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三日凌晨,在战场上空盘旋的美军无人侦察机最先发现异常情况,守在城区内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开始集结,并且打开了几座军械弹药库,向参与守城作战的民众分发武器弹药。

    半个小时后,第四十集团军率先向北突围。突围!?

    收到消息,帕特里奇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确实是突围,而且是在向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方向突围。

    很快,准备就绪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也开始向西北方向突围。

    这下,帕特里奇才猛然明白了过来,罗耀武搞这么多花样,不是为了解围,而是为了协助守城的两个主力集团军突围。

    也就是说,罗耀武要保住的不是沈阳。而是两个主力集团军的骨干力量。

    这下,问题来了。

    因为没有料到守城部队会突围,所以进攻的日军分散在城区里面,根本没有集结,也就无法挡住集结起来的突围部队。

    战场外围,美军正在应付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没办法盯住身后。

    帕特里奇想过调遣附近的部队去堵住突围部队,问题是,罗耀武手里还有两个主力集团军与好几个新编集团军没有动呢。

    真要全线开动,罗耀武肯定会大打出手。

    再说了,罗耀武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小家子气了?

    当初为了围歼美军第四步兵师,他可是花上了血本,差点让第十五集团军有去无回。如果他的真实目的不是掩护守城部队突围,而是以此为饵,让美日联军全线调动,就很有可能抓住机会干掉一两个美日师团。

    别忘了,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都是非常擅长打防御战的部队。

    如果让这两支部队抓住漏洞突入美日联军的防线,并且站稳脚跟,再加上进攻能力超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实力不俗的第六十五集团军,还有两个杀红了眼的集团军小由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纵队配合,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没敢轻举妄动。

    这个时候,福田康夫正在忙着收拾市区内的残局呢。

    结果天还没亮,第四十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就突破了美日联军的包围圈,还带上了两个新编集团军与几万民兵。

    守城部队突围成功后,外围进攻的部队也迅速撤了下去。

    早就守候在一旁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迅速插上,在沈阳北面与西面构筑起防线。

    等到帕特里奇回过神来,发现罗耀武确实没有太大野心的时候,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打再谈

    第一百一十三章战略退缩

    二然突围战役打得精彩漂亮,但是淀阳沦陷成为定※

    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突围当天,美日联军前线总指挥福田康夫就宣布,正式占领沈阳。

    问题是,占领沈阳后,美日联军却没有立即进军。

    名义上,美日联军强攻沈阳后,各部队的伤亡情况都比较严重,特别是担负起强攻任务的五个小日军师,还有部署在外围的美军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需要时间补充休整。实际上,让美日联军停下来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

    罗耀武回归,影响绝对巨大。

    如果说在此之前,福田康夫还不认为这个在几个月前还是少将军长的前线司令官有多大的本事,那么在眼睁睁的看着十多万中**人扬长而去之后,他就不得不承认。帕特里奇对罗耀武的评判没有错。

    这是一个对手,一个厉害的对手。

    罗耀武能在被美日联军重重围困的沈阳把十多万人马救出去,在更广阔的战场上,他就能够给美日联军制造更大的麻烦。

    继续进军,那得三思而后行。

    沈阳战役打完后,帕特里奇也意识到,他又被罗耀武摆了一道。

    很明显,罗耀武手里确实没有足够的兵力,不然不会如此重视沈阳城内的两个。主力集团军,更不可能拼着老命把这两个集团军救出来。能够成功解围。靠的不是外围部队,而是罗耀武的名声,特别是在美日联军指挥官心里的地位。

    与帕特里奇打了几个月,他就没有玩个小手笔,这次玩了个小花招。就把帕特里奇骗得团团转。恐怕也只有罗耀武办得到。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帕特里奇胆子弓大一点,认定中**队是强弩之末,集中手里的兵力,还真有可能反咬一口,让罗耀武赔了夫人又折兵。

    说起来,这还真有点唱空城计的味道。

    只不过,罗耀武是在城外唱的这出戏,而且声势更加浩大。

    当然,他能唱成这出戏,靠的还是庞大的民兵部队。之前已经提到过,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的行动,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纵队都按照主力部队的编制,出去活动的时候,更是唯恐天下不知。

    这么一搞,帕特里奇也就很难通过战术侦察确定罗耀武手里的兵力了。

    后悔归后悔。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

    打下沈阳后。帕特里奇没有催促福田康夫立即进攻,并不是说他有多害怕罗耀武。情况再明显不过了。罗耀武手里没兵,就算在后方组织起了防线,也只能动用新编集团军,几个主力集团军的战斗力还没完全恢复。威胁并不大。

    主要原困,还是在美日两军的战略上。

    众所周知,沈阳是东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北上是吉林与黑龙江,南下直抵辽东湾。西南则是进军华北的大路。往西北还能进入内蒙。

    正是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让美日联军把重点放在了这里。问题是,打下沈阳后,该如何进军?

