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兵在1917-第7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斯大林垮了,他接班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让列宁给糊弄过去。

托洛茨基立刻又道:“这不妥吧?我认为现在在我国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打着科学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伪科学骗子,这些骗子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危害极大,我们有相当多的同志不管是出于个人修养不到位,还是企图借着这股歪风实现个人的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断地推波助澜……这样的风潮必须杀一杀了,很有必要开展一项整治运动!”

列宁冷冷地看着托洛茨基,这副表情很冷淡,也很不高兴,所以在托洛茨基说完之后,导师大人只是淡淡地表示:“过于危言耸听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这样的运动!”

托洛茨基先是一愣,继而也有些恼火,不依不饶地说道:“列宁同志,您怎么能对这股歪风邪气置若罔闻呢?这……”

列宁又一次打断了他:“托洛茨基同志,你如果觉得有必要开展这种运动,那么可以在政治局全体会议或者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来,如果同志们认同你的意见,那就开展,否则,就没有必要。这就是我的意见!”

托洛茨基顿时哑口无言了,因为不管是在政治局还是中央委员会都不可能在列宁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他的提议。这一刻他才忽然想起布尔什维克现在是谁当家。哪怕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上面那唯一一个人点头,他的意见和想法就不可能贯彻。

说心里话,这让托洛茨基很恼火也很受打击。曾经跟列宁并驾齐驱的他如今已经只能屈居列宁之下了。这对于一向很骄傲的他来说,打击颇大。

托洛茨基带着不甘和不满走了,等他带上了房门,一直冷着脸的列宁才露出了真实的情绪。

“混帐!”

导师大人狠狠地拍了桌子,可见他对于这个结果也是不满意的。那列宁为什么也不满意呢?明明他不是粉碎了托洛茨基的“阴谋”么?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列宁就是认为这完全不值得高兴,他愤怒地骂道:“一个个都不省心,一个个都是混蛋!”

请注意,一个个这个词儿很重要,可见让他不满意的并不止是托洛茨基而已。恐怕还包括了被迫写检讨的邵武勉,以及隐藏在邵武勉背后的斯大林。

列宁对邵武勉的表现极端的不满意,他还在位置上,下面的人就敢不拿他当一回事,就开始正大光明的搞小集团小山头,这还了得?可想而知,一旦他真的退下来,岂不是只能自扫门前雪了?

没错,列宁确实很大度的准备交出最高权力,但是这不代表他就准备被遗忘了。邵武勉今天的行为,让导师大人深深地感到了寒心以及扑面而来的危机感!

连邵武勉和斯大林这种自己人都是如此,那托洛茨基和列宁派之外的人会是什么德行?

反正导师大人根本是不敢往下想了,他担心自己朝这个方向深入的思考下去,会不会收回之前做出的退休决定,会不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运动,将这一帮蠢蠢欲动的家伙全部清扫掉!

好在列宁还没有丧失理智,很快他就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这么搞是不行的,让一个人长久的把持最高权力,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权力核心得不到更新,不光是年青一代无法得到锻炼也没有出头之日那么简单。还会直接导致另一种形式的独裁出现,最后不可避免的将苏联带回俄国的老路,然后一场的新革命又会再一次让俄国陷入动荡,而下一次动荡,俄国还有那么好的运气赶上主要的敌人都陷入麻烦不可自拔吗?

列宁是不会赌运气的,所以哪怕他现在很震怒,但依然坚信一条,他必须退休,必须让权力顺利的完成交接,然后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他重新冷静了下来,并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今天发生的一切。

从另一个角度看,列宁也有些欣慰,虽然这种欣慰中饱含着苦涩,但他确实欣慰了。为什么欣慰?竟然是为斯大林欣慰!

