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工作永远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不进行实拍就不会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灯泡的事情,拍电影是一项细致的工程,室内戏还好调整,拍外景最为麻烦,任何细节都要考虑到位。

    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不冷不热。

    姜闻打算用两个月的时间拍完室外的戏份,到了冬天再拍室内戏,三到四个月全部拍完。

    这部戏没有大场面,拍起来不麻烦,前期的进度还可以,大家比较乐观。

    正在这个时候华国电影圈发生了一件大事。

    9月24日,在日本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华国电影代表团提出抗议,并集体退出了电影节,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这件事的起因是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田状状执导的合拍片,内容反映了华国五六十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这户普通人家的遭遇正是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缩影。

    片子用的是香江和日本的资金,拍完后审查过不了。

    于是,日本投资商就把这部电影用日本电影的名义参加了东京国际电影节。

    这个怎么说呢,合拍片就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作单位共同合作拍摄的影片。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香江和宝岛的投资,这部片子也可以说成是香江电影或者宝岛电影,可以参加香江的金像奖和宝岛的金马奖。

    不过在内地这部片子是内地电影,是经过总局批准后拍摄的,这个无庸置疑。

    现在的情况是,田状状的电影在没有通过华国电影主管机构审查的情况下被送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成为正式的参赛影片,还用的是日本电影的名义。

    结果是华国电影代表团集体退出了东京国际电影节,这个影响就大了。

    林子轩在电影圈的资历不深,看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但能感觉到有点不妙,在这个年代,牵扯到国际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情。

    很快,总局的处罚下来了,田状状八年内被禁止从事导演工作。

    这算是华国电影行业最严厉的处罚了。

    导演被处罚,这件事应该算是了结了,然而,事件的余波并没有结束。

    圈子里有传言,凡是牵涉到那个年代的电影都会被严查,张亿谋的《活着》和姜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有这方面的情节。

    为此,正在鲁省拍戏的张亿谋打电话回京城探听风声。

    这个事情太大了,对田状状的处罚太严厉了,连张亿谋都要谨慎对待,想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是不是因为电影题材的问题。

    如果传言属实的话,那他的《活着》就危险了。

    这可是300万美元的投资,都拍到一半了,想退出都不行,张亿谋自然会着急,他只希望只是这一阵的事情,过了这阵就好了。

    “悠着点吧,别太出格了。”林子轩提醒姜闻。

    “咱们这就是一青春片,谈恋爱的片子,没那么严重。”姜闻没有信心的说道。

    闻隽不太了解内地的审查制度,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在香江,《阳光灿烂的日子》算是非常保守了。

    比如有一场洗澡的戏,一群少年打架回来,在浴室里脱光了淋浴,这是****。

    闻隽觉得没什么,他是写过******片的人,这个尺度根本不是问题,不过这一段在内地审查的时候肯定会引起争议。

    剧本中还有不少暗示性的情节,姜闻不愿意删掉,林子轩觉得很危险。

    当然,他没有阻止姜闻拍摄,先拍出来看看效果,审查毕竟是以后的事情,到了明年兴许放松了也不一定,谁知道呢。

    到了礼拜天,林晓玲从电影学院回家吃饭。

    “老哥,都怪你,我现在都有外号了,被人叫做红围脖女孩,早知道拍片子的时候我换身衣裳了,看起来太土了,傻里傻气的。”林晓玲抱怨道。

    “你就知足吧,出名还不好,要是你在导演上没有成就,还能转行做演员,以后你就是导演里最好的演员,演员里最棒的导演。”林子轩取笑道。

    “那不是什么都不行,老哥,你别小瞧我,我一定会拍片子拿大奖,横扫世界影坛。”林晓玲不服气道。

    “这孩子,别吵吵,赶紧收拾桌子,洗碗去。”郑秀莲吩咐道。

    晓玲同学虽然是大学生了,可还是敌不过母亲的命令,只好老老实实的洗碗去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场好梦

