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点和其他乘客不同,当司机突然刹车的时候,其他乘客会脚步踉跄,站不稳。

    王保强却站的很稳,一点不受影响。

    他用眼睛看着车窗外的世界,高楼大厦,车来车往,随着太阳的升起,京城沐浴在阳光之中,显得金碧辉煌,和电视里一样。

    他有些兴奋,和身旁的同乡说话,没有得到回应。

    坐了大半夜的火车,同乡们都很累,这些人不是第一次来京城,早已习惯了这座城市。

    那些高楼大厦只是看起来很美好,和他们没有关系,或者说,他们建起了高楼大厦,却轮不到自己住进去。

    他们只希望老板不要拖欠工资,干活的时候不要受伤,到了年底能拿着钱回家过个好年。

    等到来年,继续重复着这种生活。

    王保强不理解同乡的心情,他来京城是为了圆一个梦想。

    那是他自小的梦想,王保强在电视上看到李连节的电影,就萌生了学功夫当明星的想法。

    为此,他到少林寺学了六年的武术。

    在少林寺的六年里,王保强过得很辛苦,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跑步练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一趟。

    然而,他在少林寺没有等到机会,没人找他拍电影。

    于是,他离开少林寺,前往京城,京城有电影学院,有电影制片厂,到处都是拍戏机会。

    在王保强眼里,这座城市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

    一个多小时后,同乡带着王保强下了公交车,来到一处破旧的院子里。

    这儿是京城郊区的民房,都是大杂院,一个院子里能住上几十口人,多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有做小生意的,把房子当作仓库。

    院子中间有自来水管子,大家公用,没有厕所,上厕所要到远处的公共厕所。

    环境可想而知,但胜在便宜,一个月不算电费,只要九十块钱。

    同乡和房东谈好价钱,拿了钥匙,带着王保强进了一间面积不大的房子,里面有三张木板床,一张旧桌子,其他什么都没有。

    他们放下行李,把房间打扫一遍,从行李中取出被子,铺在床上。

    为了省钱,被子是从老家带来的,忙完这一切,到了早上八点多。

    同乡带着王保强出了院子,外边不远处就有小吃摊,几张小板凳,一张长条桌,有稀粥、油条和包子馒头,价钱实惠。

    王保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看了看价钱,馒头三毛,包子五毛。

    他要了四个馒头,一碗稀饭,总共一块五,就着桌上的咸菜吃了起来。

    这是他在京城的第一顿饭,一旦找到活干,老板会管两顿饭,就不用自己花钱了。

    吃了早饭,回到屋子里,同乡商量着下午去附近的工地看看,上午先歇歇脚。

    王保强觉得累了,就在外边的水池旁用凉水冲冲脚,他不显冷,在少林寺习惯了。

    躺在被窝里,他很快睡着了。

    醒来后,在外边吃了碗面条,同乡前往工地,王保强没有去,他要去京城电影学院。

    打听了要乘坐的公交车,他踏上了寻梦之旅。

    京城电影学院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只隔了一条路,叫做黄亭子路,王保强走在这条路上,就像是走在了梦想的大道上。

    此时京城还处在过年的氛围中,拍戏的剧组不多。

    如果是平时,这条路上会非常热闹,有大批的群众演员在电影学院和电影厂门口等机会,有群头过来挑选,被选中的人才能进入剧组。

    剧组的人很少直接过来挑选群众演员,太麻烦。

    王保强初来乍到,不懂这些,寒假还没结束,电影学院门口冷冷清清。

    他并没有失望,在电影学院外边有不少剧组招人的告示,上面有影视剧的名字,招演员的条件,以及联系方式等等。

    这些是不怎么出名的小制作,投资在一百万以下,或者是学生的毕业作品。

    只要投资超过两三百万的项目,剧组会有相对正规的试镜程序。

    在一些电线杆子和墙上,贴着大量小广告,同样是剧组在招人,也有用影视公司的名义,这一类基本上都是骗人的,收了报名费就让回去等消息。

    王保强沿着马路,挨个的去看,对他来说,这都是拍戏的机会。

    他觉得来京城太对了,这么多机会,总能让自己成为明星,他尤其关注有关武行的消息,他要像李连节一样成为武打明星。

    看了一个下午,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了好几趟,王保强一点都不累。

    他觉得梦想离他如此的近,触手可及。

    他摸到的是墙上的小广告,他还不知道这些广告和成为大明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距离。

    王保强兴冲冲的回到住处,和同乡说起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只要能进入剧组,成为武行,练了几年的功夫就能派上用场。

    他会成为武打明星。

    同乡看着王保强,暗地里摇头。

    他们在工地上找了一份工作,明天开始上工,他们没有成为明星的想法,只想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就足够了。

    “保强,听叔的,明星哪有那么好当的,踏实的打几年工,赚点钱,回家娶个本分媳妇,生个娃,别想那些个有的没的。”同乡劝说道。

    “叔,俺想试试。”王保强倔强道。

    同乡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他们是邻里乡亲,知道这孩子脾气倔着呢,为了学武跑到少林寺,是个不听劝的人。

