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装了,你的态度和昨天完全不同,在我爸妈面前表现那么好,你打的什么主意?”慕姗姗怀疑道,“你不会真对我有企图吧?”
“这你可误会我了。”林子轩一脸无辜的说道,“我可是完全按照你的指示做的,既然答应了你,那就要做到最好,不用感激我,这是我应该做的。”
“感激你个大头鬼,谁让你表现那么好啦。”慕姗姗没好气的说道。
“我这人做事一向追求尽善尽美,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个人,回见吧。”林子轩说着摆摆手,朝着行驶过来的公交车走去。
慕姗姗看着林子轩的背影,她敢肯定林子轩是故意的。
林子轩回到家又遭受了一番父母的盘问,这年头处对象和打仗一样,都要侦察敌情。
听到儿子的介绍,母亲郑秀莲有点犹豫,她还是希望两家的差距不要那么大。
处对象为什么要门当户对,这是因为如此才能保证结婚后男女之间平等,和谐相处。
如果一家有权势,一家贫穷,肯定存在诸多的问题,要么担心儿子受委屈,要么怀疑女儿被欺负,所以说,老话都很有道理。
郑秀莲一方面希望儿子找个条件好的对象,一方面又不希望对方条件太好让儿子委屈。
这就是母亲的心。
林子轩倒没有多想,他和慕姗姗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谁知道以后的事情。
周一的时候,他返回了广播学院。
其实,倒不用那么急,最后一周了学校也不会管,他主要是不想留在家里接受盘问了。
林子轩要趁着这段时间在图书馆里好好的补习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
否则等到踏入社会别人说一个历史人物,你连听都没有听过,显得特别没有文化。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慕姗姗以同样的理由出现在广播学院,她更不想在家里被父母追问。
当然,她还想找到林子轩问个清楚,她总觉得林子轩不怀好意,这让她有点心神不宁。
她对林子轩的感觉很复杂,她了解那个和她一起上了四年学的林子轩,却不了解现在的林子轩,但不可否认,现在的这个林子轩更为吸引她的注意。
广播学院的图书馆并不大,慕姗姗很快找到了目标。
只是她没想到林子轩身边放着好几本历史类书籍,林子轩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
她坐到林子轩的对面,林子轩抬头看了看,对她点了点头,继续看书。
这个世界的历史很有意思,特别是和他以前的那个世界相比较,他能找到其中的异同点。
这就像是在玩一个找茬游戏。
就是把两幅大同小异的图画放在一起,看看能不能找到不一样的地方,林子轩正在找两个世界不同的节点。
他沉浸在了这种有趣的游戏之中。
“怎么看起历史书了?”慕姗姗见林子轩不理睬她,只好出声道。
“哦,上次和你爸谈了谈,发现他喜欢历史,我这是为了投其所好才来恶补历史知识,下次见面就有话题可聊了。”林子轩随口说道,“看看我对你交代的事情多么认真负责。”
“没有下次了。”慕姗姗听到这个理由,气呼呼的说道。
“这可说不定,我看你爸挺欣赏我的,没准哪天就把我叫去了,我不能毫无准备啊。”林子轩认真的说道,“你知道,我这人做事一向是尽善尽美,绝不敷衍。”
“你……”慕姗姗指着林子轩,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
“真不用感谢我,我就是这么个人。”林子轩又加了一句。
“行,你想继续斗下去是吧,明天我就去你家一趟,就说你欺负我了,咱们看看谁倒霉。”慕姗姗叫板道。
她算是看出来了,林子轩这是赌气呢,不过她也有杀手锏。
“别啊,大热天的,你去多不合适啊!”林子轩慌忙说道。
他可不想被叫回家接受审讯,看来在这方面女生占有优势,自己总不能跑到慕姗姗家里告状吧,那也太没有男子汉气概了,会被鄙视的。
“知道怕了吧,看你以后还贫不贫。”慕姗姗解气道。
“算我怕了你了,这件事到此结束,以后咱们各走各的吧。”林子轩认输道。
听到这话,慕姗姗心里突然有点空落落的,有时候觉得和林子轩斗嘴挺有意思的。
“那就各走各的。”慕姗姗硬气道,“对了,我爸把你的那两首诗送到《诗镌》去了,应该能发表,你就等消息吧。”
林子轩知道《诗镌》是华国一本影响力极大的诗歌刊物,只有著名诗人的诗作才能刊登。
既然慕姗姗这么说,应该是慕致远帮忙推荐的结果。
“那多谢了。”林子轩道谢道。
他是个恩怨分明的人,既然慕致远帮了他,就要感谢人家。
“那好,我先走了。”慕姗姗起身准备离开。
“等等,我请你吃饭吧,都到饭点了。”林子轩收拾好桌上的书,邀请道。
“不是说各走各的么?”慕姗姗微微讽刺道。
“学校就这么大,再怎么走都能碰到,别那么小气嘛。”林子轩劝解道。
“谁小气啦,你才小气呢。”慕姗姗反驳道。
就这样,两人一边吵着一边走出了图书馆。
第七章 毕业季的歌
没有人想到在即将毕业的时候,林子轩和慕姗姗走在了一起,至少表面看起来如此。
两人会一起到图书馆,一起去食堂,一起有说有笑。
这在播音主持专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就整个学院而言,并不算大新闻。
在京城广播学院,校花在影视表演专业,慕姗姗只能算是系花,不是那种牡丹的艳丽,却像梅花一样有种淡淡的幽香。
但只有林子轩知道,在慕姗姗文静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活泼的内心。
他本来想用“泼辣”这个词的,担心被慕姗姗发现,只好改用“活泼”了。
自从他在食堂请了慕姗姗吃了一顿饭,就被慕姗姗冠以“吝啬”作为代名词,学校食堂的确没什么好吃的。
然后,两人就开始了类似于交往的日常生活。
比如,他到图书馆看历史书,慕姗姗也在图书馆,到吃饭的时候两人自然而然的就一起离开了,在其他人眼中就成了处对象。
林子轩觉得很奇妙,不过想想毕业后大家见面的机会不多,或许就会生疏起来。
一切顺其自然吧!
