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如此,阜新会战打到第四天,在一种怪异的氛围中进入了僵持阶段。

    拖下去的话,肯定对美日联军不利。

    对罗耀武来说,拖延本来就是较为理想的战术。

    卓新会战打响后,东北战局再次成为重点。

    因为锦州离山海关太近,之后又没有能够坚守的战略屏障,所以罗耀武趁此机会,要求为前线部队补充主战装备。

    如果在以往。

    这一要求肯定得不到满足。

    只是现在不同了。

    锦州失守,华北就将受到冲击,北京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结果。

    从七月十日开始,大批主战装备就源源不断的送往东北战场。

    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得到优先保证,之前已经通过从其他主力集团军抽调主战装备的方式得到了加强,而且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均已进入战场,所以罗耀武没有把得到的主战装备编入这两个。

    集团军,除了将一部分提供给充当总预备队的第二十六集团军之外,其他的全部编入了几支部署在锦州附近的新编集团军。

    这几支新编集团军都是最早成立的,从边境一直打到锦州,还参加过围歼韩军。

    集团军的第三次会战。

    有入朝作战经验,战斗力在新编集团军中绝对是最好的,官兵素质并不比主力集团军差多少。

    罗耀武的意图也很明白,他要尽可能的武装几支实力不比主力集团军差的部队。

    实际上,缺乏主力集团军一直是东北军的最大问题。

    在东南方向上。

    即便按战区制改编之后,陈必时的东南战区里也有八支主力集团军,王虞氓的华中战区有六支主力集团军,就连中原战区也有六支主力集团军。

    虽然从绝对数量来看,东北军并不吃亏,但是东北一直是主战场,六支主力集团军就没得到过长足休整,作战压力大得多。

    可惜的是,罗耀武无权组建主力卉也就只能在新编集团军身卫下功从这也能看出罗耀武的基本战术思想。

    那就是拖,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拖得越久,他得到的补充就越多,部队的战斗力就越强。

    与之相比,美日联军却拖不起,因为美日联军不可能从拖延中获得足够的补给。

    很快,帕特里奇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中**队的战斗力正在得到加强,而且补充速度非常快。

    到七月十二日。

    已经有两个集团军得到了足够武装一个装甲师的主战装备。

    拖下去的话,每天从山海关送到辽东战场上的主战装备都能武装一个装甲师。

    要不了多久,中**队就能具备强大的突击能力。

    显然,拖下去,美日联军离胜利将越来越远。

    这个时候,美军的情报系统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甚至可以说最终影响了这场会战结果的重大错误。

    当时,美军情报系统认为中**队的主力部队部署在锦州,而不是阜新。

    根据只有一点,即运入东北的主战装备全被送往锦州,补充给了部署在当地的几个集团军。

    根据彰武会战的结果,美军情报机构能够轻易断定,中**队剩下的主战装备最多只能让两个主力集团军具备有限的装甲突击能力。

    这个判断,在卓新会战之前小帕特里奇还有所怀疑。

    等到卓新会战打响,中**队全面固守。

    连战术反击都不多让他不得不相信,罗耀武手里确实严重缺乏主战装备,部队缺乏突击能力,不然反击早就开始了。

    随着大批主战装备进入东北战场,帕特里奇更加肯定了这一判断。

    可惜的是,帕特里奇也同时相信了那个错误的判断。

    这也很容易理解。

    中国当局送往东北战场的主战装备肯定得优先补充给主力集团军,即便站在罗耀武的角度,在装备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也应该首先让素质更好的主力集团军得到补充,然后才是新编集团军。

    如此一来,帕特里奇相信。

    在卓新作战的只有两个、甚至一个主力集团军。

    中**队迟迟没有发起反击,就是因为其他主力集团军都在锦州,盯着部署在盘锦的那几个美军国民警卫队师。

    以及几个日军主力师。

    随时应付美日联军在锦州方向上发起的突然进攻。

    这一部署也符合常理,即守住锦州要比守住卓新重要得多。

    更重要的是,罗耀武的意图肯定不是仅仅守住锦州,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他就会抓住机会发起反击。

    再说了,罗耀武这人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在此之前,帕特里奇一直认为罗耀武会死守锦州,然后从卓新发起反击,击溃围攻锦州的美日联军。

    如果罗耀武反其道而行之,先迫使美日联军攻打卓新,再从锦州出兵,又南向北发起反击,或者干脆杀入辽河平原呢?毫无疑问,这是非常违反常理的战术,可是在罗耀武手里,确实有可能变成现实。

    现在的情况也确实如此,美日联军的主力大多集中在卓新方向上,留在盘锦的只有几个日军主力师与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师,战斗力都不怎么样。

