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也看得出帕特里奇的战术企图。

    说得简单一点,在帕特里奇对美军装甲部队信心十足的情况下,他肯定认为美军能在正面装甲会战中击溃东北军,打乱东北军的防御部署,撕开东北军的战线,然后出动日军,依靠庞大的兵力优势扩大突破口,迅速攻占东北军后方的主要据点,特别是道路路口。到这一步,东北军不但会全面溃退,还无路可退。

    从战术上讲,帕特里奇的部署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美日联军能够完成作战任务,歼灭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就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要想实现这一战术企图,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美日联军仍然掌握着制空权,并且能够充分发挥空中优势。只有这样,美日联军才能在正面战场上,用较少的兵力击溃规模大得多的东北军,并且取得突破。在不具备这一前提的情况下,美日联军就只能与东北军打消耗战。

    对于没有兵力优势的美日联军来说,消耗战的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在战场上,美日联军面临的问题还不止是空中支援不到位。

    战斗打响之前,第十六集团军就已到达玉田县,并且及时展开。虽然在战斗中,第十六集团军的主要任务还是策应第四十集团军,甚至得为此将防区向北面延伸,对正在攻打遵化的b集团军构成威胁,迫使b集团军中的美军主力师不得不向南部署,从而使得只有日军在遵化与第四十集团军鏖战。但是第十六集团军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确保了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左翼安全,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在进攻的时候,不用过于关注左翼防线,可以将原先用在左翼的部队放到战场正面。

    更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也打得非常积极,而且在发起进攻前,将主力放在了稍微偏北一点的位置上。也就是说,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争夺主力位置,而是心甘情愿的替第三十九集团军打掩护,用重兵守住了两个集团军的结合部,没有给美军第三机步师留下突破口。

    得益于此,第三十九集团军在突击的时候,几乎没有后顾之忧,也就能够将几乎所有主力部队全部放到正面战线上。

    毫无疑问,这正是罗耀武采用的战术,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充当杀牛刀

    当然,真正的影响,还是美日联军缺乏足够的空中支援。

    这一点,帕特里奇也认识到了。

    正是如此,在战斗打响前,帕特里奇就调整了部署,让跟在第一装甲师后面的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火速赶上,掩护第一装甲师的侧翼。

    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帕特里奇也非常无赖。

    因为第一装甲师的兵力远不如第三十九集团军,甚至不到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半,如果完全展开的话,正面战线上的兵力密度将低到不足以抵挡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地步。更要命的是,如果缩短战线,确保兵力密度,就会将侧翼暴露出来,让第三十九集团军获得从两翼包抄的机会。

    在坦克战中,如果让对手迂回到了侧翼,必然遭到惨败。

    要知道,再强大的装甲部队,也经受不起来自侧翼的凶猛突击。

    正是如此,帕特里奇才不得不让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火速插上,填补了第一装甲师侧翼的兵力空白。

    问题是,这样一来,在战场北面,美军就没有预备队了

    有意思的是,帕特里奇的这一临时调整,反而给第三十九集团军造成了麻烦。

    因为不知道两个日军主力师团已经在十九日夜间插上,所以在二十日凌晨的战斗中,第三十九集团军没有调整进攻战术,将主力放在了中路。按照罗耀武的部署,第三十九集团军将集中优势兵力,在第一装甲师的正面打开突破口,然后快速穿插,在击溃第一装甲师之后迅速向南迂回,包抄第三机步师。

    问题是,当时美军第一装甲师已经缩短了战线。

    也就是说,美日联军的中路力量最为强大。

    在这里,第三十九集团军不但投入了坦克师,还投入了一个摩步师。

    也就是说,第三十九集团军用两个师挑战美军第一装甲师。

    万幸的是,在部署进攻力量的时候,罗耀武用上了坦克师,不然的话,第三十九集团军将不具有兵力优势。

    更加幸运的是,当时是罗耀武在亲自指挥这场战斗。

    虽然罗耀武出身空降军,与装甲部队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与所有高级将领一样,罗耀武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而中**队又一直把装甲战当成克敌制胜的法宝,每个将军都得精通装甲作战。

    发现正面强攻遇到了顽强抵抗之后,罗耀武立即断定,第一装甲师收缩了战线。

    做出这一判断之后,罗耀武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让在两翼发起进攻的两个装甲师加快推进速度,并且将充当预备队的步兵师放到了战线中央,在坦克师的后面设置防线,为正面作战失利做好了准备。

    很快,罗耀武的判断得到了证实。

    两个装甲师发起突击之后,很快就发现,与他们作战的不是美军,而是日军。

    虽然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的主战坦克全是美国货,而且在涂装上与美军非常相似,但是日军官兵的相貌太明显了,即便没有抓到俘虏,看到那些战死的日军坦克手,进攻部队也知道与他们交战的不是美军。

