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必须在地面推进,就得尽快建立起一条足够强大的后勤保障线

    陆地上,最有效的后勤保障线自然是铁路,而不是公路。

    由此可见,攻打旧龙里的意义确实非常重大。

    问题是,现在已经不是之前了。

    第二机步师本来就是在没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发起进攻的,第七步兵师也没有带上足够多的作战物资,而第四步兵师还没有到达前线呢。

    美军携带的作战物资最多坚持到二十三日。

    也就是说,如果在此之前无法取得突破。美军就只能放弃进攻。

    能在二十三日之前打到仓平里吗?

    帕特里奇不得不有所怀疑,也就不得不调整作战部署。

    二十日天亮前,第七步兵师投入战斗,将主力指向了文岳里。

    虽然从战场局势来看,攻打文岳里只是佯攻,但是在罗耀武看来,这路佯攻很有可能变成主攻。

    如果美军拿下了文岳里,继续向北挺进。就能到达狼林湖北岸的狼林。

    到了这里,就算连上了朝鲜那并不发达的铁路网,可以顺着铁路线向西推进,而狼林西面就是江界。

    情况显而易见,就算第三十九集团军能够守住江界,也改变不了第十五集团军的命运。

    罗耀武舍得第十五集团军吗?

    或者说,牺牲了第十五集团军,能够保住江界、保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吗?

    罗耀武没有这个把握,也没有谁能有这个把握。

    二十日上午,美军开始攻打文岳里。

    面对咄咄逼人的攻势,罗耀武不得不承认,一招走错,满盘皆输。

    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在狼林布防之后,罗耀武亲自给留在文岳里的一三二旅下达了突围命令。随即,他又给黎卫东下达了全线撤退命令,只在旧龙里留下一个旅的兵力,其他的部队全部向后撤退,按照计划退回国内。

    现实让罗耀武不得不相信,在朝鲜境内的战斗基本上结束了。

    可以说,除了敌人过于凶悍之外,与后勤保障也有很大的关系。

    打到十八日的时候,罗耀武就无法向前线作战部队提供战斗物资。说得不客气一点,就算美军不主动抢攻,拖到十一月,朝鲜的冬季来临,因为部队所需的冬季作战物资没能筹备齐全,他也得下达撤军命令。现在不是六十年前,靠一身秋装,根本无法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作战。

    更要命的是,罗耀武申请的增援兵力迟迟没有到位,也就无法向朝鲜增兵。在作战一品了有肢的情况下,首井要考虑的就是保存有生力一

    只有部队在,才能守住边境线,才能将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罗耀武几次折腾下来,也就是想把第三十九集团军救出来。

    不管怎么说,这支部队仍然是主力、仍然是王牌。如果丢掉第三十九集团军,就算能够多坚持一两个月,也无法守住鸭绿江防线。

    还有一点是罗耀武必须考虑的,打到目前为止。美军只投入了两个师。

    第四步兵师已经到达朝鲜,而且做好了战斗准备,却没有投入战斗。如果有必要,帕特里奇还能向朝鲜增派一个师,而且很有可能是第二骑兵师,或者第十山地步兵师小而这两安部队都不简单。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还有余力。

    不管怎么看,朝鲜战场上的局面都非常不利。

    撤退之前,罗耀武也想过。再朝鲜战场上再打一次,争取让帕特里奇再投入一到两个师的兵力。要知道,美国陆军的正规部队就那么几个师。

    如果在朝鲜战场上投入四个师,那么能够用在东南方向上的美军就不会超过四斤,师。虽然美国有着比较完备的战争动员机制,在不进行大规模动员的情况下,可以用国民警卫队执行二线作战任务,但是国民警卫队的战斗力差不说,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能够投入的兵力自然有限。

    问题是。罗耀武手里没有这个本钱。

    再打一场战役,至少需要两个集团军,罗耀武不但没有两个集团军,连支撑这两个集团军的作战物资都没有。

    这仗,怎么打?

