属于大人和军队所有,打主意的人别想好过。”

一连串的‘我家大人’有令听的请求加入的人有些儿发懵,回过神来的聪明人大概明白那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了!虎豹骑军是一支骄傲霸道的军队,一旦被虎豹骑军认为是自己所有,任何人都别想动,动了就要和人拚命。

“保护士卒家属不?”

“我家大人有令:嗯……原话是这么说的‘敢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不过咱是虎豹骑军,不是什么强汉,咱们只知道胆敢犯我虎豹骑军虎威者,跑到天涯海角亦要杀绝!”

傲气十足的答案,马上骑士高高昂起了头,宣布他是虎豹骑军的一员,他就是万千庶民争相传颂的善战者,他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满足。

反应过来的人们听到霸气十足的宣言,升起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羡慕,心里狂呼“看呐!只有虎豹骑军敢喊出犯我者杀无赦的口号,在他们治下必定无比安全,没人敢去侵犯这么一支善战的军队!”,脸上马上露出急切和盼望的表情。

无数的人围过来,齐齐请求:“我们要到林将军治下!”

骑士嘴角一勾,露出奸计得逞的猥亵嘴脸,“我家大人名叫林斌,目前在西河,你们如果自愿过去,可以在渡河寻找到留守的豹骑,但是必须说明的是:我家大人不担负任何官方的责任,是你们自愿到河西,一切与我家大人无关。”

但听之下,语气简直和林斌一个模子印出来一样,这名正是林鹰,他十分崇拜林斌,一直把林斌当成了学习的对象,除了他也真没有人会这么刻意的去学习林斌的语气和说话的神态。

诱拐华夏人往西河迁移也是作战计划的一部分,虎豹骑军的随战仆从数量很大,随战仆从的家属比重已经失去了平衡,林斌需要用华夏人来平衡人口结构,但是他又没有权力对汉民进行迁移,只有隐晦耍一些手段来让汉民自行迁移到西河定居。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措,但如果不怎么做的话,虎豹骑军就将是被游牧民族同化,而不是把游牧民族汉化,迁移人口势在必行。这样不但能改变目前失去平衡的人口结构,林斌还能从迁移的汉国人这里得到兵源,增强虎豹骑军在整支武装中的比重,主要战力一旦没有占优势这就不止是同化与否的问题了,很可能还会本末倒置,引发祸乱。

像林鹰在这么做的人不在少数,各的虎豹骑军每每一有机会就会向庶民们提示,虎豹骑军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治下的民众,不反对有人迁移到西河,有意愿的可以自行迁移。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随着虎豹骑军抗击异族入侵的事迹被越传越广,前往西河能受到保护的消息伴随虎豹骑军的善战之名被边塞庶民得知,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一幕,边塞庶民自发性的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动身往河西赶。

“听说了吗?抗击异族骑兵的主力是虎豹骑军,汉军还是像往常那般躲在兵堡和要塞里瑟瑟发抖。”

“两万对二十五万!虎豹骑军大胜!”

“是啊是啊!光在雁门郡林斌、林大人就歼灭了匈奴的十万骑兵,林大人还一刀就把匈奴的一个王爷劈死,一吼吓死一两百人呢!”

“辽东那边也有林大人的虎豹骑军在作战,已经击败了乌桓贼,正在往雁门赶呢,听说俘虏了两三万的乌桓贼,杀了不下五万哇!”

“林大人身高一仗,骑着一匹八尺的龙驹,单骑纵横在两万匈奴骑兵的战场厮杀,他手持一把会发红光的刀,劈死一两千人,安全而退……”

“听说了么?虎豹骑军……”

“林大人……”“虎豹……”

第一百四十三章:反他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贤弟此言虽好但如今为兄甚忧失关上深究,周都尉已然战死疆场,身死得保家业,为兄难啊!”

李椒摆出愁苦表情,握住樽盏的双臂作势一抬向林斌请酒,他几天和林斌相处下来,两人因为都有意深交渐渐相熟,彼此之间都明白讲清楚了一些事情。现在,李椒心忧失关之责正在向林斌讨教应对之法。

林斌知道雁门都尉周元在关破自刎的消息委实痛惜了一把,因为在周元自刎,李椒撤退不到两个小时内林斌就率军从后方攻击游牧民族联军。痛惜归痛惜,过去了的事情再怎么去想也没有用,他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今后应该怎么发展。

从李椒这里,林斌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自己的善战之名已经传到了汉境之内,长安也因为这一次异族入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多受诟病,现在老百姓所争相传颂的是虎豹骑军击败了入侵的十五万游牧民族联军,而不是汉军。

舆论的压力给当局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传颂虎豹骑军善战的同时林斌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差不多只要是有人聚集的方,总会听见有人在谈论林斌怎么领导虎豹骑军痛击入侵的游牧民族联军。

如果林斌是汉国的将领那或许还无所谓,问题就在于林斌没有汉国授予的官职,迎战游牧民族联军的军队也不是汉国官方军队,谁都知道那支善战的军队是林斌部曲。这让主管汉国军事的太尉属感到无比的尴尬。

在不得已下,只有隐晦的领导舆论。公布了林斌是南宫公主家将的说法,希望以此来改变舆论的发展方向,将舆论引领往对皇家有利方向。但是当局的反应太慢了,引领舆论的动作非但没有起到效果,还产生了一种新的说法,说有人想要贪墨军功。抹掉林斌在抗击异族入侵的功绩。

林斌知道这些事情后的反应是有喜有悲,是个人就会希望自己的名字能被传颂、被人记住、被人喜欢,把自己当成英雄,问题是在舆论决定一个王朝兴衰的时代里,有时候越出名下场就越惨,他绝对不希望自己因为名声太过响亮而被当权者顾忌。

