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少量较为敏感的情节需要修改外,这部《电视剧》算是过审了,预备六月底在华国电视台黄金档播放。
华国电视台开出的价格是每集一万五千块,十集电视剧就是15万元。
这时候电视台购买电视剧不是按照质量,而是按照集数。
而且,收购价是固定的,很少溢价收购,也就是说不论这部电视剧的投资有多高,品质有多好,都是这个价格,就算是一部质量差的电视剧,也是一样。
此时电视剧市场的价格还没有放开,不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
那么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怎么赚钱呢?
这牵扯到版权的问题,艺术中心卖的是播放权,不是版权。
一旦《外来妹》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引起全国轰动,其他省市的电视台自然会来购买播放权,虽然价格会更低,但只要有五六家电视台购买,就能小赚一笔。
如果《外来妹》没有引起轰动,那就是砸自己手里了,铁定赔本。
以前华国电视台自己投资的电视剧,赔本了就内部消化,像是《渴望》这种大热剧就会赚的盆满钵满,道理是一样的。
和华国电视台签订了播放合约,把《外来妹》这部剧成功的卖出去,林子轩松了一口气。
他相信这部剧能火爆起来,给艺术中心赚取第一桶金,缓解资金的压力。
为了庆祝,慕姗姗决定在新家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她大学毕业前的确没怎么做过饭,最多是帮着李虹摘摘菜,打打下手,很少真正的实践。
这几个月来,慕姗姗钻研了厨艺,自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水准了。
新家里小厨房的厨具一应俱全,在邻居家借了一块蜂窝煤,引火成功。
林子轩负责洗菜,慕姗姗切菜掌厨,围上围裙之后还真有一种家庭主妇的风范。
忙活了半天,饭菜上桌,林子轩发现吃起来真的不错,看得出慕姗姗是用心学过的。
“不错,继续努力,还有进步空间。”林子轩夸奖道。
“我这已经是大厨的水平了好吧,本厨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厨艺传授给你,以后你就是咱家的主厨了。”慕姗姗宣布道。
“呃,那你干嘛?”林子轩不解道。
“当然是监督你啊,顺便负责品尝。”慕姗姗得意道。
“我觉得品尝这种辛苦的任务还是我来吧,你应该继续厨师这种很有前途的职业,要不畏险阻,勇攀高峰,为华国的厨艺事业奋斗终生。”林子轩鼓舞道。
“你想的美,我决定了,明天就开始传授厨艺。”慕姗姗信心满满的说道。
“别啊,你做的饭菜这么香,我还没吃够呢,明天继续啊。”林子轩奉承道。
“你不会想说一辈子都吃不够吧?让我做一辈子。”慕姗姗语气不善道。
“你还真了解我,把我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林子轩打趣道。
俩人吃着饭菜,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电视剧,拌着嘴,这里终于有了家的气息。
第六十六章 这一年
林子轩和慕姗姗开始筹划婚礼的事宜。
时间定在6月23日,这一天是星期日,大家都有空,也不准备举行什么结婚仪式,在出租车公司租辆车从慕姗姗家把人接出来,回到林子轩家里就成了。
必须先回到林子轩的家里,这表示新媳妇进了林家的门,等到下午再返回他们的新家。
中午请亲戚朋友和同事在饭店吃顿饭,考虑到慕姗姗这边可能来文化部和电视台的人,他们选了一家稍微上档次的饭店。
这时候喝喜酒不用考虑礼金的问题,关系近的一般送点日常生活用品,关系一般的就是来吃喝一顿,没有压力,是真正的贺喜。
亲戚这边不用他们操心,林子轩和慕姗姗主要考虑请哪些朋友和同事,要列出名单来,算一算到底摆多少桌酒席。
慕姗姗的交际圈在电视台,林子轩的交际圈在演艺界,还包括以前学校里要好的同学。
林子轩想了想,在名单上加了胡影的名字,这是他在京城广播电台时少儿栏目组的组长,对他很照顾,做人要懂得感恩。
“这就是那个要给你介绍对象的人吧?”慕姗姗的记忆力很好,还记得这件事,“要是她知道你和我在一起了,不知道会怎么想。”
“当然是认为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了。”林子轩大言不惭的说道。
“你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好像是癞蛤蟆什么的。”慕姗姗故意道。
“那是我谦虚好不好?”林子轩满不在乎的说道,他忽然在名单上看到一个名字,很是意外,“这个周天涯?不是《京城文学》的主编么?”