    如果罗耀武手里有足够强大的突击力量。

    打下盘锦肯定不是问题,甚至有能力围歼盘锦的美日军队。

    如果罗耀武的野心再大一些,就会围住盘锦,重点打击前来解围的美军,最后再吃掉盘锦的守军。

    等到美日联军集结起足够的军队,中**队早就退回锦州了。

    真要打成这个,样子,美日联军别说进军华北,恐怕连辽河平原都守不住。

    虽然帕特里奇对罗耀武手里的军事力量持怀疑态度,但是他怎么也不可能否认罗耀武的号召能力,以及数量巨大的平民。

    想到这些,帕特里奇就觉得如芒在背。

    放弃进军卓新,显然不大现实,毕竟美日联军的主力已经展开,就算收回来也得花不少时间。

    更何况,突然停止进攻,足以暴露美日联军的意图。

    让罗耀武提前发几进攻。

    就算能够守住盘锦,美日联军也会付出巨大代价。

    对帕特里奇来说。

    任何过于惨重的代价都会使他进军华北的战略变为泡影。

    卓新肯定得打,还得尽快打下来,从而抽调主力部队南下攻打锦州。

    为了不让中**队获得主动权,就只能在中**队做好进攻准备之前攻打锦州,迫使罗耀武组织防御,把更多的部队用在防御作战上,从而失去突击作战能力。

    打定这个主意,帕特里奇没再犹豫。

    七月十一日夜间。

    美日联军从盘锦出发。

    与卓新会战同时进行的锦州战役打响了。

    (访问h》

    ''

第一百三十二章全面开打

    二联军在阜新方向卜的讲攻怀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瑰。”

    始讲攻锦州,也让罗耀武倍感惊讶,甚至一度让他怀疑,正在攻打卓新的美日军队是不是主力部队,即帕特里奇是不是也玩了移花接木这一招。

    罗耀武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他手里的战术侦察手段太有限了。

    虽然从医巫阁山派出去的侦察兵能够摸清楚美日联军的部署情况,但是敌人抱团,特别是美军比较集中,很难获得有效的情报。

    就算侦察部队一再肯定,攻打朝阳寺的是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罗耀武也不敢完全相信。

    另外,美军的行动也让罗耀武觉得很奇怪。

    攻打朝阳寺受阻之后,美军没有猛攻。

    而是转为防御。

    虽然从道理上讲,这是美军担心遭到中**队反击而做的防范性准备,但是美日联军已经在卓新方向上投入了十多个师,近三十万兵力,怎么可能遇到点麻烦就退却呢。

    受此影响,罗耀武也一直认为,帕特里奇还有后招。

    正好这时候,后方提供的主战装备到达,罗耀武也就顺便拿去加强了锦州的防御。

    可以说,两人都误打误撞,没有搞明白重集。

    只是在美日联军向锦州进军后,罗耀武也明白了一点,即北面的战斗不能拖下去了,不然肯定会丢掉锦州。

    别忘了,罗耀武把六个主力集团军都放在北面,只有第二十六集团军离锦州较近,其他几个主力集团军都无法火速驰援锦州。

    要想守住锦州,就得首先打掉卓新方向上的美日联军,解除阜新受到的威胁。

    七月十二日上午,罗耀武没再迟疑,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下达了反攻命令,并且让这两个集团军重点围攻盘踞在大板的美军主力师。

    做这个部署的时候,罗耀武主要还是想搞清楚美军主力在哪。

    只要战斗打响,就知道美军主力在哪了。

    如果北上攻打卓新的不是美军主力,那么美军主力肯定在南面。

    如此一来,罗耀武就能及时命令第二十六集团军南下守卫锦州。

    战斗打响,确实很快就搞清楚了情况。

    结果也让罗耀武大吃一惊,盘踞在大板的确实是美军主力,而且是两个师!这下,佯攻打成了主攻。

    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场运动能力本来就大不如前,加上美军主力的战斗力确实不弱,又把重点放在了防御上,所以大板的战斗是一场硬仗。

    当双方的主力部队缠到一起的时候,罗耀武想把这再个集团军撤下来都不可能了。

    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遭到围攻,也让帕特里奇倍感震惊。

    前线部队发回来的战报非常明确,从医巫阁山杀出来的确实是中**队的主力,而且多达两个集团军。

    加上盘踞在朝阳寺的一个主力集团军,中**队在该方向上至少投入了三个主力集团军。

    因为大板方向上的战斗没有对卓新东北的防线产生影响,所以还有理由相信,部署在卓新的主力部队至少是四个集团军。

    也就是说,帕特里奇之前的判断也错了。

    这下,双方都陷入了两难境地。

    对罗耀武来说,为难之处就是要不要在这两块硬骨头上投入全部力量。

    吃得下去,那还一切好说。

    如果吃不下去,被卡着的话,锦州方向上的防御就会出问题,美日联军肯定能够凭借强大的兵力取得突破。

    对帕特里奇来说,为难之处就是要不要保住两个主力师。

    如果要,那就得让充当预备队的第四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火速赶去增援,击溃反击的中**队,在卓新南面与中**队决战。

    问题是,这么一来,必然会对攻打锦州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要知道,在南面,就只有几个日军主力师充当先锋,而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师与日军的二线师都没有多少突击能力。

    如果不救,就算打下了锦州,也很难继续向西进军。

    打到十二日夜间,罗耀武首先把配合主力集团军作战的新编集团军派了上去。

    让罗耀武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与美军缠在了一起,就算能撤下来,也只能撤入医巫阁山,而要再次完成集结。

