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耀武差点跳了起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李一帆在吹牛。

    只是,情报局长的神色告诉罗耀武。他没有吹牛,说的全是实话。

    “知道姚万平为什么要当甩手司令吗?”

    “他也有份?”

    “集团军司令,能没份?。李一帆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这事查到这。也就算结束了。结果你也猜得到,法不责众,涉及到这么多人,别说连根拔除,动一个两个都成问题。搞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只是有一点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什么?”

    “损失。”

    罗耀武皱起了眉头,接着就明白了过来。

    “方士谦搞走的,大概只有损失的二十分之一。”

    “两千亿?”

    李一帆点了点头,说道:“小这是最保守的估计,至少损失了两千亿的物资,而且主要就是粮食、装备、弹药等等战略物资。”

    “妈的这么说,整个东北都被搬空了。”罗耀武说这话的时候,牙齿都在哆嗦。

    不是害怕,也不是惊讶,而是愤怒,出离的愤怒。

    “可以这么说。”李一帆很平静,只是看得出来,他也很愤怒。“不管怎么说,方士谦花了二十多年。如果在和平时期,有个十来年,也能把损失的物资补上去,毕竟军费开支到底怎么花掉的,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东北又是粮仓与重工业基地,铁道部与军队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搞点偷梁换柱的事情,也没有多大挑战性。可惜的是,只有两年,而在这两年之内,谁也补不上这么大的窟窿。”

    “妈的”罗耀武又骂了一句。

    李一帆这句话解开了他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用枪顶着军需官的脑袋,后勤部门也拿不出所需的作战物资,而这些物资又在账本上。

    “我来找你,不是为了这件事。你也知道,总有人得背黑锅,而且方士谦逃走了,这些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李一帆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这次过来,是老陈的意思,他也知道这边的情况。”

    “老陈?”

    李一帆点了点头,说道:“老陈让我告诉你,适可而止,该收手时就得收手,别把老本赔上去了

    罗耀武打了个激灵,一下反应了过来。

    出兵朝鲜,只是为了打垮棒子,让美国出手。随着第八集团军越过三八线,在元山北面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交火,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既然已经达到了目的,还呆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什么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十四章 寻求突破

    二了第十机械化步兵师没能渡过清”江,并没让美军第一甘柴…军参谋长汉密尔顿少将感到意外,可是第二机步师追到咸兴的时候,不但没能与中国陆军第三十九集团军交战,甚至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捞着,就让美军少将有点想不明白了。()

    想不明白,这也不喇里解。

    在第八集团军,汉密尔顿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太光彩的角色。这一点,从“应声虫”这个外号也看得出来。

    在帕特里奇面前,汉密尔顿就是个应声虫。这也很好理解,像帕特里奇这样的强人,身边根本不需要一个同级别的将领,反而是打杂的更显珍贵。

    作为第八集团军参谋长,汉密尔顿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主见。

    在很多时候,这个特点也是汉密尔顿的优点。

    当然,这么说意味着在其他时候,这是缺点。

    这个时候,就是帕特里奇无暇顾及的时候,必须冉汉密尔顿亲自掌舵的时候。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没能在咸兴逮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即便是第二机步师的师长都能够想到,之前韩军的战报有误,攻击他们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而是该集团军的后卫,主力早就撤走了。

    只要做出这一判断,美军就得停下来,避免过分深入,成为孤军。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联合**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发起了“圣诞节攻势。”最终不但没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反而被迅速入朝的志愿军赶回三八线,甚至一度丢掉汉城,主要原因就是美军没有做好准备就发起进攻。

    长津湖一战,美军第一陆战师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差点全军覆没。

    上过一次当,自然没有道理再上一次当,哪怕已经轮了一个甲子。

    可惜的是,这次指挥战斗的不是帕特里奇,而是汉密尔顿。

    首先得说,韩军肯定不会承认谎报军情。要知道。真要把这个罪名坐实了,就算是黄真尹都得掉脑袋。

    问题是,死不认账肯定不行,毕竟美国才是老大。

    为了证明没有谎报军情,韩军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第三十九集团军刚刚撤走,正在向北撤退,而撤退的原因是后勤保障不济、部队伤亡惨重,没办法继续打下去了。

    有意思的是,韩军找的理由还真的存在。

    第三十九集团军确实没有按照计划获得补给,甚至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送到前线。虽然还是十月中旬,在亚洲大陆上,大部分地区还是初秋,即便在稍微偏北一点的地方,也只是深秋,但是这几年全球气候反复无常,受黑潮反常影响,朝鲜半岛上的冬天来得稍微早了一点,十月初就下了第一场雨雪。

    没有得到补给,第三十九集团军就无法继续打下去。

    相对而言,伤亡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要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是进攻部队,无法像守卫战线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那样及时得到补充,必须返回后方进行整编,才能完全恢复战斗力。

    别的不说,向后方运送伤员就是一件非耸麻烦的事情。

    按照计划应该由抬重部队把伤员带回去,不管是火车还是汽车,卸下货物后,都能装上不少伤员。因为后勤补给没有到位,到达前线的火车与汽车并不多,所以还得想办法征用车辆把伤员送走。