虽然《顽主》发表在《京城文学》上,可实际上林子轩并没有见过周天涯,两人并不熟悉,严格来说周天涯算是林子轩的伯乐,只是还没有亲近到请他喝喜酒的地步。
“周叔叔和我爸关系不错。”慕姗姗见被发现了,也就不再隐瞒,“我给周叔叔打过电话。”
这么一说林子轩就明白了,《顽主》发表的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想想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作家,还是这么富有争议的小说,怎么可能投稿就会被主编看重,还发表出来,这不符合客观规律。
林子轩听米佳山讲过,《顽主》当时在《京城文学》编辑部的争论非常激烈,最后是周天涯一锤定音,决定发表,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促使周天涯做出决定的恐怕就是慕姗姗的这个电话了。
“我当时是怕他们不重视,把那么好的小说埋没了。”慕姗姗解释道。
她知道男人好面子,自尊心强,了解真相后面子上挂不住,这才解释一句。
“我是那么矫情的人么?以后这种事和我说没关系,害得我一直以为周天涯英明神武,慧眼识人,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惺惺相惜,原来真正和我惺惺相惜的人是你。”林子轩感慨道。
“谁和你惺惺相惜?是这一位陈妹妹吧?”慕姗姗指着一个名字挖苦道。
林子轩看了看,正是陈晓艺,前些天为《外来妹》配音的时候两人见过。
陈晓艺即将毕业,分配到京城话剧院工作,以后就是一名话剧演员了,不过她决心进入演艺圈发展,两人聊了聊。
“她要毕业了,在话剧院上班,我琢磨着给她介绍一下演艺圈的朋友,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林子轩坦诚道。
“你啊就是太替人着想了。”慕姗姗埋怨道。
“这话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以后谁帮谁还不一定呢。”林子轩认真道,“咱们刚毕业那会,还不是迷茫的很,有人帮一把路好走多了。”
“你总有道理,又到毕业了,真快,一年过去了。”慕姗姗感叹道。
林子轩想想还真是,他是去年这个时候穿越过来的,现在就要结婚了,看了看身边的慕姗姗和面前的请客名单,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是去年的今天向你表白的么?”林子轩回忆道。
“是明天,我可记着呢,那天你跑的真快。”慕姗姗恨恨道。
“我多聪明,一听你答应的那么快就知道有问题,肯定要溜之大吉啊,你那点小心思不用猜就知道了。”林子轩理所当然的说道。
“这说明你的表白没有诚意。”慕姗姗不满道。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了也没有遗憾,现在看来,我成功的把你骗到手了,过程什么的就不重要了。”林子轩无赖道。
“我不管,你要再表白一次,让我满意为止。”慕姗姗要求道。
“好吧。”林子轩想了想,一脸深情的说道,“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走天涯,我是蝴蝶,你是花,咱俩相伴才是家。”
“算了,你还是该干嘛干嘛去吧。”慕姗姗无语道。
除了筹划婚礼,林子轩有时候还负责陪着宝岛电视台的剧组人员看外景。
宝岛电视台剧组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京城,在他们的拍摄计划中,为了追求真实和大场面,要在京城的故宫拍摄皇帝上朝的场景,还有皇帝在各个园子里游玩的画面。
这是宝岛电视台和内地电视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各方都很重视。
故宫博物院目前是供游客参观的景区,只要协商好,在不损害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可以为剧组提供拍摄的便利。
不过只提供外边的大殿,其他地方不允许拍摄,毕竟要以保护文物为主。
宝岛电视台只有主要演员前来大陆拍戏,其他配角和群演需要在京城招募,这个工作就落到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了。