    二十日上午,黎卫东开始安排部队撤退。

    留守旧龙里的不是一三三旅,而是一三五旅,那支由一三二旅更换番号而来的王牌旅。

    因为一三三旅的损失最为惨重,加上不再死守旧龙里,所以第一个撤退。叶振邦是在当天中午接到撤退命令的,傍晚的时候就带着部队到达了仓平里,登上了回国的火车。

    这个时候,美军也打下了文岳里,一三二旅再次全面溃退。

    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美军没有连夜追击,直到二十一日上午才到达狼林。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部队已经在这里设置好了防御阵地。

    虽然美军耽搁了六个晚上也让罗耀武非常不解,但是总算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主力撤了下来,第四十集团军也已退回国内,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整编,第十六集团军则已向东北方向退却,准备从图们江退回国内,在吉林东部地区进行整编。

    补充兵员的问题还不是很大,各地武装警察部队早就做好了准备。

    当时,美军也想追击。却是没有那个能力。

    发现第十五集团军全线撤退后,帕特里奇就认识到,对手要溜了,随即就下达了全线追击命令。

    韩军是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

    西线战场上,集团军轻松渡过清川江之后,因为担当主力的第九机械化步兵师损伤惨重,而跟随行动的二线部队又缺乏突击能力,所以黄真尹没有让部队高歌猛进,而是一边进攻一边控制占领区,清除残留的朝鲜人民军,稳定地方秩序。

    这些本来也是韩军二线部队的职责,做起来顺风顺水,只是要想跟上第十五集团军的步伐,那还困难了一点。

    即便在东线,情况也不容乐观。

    最初的时候,帕特里奇将后勤保障任务交给了韩军,认为中**队已经全面溃退,朝鲜人民军又没有斗志,所以觉得问题不大。

    结果,问题还真来了。

    十八日与十九日,就有三支韩军抬重部队在咸兴北面遭到伏击。开始的时候,美军指挥官还认为是残留的中**队、或者部分负隅顽抗的朝鲜人民军袭击了抬重部队。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之后,还以为是中**队派出的特种部队。

    直到二十日,第一支美军抬重部队遭到袭击,美军指挥官才发现大大对劲。

    袭击者绝对不是中**队,因为没有重武器,也没有对付美军的装甲车辆,而是拼命掠夺物资,特别是食物与衣物。

    很快,美军才搞清楚,袭击他们的是盘踮在山区里的“土匪”。

    货真价实的土匪,也就是那些被饥荒与金氏家族的苛政搞得不得不到山里当土匪的朝鲜军民。

    后勤补给线不安全,那还打个屁啊。

    要知道,打到狼林的时候,就算从咸兴算起,美军的后勤补给线也超过了两百公里。而在这么长的补给线上,处处藏着危险。

    中**队作战需要物资。美军作战更需要物资。

    面对现实,帕特里奇不得不做出痛苦选择:让第四步兵师提前参战。

    或者说,上书热身。

第三十八章 加大投入

    :然多投入个师的兵力算不了什么,毕竟第四步兵愕州孙洲了茶山,属于“计划内”部队,但是从整个战略局面来看,这却是非同小小可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这个时候动用第四步兵师,意味着在攻入中国本土的时候还得投入一个师的兵力。

    按照帕特里奇的计划”先用两个师扭转战局,再用一个师突破鸭绿江防线。

    只要打到这一步,中国当局就会把重点放在东北,至少会增派几咋。集团军。毕竟杀出朝鲜半岛之后,战线将迅速拉开,而漫长战线绝对是防御方的噩梦。要想守住国土防线,中国就得投入足够多的兵力。

    到时候,能够用在东南与西南方向上的主力部队将非常有限。

    即便印度阿三在参战问题上犹豫不决。只要率先在东北方向上取得突破,就能为东南方向上的战略反攻创造机会。

    问题是,在朝鲜多投入一个师,就等于在东南少了一个师。

    毫无疑问,这个影响非常巨大。

    耍知道,在是否进攻中国本土的问题上,日本的态度一直非常暧昧,实际上就连美国当局的态度也很模糊。

    帕特里奇不是军人,但是能够猜到其中的原因。

    日本的态度很好理解,毕竟攻打中国本土,绝对不是一件说笑的事情,那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甚至要为此进行全面战争动员。

    日本愿意承担因此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吗?