    王保强躺在床上,外边的冷风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冷飕飕的,他裹紧被子,想着明天有可能到剧组拍戏,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五章 提醒

    二月中旬,国内媒体转载了一份外媒的报道,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是一份九九年十一月刊载于《福布斯》杂志上的文章,文章列出了五十位华国富豪的名单,也就是所谓的富豪排行榜。

    榜单划分的较为简单,分为四个档次。

    个人或家族财富超过十亿元,五亿元到十亿元,一亿元到五亿元,五千万到一亿元,国内共有五十人上榜。

    《福布斯》为这份榜单特意制作了一个封面,上面是一位华国人,不过这个人物两边的面孔风格迥异。

    一边是华国七十年代的老旧穿戴,一边是手拿大哥大、带着金表的形象。

    《福布斯》是美国的一家专业的商业杂志,以刊载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类专业性文章着称,在财经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在国外备受关注,国外的多家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

    他们认为这是华国产生资本家的例证,从中能够分析华国财富阶层的崛起和财富社会的变迁。

    华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

    还有媒体戏称华国人终于找到了致富光荣的感觉。

    外国媒体对于华国总觉得神秘,这份榜单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让他们了解到这个国家正在经着的巨大变革。

    财富永远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

    三个月后,这篇文章被国内的媒体转载,题目叫做谁是华国最富有的人?

    国内的富豪阶层第一次出现在了公众面前,老百姓终于知道那些人最有钱了。

    林子轩看着报道,露出了苦笑,因为他也在榜单之上,排在了第四十八位,属于五千万到一亿的那个档次。

    富豪榜上的五十人名单,以信托、制造、保健、房产和资源等行业为主。

    演艺圈进入榜单的有两位,另一位是刘晓青,排在第四十五位。

    刘晓青进入榜单不仅是片酬的原因,还有房地产投资和各种外贸公司,一直以来,她都是演艺圈最富有的人,被称为亿万富姐。

    林子轩作为好梦公司的老总,还是畅销书作家,总资产超过了五千万。

    他之所以苦笑是因为这不是什么好事儿。

    华国人一向讲究财不露白,有钱人不愿意让人知道,那些暴发户除外。

    一个是真正的有钱人习惯了低调,还有就是枪打出头鸟。

    这份榜单会引起媒体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比如税务部门,你挣了多少钱,交了多少税,两方面一对照就可能查出来问题。

    此时企业偷税漏税是普遍现象,很难查的出来,税务部门没有精力全面盘查。

    富豪榜就像是一个指路明灯,告诉税务部门就查他们这些人。

    所以,看到这份榜单,林子轩第一个反应是让好梦公司和合作的出版社查一查自己有没有偷税漏税的情况。

    他和出版社每半年结算一次版税,出版社同样有偷税漏税的可能。

    再者说,这份榜单不够真实。

    华国的富豪不能说多,却也不少,林子轩就认识一些比他还有钱的人,但那些人没有进入这个榜单。

    这份榜单来自于一名叫做胡闰的英国人。

    他是一位会计师,九七年从伦敦来到沪城工作,没有混出名堂,到了九九年七月份,他产生了一个念头,要制作一份华国的富豪榜。

    他制作富豪榜的目的不是给华国人看,而是想在欧美等国引起关注。

    胡闰制作榜单的过程相当粗糙。

    他和几位同事通过翻阅华国金融类的报纸杂志,慈善机构的捐助名单,以及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公司纳税的金额进行估算。

    这些公开的资料成为他制作富豪榜的依据,加上他的猜想炮制出了一份名单。

    由此可见,胡闰选择的是那些知名度高,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企业家。

    林子轩符合这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影视公司的老总还是畅销书作家的身份,他的收入都不难估算。

    胡闰认为林子轩的财富超过七千万,未来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查资料,极为仓促,并没有认真的了解华国的国情,当然也没有渠道去了解。

    作为一名没什么名气的外国人,不可能被华国的富豪阶层接纳。

    九月初,胡闰把炮制出的五十人名单寄给了欧美等国的商业媒体。

    包括《泰晤士报》、《金融时报》、《财富》、《商业周刊》、《福布斯》等近十份专业的财经媒体,最终《福布斯》选择了刊登这篇报道。

    胡闰在其中写了一段话。

    “马上到来的十月一日是华国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如果把成功定义为拥有财富多少的话,那么这五十人就是华国的最成功者,他们的故事能让世界更好的了解华国的社会。”

    这就是富豪榜产生的过程,事前完全没有和这些富豪们沟通。

    胡闰并不知道他给华国的富豪们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富豪榜被国内的媒体转载后,富豪们有两种反应,有些人根本不想上这个榜单,有些人却想方设法的想上榜。

    林子轩是不想上榜的人,不是他矫情,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他开的车子不超过五十万,不会穿一身名牌,或者带价值上百万的名表,和华国大部分富豪一样,保持着低调的生活。

    这个榜单对他的影响不小,让他以富豪的身份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比如参加慈善活动,要是捐的少了,肯定会被骂,都是前五十的富豪了才捐那么一点,有没有良心,黑心的资金家。

