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陷阱?”跟在诸葛宏彦身后的陶安康也听得非常认真。

    “没有装炸药,根本不会爆炸,当然不是炸弹。”

    “既然不会爆炸,怎么叫陷阱?”石磊磊回头看了眼陶安康,说道:“这种传感器是用来侦察的,上面有定位系统,还有一个持续工卜”,线电信号发射果我们试图排除、或者摧毁、或劣“帆沾感器,无线电信号就会终止,在战场上空巡逻的无人攻击机、或者部署在附近的炮兵、或者是网好经过的战斗机都会立即进行火力打击。即便无线电信号发射器没有受到破坏,传感器上的探测设备发现人员后也会把信号发出去,火力打击很快就回到来。有的时候甚至快到让你想避都避不了

    “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陶安康很有一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劲头。

    石磊磊笑着朝走在最前面的侦察兵指了一下。

    这时候,几个空降兵才注意到,那名侦察兵背着的不是电台。而是一种样子像电台的无线电探测设备。

    不需要过多解释,陶安康就明白了过来。

    当然,诸葛宏彦与叶振邦也明白了过来。只要能够探测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就能知道其准确方位与大致距离,也就能够想办法绕过去。

    见到侦察兵举起捏紧的拳头,石磊磊等人立即停了下来,在他下达命令前,叶振邦也举起了捏紧的拳头,示意后面的官兵停下脚步。

    “十一点钟方向,一百五十米石磊磊把侦察兵的手语翻论出来,最后加了一句,“运气不错,再近的一点的话,我们这么多人就有可能被发现。

    “绕过去?”叶振邦上前两步。

    石磊磊点了点头,说道:“让后面的人安静一点,别出声,有伪装服的都穿上,没有的就挤在一起,保持安静

    不用叶振邦吩咐,诸葛宏彦与陶安康就溜了回去。

    队伍没有散开,因为谁也不知道道路两旁的树林里有没有别的传感器。

    “老石,要是绕不过去的话,该怎么办?”

    “绕不过去?”石磊磊看了眼叶振邦,苦笑了一下,说道,“那就得多花点时间,想办法排除传感器

    “你开始不是说,”

    “不是没办法排除,只是很麻烦”小石磊磊长出口气,说道,“传感器的储存系统容量有限,所以只能反复发射一组加密信号。虽然无法破解,但是可以复制。因此可以用我们的欺骗装置制造一个完全一样的信号源。”

    听到这,叶振邦就完全搞明白了。

    有了新的信号源,就可以干扰原来的那台传感器,甚至将其彻底破坏掉。这样一来,空降兵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这要花多少时间?”

    “关键就是信号的重复周期。也许几分钟、也许几十分钟、也许几个小时。”石磊磊呵呵一笑,说道,“当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美军的注意力都在镇子上,天亮前战斗不会结束,即便被发现了,我们也有办法应付

    “什么办法?”叶振邦不是问题多,而是为了保命,他必须问得更清楚一些。

    “你想知道?”石磊磊故作玄虚的反问了一句。

    叶振邦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很清楚,越是好奇,那些侦察营的特种侦察兵越会吊胃口。

    “也不是什么特殊办法,关键就一个字。”

    叶振邦这才朝石磊磊看了过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肯定得说下去。

    “跑!”

    “跑!?”

    石矗磊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跑得越快越好,而且尽量跑远一点,等到火力打击结束后还活着的话。那就得恭喜你跑掉了

    叶振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这确实是最后的办法,而且是最直接的办法。

    传感器只是报告目标方位,火力打击得由其他部队完成。不管怎么说,任何火力打击都有范围与时间限制,只要能够在到达之前离开打击范围,就能逃避打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前面的那名侦察兵仍然蹲在那里,摆弄着那部“电台”。

    显然,叶振邦他们的运气并不好,碰巧遇到了一个重复周期比较长的传感器。

    这种不知道荐果的等待,肯定会让人发疯。要知道,就在后方两公里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着。

