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

    “还想是什么?上士升少尉,已经连跳好几级了。”罗耀武把文件放到叶振邦手上,拍了拍他的肩膀,“少尉,恭喜你了。”

    叶振邦一愣,赶紧立正。“谢谢军长提拔!”

    “要感谢就好好干,带兄弟们去战斗,再把他们给我带回来!”

    “是,军长!”

    送走叶振邦,罗耀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从这个新鲜出炉的战地少尉身上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自己。

第八十三章 破例而行(强推求票)

    罗耀武“突击提拔”的不止叶振邦一个,仅在8月1日这一天,他就签署了三百四十二份基层军官的战地晋升令,除了一百二十四名军官之外,其余二百一十八人都是基层士兵与士官。

    破格提拔士兵为军官是补充前线军官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可否认,这种任命方式存在弊端,破格提拔的战地军官存在能力方面的缺陷。原因很简单,如同军校里学到的知识取代不了实战经验,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战地军官缺乏只有军校才能提供的系统学习与正规培训。

    毫无疑问,这是临时措施。

    因为战地军官的伤亡率远超过高级军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普通士兵,所以能够活到战争结束的战地军官简直是凤毛麟角,即便需要在战时任命高级战地军官,也可以用短期培训弥补能力上的欠缺。

    事实是,空降15军需要基层军官,特别是实战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

    与其他战地军官相比,叶振邦有“关系”,自然快人一步。

    当天下午,征求几个兄弟的意见后,叶振邦他们就跟随屠正富去了清泉岗机场。既然是133团九连三排的新任排长,任命几名班长与副班长之后,还得挑选一批士兵,才能组成有三十三名官兵的空降步兵排!

    “这是他们的个人资料,全是预备役部队里的拔尖份子。”屠正富将一大叠刚刚打印出来的个人资料交给了叶振邦,说道,“知道军长任命你为排长,我就留了个心眼,专门把他们挑了出来。”

    “老屠,那可麻烦你了。”叶振邦顺手将那包特供中南海塞到了屠正富的手上。

    “乖乖,特供中南海!”屠正富是识货人,一眼就认了出来,随即就用异样眼光打量了叶振邦一番,似乎在重新审视这个几个小时前还是上士班长的空降兵。

    “侦察营石磊磊给我的,一直舍不得抽。”叶振邦已经翻开第一份个人档案,所以随便应了一句。

    “你认识石头?”

    “他很出名?”叶振邦看了眼屠正富。

    “当然,他可是石……”屠正富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还是不说这些,在背后说别人闲话可不好。”

    有姓石的高级将领吗?叶振邦也笑了笑,转口说道:“这些人你都见过?”

    “见过,他们天亮前就到了。见到你们的时候,我刚从台中港赶回来。”屠正富指了指第一份档案上的那张照片,说道,“都是与军队签了预备役合同的年轻人,而且这几十个全是大学生。”

    “大学生?”

    “对,其中不少还是在校大学生。”

    “已经在动员在校大学生了?”叶振邦很是惊讶。

    “不是动员,只是征召与部队签了预备役合同的大学生。”屠正富看了叶振邦一眼,说道,“别以为大学生很值钱。听说今年高考招生七百万,算上前三年招收的两千万,由职高与中专升上去的几百万,在校大学生有三千多万。这还没有算上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全算上的话超过四千万,等于两个台湾。你想想,就算打成世界大战,也就牺牲两三千万人。再说了,现在大学毕业即失业,把刷墙、扫地的全都算上,社会上也容不下那么多大学生,不然那些天之骄子也不会抢着与军队签预备役合同。前几年就有人说,考上好大学、不如有个好老子,现在已经不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了。”

    听屠正富说完,叶振邦的心情也变得非常复杂。

    “这么说来,我们这些臭当兵的还应该感到高兴了?”