    或者说,日本能否从中获得足够大的好处。

    问题不仅于此,关键还是日本参战带来的反面影响。如果说,绝大部分中国人把与台湾的战争看成内战,并且将台湾人当成同胞的话,那么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会起来反抗美国而绝大部分中国人会反抗日本。要知道,近代史上,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只要日军登陆中国本土。那就不是一场局部战争了。

    这是美国当局必须考虑的问题,即日军登陆中国本土,会不会对中**民的抗战意志产生影响,以及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在朵岛战争中,中**队在与日军作战的时候就表现得更加顽强。

    如果在朝鲜战场上投入过多兵力,必然导致在东南方向上投入的兵力非常有限,到时候台军撑不起大局,就得向日本求援了。

    可以说,日本等的就是这么个机会。

    反过来看,中国当局等的何尝不是这么个机会呢?

    从一开始,中国当局没有想过要在朝鲜半岛上击败美韩联军,甚至没有想过像六十年前那样打回三八线,而是要借朝鲜战争,向美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让美国兵力不济。从而知难而退,确保本土安全。

    显然,这个结果,肯定不是美国卷入台海战争,策动朝鲜战争的初衷。

    至于要不要日本参战,那是政客的事情,不是帕特里奇需要考虑的问题。他只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打到鸭绿江,战局将变得更加复杂。

    事实上,在决定让第四步兵师出动的时候,帕特里奇还有第二个选择。

    那就是,放慢进军速度,稳步推进到鸭绿江。

    只不过,帕特里奇非常清楚,这是下下策,因为这也是中**队全线撤退的目的。

    即便不能击溃中**队的妾力,稳步推进到了鸭绿江,只要让中**队获得充足的休整时间,要想突破鸭绿江防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韩军的颓废表现不用多说,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打得还算顺手。

    只要局面不利,韩军的表现就极度糟糕,也就不能过多指望。

    帕特里奇是第八集团军司令,在韩国生活了十多年,非常了解这个国家。他知道,如果能够一气呵成,攻入中国本土,到时候再做个承诺,韩国就会鞍前马后的效死力,可是只要局面不对,韩国就会犹豫不前。

    这也很好理解,朝鲜半岛与中国本土相连,中间不但没有太平洋,连海峡都没有。

    美国可以不用为中国的报复担忧,毕竟隔着太平洋,中国再厉害,没有上百年,也很难对美国构成威胁,而百年之后,谁还说得准呢?

    甚至连日本都不用过多顾虑中国的威胁,毕竟隔着黄海,就算中国崛起,要想打上日本本土也是难事。

    韩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只要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韩国就别想过上安稳日子。

    韩国当局的这种担忧已经体现了出来,即在是否出兵中国本土的问题上,韩国总统朴太玄的态度出现了微妙变化。

    虽然这个当初夸下海口的韩国总统并没返回,但是在作战行动上,韩军已经有所保留。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不能保证彻底打垮中国,至少在未来一百年之内,中国不会对韩国构戏飒二,那么韩国当局就不会卷入众两个大国!间的如何保证,那是政客的事情。

    帕特里奇要做的就是在军事行动上取得无可争议的胜利,让韩国当局相信,美军不但能够击败中**队,美国也有把握彻底打垮中国。

    只有这样,才能让韩国跟进。

    为此,美军就不能放慢步伐,只能增兵。

    帕特里奇没有忘记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向美国高层提出,在朝鲜战局不太顺利的情况下,将东南方向上的战略反击延迟一个月。

    可是他得到的答复却是,不但不能延迟,还要考虑提前一个月!