    电影圈的事情还影响到了出版行业。

    长河文艺出版社原本要出版《活着》这本小说,书号什么的都弄好了,就等着张亿谋的电影在国际上获奖和在全国上映。

    那样他们连宣传都不用,借着张亿谋的名头就能把书给卖出去,多省事啊。

    但现在他们察觉到了风险,不那么乐观了,还打电话给林子轩询问情况。

    林子轩和他们一样,都是听说而已,不了解内情,慕致远倒是知道一些,他虽然不负责影视这方面,不过想要打听一下不是难事。

    这两年类似题材的电影有好几部,有些是擦边,有些就过于直接。

    田状状这部电影之所以没通过审查,题材是一方面,还有就是他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本来不让电影放映就行了,可谁知道竟然参加了日本的电影节。

    日本方面有意把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颁给这部电影,并对影片大加赞赏。

    这样问题就复杂了,只能说田状状撞到了枪口上,才会受到这么严厉的处罚。

    至于以后类似题材的电影,批准拍摄的可能性很小,那些正在拍摄的电影也会严格要求,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也就是说,传言有几分可信度。

    这时候,张亿谋带着剧组回到了京城,他在周村拍摄了半年时间,影片完成了大半,剩下的情节会到东北拍摄,都是冬天的场景了。

    他一回到京城就给林子轩打了电话,让林子轩过来大家一起推敲剧本的事情。

    说实话,这部电影拍到这个地步想改剧本基本上很难了,钱花的差不多,没办法重新拍,只能依靠后期制作的时候进行删改了。

    更何况,电影和小说的差距太大,可以说已经不是原来的故事了。

    林子轩想改都不知道怎么改,他提了几个简单易行的建议。

    比如,把那段故事情节模糊处理,或者直接删掉,这么做会影响到故事的连贯性,你可以打出字幕,写个“几年以后”也能交待过去。

    办法有很多,就看愿不愿意牺牲影片的质量和艺术性了。

    张亿谋为难就为难在这里,他对这部电影有整体的打算,删掉这部分就显得不完整了,不过他知道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前走,把片子拍完。

    至于结果如何,到时候再看吧。

    “你觉得这样能成么?”张亿谋疑问道。

    “我不知道。”林子轩回答道。

    当初剧本通过审查的时候,张亿谋信心十足,让林子轩非常佩服,觉得真不愧是华国的大导演,这影响力没得说。

    现在张亿谋心里没谱了,林子轩不佩服张亿谋,改佩服总局了。

    林子轩见到了葛尤,他们有半年没见了。

    这年头拍戏就是这样,交通不方便,一旦跑到偏远地区拍戏,回来一趟不容易,接下来去东北,又要两三个月时间。

    葛尤这一年有大半年都在外头了,拍电影看着挺光鲜,受罪的时候也不少。

    “演的感觉怎么样?”林子轩询问道。

    “演的不怎么好。”葛尤不满意道,“要能再拍一回,我演的肯定比现在好。”

    “得了吧,尤哥,那么干张导肯定就疯了,他现在都火烧眉毛了。”林子轩说笑道。

    “真有那么严重?”葛尤担心道。

    这是他第一部大制作电影,花了心血琢磨剧本,塑造人物,不想出现意外。

    “看情况吧,张导应该有办法。”林子轩含糊道。

    他们这次见面吃饭,还为了新公司的事儿,第一单生意谈成了,电视剧正在筹备之中,公司也该成立了,不然没办法和空政中心签合同啊。

    “都是你们忙了,我也没出力,这太过意不去了。”葛尤不好意思的说道。

    “行啦,以后有你忙的时候,现在拍电视剧呢,就你那片酬咱们可请不起,还是等拍电影的时候再说吧。”冯晓刚取笑道。

    拿了电影金牛奖最佳男主角后,葛尤的片酬翻了好几翻,拍电影都要10万起步,广告费更不用说了,等拍完《活着》,估计还会涨。

    这也是演员的片酬普遍看涨,赶上了好时候,他们三人中,葛尤最有钱。

    “你们商量出来公司名字没有?”葛尤转移话题道,“我琢磨着这几年的日子就像是做了一场好梦,你们觉得好梦公司怎么样?”