    听到队伍后面的骚动声,叶振邦与石磊磊都吓了一跳。

    不多时,诸葛宏彦就跑了上来。

    “怎么回事?。

    “妈的,有个军官要小解,我让他就地解决,他硬是要到林子里去,现在,”

    “轰,”

    突然响起的爆炸声成为了最好的解释,也让诸葛宏彦不用继续浪费口水了。

    叶振邦与石磊磊同时回头朝前方的侦察兵看去,注意到侦察兵的惊讶神色,两名军官同时意识到,留给他们的只有最后的办法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全线撤退

    …隅不承认,坏在杨梅镇抵抗的空降兵救了叶振邦他飞小公※

    那名坚持要到树林中小解的军官被“炸鸡。送上天后过了足足五分钟,第一批炮弹才落了下来,又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一架携带着“地狱火”导弹与弹的无人攻击机赶过来。这个时候,突围的空降兵已经跑出将近一公里,离开了美军无人攻击机的搜索与攻击范围。

    问题是,突围行动并没因此变得更加轻松。

    罗耀武的运气很不错,美军打来的时候,他正好在警卫营,给石磊磊等人部署杨梅镇的防御任务。按理说,这应该是参谋的事情,最多让作战参谋叶仁伟负责。问题是,叶仁伟不在杨梅镇,而是在埔心牧场负责与四十一军的联络工作。军部警卫营、实际上就是军部的直属特种侦察营,大多都是特种兵,普通参谋根本使唤不了。

    可惜的是,罗耀武仍然低估了美军突击杨梅镇的力度。

    天亮前,埔心牧场遭到美军荡三步兵师第步兵旅与第一陆战师猛攻,抵抗到全部高级军官撤走之后,本来就溃不成军的四十一军再次溃散。因为杨梅镇已经落入美军手中,平镇工业区又被美军团团包围,所以除了少部分向北面突围的部队之外。四十一军的绝大部分官兵在天亮后陆续缴械投降。

    如此顺利的干掉四十一军。服部留名与帕特里奇都倍感意外。

    更重耍的是,这等于盘活了整个战局。

    四十一军的残余部队是挡在美军地面部队与杨梅镇之间的唯一屏障,拿下埔心牧场,美军的装甲部队就能开到杨梅镇。得到装甲部队的支持之后,美军突击部队就能继续前进。

    再说了。突击杨梅镇的本来就是第三步兵师的第3步兵旅。

    不管罗耀武是否承认,十五军的防线在十二日天亮前就崩溃了,即便守在平镇工业区的一三二团、守在杨梅镇外围的一三四团、还有守在社子溪防线上的一三三团拼死抵抗,也无法阻止美军前进。

    天还没亮,网到到达湖口乡的罗耀武就下达了撤退命令。

    一三四团向北前往芦竹乡、与一三三团会合之后,沿着十五号公路向新竹县的新丰乡突围。到新竹市与军部会合。

    最恼火的还是一三二团,这个网顶替九连的团,到达平镇工业区之后就陷入重围。

    向北突围肯定不现实,因为美军已经占领了埔心牧场,突围等于正面进攻,而一三二团在突击平镇工业区的时候就损失了不少兵力。

    向西突围也不现实,杨梅镇已经落入美军手中。

    只能向南突围,守在龙潭乡的四十三师会合之后,再一同向后撤退。

    问题是,四十三师还能坚守多久?