    这一发现,坚定了罗耀武的判断,也让罗耀武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

    让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最后一个师,也就是第二个摩步师从战场北面进行大迂回,绕过日军的战线,直接冲击美日联军后方防线。

    可以说,这个决定非常大胆。

    要知道,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罗耀武打算吃掉北面三个师的话,就应该让第二个摩步师从日军与美军第三机步师的中央插进去。让第二个摩步师从北面穿插,表明罗耀武的胃口非常大,盯上的不是三个师,而是整个战场上的十二个师。

    当然,罗耀武做出这样的决定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日军不经打。

    事实上,日军确实不经打。

    当时,两个日军主力师团各有一百多辆坦克,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师各有两百多辆坦克,突击能力几乎是日军的两倍。只要装甲师在侧翼取得突破,美军第一装甲师就必须后撤,不然就将遭到围攻。这个时候,出动一个摩步师进行纵深突击,不但能够确保将北面的三个师包围起来,还能击溃美日联军的战线,让美日联军不得不在北面放弃进攻,甚至得主动退回唐山。到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再转向南下,就能将位于中路与南面的美日联军包围起来。

    问题是,帕特里奇也不是傻蛋。

    日军遭到攻击之后,他就意识到,东北军打得如此积极,很有可能是罗耀武在亲自指挥战斗。毫无疑问,帕特里奇从未怀疑过罗耀武的野心。在过去十多次交手中,罗耀武从来没有让帕特里奇失望过。

    可以说,想都不用想,帕特里奇就知道,罗耀武想全歼a集团军。

    这个时候让美日联军转为防御,显然是自寻死路。要知道,在空旷的平原上,别说部署防线,就算是停止进攻,也等于束手就擒。

    帕特里奇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进攻,当然得调整进攻战术。

    天亮前,他就给第三机步师下达了突击命令,让这个战斗力绝对不差的主力部队从中路进攻,直接冲击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集合部,争取在这里击溃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两个师,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侧翼构成威胁。

    随后,帕特里奇又给第二机步师下达了命令,要求该师与两个日军主力师团配合,全力向西挺进,向第六十五集团军施加压力。帕特里奇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只要能让第六十五集团军派出预备队,就算胜利。

    帕特里奇的战术很明确,重点打击第六十五集团军,以此牵制第三十九集团军。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确实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指挥官。

    第三十九集团军能够在北面防守打,主要就是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平行推进,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受阻,甚至无法挺进,那么第三十九集团军就得减慢进攻速度,或者是改变进攻方向。

    不管怎么样,第一装甲师受到的威胁都将大大降低。

    ''

第三十七章 南守北攻

    第三十七章南守北攻

    美军及时调整战术,战局并没按照罗耀武的预料发展。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罗耀武能够提前猜到美军的战术变化,一切都按照他的预料发展,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随着美日联军在南面加强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二十日白天,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最为艰难。

    因为在北面战场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死死咬住了美日联军的三个主力师。其中最北面的日军第十七师快要坚持不住了,而美军第一装甲师在南面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后退,不然只要日军第十四师崩溃之后,在中路向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猛攻的第三机步师就将受到攻击。到时候,别说第三机步师的进攻将受到影响,恐怕就连在最南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第二机步师也将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第一装甲师只能死撑。

    罗耀武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歼灭美军主力师的最佳机会,所以他不但命令第三十九集团军全力猛攻第一装甲师,还在二十日上午,让第十六集团军的远程炮兵转为支持第三十九集团军。最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必须顶住第三机步师的进攻,不然南面防线一倒,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侧后方就将暴露在美军面前。

    与美军一样,在空旷的平原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几乎无险可守。

    虽然在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进攻之后,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就在进攻出发阵地外围部署了防线,但是这只是一道步兵防线,而且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仅仅只是由一些临时火力点构成的防线。

    毫无疑问,这样的防线,根本挡不住美军的装甲部队。

    更重要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向东推进了大约二十公里,而伴随第六十五集团军作战的新编集团军仅仅前出五公里部署防线,而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又是平行攻击,所以在新编集团军的防线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锋线之间,大约有十五公里的防御空白区域。

    对美军装甲部队来说,这肯定是最理想的突破口。

    当然,凭借先进的战术侦察手段,美军不可能不知道,在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有一条十五公里宽的防御空白区域。

    事实上,帕特里奇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机步师身上,重点攻击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结合部,就是因为发现了东北军身后的防御漏洞。只要第三机步师能够在正面突破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线,就能直接攻击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右翼。

    在已经派出了全部兵力,连一个装甲营都没有留下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根本经受不起侧翼冲击。