    “那不如叫梦工厂呢,一个造梦的工厂。”林子轩提议道。

    “好梦公司,这个具有本土特色,梦工厂,这个有点洋气。”冯晓刚比较道,“咱们这样,在国内呢,就叫好梦影视公司,不过英文名字叫梦工厂,等以后咱们进军国际影坛的时候再用梦工厂这个名字。”

    “那行吧,名字就是图个好兆头,好梦不错。”林子轩同意道。

    “那为咱们以后都能做好梦走一个。”葛尤高兴道。

    三人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这是十月的一个中午,云淡风轻,天气晴朗。

    葛尤还要去拍戏,没什么时间,就按照原先说好的拿出四万块钱,三人凑成十万,向工商局递交申请,办理影视公司的经营执照。

    公司的名字就叫京城好梦影视公司。

    这时候京城的民营影视公司不少,有的挂靠在国有单位下面,有的就是自己单干。

    说是影视公司,经营范围不仅是影视剧,还有广告和经纪。

    艺人经纪在华国是一个新兴行业,可以签约演员和歌手,培养新人等等。

    这在港台地区很普遍,大型的电影公司都会有经纪部门,负责管理旗下的导演和演员,在好莱坞更是有专业的经纪公司,独立于电影公司之外。

    林子轩意识到经纪部门的重要性,这牵扯到公司今后的发展。

    只有吸纳了一批演艺圈著名的导演和明星,才能扩大规模,图谋发展,好梦公司虽然目前还只有三个人,也要早做准备。

    这说的有点远,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拿到营业执照,寻找办公地点,开始招兵买马。

    林子轩办理了停薪留职,正式下海,冯晓刚还有一部戏没有弄完,要过一个月才行。

    他们找了找工商局的关系,营业执照半个月时间就办了下来。

    两人拿到营业执照,从工商局出来,显得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一场好梦就这样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九章 群雄并起的时代

    好梦公司人员简单,职务分明。

    林子轩是董事长,冯晓刚是总经理,葛尤是艺术总监。

    在这个全民下海创业的年代,这种几个人的小公司比比皆是,名片上印的头衔都这样,怎么醒目怎么来,一律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要是个副总经理都不好意思拿出手,档次太低。

    就连开面馆和发廊的小老板都跟着赶时髦,客人吃过饭理过发,付钱的时候随手塞过来一张名片,欢迎您下次再来。

    拿起来一看,某某面馆总经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呢,挺能唬人。

    他们刚找到公司的办公地点,就把名片给印了,见了熟人散一下,权当是做宣传了。

    林子轩和冯晓刚找了几天,碰到了一处不错的院子,地处繁华闹市,租金却很便宜,主要是因为从那儿能看到繁华街市,不过有一堵墙隔着。

    这一隔就成了两个世界,一边繁华,一边冷清。

    好在他们是影视公司,不需要打开门卖东西,作为文艺工作者,他们从事的是脑力劳动。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儿只是起步的地方,办公环境清静,正适合搞创作。

    总共有五个房间,四间办公室,一间会议室,还设有一个前台,添置一些家具,简单布置和装修一下就能办公了,反正前期也没什么事情。

    有了办公地点,接下来就该招兵买马,大展宏图了。

    说是招兵买马,其实就找了俩人,一个是四十多岁的妇女,负责公司的财务,一个是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负责接电话,顺便打扫卫生,端茶倒水。

    他们怎么说也是老板了,招待客人的时候自己动手不太合适。

    此外还买了一辆面包车,作为一家影视公司的领导,不能骑自行车出去谈生意吧。

    这么一来二去,十万花掉六万,公司还剩下四万块的流动资金,要赶紧挣钱了,否则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起,压力很大啊。