这不是林子轩的事,林子轩主要负责按照剧本帮他们寻找合适的外景地。
说实话,除了拍摄电影,还没有哪部电视剧有这么大的阵势,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咱们什么时候也能这么不在乎钱就好了。”葛尤感慨道。
“听说上边政策要放松了,在京城允许私人成立影视公司,要不咱哥几个合伙弄个公司,小林写本子,尤子来演,我来执导,妥妥的铁三角啊。”冯晓刚提议道。
林子轩心中一动,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还需要观察观察大环境。
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
经过这一年的工作,林子轩算是进入了京城演艺圈,了解了其中的门道。
冯晓刚说的事情他有所耳闻。
这时候拍电影都是电影厂的事,在京城就有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等。
这些电影厂分工不同,有的专拍儿童电影,有的属于部队,有的拍摄科教纪录片。
国家每年制定计划,给各个电影厂下达任务,这一年你们厂子要拍摄多少部电影,只要拍摄电影的数量够了,那就算完成了任务。
至于电影质量倒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要保证主题正确,内容健康,不能有不良思想。
赚不赚钱也没人管,反正都是国家拨发的资金。
这就导致电影厂拍摄的电影跟不上时代,还是以前的套路,没有创新。
随着电视上播放来自西方的译制片,还有来自香江的功夫片和宝岛的爱情片,观众开阔了眼界,有了更高的娱乐需求,不再满足于国产电影的老腔老调。
于是,电影厂连年亏损,拍摄的电影没人看。
国家只好放开管制,允许电影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些地方上的电影厂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拍摄贴近生活,关注现实题材的电影。
对于要不要允许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进入影视行业,这个还在讨论。
主要是不好管理,如何规范资本的运作,如何控制电影的审查,如何保证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都是一个难题。
事实上,已经有香江和国外的资金流入了华国的电影市场,资助年轻的导演拍摄电影,这些电影不能在华国放映,只能通过参加国际上的电影节来出售版权。
这种电影在华国叫做地下电影。
林子轩对这种方式没有兴趣,他还是喜欢走正规渠道,虽然慢一点,但比较稳,不出事。
冯晓刚的提议不错,只是还没到时候,等他们在圈子里混出了名堂,能凭着自身的名气拉来投资的时候就能另起炉灶了。
毕竟给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时间过得很快,林子轩和慕姗姗结婚的日子到了。
这天早上,葛尤开着租来的桑塔纳,张国粒坐在副驾驶上,林子轩和陈晓艺坐在后面,冯晓刚开着一辆面包车紧随其后。
两辆车上贴着大红的喜字,从林子轩家里出发,离开的时候放了一挂鞭炮。
街坊邻居知道林家办喜事,纷纷在一旁看热闹,有小孩在车子前面,笑嘻嘻的要喜糖吃。
葛尤等人一边发喜糖,一边和街坊们打招呼。
好在他们这几位还不太出名,等到《外来妹》和《编辑部的故事》一播出,恐怕就不是这种情况了,这就是林子轩不找张凯莉的原因。
一个是不太熟,另一个是怕出事。
车子出了胡同,朝着慕姗姗家驶去,时间还不到九点钟,这时候不存在堵车的情况,车速不快,大家都比较放松。
“还别说,小林这一捯饬真有明星的架势,以后别写剧本了,演电影吧。”葛尤玩笑道。
“尤哥别笑话我,像我这样的说是偶像派都不够格,更别提实力派了。”林子轩摇头道。
“这年头偶像派才吃香,那些小姑娘追星就喜欢偶像派,还疯狂的不行,像咱们这种实力派是享受不了那种待遇了。”葛尤叹气道。
“别瞎说,我和你不一样,我还是偶像派呢。”张国粒接茬道。