    这些因素,都迫使第三十九集团军尽快撤退。

    万幸的是,十五日天亮前,罗耀武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除了让第十五集团军坚守在清川江北岸之外,第十六集团军退回“红线”基本打残的第四十集团军直接回国整编,第三十九集团军则按照计划退回盖马高原,在长津湖北岸整编。

    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还能打,而是需要一支军队来稳定局面。

    不管怎么说,第三十九集团军威名在外,特别是在朝鲜军民心目中,这支在上一次朝鲜战争中打响名声的军队简直就是常胜之师,是不败的象征,加上刚刚歼灭了趾高气扬的韩军两个集团军,所以只要该集团军还在,军心士气就不是问题。

    当然,这只针对朝鲜军民。

    要知道,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也是赫赫有名的王牌部队,肯定不需要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胜利来稳定军心。

    只不过,多一支战略预备队,也不见得是坏事。

    正是如此,美军第二机步师在十六日上午攻到咸兴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只是十多万拿到了中**队分发的过冬物资的平民,还有几百上千个巨大的塑胶气球,也就是那些能够以假乱真的战车模型。

    抓了几个平民一问,美军才搞清楚原因。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在两天前就撤走了,最后一支部队也在一天前撤走。本着两国间的兄弟情谊,中**人不人心朝鲜同志忍饥挨饿,临走的时候,不但留下屯大米与面粉,怀分发了几万套军装六虽然都是一些春秋装,并不御寒,但是大多是崭新的,比很多朝鲜人最体面的衣服还要拿得出手。对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朝鲜率民来说,能够分到新军装,自然是比过年还要高兴的事。

    至于那些坦克战争,就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了。不管怎么说,第三十九集团军撤走了,而且走得非常干净利落。

    只是让美军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是,他们一直在监视从咸兴往北的公路与铁路,却没有发现大部队撤退的迹象。至少没有发现大批装甲力量。

    难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丢掉了所有重装备?

    显然不是。

    第三十九集团军没有丢掉所有重装备,而是先把重装备送了回去。从十四日开始,也就是第四十集团军撤退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很多重装备就被送了回去。原因很简单,谁也不会用主战装备在平原上与美军作战。

    台岛上的战斗已经证明,在平原上,地面部队对抗不了美军的空中力量。

    轮到第三十九集团军撤退的时候,需要运送的重装备已经不多了。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缺乏重装备,而是在与韩军交战的时候,特别是交战后期,随着美军空中力量参战,装甲力量损失十分严重。

    最后一个撤走的摩步师,只剩下了区区三十多辆坦克。

    显然,这点装甲力量还不足以构成战役级别的威胁。

    也就是说,第三十九集团军在美军的严密监视下,轻而易举的溜走了。

    而且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这个时候首先反应过来的不是汉密尔顿,而是帕特里奇。

    听说汉密尔顿让第二机步师留在咸兴。没有北上,帕特里奇差点被气出心脏病来。

    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前后表现的巨大差异,确实很难让人适应。

    虽然第三十九集团军走得麻利,可是白痴也应该知道,除非遇到了天大的困难,不然第三十九集团军不会撤得这么爽快!

    不落井下石,还等什么?

    美军掌握着制空权、制信息权,甚至还有兵力优势,就算有所顾虑,哪怕在追击途中遭到伏击,也有能力化险为夷。

    要知道,美军的目的是突破“红线”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政府的警告就是一个屁。只有这样,才能振奋军心士气,才能表明美国的战争立场,也才能让中国相信,美国将尽全力帮助韩国打赢这场战争。

    只有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在中国东南方向上的大笔投资才能收到回报。

    在电话里把汉密尔顿臭骂一顿之后,帕特里奇亲自下向第二机步师师长约翰一格拉斯特少将下达了进攻命令,并且命令第七步兵师必须比计发时间提前一天到达咸兴,协助第二机步师进军盖马高原。

    部署的时候,帕特里奇把话说得非常透彻。

    不已歼灭中国陆军的哪个集团军为目的,只求突破“四一线”尽快推进到鸭绿江与图们江南岸。

    为此,帕特里奇还特别保证,只要有需要,随时会投入第四步兵师。

    当然,帕特里奇甚至向两个师长表示,短期内,打到鸭绿江与图们江是首要目的,为此值得动用所有力量。

    有了这个保证,第二机步师就不再迟疑了。

    必须承认,帕特里奇是一个才华横溢,而且直觉敏锐的将军。

    这样的将领,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翘楚。

    虽然罗耀武也料到美军会加快进军速度,甚至一度认为帕特里奇会出动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但是当第二机步师在十六日下午从咸兴出发,顺着城”江逆流而上的时候,罗耀武仍然很是震惊。

    要知道,美军的进攻准备很不充分,第七步兵师的主力还没到达元山呢!