    从年初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这大半年的时间,京城像这样的小型娱乐公司能有几十家,专门做影视的就有七八家。

    其他的有倒腾广告的,有给歌星录歌的,甚至是做录像带生意的,五花八门。

    这些公司各显神通,使用各种手段拉来投资,聚起一帮人开始拍影视剧,高价邀请明星加盟,剧组遍地开花,弄得京城影视行业表面上看起来很繁荣。

    圈子外边的老板看到这种繁荣景象,以为影视行业的春天来了,纷纷下场,想分一杯羹。

    这里面有人是骗钱的,忽悠一个是一个,拿到投资就跑路,有人是真正想做事的,可一部片子赔了就会破产倒闭,当然也有人赚了钱。

    这就是京城影视圈的现状,一个鱼龙混杂的江湖,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

    林子轩暂时不准备搞开业仪式,想低调行事。

    主要是人不齐,公司的艺术总监葛尤还在东北呢。

    等过年那会大家都回来了再说,眼下先把业务做起来,闷声发大财,赚钱才是硬道理,弄那些虚头巴脑的没用。

    十月下旬,他带着公司的印章,到空政中心签下了好梦公司的第一笔业务。

    这个项目双方都很满意,属于强强联手。

    空政中心是老牌的电视制作单位,林子轩和冯晓刚在电视圈颇有盛名,只是部队有纪律,对资金的控制很严,有监管机制,不会把资金打到好梦公司的账户上。

    《炊事班的故事》从筹备到拍摄都要在空政中心的监督下进行。

    林子轩是制片人,冯晓刚是导演,其他的都是空政的人,这样他们才能够放心。

    也就是说,除非这部戏卖出去收回投资,否则林子轩拿不到一分钱。

    按照计划,《炊事班的故事》将在十一月中旬开机,争取三个月拍完,情景喜剧场景简单,只要演员没问题,拍摄进度很快,三天拍一集非常正常。

    空政的演员都是演话剧出身,表演功底没问题,就是没演过这种生活化的电视剧。

    林子轩没去指导他们演戏,而是让他们反复观看《我爱我家》,自己揣摩该怎么演情景喜剧,这要比说一通大道理强得多。

    这时候的演员认真,尤其是空政的演员,作为军人,他们把拍戏当成任务来做。

    根本不用催,排练的相当用心,还会提出不少建议,这是他们的好机会。

    以前空政中心拍战争戏,都是那些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的演员当主角,长相稍微不端庄的演员只能演配角跑龙套。

    这次拍摄《炊事班的故事》,林子轩挑选的都是有特点的演员。

    有特点不是指丑角,而是指有喜剧表演天赋,演喜剧就要放得开,不端着,只有真正放下身段的演员,才能演好喜剧。

    有了空政中心的配合,这是林子轩做制片人以来,最轻松的一次。

    他当然明白空政中心的打算,情景喜剧能拍续集,空政中心显然有下一次单干的想法,国有的电视制作单位需要有能盈利的电视剧。

    如果《炊事班的故事》获得成功,也是一项荣誉,在部队上,荣誉更为重要。

    林子轩对此表示理解,他更为看重的是和空政中心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

    一回生,二回熟,下次要拍摄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就更容易合作了。

    作为一家小型的影视公司,在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和国有单位保持好关系非常重要。

    回到公司,林子轩把合同放好,招聘来的小姑娘很有眼色的给林董事长倒了一杯茶。

    林董事长很有老板派头的让小姑娘出去,自己坐在老板椅上,拿起桌面上的报纸翻看,他在上面看到了这一届华国电视金莺奖的消息。

    这一届金莺奖于10月16日在津门举行,艺术中心由赵宝钢带队,那部《女人不是月亮》获得了最佳电视剧奖。

    没有意外的话,明年的金莺奖《京城人在纽约》会是大赢家。

    只是这些事情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