    虽然受十一日夜间战斗的影响,美日联军不大可能继续猛攻龙潭乡,但是四十三师的战斗力还在,所以美日联军会继续攻打龙潭乡,至少会让日军第十师缠住四十三师,等到美军在北面取得更重大的突破,一举包围四十三师。

    结果很明显。必须把四十三师撤下来,而且越快越好。

    让一三二团向龙潭乡突围之后,罗耀武联系上了薛华毅。不管怎么说,一咋小师远比一个团重要,而且四十三师的状况比四十五师好得多,所以给薛华毅下达突围命令的时候,罗耀武要求四十三师无论如何也要在十二日半夜之前撤退,绝对不能拖到十三日凌晨,不然无法在天亮之前退入新竹县,也就无法摆脱美日联军。

    有薛华毅坐镇,罗耀武没有必要为四十三师担心。

    以当时的情况,他首先得为四十五师,也就是能不能在湖口乡组织起一道足够坚固的防线而担心。

    到十二日清晨,罗耀武就认识到,守住湖口乡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原因很简单,美军的装甲部队在天亮前开到了杨梅镇,与突击部队会合之后,美军并没有停下来的打算,而是沿着一号公路,也就是十五军大部队撤退的路线,朝着罗耀武所在的湖口乡杀奔而来。

    更重要的是,此时留在平镇工业区的只有美军第三步兵师第2步兵旅的一个步兵营!

    也就是说,美军把第三步兵师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放在了进攻路线上。这是一支兵力超过一万人的大部队,别说伤亡过半的四十五师,就算是整建制的四十五师也不一定能够在没有依托阵地的情况下挡住美军。

    问题是。必须守住。如果一直退下去,恐怕连新竹市与新竹县都守不住。

    罗耀武明白这个道理,陈必时也明白这个道理。

    必须在某个地方站稳脚跟。不然谁也不能保证撤退不会演变成溃退。

    为此,天亮后不久,陈必时就给罗耀武下达了命令,尽量在湖口乡坚守,实在坚持不住的话可以撤退,但是最多只能退到新竹市。

    说得更直接一些。退到新竹市之后,就算被美军包围,十五军也不得撤退。

    没有阵地,那就用城市做阵地!

    当然,仅仅如此还不足以守住战线。

    在联系罗耀武之前,陈必时就给留在新竹市休整,在此之前已经收到战斗动员命令的五十四军下达了命令,而且把命令直接下达到了方博辉手上,要求五十四军在十二日天黑之前完成集结,做好反击准备。

    有十五军在正面扛,还得有”支部队在侧面行动,才能遏制美军的进攻势头。

    陈必时的部署非常明确,五十四军渡过头前溪之后,利用北面新竹县城复杂的道路网运动到美军左翼,如果美军攻打湖口乡,五十四军就进行反击,迫使美军无法把全部力量用在进攻上。只要能够拖住两天。撤下来的十五就能在湖口乡站稳脚跟。到时候,十五军与五十四军相互依托,至少能拖住美军主力。

    虽然有很多迹象表明陈必时对守住新竹缺乏信心,而且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没有更多的增援部队,仅凭十五军与五十四军,肯定守不住新竹。但是部队要撤下去,就算要撤退到苗栗县,也得在新竹坚守。而且坚持得越久越好。

    问题是,五十四军归方士谦指挥,而且他还是方博辉的父亲。

    四十一军的反击行动没有收到任何成效。最终全面溃散,只有不到一千人逃了回来,让五十四军去送死,方士谦会答应吗?

    陈必时下达了命令,五十四军能不能执行命令还是个问题。

    正是如此,陈必时才把五十四军的动员时间订在十二日夜间。为理清指挥关系留出了十多个小时。

    打到这个地步,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如何守住台中。

    可以说,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不是说不追究责任,而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上,不应该急于追究责任。先稳住战线。再去追究责任!

    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陈必时要求调动所有登台部队的时候,高层却在讨论一个原本不应该存在的问题,即应该由谁来承担反击作战失利的责任。

    要知道,从发起反击到全线败退,仅仅五天!