    如果说。在战术上,帕特里奇与福田康夫还算各有见解,那么在战略上。两人就完全不搭边了。

    福田康夫的观点是,首先扫荡东北地区。先在东三省站稳脚跟。再进军华北。

    帕特里奇的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应该先进军华北,打下北京之后,再回过头来攻占东三省。

    与其说是两人的战略分歧,还不如说是美日两国的政治分歧。

    福田康夫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日本的态度。这并不是说日本有能力吞下东三省,即便日本有这个野心,美国也不会答应,毕竟台湾当局摆在那里。

    美国早就向台湾当局承诺只承认一个中国,而且是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国。绝对不会肢解中国。如果办不到,台湾当局就无法向全体中国人交代。在大陆的政权也就不会稳固。扶不起台湾当局,美国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击败中国,也就无法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日本当局的实际目的就是希望让美军担负起更多的作战任务。

    向吉林与黑龙江进军,不管日军打主力、还是美军打主力,现在的兵力都不够。就算日本当局已经答应第三次增兵。并且承诺最终将派遣军扩充到一百万,可是这些部队不可能立即到达,而且对占领大半个。中国来说也不够。如此一来,美国就得向东北增兵,并且担负起主要作战任务。

    帕特里奇主张南下,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个问题。

    虽然在东北战场上,美军的规模仅相当于日军的一半,但是美军伤亡的官兵比日军多得多,毕竟在日军参战之前,美军就有重大损失。继续向东北增兵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美军要尽量避免冲锋陷阵。

    向南进攻,战场就那么点大小部队多了也容不下。

    即便需要提防东三省的中**队,日军也能担当重任,美军就能从繁重的战斗任务中解脱出来,让日军去冲锋陷阵。

    说得直接点,双方都知

    战斗损失肯定越来越大,而谁来承担这个损失,就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双方也有共识,那就是得尽快扫荡辽河平原,攻占辽东半岛。夺取如同大连这样的大型港口城市,控制主要的铁路与公路,缓解后勤保障的压力。正是如此,在占领沈阳之后小美日联军没有立即确定进军方向,开始扫荡战场。

    四月十五日,在第十五集团军从辽中撤退后,美日联军南下攻打辽阳。并且在五天之后占领了这座位于长白山西北的重要城市。

    虽然有人认为罗耀武故意放弃了辽阳。没有像他承诺的那样坚壁清野。处处死守,但是白痴都知道,沈阳守不住,那就肯定守不住辽阳。更重要的是。中**队的主力部队都集中在彰武方向上,辽阳那边根本没有多少兵力,连地方游击队都没有几支。

    罗耀武又不是神仙,没有天兵天将,拿什么守辽阳?

    三日后,美日联军进军盘锦。

    盘锦在辽河河口,地势平坦不说,周边还真没有可以据守的天险。

    这次,罗耀武又主动退却,没有与美日联军愿战,只是组建了几支地方游击队,把几万条步枪与几百万发子弹发到了民众手里。

    虽然武装人民的时候,盘锦不是敌占区,但是很快成了敌占区,所以没有人拿此做文章。

    到这个时候,邮六是四月下旬,罗耀武已经在卓新与锦州部署好了防线,不但让六个主力集团军与十个新编集团军恢复了战斗力,还抽调民兵纵队里的优秀人员组建了两个新编集团军,并且动员了两百多万民众,沿着医巫阁山与大凌河修建战略防线。

    只不过,罗耀武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彰武。

    为了守住这座连同到内蒙的城市,罗耀武甚至动员数十万民工。在绕阳河与柳河一线修建了一条近一百公里长的纵深防线,光是挖掘的战壕就超过了两千公里,还修建了十多万个永备火力点,上千个炮兵阵地,与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的防御工事。

    这番部署,罗耀武的意图就再明显不过了。

    如果美日联军要去打吉林与黑龙江,他不会插手,反正他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根本照顾不到那些地方。只不过,美日联军要想进军华北,就得攻打彰武,从医巫阁山北面进军朝阳。如果直接攻打锦州,就会把右翼暴露在中**队面前。辽河河口就那么大个地方,地势又过于平坦,中**队不好守,美日联军也不好守。

    也就是说,罗耀武在变着花样迫使对方攻打彰武。

    正是如此,他才会把重兵部署在彰武。

    问题是,罗耀武也太看得起美日联军了,甚至把美国与日本当成了一家人。

    打下盘锦后,美日联军没有杀向锦州,而是继续南下,在四月二十七日攻打位于大辽河口的营口。

    占领营口后。美日联军又花了点力气攻打辽东半岛北部的盖州。

    因为盖州背靠长白山,又面向辽东湾,地势比较险要,当地部队又提前做好准备,动员了十多万民兵,所以美日联军花了点力气,直到五月七日才占领这座城市,打开了进入辽东半岛的大门。

    到此,辽东半岛被美日联军包围。

    美日联军在这个时候的意图也很明显,那就是先打下辽东半岛。其他的等到以后再说。

    五月七日,日军第三批派遣军在丹东与东港上岸。

    这次的规模更大,足足二十个师团,还有补充给其他部队的近十万名官兵。

    随着这批部队到达,侵华日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七十万。

    不得不说,日本的动员能力非常惊人。毕竟日本是一个人口上亿的大国。即便不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武装一两百万军队也不是问题。