慕姗姗也弄不懂这种状态,原本只是做做样子,谁知道却有点说不清的感觉。
她自然不承认对林子轩有了好感,只是觉得林子轩愈发的讨厌,恨不能每天都骂上两句。
还有几天就毕业了,以后不知道还能不能见面,京城很大,谁也预料不到未来会怎样。
这么一想,她有了一丝惆怅。
星期三是端午节,郑秀莲让儿子请慕姗姗来家里吃饭。
这一次,慕姗姗表现的很有礼貌,不像上次那么的随意,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改变。
林子轩送她到公交站台,两人沿着路边的树荫慢悠悠的走着。
“刚才表现的不错,很有做儿媳妇的风采,我决定奖励你一个礼物。”林子轩夸赞道。
“什么礼物?”慕姗姗好奇道。
“我把自己当礼物送给你。”林子轩大方的说道。
“你就臭美吧,谁稀罕你呀。”慕姗姗一脸嫌弃道。
“我怎么说也是大学毕业,工作稳定,有房有车有存款……”林子轩大言不惭道。
“你房子车子呢?有多少存款?”慕姗姗追问道。
“房子在单位存着呢,还有一辆自行车,存款剩下三块六,到民政局办证足够了,还包括来回的公交车车费。”林子轩算计道。
“算这么准,是不是早有预谋啊,谁和你办证你找谁去。”慕姗姗白了他一眼,嘲笑道。
“别啊,好容易骗来一个我容易嘛,说什么也不能放手。”林子轩急切道。
“好啊,终于承认了,你从表白的时候就是骗我吧。”慕姗姗反击道。
“怎么可能,我这人一向诚实守信,如假包换,绝不坑蒙拐骗……”林子轩随口瞎编道。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斗嘴,忽然觉得胡同里的这段路有点短。
星期五晚上,京城广播学院的学生会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演出。
其实就是影视专业的学生在一起弄得几个节目,属于自娱自乐的性质。
几年后就会发展成较为正规的毕业汇演,现在还是雏形。
在京城,京城电影学院是较为专业的培养影视人才的学校,其次还有京城戏剧学院和京城广播学院设有影视表演专业。
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都是分配到电影厂或者电视台工作。
反正没有事情,在食堂吃过晚饭,林子轩和慕姗姗来到学校的小礼堂,找了个位子坐下,等着演出开始。
这个时代不少流行歌曲从西方或者香江流入华国,年轻人开始学习和模仿。
京城里兴起了歌厅和酒吧,那里经常有歌手驻唱,演唱一种叫做摇滚的音乐。
新鲜的事物越来越多,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有人欢迎,有人看不惯,但时代已经改变。
演出开始,先是一个大合唱,歌颂华国的那种,很能振奋人心。
接下来还有小品,看起来排练的时间不长,有个演员经常忘词,引得小礼堂里的学生大笑,不管怎么说,反正是逗人发笑了。
还有人抱着吉他唱一首英语歌,自弹自唱,自我陶醉。
对学生的节目不能抱有太大希望,只是图个乐,要毕业了,大家肆意的发泄一番。
在这个时刻,林子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毕业季怎么能没有毕业季的歌曲呢。
这个世界还没有校园民谣,还没有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文艺青年,他被现场的氛围感染,觉得应该给自己的这个毕业季留下点什么。
“你去哪?”慕姗姗看到林子轩起身,询问道。
“我想去唱一首歌。”林子轩在她耳边说道。
他走到后台,看到那位拿着吉他的学生,和他商量能不能借用一下,上场唱一首歌。
这本来就不是太正规的演出,学生会的人听说有人要上台,就过来看看,他们的节目准备的不多,很多都是临时凑出来的。
他们发现林子轩真的会弹吉他,便做出了安排。
没过多久,轮到林子轩上台,他在后台熟悉了一下吉他,找找感觉。
前面已经有那么多烂节目了,不差他这一个。
来到台上,看着慕姗姗的方向,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拨动琴弦,开始歌唱。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随着音乐的响起,小礼堂内的学生安静下来,静静的听着这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听到这里,不少人都有些黯然。
林子轩的演唱水平和专业歌手不能比,但嗓音纯净,结合此时此刻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谁没有一个暗恋的对象,谁没有一段伤心的往事呢。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