    屠正富回头看了眼插嘴的陶安康,说道:“基本上可以这么说,要是两年前你们哪根筋出了问题,选择进入大学殿堂、而不是绿色军营,我敢保证,你们很有可能是今天凌晨到达台中港的新兵中的一员。毫无疑问,比那些连步枪保险在左侧还是右侧都搞不清楚、见到尸体就恨不得把几天来吃下去的食物全都吐出来的新兵,你们这些在训练场的泥浆里摸爬滚打了两三年、又到战场上走了几个来回的老兵活到战争结束时的机会要高一些。虽然从概率学上来看,也就高那么一点点,但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这就是大概率事件与小概率事件的必然差别。”

    “什么是大概率事件,什么是小概率事件?”

    “用概率学的话来说,前者必然发生,后者……”

    “别听他胡说,三千万分之一比三百万分之一小十倍。”叶振邦打住了屠正富的话,说道,“这就是说,大学生上战场的机会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

    “不上战场,不等于没有危险,是不是?”屠正富呵呵一笑,结束了这个话题。

    “你们自己挑吧,”叶振邦将那叠个人档案丢给了坐在装甲车载员舱后排位置上的几个兄弟,“不好分的话,那就抽签抓阄。”

    “班副,当排长这么容易?”

    “容易你个头。”叶振邦用手上那份档案在陶安康的头上拍了两下,“这个交给你,合适的话,就把他留下,当排里的通信兵。”

    “电子专业?哇喔,还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高才生,年级学生会主席,获得过特等奖学金、校科技发明一等奖、年度最佳论文奖……”陶安康越念越惊讶,“奶奶的,这家伙得的表彰比我们几个加起来还多。”

    “管个屁用。”屠正富冷笑着点上香烟,“上了战场,再多的奖章都挡不了子弹。”

    “他是学电子的,算是专业对口吧。”陶安康也开起了玩笑,“说实话,面对那些高科技玩意,我们这点文化知识真是捉襟见肘。”

    “说够了没有?”

    被叶振邦瞪了一眼,陶安康赶紧闭上嘴。

    屠正富笑着摇了摇头,继续抽他的烟。

    叶振邦看中的不是那个叫任侠歌的大学生的专业,毕竟在这个大学文凭泛滥成灾的时代,屁大一所大学都有电子专业,屠正富提供的二十多份个人档案中,半数以上与电子专业扯得上关系。

    被叶振邦看中的,是他的出身。

    一个同样来自川东农村的贫困大学生!

    这让叶振邦想到了两年前那个撕掉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农村学生。

    从苗栗到台中不过数十公里,因为美军没有恢复轰炸,台军也没有采取行动,所以叶振邦他们没花多少时间就到了清泉岗机场。

    “老屠,麻烦你件事。”下了装甲车,叶振邦叫住了屠正富。

    “啥?”屠正富走过来的时候,掏出了香烟。

    “这附近有没有好一点的馆子?”

    “饭馆?当然有,你要想请客吃饭?”

    “对,请大家吃饭。”

    “就这几个,还是全部?”

    “你说呢?”叶振邦接住了屠正富递来的香烟。

    “没问题,我帮你搞定,不过……”屠正富上下打量了叶振邦一番,说道,“你领到薪水了,还是战利品没有上缴?”

    “这就是我要麻烦你的事情。”

    “兄弟,我可不是大款,更不是富家子弟。”

    “听说大陆烟在这边很吃香……”叶振邦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包里掏出那条在进军台中港的时候搞到的军队特供黄鹤楼。“你看看,这够吗?”

    “你小子上辈子是守财奴?”屠正富一把接过香烟,“奶奶的,用你们四川话来说,真有存留。不过,三十多号人,最多四桌,八包就够了。”

    屠正富一边说着,一边拆开取出四包。

    “剩下的你留着。”

    “你把我当什么了?”屠正富硬是把烟塞了过来,“给兄弟帮忙,两肋插刀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说了,你给我那包特供中南海顶得上好几条黄鹤楼。”

    叶振邦也笑了起来。

    “留着吧,等下待客,不能几包烟都没有吧。”

    “也好,那就拜托你了。菜没要求,酒要管够。”

    “没问题,这可是军队的老规矩。我先去办事,天黑前过来。”

    “行,天黑前在这里等你。”

    送走屠正富,叶振邦才叫上几个兄弟,朝新兵营地走去。

    “班副,有必要请客吗?”甘应明不会在别人面前反对叶振邦的决定,但是不表示他不会反对叶振邦的决定。

    “记得我们到班里的第一天晚上的事情吗?”

