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耀武突然转变话题,叶仁伟一下没反应过来。

    “电视、报纸、杂志,还有网络。”罗耀武提醒了叶仁伟。

    “偶尔看看,有时间的话还会上网浏览新闻。”

    “那你肯定知道,国内情况并不乐观。”罗耀武弹掉烟灰,说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你也很清楚,我就不多罗嗦了。可以肯定的说,有些东西你在网上看不到,甚至想不到。早在四年前,准确时间应该是零八年年底,就有人预测,如果仍然无所作为,最多五年。国内情况就将急转直下。”

    “那时候就有人料到了这场战争?”

    “没有,谁也看不了这么远。但是预测两三年后发生的事情不会太难。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很多决策都有两到三年的前瞻性。当然,不要站到普通人的立场上,因为决策并不针对普通人。”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国内不好说,就说国外,说美国。

    “从零八年往前推两到三年,即零六年上半年,美国的金融企业在干什么?几乎都在炒石油与美元,全球经济欣欣向荣。实际上,这个时候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形成,灾难即将降临,美国没有去对付灾难,而是为掠夺其他国家打下基础。

    “实际结果也确实如此,零八年的金融厄美国人的影响莫讨干不能尖瑞十滑雪、或者把计划灿油拉克变成别克、或者周末在家里吃饭、或者少刷点信用卡,绝大部分美国人的生活并没受到太大影响。

    “其他国家呢?除了希腊、波兰、爱尔兰等几个欧州穷国之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部分国家甚至趁火打劫,比如欧元贬值为德国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帮助德国获得了更多的海外市场。

    “真正受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们这种赚了点小钱就自命不凡的“待发达国家

    听罗耀武说完,叶仁伟不禁苦笑起来。“到底是黄金重要,还是信心重要?”罗耀武喝了两口水,接着说道,“不管是否有人承认,零八年的金融危机才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索。用老陈的话来说,当全球经济在两年前再次探底、复苏变得遥遥无期的时候,战争离我们就不远了。”

    “你是被…”

    “对政治家来说,战争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叶仁伟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知道,他想到的那些都不对。

    “你想到了,只是不敢或者不想承认。”罗耀武笑着摇了摇头,掏出香烟点上抽了两口才说道,“肯定不是收复失地,严格说,台湾不是失地,真正的失地在喜马拉雅山南面、在东海对面、在黑龙江北面。也不是分散民众注意力,抓几个贪官、搞几个盛会、开几个展览都要比这更加能够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更不是利益,以目前的情况,打赢了好说,打输了的话,就不是利益那么简单了。”

    “那是什么?”

    “你说呢?”

    叶仁伟愣了一下,他要知道就不会问出来了。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罗耀武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只不过,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那种利益,而是更加长远的,也更加不易被察觉到的利益。”

    “你是被…”

    “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利益呢?”

    叶仁伟长出口气,明白了罗耀武的意思。他确实想到过,只是像罗耀武说的那样,不敢承认。

    “当然,我们捍卫的也是这个东西。”罗耀武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管怎么说,老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想打赢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

    “直接点,我们根本打不赢。”罗耀武停顿了一下,说道,“至少在这里打不赢,可是我们必须赢,别无选择。”

    叶仁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罗耀武的意思。

    “要想赢,除了学习楚霸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外,还得巧妙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用我们最擅长的方式打这场战争。”

    “那可真得破釜沉舟了。”时仁伟忍不住苦笑起来。

    “不管怎么说,比输得精光好一万倍。而且又能忙活几十年了。”

    “这么说来,从一开始。陈司令就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可以这么说,只是我不能肯定,毕竟我也是两天前才知道的。”罗耀武叹了口气,说道,“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算不能打败美国,也得让美国承认无法在战场上打败我们。如果美国连场都不上,怎么会承认无法打败我们呢?我们可以低估美国大兵的斗志。但是千万不要低估美国政客的头脑。六十年前,我们用三十多万将士的生命与鲜血,让美国体会到了东方文明的坚韧与强大,给美国留下的伤痛足够维持一百年。只有让美国上场,我们才有可能取胜。”

    “所以有了这场战争。”

    罗耀武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接着开始的话题说道:“像你说的,老陈在这个时候让五十四军全线进攻,就是在变着戏法逼美国上场。能不能达到目的,还得看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老陈的战役企图。不管怎么说,当老大的肯定不会看到手下的小弟挨打还无动于衷,不然颜面往哪放?”

    “最多十天,也许一周就能有结果。”

    罗耀武点了点头,说道:“这肯定是一场恶战,而我们再次被顶到了风口浪尖。”

    “这是当然,我们可是不折不扣的空降兵。”

    “明白就好,早点去做安排。对了”罗耀武叫住了站起来的叶仁伟,“老黎过两天就要回去了,要不要把你侄子调下来,让他去新兵营?”

    “有必要吗?军长都在前线,他算老几,凭什么去后面享福?”