要知道,从十月革命前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倒台开始,斯大林虽然成为了列宁的重要助手,但钢铁当时在党内的威信是远远无法跟托洛茨基相提并论的。不客气地说,那时候没有他在,钢铁会被托洛茨基轮得死去活来,甚至加上斯维尔德洛夫,这两人一块儿也不是托洛茨基的对手。

而仅仅十来年,斯大林竟然能让托洛茨基产生威胁感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斯大林跟托洛茨基之间的差距已经大大缩短了!如果此时的斯大林还是1917年的那个斯大林,托洛茨基会用这种阴招吗?

很显然,斯大林成长了,作为一手将斯大林扶到党内核心机构的列宁而言,哪怕是很生气,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种学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成就感了。而这种成就感极大的减轻了列宁的震怒,并让列宁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果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能形成一个松散的联盟关系,是不是足以制衡托洛茨基,让托洛茨基不至于过于的独揽大权呢?

列宁在做出退休的决定之前,也有过这样的考虑,不过当时他认为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就算成长了,但是也不足以在1935年完全制衡托洛茨基,总体上他认为钢铁和小斯还差托洛茨基这么一点儿。

而现在,列宁不这么认为了,仅仅是斯大林跟斯维尔德洛夫的小弟进行了一次合作,就让托洛茨基如临大敌,不得不用阴招了。这要是斯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真的能够在大方向上保持一致,托洛茨基估计睡觉都不踏实了吧?

想到托洛茨基可能出现的纠结表情,列宁不禁笑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对今天发生的事儿是酸甜苦辣各占一份儿。而就在此时,列宁才发现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人没走。

“安德烈,你怎么还在这里?”列宁有些不高兴地问道。

李晓峰自然知道导师大人为嘛不高兴,刚才列宁想了些什么,那真心是全都写在了脸上,他也是瞧得真真的。而一把手最忌讳被下面的人看透,换做是李晓峰自己估计也会恼火,甚至火冒三丈都有可能。导师大人仅仅是有点儿不高兴已经算是殊为不易了。

可是李晓峰觉得自己无辜阿,他是来向导师大人汇报和请示工作的,关于希特勒和纳粹的问题,您老人家还没给说法呢!再说,刚才您也没有让我出去,是您自己走神了,这能怪我吗?

好在列宁也很快反应过来了,似乎还真不是某人故意赖着不走,而且对于习惯于在重大事件发生之前必然请示的某人,列宁也完全没有道理不满意。看看邵武勉,如此大的事儿,就瞒着他,比较之下某人就招人喜欢多了。

所以列宁很快忘掉了那一点点不愉快,重新思考某人的那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不过稍微一想,列宁就摇了摇头,有点难办了。今天这事儿一出,列宁派和托派的关系必然又要紧张一阵子,在这个时候讨论国家战略问题,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必要的麻烦,弄不好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暂时保持对希特勒和纳粹党的跟踪观察,一定要搞清楚他们的本质,有了新的情况再通知我。至于德国共产党的问题,让共产国际出面警告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同志,让他们引起重视。”

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李晓峰也没有什么不满意,不过就在他准备告辞的时候,列宁忽然又叫住了他:“安德烈,最近一段时间,在军事问题上你不要逼得太紧,要给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留一定的余地,他毕竟是总参谋长!”

李晓峰撇撇嘴,心说:“这就是李森科事件的副作用了。”很显然,列宁还是希望托洛茨基过渡的,否则不会郑重的告诫他:“不要逼太狠。”,这其实就是给托洛茨基留面子。

而李晓峰真心不想留这个面子,所以他马上抱怨道:“不是我要有意针对图哈切夫斯基同志,而是他的建议和想法实在太不靠谱,不客气地说,他有些时候根本就是瞎胡闹。如果让红军按他那一套折腾,非出大问题不可!”

这话让列宁一愣,因为最近五年,红军的发展还是兴兴向荣的,从一只半业余的游击队开始向正规军进步,尤其是机械化方面,进步斐然,说实话列宁是比较满意的,可现在李晓峰却说图哈切夫斯基是瞎折腾?