“得,把国粒忘了,我还是和晓刚有共同语言。”葛尤自嘲道。
“尤哥你也别灰心,总会有人欣赏你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四十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的偶像。”林子轩鼓励道。
“你们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们的良心太坏了,还是小陈心善,别管人家心里怎么想,最起码不会出口伤人。”葛尤满足道。
“尤哥,我觉得张哥和林哥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陈晓艺补刀道。
“哈哈,说得好,幺妹。”张国粒夸赞道。
他在蓉城生活多年,陈晓艺来自蜀中,即便以前不熟悉,也有一份亲切感。
几人说说笑笑地来到慕姗姗家门口,车子停在院子外边,慕家聚集着一批人,都是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以看热闹的居多。
这时候没有那么多的结亲习俗,他们拿出烟和喜糖,见了小孩子就发糖,见了大人就散烟,嘴上不住的道喜,和和气气。
陈晓艺走入慕姗姗家里,陪着慕姗姗出来,李虹和慕致远在一旁。
李虹对女儿说着什么,慕姗姗不住的点着头。
慕姗姗穿着一套红色的衣服,化了淡妆,头上插着一朵红花,看起来很漂亮。
林子轩走过去,慕致远和他说了几句话,让林子轩照顾好女儿,以后常回来。
现场的氛围有点伤感,葛尤等人活跃着气氛,说着喜庆话。
不一会,林子轩拉着慕姗姗的手出了四合院的门,坐到了车子里,挥手告别,在一阵鞭炮声中,车子离开了四合院。
林子轩掏出手帕帮慕姗姗擦眼泪,慕姗姗情绪有点激动,哭了出来。
“别哭了,又不是不回来,以后还要来蹭饭呢。”林子轩安慰道。
“讨厌,就是觉得心里有点难受。”慕姗姗轻声道。
俩人在车里低声说着话,车子在京城的马路上行驶着,从一家到另一家。
回到林子轩家里,又是一番热闹,俩人给林伯清和郑秀莲行礼。
慕姗姗待在林晓玲屋里,和陈晓艺几个女孩子一起,林子轩则在外边招待客人,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前往订好的饭店。
林子轩和慕姗姗站在饭店的门口,等着喝喜酒的客人到来。
这些客人有的林子轩认识,有的慕姗姗认识,也有两人都不认识的,在京城有混混专门趁着人家办酒席前来凑热闹,混一顿好吃的。
这种人说几句道贺的话,大喜的日子不好赶人,也就随便了。
前来的客人有文化部的,也有电视台的,还有演艺圈的,总共摆了十桌酒席。
京城广播电台的胡影看着林子轩和慕姗姗站在一起,心里颇为感慨,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在少儿栏目组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年轻能走到这一步呢。
她还是在电视上看到林子轩和国家领导人握手的时候才知道真相的。
林子轩热情的向慕姗姗介绍胡影,慕姗姗感谢胡影当初对林子轩的照顾,俩人以夫妻的身份迎接着前来的宾客。
第六十八章 以后要对他更好一点
中午吃过酒席,林子轩和慕姗姗回到了新家。
跟着他们一起来的都是真正熟悉的朋友,有同事和同学,还有妹妹林晓玲,接下来有一项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那就是闹洞房。
这时候闹洞房比较正规,更像是茶话会。
家里早就准备了瓜子、花生和糖果等小零食,大家找地方坐着,喝着茶水,开始找乐子。
“下面请一对新人讲讲恋爱的经过,大家欢迎。”冯晓刚起哄道。
林子轩和慕姗姗对视一眼,这种事情避免不了,不让这些人满意不会罢休,此时的新郎和新娘就是待宰的羔羊。
林子轩中午喝的有点多,不过还能保持清醒,酒精让他有点小兴奋,人生只此一次,痛痛快快,开开心心就好。
他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这个经过可有点长,你们真想听么?”林子轩询问道。
“想听,讲细一点,我最喜欢听细节。”葛尤高喊道。
“好吧,那是五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