    甘应明愣了一下,没有开口。

    “我记得,班长请我们吃饭。”陶安康笑着擂了甘应明一拳,说道,“我还记得,那天晚上老虎第一个倒下。”

    “你还好意思说,你喝不过我,找大炮与老歪来夹我,害得我睡了两天三夜。”

    “我也喝醉了,还不一样睡了两天三夜。”

    “得了,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喝醉了,我们谁没喝醉?”卢鼎炫在后面顶了一句。

    “当然有人没有喝醉。”池锐刚一边说着,一边朝叶振邦挤眼。

    “对了,班副没喝醉。”柯良雄立即应和,“好像这几年来,班副还从未喝醉过。”

    “兄弟们,我们的规矩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对,该改,一定要改。”

    “今天班副请客,我们可不能让他老人家扫兴而归,是不是?”

    “对对对,一定要让班副喝高兴、喝痛快。”

    “那什么叫高兴,什么叫痛快?”

    “当然是不醉不归!”

    在甘应明的带动下,几个空降兵迅速把叶振邦推到风口浪尖。

    与以往一样,叶振邦没有参与“内部讨论”。不是他不想参与,而是他想破例!

第八十四章 托人带信(强推求票)

    虽然在战场上,但是弄几桌酒菜算不上大问题。

    让叶振邦有点惊讶的是,短短几日,洗衣店老板娘就把生意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还是跨行业扩张。

    “这边是军管区,做什么都要军管会的经营许可证。”

    “什么军管会?”

    “当然是十五军的军管会。”屠正富呵呵一笑,说道,“别看这个小本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做什么都得靠它。”

    “你在负责?”

    “当然不是,我现在是军部参谋,这边归一三二团管。”屠正富朝跟在后面的空降兵战士挥了挥手,说道,“大家随便点,跟着班长找地方坐下,好叫老板上菜。”

    叶振邦忍不住笑了起来。屠正富是根老油条,去军部之前他是132团的参谋。

    “等下你们只管吃喝,别的事由我。”

    “只管吃?”

    “对,只管吃。”

    “那我就不客气了。”

    屠正富找老板娘上菜的时候,全排官兵已经分班入席,只是没人坐下,大家都在等排长。

    “大家随便点,都请坐吧。”叶振邦到“首席”处坐下,几个老兵才依次坐下,新兵最后入座。“从今往后,我们就是一个排的兄弟。今天我做东,请兄弟们喝酒。开席之前,谁能告诉我,‘排’是什么意思?”

    新兵都没料到,排长会在开饭前“训话”。

    几个老兵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们有过类似经历。

    “众所周知,我军‘三三制’源自国父的国民革命军,可是归根结底,现代军事体制起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近代欧洲。在拿破伦的时代,‘排’就是站成一排、一同面对敌人枪口的队伍,处在同一条战线上的队伍。”

    这个时候,在屠正富的带领下,服务员将两箱白酒抬了进来。

    不用叶振邦吩咐,靠近门边的甘应明、池锐刚、卢鼎炫与柯良雄四人动手分酒,让手下的新兵给每人的杯子都满上。

    举起酒杯,叶振邦扫了三桌官兵,说道:“从今往后,不管身在何方,我们都是一条战线上的兄弟!干——”

    “干——”几个老兵率先举杯仰头,一饮而尽。

    “干——”二十多个新兵照葫芦画瓢。

    酒席开始,叶振邦把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了几个升任班长与副班长的老兵。

    按照他的安排,陶安康、甘应明与卢鼎炫升任上士班长,池锐刚与柯良雄升任中士副班长。因为陶安康能力有限,叶振邦让他负责排直属的一班,甘应明与柯良雄负责二班、卢鼎炫与池锐刚负责三班,所以算上通信员与军医,一班编制最完整,加上排长共十三人,其他两个班都是十人。