顿时列宁不能坐视了,很严肃地问道:“你这该不是危言耸听吧?”(未完待续。)

14新仇旧恨

列宁对图哈切夫斯基的态度,不说是欣赏,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认可的,至少相信图哈切夫斯基有能力将红军变得更好。而现在,李晓峰却说图哈切夫斯基的问题很大,这立刻就引起了导师大人的重视,一旦李晓峰跟图哈切夫斯基在理念上起了大冲突,对红军的军备建设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列宁可是相当清楚李晓峰在斯维尔德洛夫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这个小子其实就是小斯派系在军队中的支柱。他在军队关系网太庞大了,什么乌博列维奇、特里安达菲洛夫、米罗诺夫都是这货的死党,除此之外,海军和空军中某人更是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这么说吧,一旦某仙人煽动自己的党羽跟图哈切夫斯基唱反调,那么真心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而且伤得更重的很有可能还是图哈切夫斯基。

列宁不想看到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一听见某仙人流露出对图哈切夫斯基的极大不满,他就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加以排解和疏导,否则,他这个导师大人是真心不称职。

所以他刚才的那句话语气是相当沉重和严肃的,很显然就是告诉李晓峰,他对此很认真不能容忍一点儿玩笑和扯淡的成分。

“我是实话实说!”

李晓峰其实也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历史上以及现在的图哈切夫斯基表现出的趋势,真心是让人蛋疼。有时候李晓峰都想学钢铁直接给这货清洗了。

这么说吧,历史上的图哈切夫斯基案件当中,除了当德国间谍纯属构陷和子虚乌有,对红军军备建设的破坏作用图哈切夫斯基还是很大的,枪毙他不算完全过分。

比如这货主导的T28等多炮塔项目,那真心是坑爹。再比如他主导的机械化军,在后来的战斗中表现得也是相当的凑合(对此指挥能力很糟糕的伏罗希洛夫也要负责任,但这种合成军确实有点大而无当)。还比如他跟空军糟糕的关系,这家伙一直就否定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认为苏联空军应该着重发展前线支援航空兵,而不是发展远程航空兵。

总而言之,这位对红军的贡献和问题是一样多,真的不能简单的用两分法来评价他。

在李晓峰看来,肯定图哈切夫斯基的成绩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无限制的将其拔高,他只能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红军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他那些超越时代的不切实际的构想是必须予以批判的,尤其是这个家伙在军队建设上重数量轻制度,是必须批判的。

红军在三十年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干预,确实变成了一支庞大的、看上去很漂亮的军队,但是在那些庞大的坦克和飞机数量之后,我们必须还要看到,红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低下,红军的整体素质依然不尽人意。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三十年代,曾经很先进的坦克和飞机飞快的就落伍了,不客气地说,红军花了大量的冤枉钱,而且重新更新武器装备的代价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李晓峰不能任由图哈切夫斯基发挥,不能让他在三十年代就花太多冤枉钱。进行军队的装备技术和军事思想的探索可以,但是规模真心别搞那么大那么无当,毕竟当时的苏联国力算不上充沛!

列宁听完某仙人列举的种种理由之后,也陷入了沉默,虽然他并不是军事方面的专家,但是基本上谁有道理谁无理取闹他还是能听出来的。之前他一直担心的是李晓峰和斯大林无理取闹,干扰了红军正常的建设,但是现在看来,至少李晓峰这边并不是无理取闹。这些意见不管是不是全对,至少是能听能有所启发的。

而李晓峰则进一步说道:“这几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解除,随着国民经济转好,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在军队建设中出现了一股很不好的潮流。片面的追求高性能,什么都要求最好最大。但是我们的国力真的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吗?相当一批华而不实大而无当的项目堂而皇之的上马,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之后,实际的效果和收获确实相当的微薄,最后仅仅是为我们的某些领导挣了面子,这难道不是犯罪?”