林斌目前面临两个选择:

其一就是散布消息,自己的确是南宫公主的家将,将所有功绩归属到皇家身上,这样不但能得利还能从皇家那里得到实际好处,但如果真的这么做话。就要考虑是不是会让麾下的将士们不满。毕竟虎豹骑军大部份对汉国并没有什么归属感,相反。某些将领对汉国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异族的恨意,如果这一部份将领因不满功绩被侵占产生了芥蒂,以后虎豹骑军就将面临重新划分职权的局面,这并不是林斌所想要的结果,这么做话只会让手底下的人离心离德。

其二就是任由事情自己发展下去,自己来个闭口不言。这样做的话有一定的风险。如果皇家认为自己是怀有目的所以在皇家需要的时刻不表态产生负面影响,虎豹骑军今后就不但需要应付草原方向的威胁,还要被汉国倾力打压,这更加是没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林斌将樽盏中的浊酒一口喝光,轻轻放下樽盏很明显叹了口气,“李兄的事情好办,书写率军强攻而下,力战夺回关隘,这里除了是你部将就是我的部曲,我不说出另外话。谁敢说事情不是这样?”

李椒呆了呆,随即感激又替林斌满上。“贤弟之盛情,兄愧领了。请畅饮此盏!”

两人相请而饮。

李椒沉默了一会,说道:“贤弟之忧虑者,乃是今上如何看待此事。今上多次与家父言道,贤弟救护公主之功挂记在心,只因朝野多事尚才无法表彰。以家父之见,今上对贤弟甚为可喜,若不如此,为何倾力相助贤弟资办军械啊?”

林斌心里不以为然,皇帝若真的看重早就赐官加爵了,毕竟救护公主的功劳摆在那里,然而皇帝是利用他吸引门阀世家的注意力,这才给了军资,其他什么表示都没有,要是早就赐官加爵现在朝廷也不会面临舆论的压力。但是呢,林斌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感恩的模样,“今上之情,某不敢忘。”

李椒又道:“贤弟啊!如今富贵摆在眼前,为何静默不语?若贤弟亲写书信遣人送往长安,今上必大喜,此前诸功与今番护国之功两相交合,封侯亦非难事!”

林斌含笑颔首,作出倾听状。

李椒大手一挥,激动无比,“以两

游战边塞尝得百胜,此乃不世之功也!今番庶民多有战之名,贤弟亦被公主看重,若所做得当,怀抱皇家贵冑之躯又有何难?兄但听一事,望贤弟如实相告,不知愿否?”

林斌再一次颔首,脑海里也浮现了刘这个泼辣的婆娘,想起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觉得发闷的同时又感觉有些刺激,特别是想起在城楼发生的荒唐事更加肯定要是把那泼辣的婆娘弄到手也不错,毕竟是公主嘛,能弄到手心里首先就觉得骄傲和征服感。

“贤弟是否已经把翁主给……?”

林斌发现世家子弟说话果然很喜欢拖着一个尾音,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通常都能套出想要的答案。

李椒见林斌久久不答以为是不好意思,无甚所谓的笑笑,“此事关乎贤弟前程,望如实而告。”

林斌有些哭笑不得,“呃……兄长是问我有没有把刘奕翠给吃了?没这回事,长年征战在外,就是想也没有时间啊。”

李椒听罢舒了口气,“如此甚好!”

林斌露出迷惑表情。

李椒解释道:“兄明言也无不可,今番谈罢莫要落入他人之耳才是。贤弟应否?”

林斌当然是说:“好”

“翁主奕翠乃是反王之女,虽貌美天仙,然,美貌之女子天下何其多也,何人愿意为一美貌女子染上那令人忌讳的名声?为此,翁主奕翠虽貌美天仙、亦知书达理,但却无人敢于娶纳,自今年芳十九尚无夫家。此为何?乃皆为前程尔!”

林斌听得明白,李椒是说,刘奕翠背负着反王之女的名声,就算人长得再漂亮,人品再怎么好都没有人愿意娶回家,刘氏皇家虽然没有规定国戚不能被人纳为小妾,但大家都为了前程,深怕被皇家忌讳连把刘奕翠纳为小妾都不敢,导致刘奕翠都十九岁了还是待嫁之身。他知道李椒是在提示自己,如果想要封侯拜将,最好是不要和刘奕翠有染,不然会影响皇家对自己的封赏。

“多谢指教,不过……”林斌哂笑,“我嘛,对女色不是很看重,随其自然就好。”

李椒差点被酒噎住,自古哪个英雄不爱美人,他才不信林斌不想把公主娶回去,这可是成为国戚的最佳途径,也是被天子重用的基础啊!

“贤弟志在抗击胡虏,兄深知之,此乃大丈夫也!来,再与为兄饮了此盏!”

“抗击胡虏,人人有责嘛!哈哈,来,喝!”

两人一顿呼喝,直至天黑这才散席……

在接下去的几天里,林斌相续得到各的斥候回报,正式确定鲜卑、乌桓等联军已经溃败出境,同时也得知公孙宏、甲贺率领得胜之师往雁门赶的消息。既是已经尘埃落定,他就把注意力转到了整顿随战仆从和关注朝廷动向的这两个方面来。

经过几天的思考,随战仆从的整顿方针林斌已经做好部署,可谓是一切就绪只等东风,只要出战的军队一归回就马上可以进行。

在出战军队相续归回之后,林斌也按照计划,派遣几个心思比较灵巧的部曲携书信赶往长安表示服顺,另一方面就是修书给南宫公主刘,和她聊一些家常,再抱怨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适当的表示自己的不满。按照林斌对刘的了解,只要自己实话实说,刘必然会为自己说好话,后面受到汉国朝廷那边的压力会相对减少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