    至少需要好几天。

    到时候恐怕锦州已经沦陷了。

    再说了,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都在阜新,还担任了防御作战任务,一时半会根本撤不下来。

    如此一来,就算不打两个美军主力师。

    罗耀武也最多只能让留守卓新的第四十集团军火速南下。

    配合第二十六集团军守卫锦州。

    虽然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战斗力有所恢复。

    能够担当重任,但是第四知品了的状态在六支辛力部队中直最差,也没有多少丰姑震竹,南下驰援锦州的意义并不大。

    罗耀武也别无选择,只能在卓新这边好好打一场。

    当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希望。

    与中**队相比,美军更加缺乏主力部队,而且四个主力师都久战成疲。

    如果说罗耀武不能损失主力集团军,那么帕特里奇更不能损失主力师。

    只要打起来,帕特里奇就得增援,也就有希望拖住更多的美日联军,从而削弱美日联军攻打锦州的力量。

    事实上,这也是在战役策划阶段,罗耀武首先考虑到的情况。

    对帕特里奇来说,还真是这么回事。

    发现中**队投入了更多作战部队之后,他也不敢迟疑,立即命令第七步兵师火速赶往大板,攻击守在朝阳寺的中**队,争取替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解围。

    同时,帕特里奇还命令这两个主力师相互掩护,向南突围。

    至于盘跪在王屯的两个国民警卫队师。

    帕特里奇没有抱多大希望。

    国民警卫队师本来就是预备役部队,战斗力远不如正规军。

    加上打了这么久,美军一直在从国民警卫队抽调兵力补充正规军,而国民警卫队只能获得新征人员,战斗素质比平时还低得多。

    再说了。

    至少还有两个主力集团军没有出动,谁也保不准罗耀武会不会转移垂点。

    如果王屯失守,两个美军主力师的突围行动就将大大受挫,就算第七步兵师能够及时赶到,也很难一同向南突围,参加锦州方向上的进攻行动。

    这对没有主力的南部进攻部队来说显然是件不太好的事情。

    当然,帕特里奇也没有放弃进攻锦州的打算。

    归根结底,这次会战的重点就是锦州。

    打不下锦州,在北面打得再漂亮,也不会对战略局面产生多大影响。

    正是如此,驻扎在黑山县的第四步兵师没有赶去解围,而是沿着一零二国道南下。

    在帕特里奇看来,只要能在锦州方向上取得突破,就能迫使罗耀武把还没有用上的主力集团军全部派往锦州。

    要知道,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是美军四个主力师中,战斗力最强大的两个。

    就算无法击败围攻的中**队,守住阵地,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突围也不是问题。

    至少这两个主力师都不存在战斗物资匿乏的问题,被包围之后也能坚持好几天。

    关键就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而重点就在锦州方向上。

    帕特里奇没有忘记在北面协助进攻的日军。

    如果日军的进攻再有力一些,就能有效缓解第二骑兵师与第二机步师的压力,让中**队被迫在较为不利的情况下作战。

    所以从当天晚上开始,日军也加强了对第十六集团军的进攻力度。

    到这个时候,美军已经全面压上。

    十三日上午,美军攻占了一零二国道与三零五国道交汇处的三台子。

    打开了进军锦州的大门。

    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军沿着三零五国道推进,还能绕到大凌河西面的义县。

    义县失守的话,锦州与阜新的地面联系就将被切断,卓新方向上的中**队就很难驰援锦州。

    也就是说,锦州将被隔离出来!这原本是罗耀武最拿手的战术,现在却成了美军的战术。

    死手义县的把握并不大,因为该地在医巫阁山西面,东边还有大凌河,属于后方,本来就没有多么坚固的防御阵地。

    再说了,部署在义县的。

    除了喜二十六集团军之外,都是一些战斗力较差的部队。

    正让美军打上门来,后果将无法设想。

    罗耀武别无选择,只能命令第二十六集团军反攻三台子,并且让驻扎在医巫阁山里的民兵纵队前冉北镇市,袭击美军的后方交通线。

    削弱美军的突击能力。

    此时,大板方向上的战斗打得如火如荼,双方的主力部队都在拼命。

    虽然罗耀武压上了三个主力集团军与六个新编集团军。

    还动员了部分地方游击队,但是美军的空中优势与火力优势非常明显,使得进攻反复受挫。

    两个美军主力师都是货真价实的装甲部队。

    几次战术反击打得有声有色,给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这确实是两块硬骨头,硬得让罗耀武快把压都甭掉了。

    只是打到十三日夜间,随着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先锋部队强行渡过大凌河,打下了刚刚被美军占领的张家堡,战场的重点转到了南面,即围绕三台子展开的争夺战。

    这才是此次会战的第一个重点!(访问h》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得不撤

    十四日天骨前,第二十六真团军在什出极为惨,终于打下了三台子口

    从此开始三台乎成为了锦州战役的核心战场。

    这个战场上的主角无疑是之兼并不怎么引人注目的第二十六集田军。

    在东北竿的六个集田军中,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田竿的她位最为旭杭特别是第二十六集团军口说防梆作战;第二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