    可惜的是,甄志明被前线战地医院借用,没有归队。

    作为等级森严的纪律部队,军队最讲身份地位,吃饭喝酒也不例外。

    没半个小时,到三桌走了一圈,再接全排战士回敬之后,叶振邦已经头重脚轻,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叶振邦被陶安康架着离开包房的时候,没人敢看不起他。

    除了他是排长之外,还与他的酒量有关。

    满上有五钱的杯子,就算跟老兵打了折扣,两圈下来也是三斤老白干了。

    再能喝的人,像这样空腹喝酒,也会被灌翻。

    “班副,你没事吧?”

    “我没事,不用你扶,没事……”叶振邦打开陶安康的手,“别管我,你进去喝,一定要喝高兴、喝痛快。”

    “班副,你知道我的酒量,再进去,肯定得横着出来。”

    叶振邦看了陶安康一眼,随即就笑了起来。“是啊,你比鬼魂差远了。”

    “哎!”陶安康叹了口气,神色黯淡了下来。

    “鬼魂”是班里另外一个精确射手、也是陶安康搭档姜秉国的外号。虽然还没找到他的遗体,也没人把他的身份牌带回来,但是谁都知道,这么多天过去了,他与同样被列入“失踪人员名单”的蒋思辰、齐鹏飞一样,肯定凶多吉少。

    “还能醉,证明还活着。”叶振邦掏出香烟的时候,顺带掏出了那个笔记本。摸了摸牛皮做的封面,战地少尉苦笑了一下,说道:“跟他比起来,我们算是非常幸运了。战场上像他这样的军人不计其数,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有另外一个人拿着这个笔记本,发出‘战士薄命’的感叹。”

    “班副,你说过,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

    “是啊,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叶振邦点上烟把烟盒丢给陶安康之后,顺手翻到了笔记本的扉页。“知道这个地方吗?”

    陶安康瞟了一眼,随即摇了摇头。“你想把它还回去?”

    “与其成为下一个倒霉鬼的抒情道具,还不如把它还回去,让孤儿寡母记住曾经栩栩如生的亲人。”

    “班副,听说你差点考上大学。”

    叶振邦愣了一下,没有搞明白陶安康的意思。

    “我觉得不是差点,而是考上了,只是没去报道。”

    “什么意思?”

    “你开始说的话,像我这种连高中都没念完的半文盲就怎么也说不出来。”

    叶振邦立即笑了起来。“半文盲能说出这样的话?”

    “这叫近朱者赤。”陶安康用夹烟头的两根指头指了下笔记本,“你打算怎么还回去,亲自送上门?”

    “你认得路吗?”

    陶安康摇了摇头,觉得没必要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你不认得路,加上台北的的士司机都歇业了,所以肯定没办法亲自送上门。”

    “那就得找个人带路。”

    “或者找个人替我们还回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叶振邦把目光转向了楼下大门内的吧台。

    “谁……”看到坐在吧台里算账的年轻女子,陶安康立即笑了起来。

    “怎么样?”

    “很不错!应该不到二十岁、最多十八,又黑又直的长发、朴素的装扮,想必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吧。只是坐着,看不出高矮胖瘦。”

    “谁跟你说这些,我是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找人帮忙?”陶安康愣了一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找到自然最好不过了。”

    “我也这么想。”叶振邦在衣服与裤子的口袋里摸了一遍,最后还把外套脱下来仔细摸了一遍,“你身上有烟没有?”

    “还有,你开始给我的。”陶安康把那包拆了的黄鹤楼递了回去。

    “我是说没拆的。”

    “先把这包抽了……”

    “给我。”

    陶安康很是犹豫,因为现在大陆香烟、特别是军队的特供香烟是“硬通货”。

    “想什么,给我。”

    “班副,你要烟干吗?”顶不住叶振邦的压力,陶安康从掏了一包出来。

    “就一包了?上次不是有好几包在你这里吗?”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