    只不过,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组建足够多的主力部队,还是不容易。

    受此影响,第三批派遣军主要是二线部队,都是新组建的师团。缺乏战斗力不说,连装备也不够齐全。

    唯一值得肯定的,就是庞大的兵力。

    人多了,做什么都容易。

    五月十一日,美日联军兵分两路,沿辽东半岛南北两岸向大连进军。

    因为罗耀武已经在北面部署好防线,也不大可能守得住大连,所以第二天。他就命令驻扎在大连的地方部队撤往辽东湾北岸的秦皇岛与葫芦岛。

    只能通过海路撤退。

    虽然受岸防部队保护,美日联军的海军舰艇无法进入渤海湾,但是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仍然对运送官兵的船只构成了严重威胁。

    最终,只有不到十万人撤了出来,而丧生大海的比这还多得多。

    五月十八日。大连沦陷。

    这个时候,辽东战场上的狼烟也冒了起来。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沿挑衅

    二十二日。日军第七师沿二零二国道北卜。攻打第“驯册田军守卫的康平县,彰武会战就此拉开序幕。

    对罗耀武来说,日军第七装甲师并不陌生。

    在台岛战场上,十五军最先打的日军就是这支部队。当时,叶振邦指挥的九连在二零九高地阻击战中,把该师一部打成了半残,最后还得让美军来收拾残局。

    对第十六集团军来说,这支日军也不算陌生。

    沈阳突围战中,第十六集团军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协助第四十集团军与跟随部队撤出来后,就在沈阳北面的法库县与追击而来的第七师打了一场。因为美日联军并没打算与中**队决战,所以那场阻击战打得并不惨烈。

    只不过,这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罗耀武给第十六集团军下的命令是:死守康平县,直到战区司令部下达撤退命令。

    为了消除第十六集团军的后顾之忧,罗耀武还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与一个民兵大队、也就是没有得到正式番号的新编集团军守住从康平县到彰武县的三零三国道,并且沿着南面的长深高速公路构筑防线。

    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把第十六集团军撤下来。

    罗耀武可以根据战区需要组建新编集团军,却不能增设主力集团军,而在编制上,主力集团军都是重型部队。而新编集团军则以步兵为主,差距非常大。对罗耀武来说,主力集团军是最大的财富。

    再说了,第十六集团军斗志高昂,根本不需要有人殿后。

    虽然日军的战斗力比韩军强大得多,像第七师这样的王牌部队,基本上与美军的主力部队看齐,但是在打日军的时候,中**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非常恐怖。不管怎么说。绝大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忘记几十年前的那场民族灾难。在接日战争中,三千万华夏儿女死在了日寇的屠刀下!

    仅仅是这份仇,就足以在百年之内让中国人铭记于心。

    更重要的是,打了这么多仗,第十六集团军的官兵换了好几茬。现在八成以上的士兵与半数基层军官都是东北本地人。

    对那段充满血泪与耻辱的历史,东北人铭记得更加深刻。

    如果说打美军是拼命,那么打日军就是玩命。

    在防御作战中,用一个主力集团军抵挡一个日军师,罗耀武也算花了血本。

    战斗首先围绕三台子水库展开,第十六集团军利用较为有利的地理环境,在水库东岸构筑防御阵地,迫使日军不得不强攻。

    要想绕过水库,那就得走条件简陋的县道,先打下方家屯,再折向东关屯。

    因为方家屯靠近长深高速公路,所以日军迂回攻击,侧翼还会受到部署在那边的新编集团军的威胁。

    以第七师的那点兵力,很难同时与三个集团军交战。

    当然,日军也可以沿省道往东迂回,只是这得首先攻入铁岭市,再折返回来,从东面攻打康平县,进军路线延长上百公里,还得攻克几座城镇,麻烦也不

    可以说,日军也没有太好的选择,只能强攻康平县。

    从这也看得出来,在防御部署方面小罗耀武确实很有一手,可以说是守得滴水不漏。

    一个师就想打下第十六集团军的防御阵地?

    开玩笑!

    虽然韩军的战斗力不如日军,但是当初在吉林方向上,第十六集团军单独面对兵力接近三十万的韩军。集团军,还把国境防线守得天衣无缝,让韩军无法越雷池半步,只能在图们江南岸兴风作浪。

    日军再牛比,也比不上三十万韩军吧。

    当然,日军如此大意,也主要是情报出了问题。

    按照福田康夫收到的情报,守在康平县的只是一个新编集团军,而不是中**队的主力集团军。

    这也难怪,罗耀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部署,调动部队的时候,自然是花样百出。

    别说日军搞不清楚中**队的主力集团军在哪,就连美军也搞不明白。

    早在几个月前,美军就吃过这样的亏,不然第四步兵师与韩军的两个集团军也不会全军覆没了。

    真要说,战场上到处都是中**队的主力,也到处都不是。

    战斗打响后,日军才发现,挡在他们前面的是一个主力集团军,而且是一个非常善于防御作战的主力集团军。

    这下,福田康夫才知道,按是第十六集团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