听到这儿,列宁的表情愈发的严峻了,因为李晓峰说的都是实话,最近几年,尤其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制定出来之后,确实有好大喜功的嫌疑,在建设上片面的追求多和快,甚至一度喊出了十年内拉平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的口号。相当多的领导是一味追求规模,什么都要求大,是相当的浮躁。

甚至列宁觉得自己都有这样的问题,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他对未来的估计都是单方面的利好,真心是以为可以跑步想共产主义社会前进了。

可以说,图哈切夫斯基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苏联社会复杂的投影。在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所有人都脑子发热,都疯狂了。

实际上列宁也从国民经济的报告和数字中觉察出了不妥,大量的工程一窝蜂的上马,什么指标都是冲着破世界记录去的,这么折腾真的合适吗?

当然,思考和反省是必须的,但列宁也不认为就要全面否定这个热潮,从大方向上说这是没错的,怎么说红红火火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好事不是么?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这股热潮。

“那你认为红军未来的军备建设该怎么进行?”

李晓峰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回答道:“我认为,在最近五年内,红军的军备建设应该用小步快跑的模式开展。重点应该立足于发展和探索,新装备不要一口气装备太多,而是不断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改进……”

列宁凝重地点点头,忽然问道:“可是如果战争突然爆发呢?这样的小步快跑岂不是无法满足战争中的需求?”

李晓峰笑了笑,反问道:“列宁同志,您认为战争会马上爆发吗?这是多年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军备建设基本上都是放马南山,可以说谁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真要做准备,难道会一点儿迹象都没有?”

甚至李晓峰拍着胸脯说道:“在我看来,未来五年之内,我国都不会面对大规模战争的风险,就算有战争也很有可能是短促的小规模局部战争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盲目的上量是有害无益的!”

说着他进一步鼓动道:“正所谓船小好掉头,像图哈切夫斯基同志那样一口气将规模搞得那么大,如果最后错了,那代价是不是太高了?如果我们小步快跑,不盲目的追求规模,可以将大量的资金节省到对新技术的探索领域,这将有利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列宁终于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李晓峰的说法,“军队进行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索,盲目的追求数量是不正确的,而且当前环境下对数量也没有特别迫切的要求,少一点质量高一点儿的探索也是有益的!”

有了列宁这句话,李晓峰就足够欣慰了,因为这意味着图哈切夫斯基不能像历史上敞开了折腾,在明明没有外部威胁的环境下,生产一大堆意义不大的废铁,这真心是败家。

当然,图哈切夫斯基对这个结果肯定是不高兴的,之前他正在主持BT2坦克量产的工作会议,要求在1933年再接再厉生产500辆以满足机械化部队的迫切需求。结果这个会议才刚结束,政治局就来了一个通知,要求军备建设要小步快跑,不要盲目上规模上量。

一开始图哈切夫斯基并不知道这个通知是冲着他来的,不过很快托洛茨基就告诉他:“米哈伊尔同志,BT2坦克就暂时不要生产太多了,满足两到三个坦克团的需求就足够了。”

这让图哈切夫斯基傻眼了,红军上上下下还是挺欣赏快速坦克的,对那个独特的轮履两用克里斯蒂悬挂系统更是大加赞赏,真心是准备一口气生产他个千把辆。

而现在,一千辆的产量就变成两到三个坦克团,当年的红军坦克团有多少坦克,也就是百来辆的样子,三个坦克团的量撑死了也没有三百辆。

实际上政治局对BT2的生产数量做出的要求也就是不要超过300辆,要求尽快开展后续更先进的快速坦克研究工程。

“为什么政治局对BT2忽然就做出如此大的限制,之前不是这个情况啊!”图哈切夫斯基很不高兴的问道。

托洛茨基撇撇嘴道:“这是列宁同志提出的建议,政治局已经接受了。”

实际上托洛茨基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据说是某仙人在导师大人那里歪了嘴,建议要搞什么小步快跑,节省资金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不过在托洛茨基看来,这始终只是小道消息而已,他不相信某人对列宁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他认为很有可能是列宁对军备上过大的投入不满意了,这才找了个借口削减开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