    罗耀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这就是他看重叶仁伟的地方,即对谁都一视同仁。

    这时候,通信参谋赶了过来,陈必时打算召开前线将领视频电话会议,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行动。

    平静了几天的北面战场,总算要热闹了。

第九十九章 争分夺秒

    之消书表诚意。求叉弟们的月票。这是第五章※

    陈必时调兵遣将的时候,帕特里奇中将却在为一件战场外的事情操。

    那就是成立美日台联合司令部。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

    日本还好说,早在七月底,美国副总统拜伦访问东北亚的时候,双方就在军事指挥权限上取得一致。日本只要联合司令部参谋长的位置,在地面战斗中拥有指挥权,其他全都听美国安排。

    这很好理解,日本只能在地面战场上出力。

    虽然日本拥有一支规模在亚洲派第二、在全球排第七的舰队,还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反潜作战能力与舰队防空作战能力,但是日本海军是一支比较单纯的防御性海军,即便八艘“宙斯盾”驱逐舰与十多艘通用驱逐舰配备有山垂直发射系统,日本海军没有采购对地攻击弹药,舰队的攻击能力非常有限。

    与海上自卫队相比,日本空中自卫队更加“单纯”。最先进的盯战斗机只有制空作战能力,几十架具备攻击能力的涩战斗机只有反舰导弹,没有像样的对地攻击弹药,很难在对地支援中发挥作用。

    总体而言,日本海空力量以防御为主,缺乏攻击性。

    西太平洋都快被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与两栖舰队塞满了,满天都是美军战机,日本舰队与机群可有可无,大都在后方护卫船队,对付不见踪迹的大陆潜艇。在海空作战上,日本自然没有发言权。

    地面战场是日本军事力量的主要舞台,也是日本当局的现实选择。

    只有没有多大好处的脏活累活,美国才会丢给“盟友”还美其名曰:联合作战。

    对于这个问题,日本首相进藤加一、防卫大臣田中昌弘、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以及众议院的议员领袖都想得比较透彻。

    日本需要一个机会,一个证明自身实力、获得完全国体、得到世界承认的机会。

    要想获取,就得付出。

    想要的到什么,就得付出什么。

    日本想要得到一个国家的全部主权,就得在与主权有关的方面有所作为。

    钱肯定买不来主权。二十多年前,在那场由老布什对阵萨达姆的战争中,虽然日本受和平宪法与国内民意限制没能出兵,但是在战后当了冤大头,支付了四百多亿美元的战争开支。当时的四百多亿美元相当于二十年后的一万亿!

    巨款没能买来主权,反而因为露富被美国盯上,换来了“失去的二十年

    这件事情对很多日本人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他们认识到富裕但不强大的日本不是受人尊重的国家,只有强大的日本才能在世界上获得一席之地。这件事也对日本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出兵伊拉克、参与亚丁湾护航行动、积极参与半岛事务、在东南亚地区展开攻势外交,都与之有关。

    从根本上讲,这些都在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做准备。

    这就是一场战争,一场必将改变日本与西太平洋格局的地区战争。

    虽然这是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战争,但是只要把握得当,日本也能从中获得梦寐以求的国家主权。

    政治上,日本只并了一个条件,既在战争期间组建正规军。

    虽然美国并没积极宣扬这件事情,甚至在正式场合从未主动提到这件事情,但是日本当局把话说得非常透彻,只有一个健全的日本才有权介入大规模地区战争,也才有理由让日本军民为之卖命。

    政治立场决定了日本的军事态度。

    相对而言,反而是台湾当局不好对付。

    不管怎么说,台湾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输家。如果不是美国及时介入,就算台湾不会在一周之内输掉战争,也挺不过一个月。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从道理上讲,台湾当局没有讨件还价的资本。

    可惜的是,美国不想打地面战、至少不想一开始就卷入地面战争;日本在短期内最多动员两个师,只能担负一个方向上的作战任务;不管台军的表现多么令人不满,仍然撑起了半边天。

    军事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

    台湾当局是美日介入台海战争的政治载体,如果这个仍然得到二十多个国家承认的政权烟消云散,《美台关系法》就没有执行对象,美日的军事行动不但失去了合法性,反而会被视为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入侵。

    没有日本,美国可以单独打这场战争。

    没有台湾,美国连打这场战争的理由都没有!

    美国卷入台海战争不是为了两千万台湾人的自由与民主,而是为了几家银行、十几家能源企业、几十家军火公司、几百万从业工人。以及几百名政客。

    因为台湾当局坚持要在联合司令部拥有一席之地,还得在日本之上,所以经过十多天商议,帕特里奇不得不按照白宫与五角大楼的泣总司令与参谋长!外设一个副司令,并且将台岛出刀溅渊北两大战场,由台军指挥南面战场的地面战斗、日军指挥北面战场的地面战斗,美军统一指挥全局。

    8月口日夜间,五十四军发起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正通过视频电话与日本的服部留名中将、台湾的童少卿上将商讨成立联合司令部的最后几个问题。