    美军如此急着进攻,只能说明:求胜心切。

    如果在两天前,或者手里还有两个主力集团军,罗耀武不但不会后退一步,还会利用这个机会给予美军迎头痛击,迫使美军向朝鲜半岛增派更多地面部队。

    可惜的是,两个前提条件都不存在。

    罗耀武只能让第十六集团军死守,而且让刚刚撤下来的第三十九集团军做好返回战场的准备。

    以第十六集团军的实力,要想顶住第二机步师,不是不可能,只是把握不大。

    要知道,在此之前,为了支援与协助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守不住的话,就只能退。

    一路退下去,肯定会被美军压着打,最后输得精光。

    可以退,但是不能一味的后退,必须给美军一点教,让主力部队顺利撤下来!

    ,

第三十五章 为战争活

    别机稍纵即逝。()

    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开始撤退,第十六集团军又在加固防线,罗耀武能够调动的只有第十五集团军。

    罗耀武最信任的,也是第十五集冉军。

    不管怎么说,黎卫东只需要面对南面的韩军集团军,中间还隔着一道清川江。韩军的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说。这道天险就顶得上半个集团军。

    十六日下午,黎卫东接到了罗耀武下达的命令。

    第十五集团军务必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组织起一支师级单位的战斗部队,赶到熙”然后再用二十四小时赶到狼林山北面的旧龙里,争取到达林产里,在这两处地点部署防御,阻击北上的美军第八集团军。

    任务的目的只有一咋。: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撤退到江界之前,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攻击,都得守住这两处地点。

    这个时候,别说一个师,黎卫东手里连一个整编旅都没有!

    没有就是没有,不是说有顽强的战斗意志,就有强大的战斗部队。

    第十五集团军也刚刚从前线撤下来,还在安州与韩军第九机械化步兵师死磕了一场,并且在介川打退了一个韩军二线步兵师的进攻。

    因为撤退得过于迅速,很多重装备都没撤下来。

    有困难,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黎卫东是个晓得轻重的人,知道罗耀武在这个时候直接下达命令,而且是这么直接的战术命令,意味着情况万分紧急,容不得半点耽搁与犹豫。

    让参谋估算了一下之后,黎卫东连续给五个旅下达了急行军任务。

    这五咋。旅的兵力加起来,勉强算得上一个师,而且只是个步兵师。

    在这几个旅中,就有叶振邦所在的一三三旅。

    两天前,一三三旅在安州打退了韩军第九机械化步兵师的疯狂进攻之后,顺利撤退到清川江北岸。

    因为三营的战斗伤亡最为惨重,所以最先撤到后方。

    按照计哉,等到换防部队过来之后,三营就将随同其他兄弟营。一同返回龟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能渡过鸭绿江,回到国内接受整编。

    不管怎么说,当一个营拼到只剩下一个连的时候,也该撤下去整编了。

    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意外。

    叶振邦是在吃晚饭之前接到命令的,结果三营的百来号官兵连晚饭都没吃上,就跟着大部队上路了,这让那些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炊事兵非常恼火。只不过,网做好的饭菜没有糟蹋掉,全都分给了附近的饥民。

    到了半夜,部队登上火车时。叶振邦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不是龟城,而是熙川。

    等他赶到旅部所在的车厢时,其他营长已经到了,霍弘光正在讲解作战行动。

    在一三三旅,不乏年纪轻轻的营长,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校级军官都是战地提拔的,只是由士兵提升为少校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叶振邦。

    他也是这帮营长中,最年轻的一个。

    “我们将乘坐火车到达熙川。然后改走公路。”霍弘光朝门口的叶振邦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美军正在轰炸我军后方的交通线路。从熙川出发时,重装备全都留下,由征用的车辆运送物资,工程设备都要带齐

    叶振邦听得不是很仔细,因为这些都是基本内容。

    他对霍弘光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这个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的上校旅长是罗耀武在基层部队里带出来的最后一批官兵中的佼佼者,听说还跟着罗耀武执行过好几次特战任务,是罗耀武最得意的手下之一。

    薛华毅与黎卫东算不上是罗耀武的手下,而是罗耀武的同辈战友。

    在很多方面,霍弘光与罗耀武非常相似,比如脾气火暴、直来直去、嗓门洪亮、行事果断等等。

    一些十五军的老兵都知道,霍弘光简直就是个年轻了十五岁的罗耀武。

    当然,与罗耀武比起来,霍弘光最大的差距就是背景。与其他得到罗耀武赏识的官兵一样,霍弘光来自平常家庭,在军队里没有任何背景,家境也不算富裕,听说年轻的时候谈了好几次朋友,直到去年升为少楼,才谈上对象。

    结婚?

    熬到这场战争结束再说吧!

    当然,叶振邦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霍弘光是个很有能耐的人,也是一个很值得信任的长官。

    “这次一营打头阵,到了旧龙里后马上部署防御阵地,准备迎接大部队。”

    听到这句话,叶振邦朝霍弘光看了过去,发现上校也朝他看了过来。

    “本来应该让三营上,只是大家都知道,三营的伤亡非常大。”霍弘光长出口气,目光转向了一营营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