    这种情况以后会经常发生,还会有人跑上门来拉投资,求募捐等等。

    一旦拒绝,或者给的少了,会被抨击,道德绑架在国内屡见不鲜。

    相对来说,他排在最后面,压力还不大,那些排在前面的富豪估计不会好受。

    放下报纸,林子轩让慕姗姗给刘晓青打个电话,提醒刘晓青注意税务问题。

    女人之间好说话,刘晓青这两年的发展重心放在了商业上,影视作品不多,大家来往的少了些,不过还是朋友。

    这个提醒是朋友间的应有之义,至于她听不听就没法管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六章 缩影

    由于富豪榜的出现,林子轩接到了不少要求采访的电话。

    不仅有娱乐行业的记者,还有财经类的记者,甚至是华国电视台的财经频道。

    做财经新闻的人对于好梦公司的资产很有兴趣,他们想知道这家国内第一大民营影视公司到底赚了多少钱,股权如何分配。

    作为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好梦公司不需要对外界披露公司的业绩。

    但记者能查到好梦公司制作电影的票房,到目前为止,好梦公司制作的电影总票房超过两亿五千万。

    这还不包括正在上映的《渴望》续集。

    其中冯晓刚的四部贺岁片和《一声叹息》总票房是一亿两千万,还有《生死抉择》和《小城之春》等其他不同类型的电影。

    《渴望》续集如今已经拿到了三千万的票房,突破五千万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仅仅电影一项好梦公司就有三亿的票房。

    记者推测好梦公司在电影上的盈利至少有上亿元,更何况这家企业还制作了多部热播的电视剧,收益颇丰。

    算下来,六年内好梦公司的盈利或许超过了两个亿。

    这是外行的算法。

    首先这些电影并不都是好梦公司的投资,不少是合拍,有其他资金入股,最后肯定要分账,不是好梦公司独占。

    其次记者没有把投资成本去掉,那可是电影公司出的钱。

    再说,还有公司的运营成本,缴纳的税费等等。

    他们光看到了票房,却不知道最终落到电影公司手里的钱并不多,除了赚钱的电影,还有赔钱的电影呢。

    当然,好梦公司肯定赚了钱。

    截至到今年,影视剧都算上大概有八千万左右。

    事实上,公司没有这么多钱,《卧虎藏龙》和《渴望》续集的投资还没有收回来,下面还要投资拍影视剧。

    这就是曝光的坏处。

    记者不负责任的报道好梦公司赚了两个亿,要是税务部门按照两个亿来查,那数据肯定对不上,他们会认为好梦公司在票房上存在瞒报的现象,有偷税漏税的嫌疑。

    这要是查下来,耽误工作是小事,还会出现各种谣言。

    一旦税务部门进驻好梦公司,第二天就会谣言满天飞,什么好梦公司要垮啊,林子轩已经跑路啊。

    所以说,上富豪榜只会带来麻烦。

    林子轩在公司召开会议,一方面是内部的自查,看看有没有偷税漏税的现象。

    民营公司对税收这一块不太重视,没有完善的财务系统,也没有请专业的财务公司,作为老总都不清楚公司到底有没有问题。

    华国的民营公司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不少民企就是这么垮掉的。

    另一方面是对外的公关,召开记者会,向记者介绍好梦公司的营收状况,不能让记者进行不实的报道。

    和其他民企不同,影视公司有公关的经验。

    有的民企不愿意透露公司的财报,或者公司本身就有问题,不敢透露。

    这样的公司容易引起税务部门的关注。

    林子轩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旦查到公司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就补交税款,把事情解决掉,不留隐患。

    等补交之后,再向媒体澄清公司的收支状况。

    林子轩这边还能应付,采访刘晓青的记者更多。

    她本身是大明星,又上了富豪榜,巨额财富和明星光环的叠加,有关她的新闻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

    和林子轩的低调处理不同,刘晓青颇为高调。

    她就是那种张扬的性子,作为明星习惯了抛头露面,还出了一本书叫做《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

    即便有了慕姗姗的提醒,刘晓青面对记者的采访仍然口无遮拦。

    她和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生意,尤其是房地产投资。

    包括在沪城火车站购买三百亩地建造不夜城,在虹桥机场购买一百八十亩地建造名流社区,在沪城郊区购买两千亩地修建大型公墓。

    还有在全国其他城市的各种地产投资,总计超过十亿元。

    “我的资产多到我都没办法说清楚。”刘晓青这么对记者说道。

    实际上,这些投资都不是她个人的资产,而是她利用自己的名气从其他地产商哪儿拉来的投资,或者说地产商利用她的名气赚钱。

    双方一拍即合,盘子越做越大。

    林子轩觉得胡闰根本不了解实情,只是看到媒体的报道,认为作为华国炙手可热的大明星,投资那么多房地产,身价肯定不菲。

    他判断刘晓青应该有一千万美金的资产,也就是八千多万人民币。

    就这么把刘晓青放到了富豪榜上。

    可以说,胡闰把刘晓青给坑了,不过目前看来她很享受这种感觉。

    媒体对刘晓青的财富神话做了大量的报道,刘晓青成了各大新闻的头条。

    国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