慕姗姗望着台上的林子轩,不知怎么的,她就认为这是林子轩唱给她听的。
她觉得林子轩实在是太讨厌了,让她有点忍不住想哭。
第八章 新人入职
1990年7月3日,这是林子轩到单位报到的日子。
早上六点钟,他骑上自行车出门,出了胡同口,就见一排排的自行车大军在路上飞驰,场面蔚为壮观。
这是一个自行车称霸京城的年代。
你要是没有一手熟练的骑车技术,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林子轩脚尖触地,在胡同口稍稍停了一下,观察形势,他看到马路上出现了一个空隙,就见缝插针,突然加速,顺利的加入到了自行车大军之中。
这个时代私家车极为少见,也很少有坐公交车上班的。
如果临时有事,或者要到一个地方住几天,大家会选择公交车出行。
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就太奢侈了,而且眼下开设的公交线路不多,还是自行车方便。
京城广播电台位于朝阳区建国门,等林子轩一路风驰电掣的到地方已经快七点半了。
这时候人们骑一两个小时自行车上班是正常现象,大家都这样,也就不觉得辛苦。
好在早上天气不太热,骑车的时候还带着丝丝凉风,倒是不算太累。
林子轩一想到中午顶着大太阳骑车,就有点惊恐,他觉得等发工资之后还是在广播电台附近租房子更为实在一些。
不过这同样是个问题。
在别人看来你为了上班方便花钱租房子实在是太败家了,不会过日子,好逸恶劳。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搞特殊化就会被指责,你父母怎么看,你领导怎么看,你同事怎么看,你亲戚邻居怎么看。
不用两天,大家就会对你指指点点,领导会找你谈话,直到你承认错误,改邪归正为止。
一想到这么恐怖的场景,林子轩就打消了租房子的念头,还是老老实实骑车子吧。
报道很顺利,这个年代大家待人都不错,不会无缘无故的故意刁难谁。
京城广播电台目前只有一个综合类的频道,员工不到一百人,分成几个节目组,每个节目按照规模有三到十个人不等。
按理说,这些人足够用了,还有富余,不需要招新人。
不过华国正在提倡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京城广播电台准备尝试开设专业频道。
比如计划在下个月开通经济频道,音乐频道和新闻频道也在策划之中。
如此一来,现有的人员就不够用了,需要招收新鲜血液做储备人才。
林子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京城广播电台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几个新人,有些本身就是广播电台老员工的家属,看他们打招呼的样子就知道彼此熟识。
上午主要是熟悉环境,下午开始分配工作。
新人相当于打杂,在刚开始只能跟着师傅做点跑腿的工作,不过分配到哪个栏目组相当重要,这代表着以后的发展前途。
在广播电台,从早上六点开始播音,一直到晚上十点钟结束,基本上每小时一个节目。
热门的栏目包括新闻、经济、音乐、文艺等等,这都是听众喜欢听的节目。
相对的,也有冷门节目,比如少儿和故事类栏目。
新闻节目每天要占据三个小时,分别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是广播电台最大的栏目组,也是最热门的部门。
音乐和文艺等栏目每个占据两个小时,时段非常好,属于次一级热门栏目。
而且,马上就要开设专业台了,这些热门栏目肯定会分离出去,形成单独的部门。
所以,大家都希望进入这些栏目组,将来会有前途。
林子轩作为一名粉嫩的新人,还不太了解情况,但有不少人都知道了内部消息,早就找人托关系,争取进入热门栏目。
最终,林子轩被分配到了少儿栏目组。
少儿栏目组每天下午五点钟有一个小时的播出时间,大多是讲讲童话故事,是最为清闲的一个部门,完全没有做成专业台的可能。
林子轩倒是觉得不错,清闲好啊,他才不想过每天忙到死的生活呢。
作为穿越者,他有太多能做的事情,刚好在广播电台好好想想。
果不其然,少儿组看起来有点破落,不仅办公室狭小,只有三个人在编。
一个是五十多岁的男人,是栏目组组长,还有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是副组长兼播音员,另外一个人据说是请假了,好久没来上班了。
林子轩手脚麻利的收拾桌子,扫地打水的忙活一通。
在另一个世界,他早就不是新人了,懂得职场规则,新人就要勤快一点。
入职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也没什么事情,只是帮忙整理儿童故事的稿子,还帮着其他栏目组搬了几次东西,到了八月份,经济频道开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