    虽然加布里埃尔保证将部署工作落实到位,甚至答应增兵,但是要提前一个月发起战略进攻,谈何容易。

    显然,这是政治决定,而不是军事决定。

    作为坐镇海外的军事统帅,帕特里奇非常清楚,让美国高层做出这上觉得的原因肯定与台湾当局有关。

    要知道,在台湾执政的是民进党,而不是国民党。

    如果是国民党的话,反攻大陆还说得过去,毕竟几十年来,国民党一直在叫嚣着要反攻大陆。虽然在蒋家王朝倒台之后,国民党修改了党章,不再提反攻大陆的事情,但是那些当年从大陆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将领,还有这些将领的后人,都一直渴望着反攻大陆,而这些人在台湾军队内的影响力不可低估。

    可惜的是,民进党上台之后,大陆派系的将领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虽然在大陆军队撤出台湾的时候,有人提过反攻大陆,在台军中也很有市场,毕竟刚刚尝到了战争甜头的台军将领不想就此退出舞台,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转移重点,是个人就得怀疑美国的战略企图。即便不怀疑美国的动机,也得怀疑美国的能力。

    美国能在不做战争动员的情况下,同时打两场战争吗?

    这样的疑问,让台湾当局在是否反攻大陆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解决冉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打赢朝鲜战争,用行动与结果告诉台湾当局,美国不但有决心打赢两场战争,还有这个能力。

    当然,对于日本参战来说,如果能够取得重大胜利,也能增添美国手里的筹码。

    这些因素,对帕特里奇的军事决策产生了影响。

    显然,帕特里奇的这个决定,并没让罗耀武感到高兴。

    只要解决了后勤问题,美军就能高歌猛进,入朝作战的部队将更加艰险。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坏事。

    收到消息后,在东南前线部署防御工作的陈必时当场就笑了起来,随即就跟罗耀武通了电话,要他想办法在鸭绿江南岸与美军干上一场。

    陈必时没有提到怎么打,只是让罗耀武相信,在攻入中国本土之前,美军的作战行动肯定会有所收敛,不然佯攻打成了主攻,吃亏的是美军,而不是中**队。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那就得看罗耀武怎么理解了。

    陈必时看到的,肯定并非这么一点。

    虽然所有的迹象都表明,美军没有放弃协助台军反攻大陆的作战行动,而且还加快了战争准备工作,但是陈必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能在朝鲜半岛上打出点名堂来,就算美军能够打过台湾海峡,也很难取得重大胜利。

    不能在台岛上拖垮美军,就只能充分发挥主场优势。

    这有点残酷,却是最佳选择。

    当然,陈必时还是得防着一手,那就是美军假戏真做。

    真要在东北地区放开,很有可能让佯攻变成主攻。

    二十二日一大早,陈必时就回到了北京,面见了总参谋长刘诚志,然后两人一同去找到了秋切康。

    这次回京,陈必时只为了一件事情,就是向东北增兵。

    “情况比我们预料的理想一些,美军已经动真格的了,能不能顶住,得看能够投入多少主力。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加把劲。”

    “这件事情我也考虑过。只是现在能够动用的主力部队并不多。”刘诚志知道陈必时回来的原因,也知道陈必时叫上他一起去见秋劾康的原因。

    陈必时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诚志的意思,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几大军区的主力部队都动员了起来,南京与广州军区重点布防东南,成都军区负责南方与西南东部防线,兰州军区负责西南西部防线,而济南军区的主力部队在攻台作战中损失惨重。真要动员的话,就只有北京军区的卫戍部队了。

    秋幼康舍得投入这些王牌部队吗?

第三十九章 火速增兵

    吊然增兵能解决问题,但是增兵本身就是问题

    施阳军区不用多说了,四个集团军全都压了上去。()

    成都军区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