    消息传到后,三人都同意休会十五分钟。

    帕特里奇没有耽搁一点时间,通信参谋切换频道后,他通过电话征询了参联会主席加布里埃尔上将的意见。

    这位德高望重的陆军上将把话说得非常明确,当务之急是成立联合司令部。

    帕特里奇不是笨蛋,知道加布里埃尔的意思。只有尽快成立联合司令部,才能理顺指挥关系,也才能如臂使指般的调动日军与台军。

    只不过。身在前线的帕特里奇更加清楚战场情况。

    加布里埃尔一再强调尽快成立联合司令部,不仅仅是为了理顺指挥关系。

    卷入台海战争之前,奥康纳在白宫的决策会议上强调了把战斗伤亡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各级指挥官都得重视这个问题。这很好理解,奥康纳宣布美国将出兵介入台海战争之后,美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鲜战争,然后是越南战争,而这两场战争夺走了十多万美国大兵的生命!

    要想控制住伤亡,就要避免卷入地面战争,至少得尽量晚的卷入地面战争。

    总得有人在前面冲锋陷阵,不是美国大兵就是日本与台湾士兵。

    成立联合司令部是让日本与台湾军队挡挡箭牌的前提条件。

    可惜的是,这个愿望很快就耍落空了。

    收到消息的时候,帕特里奇就意识到,五十四军在这个节骨眼上发起全线进攻,肯定不是攻占喜个自北那么简单。

    台军肯定扛不住,日军扛得住吗?

    如果日军也扛不住,那就只能让美军上了!

    受此影响,在与加布里埃尔通电话的时候,帕特里奇向这位将他从少尉一路提拔到中将位置上来的老上司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即尽早考虑参加地面战的可能性,并且为之做好准备。

    帕特里奇说得很委婉,意思也表达得很明确。

    他会尽量稳住战局,但是在尽力之后仍然无法扭转局面,就得考虑在局势变得不可收拾之间把陆战队送上岸。

    没有最优的话,只能做次优选择。

    在局势恶化之前主动参加地面战就是美军此时的次优选择。

    能够带出帕特里奇这样的干将,足以证明加布里埃尔不是碌碌之辈。搞清楚帕特里奇的意思后,加布里埃尔不但答应做好准备,还让中将明白,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当机立断的下达作战命令。

    这个时候,服部留名与童少卿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在台北方向尖,美日台三方有着共同利益。

    大敌当前,那些纠缠了十多天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会议重新弄始后,三人只用十分钟就谈妥了成立联合司令部的最后几个问题,并且一致决定,即时开始按照商定的职权分化来指挥与协调作战行动。

    日本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军司令、干涉军司令服部留名中将为台北方面总指挥。帕特里奇向这个刚刚“升官”的日本中将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稳住台北防线。大概是担心服部留名误解他的意思,帕特里奇还特别提到,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台北市区,城市外的战场更能发挥第七师的装甲突击能力。

    服部留名需要帕特里奇格外提醒吗?

    要知道,第七师的驻地就在北海道,隶属于北部方面军,是服部留名的嫡系部队。在赴台之前,这支日本陆上自卫队唯一的装甲师在北海道驻扎了数十年,唯一的任务就是盯着北面那支从未打过来的钢铁洪流。

    打装甲战,正是服部留名的“正业”

    虽然从未上过战场,但是服部留名像了解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器官那样,了解第七师的每一支部队,甚至能够说出每一个连长的名字。

    这是他的部队,是他的王牌部队!

    在面积不到北海道一半的台湾作战,第七师可以说是游刃有余。

    服部留名没有托大,因为第七师的主力部队正在上岸,最快还要二十四小时才能形成作战能力,所以接受任务之前,他把参战时间定在8月旧日凌晨,要求台军务必坚守到这个时候。

    得到保证后,服部留名才答应为台北战场负责。

    这个时候,五十四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基隆河与淡水河。

    与此同时,战场西面二十公里外的二零九高地上,百来名空降兵正借着照亮半边夜空的火光,争分夺秒的构筑防御阵地。

第一百章 别无所求

    “那边是台北市?”

    听到招呼声,叶振邦将工兵铜插在地上,回头看了眼戴着坦克帽的少尉军官,顺手抹掉脸上的汗水。

    他叫易小春,二十四军预备部队的坦克排长,手下有四辆砺式主战坦克。

    按照他的说法,他们网上岛就遇到一个姓罗的少将,结果稀里糊涂的编入了十五军直属坦克营;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到了桃园县;见过一个姓屠的上尉参谋,他们又稀里糊涂的来到龟山镇,成为“黄继光连”的加强坦克排。

    几天下来,叶振邦对易小春排长也算有所了解。

    易小春家里肯定很有钱,即便算不上大户豪族,也能满足一个花花公子的正常开销。

    某些情况下,钱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初中毕业后,成绩一塌糊涂的易小春被家人送入华东地区的一所名牌师范大学,老实本分的呆了三年,网满十七岁就瞒着家人猪学。跟几个家境差不多的同学搞了支乐队,半年后又搞了一支车队。

    大概觉得飓车不如飕坦克,满了十八岁,易小春决定参军,而且打死要当坦克兵。

    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