    如此一来,第六十五集团军就只能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第三机步师决战。

    必须承认,在与第三机步师的战斗中,第六十五集团军并没吃亏。

    即便在二十日上午,帕特里奇动用了预备队,让伴随第三机步师作战的两个日军主力师从同一方向杀上,增强第三机步师的突击能力,也没有能够击溃第六十五集团军。原因很简单,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这个战场上投入了一个装甲师与两个摩步师,还集中使用了三个师的炮兵旅与集团军直属独立炮兵旅。可以说,不管是在装甲力量上,还是在支援炮火上,第六十五集团军都不吃亏。

    更重要的是,打到二十日上午,第三机步师也损失了不少兵力。

    结果就是,日军成为了突击主力。

    打日军,第六十五集团军肯定不会手软。要知道,在东北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与日军作战中取得的战果,甚至超过了第三十九集团军,是东北军六个主力集团军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个。

    除此之外,在北面突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也给第六十五集团军提供了帮助。

    当时,就在中路战场北面,日军第十四已经濒临崩溃。虽然按照罗耀武的部署,第三十九集团军将主力放在了最北面,只在美军第一装甲师的战线南面投入了一个装甲师,但是与之交战的日军第十四师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只有大约一百三十辆主战坦克,而且主要还是由美军提供的m1a2。

    要知道,美国提供给日本的m1a2,绝对比不上美军的同类坦克。

    原因很简单,美军自己装备的m1a2都采用了贫铀合金强化装甲,炮塔与车体正面的抗穿甲能力达到了八百五十毫米,即便是99式主战坦克使用的最新式穿甲弹,也只能在二千五百米之内将其击穿,而美国所有外销与外援的m1a2都只采用了类似于乔巴姆的复合装甲,正面抗穿甲能力在六百五十毫米左右。即便这一防弹标准也不差,能够抵抗绝大部分一百二十毫米与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弹,但是在遇到最新式的穿甲弹时,在三千五百米外就会被打穿。

    影响日军装甲部队战斗力的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美军的m1a2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

    对美军来说,这还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美军官兵人高马大,装填二十多公斤重的一百二十毫米穿甲弹的时候,就算有点费力,也不至于影响装填效率。可是对于本来就有点矮小的日本坦克手来说,这就是个问题。事实上,正是因为身材偏矮,日本才在90式坦克上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而第一种采用自动装弹机的主战坦克。

    在平常训练中,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可是到了实战中,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了。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坦克在野外以每小时二十多公里、甚至三十多公里的速度行驶,肯定会非常颠簸,如果装填手的力气不够大,肯定无法顺利完成装填作业。

    炮弹都装不好,坦克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正是如此,实战中,日军坦克的开火速度仅仅只有美军的一半。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日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更要命的是,日军第十四师面对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个拥有二百多辆主战坦克的装甲师。

    要知道,即便是美军第一装甲师,也不见得能够击败一个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

    天亮前,日军第十四师就遭到重创。为了保存有限的主战坦克,日军甚至从一开始就把步兵战车编入了装甲集群,让步兵战车与主战坦克一道发起冲击。别误会了,日军没有让步兵战车呆在坦克后面,而是与坦克混编。虽然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对坦克没有威胁,连反坦克导弹也很难发挥作用,但是数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东北军的坦克部队在继续冲击之前,必须打掉那些在战场上四处逃窜的日军战车。

    当然,在坦克决战中,步兵战车确实没有发言权。

    战斗中,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坦克手在开火前就分辨出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因此首先向日军坦克开火,打掉威胁最大的目标之后,再对付日军战车。很多时候,坦克手为了节约本来就不太多的穿甲弹,甚至用榴弹轰击战车。当然,榴弹的威力也不小,只要直接命中,绝对能将日军战车炸上天。

    正是如此,第十四师才坚持到了二十日上午。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几百辆步兵战车,日军第十四师在天亮前就会被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全歼。

    问题是,日军第十四师给对手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打到天亮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仅在这边损失了不到四十辆主战坦克,而日军第十四师不但损失了将近一百辆主战坦克,还丢掉了两百多辆步兵战车。

    在战斗力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仅在天亮后休整了两个小时,主要就是为坦克补充燃油与弹药。随后,该装甲师就再次发起进攻,而且是集中兵力直接向日军后方突击。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攻占日军后方的指挥部,并且切断日军的撤退线路,为围歼日军打下基础。

    打到这个地步,日军坚持不住了。

    虽然帕特里奇坚决不准日军第十四师撤退,但是第一装甲师此时也是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帮助日军第十四师稳住后方防线,只要正面战线被突破,第十四师就插翅难飞,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根本就没有半点松懈。

    再不退,恐怕就得全军覆没。

    当然,就算是撤退,也避免不了覆灭的悲剧。

    随着日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