    在高节奏的现代战争中,臃肿的政府体制、横行的官僚作风等等因素,都成为了限制军队作战行动的不利条件。

    别说大陆军队的战斗力本身就不如美军。即便旗鼓相当,也很难取胜。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层领导人的战争决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六十年前,志愿军能在朝鲜战场上击败美国率领的联合**,创造一个让美国将军都不得不承认的伟大奇迹。除了数十万视死如归的志愿军将士在前线拼死作战之外。还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战争决心有很大关系。

    任何犹豫,导致的都是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不说要不要打击冲绳岛上的嘉手纳空军基地、普天间机场、那霸军港。以及关岛上的安德森空军基地与阿普拉军港,在一个些非常小的问题上。高层都没有给予陈必时足够的决策权,似乎担心军人会让战争失去控制。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早在八月底,陈必时就提出动用远程炮兵与战术导弹。对基隆港与美军登陆场进行覆盖式火力打击。

    虽然这种打击行动很难扭转局势,毕竟远程炮兵与战术导弹的规模都比较有限,而且精度也不是很高。美军还有较为完善的防空系统,但是至少能够迟滞美军的进攻行动,让美军无法顺利打下桃园县城。从而对后面的战斗产生影响,说不定能像陈必时希望的那样,守住桃园防线。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立即就被否决了,而且陈必时无权调动部署在大陆的部队!

    高层是怎么想的,陈必时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他也不会多想。这不过,到了十二日上午。他不得不再次提出这个要求,即动用部署在福建东南地区的远程炮兵与战术导弹,打击基隆港、苏澳港与淡水港,重点对付桃园机场与松让机场,削弱美日联军的作战能力,帮助地面部队稳住战线。

    为了引起高层重视,陈必时把话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不能设法迟滞美日联军,谁也守不住新竹防线,甚至守不住苗栗防线。

    问题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在某些人眼里看来却没有那么简单!。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凶叭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一百七十二章 远程炮火

    :二日白天,算得卜是十五军登岛之后打得最艰难的

    接到陈必时的命令后,罗耀武在天亮后再次调整部署,让会合到一起的一三三团与一三四团向南运动,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占领杨梅镇的美军地面部队。更重要的是,四十三师的撤退行动从十二日半夜提前到下午。

    这两道命令,等于把十五军放上了朵肉的案板,特别是四十五师,成了带宰的羔羊!

    毫无疑问,这不是里耀武的命令。

    如同薛华毅与四十三师的关系一样,罗耀武在成为军长之前是四十五师的师长,对他来说,四十五师就是他的娘家。

    问题是,必须有人做出牺牲,才能让更多的官兵活下来。

    更重耍的是,这是陈必时直接下达的命令。

    这两道命令的目的只有一个:拖住美日联军,让其无法顺利攻入新竹县。

    在命令中,陈必时说得非常清楚,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能够给予美日联军重创的有利条件,也才有可能守住新竹防线。

    罗耀武不是不明白道理的人,所以准确无误的执行了陈必时下达的命令。

    要想重创美日联军,就得指望部署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远程炮兵与战术导弹部队。

    打击从入夜后开始,持续了整整一个夜晚。

    唱主角的是各种射程在两百千米到三百五十千米之间的远程火箭炮,而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射程更远的战术弹道导弹。

    开战初期,大陆军队向台岛投掷了上千枚战术弹道导弹,一举瘫痪了台军的防空系统。

    可惜的是,战术弹道导弹不是炮弹,不但更加昂贵,也更加难以生产与储存。还无法做到保密。当然,对国内新闻机构保密不是问题。一道新闻管制命令就足够了,因此对国内民众保密并不难。耍想对国外、特别是拥有强大侦察手段的美国情报机构保密,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暂且不说有没有人泄密。就算没有,美国拥有上百颗间谍卫星、数百架间谍飞机与数十艘间谍船,其中半数都盯着大陆,大陆在东南地区部署了多少导弹、以及储存了多少战术弹道导弹,对美国情报机构来说,根本算不上秘密。

    事实上,泄密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上个世纪九零年代中期的那次台海危机之后,一名叛逃的高官就把大陆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导弹部署情报带到了大洋对岸,让美军对该地区的导弹部队、发射阵地、弹药数量有了极为准确的了解。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间,这类事情不时发生。

    不管怎么说,在美军参战之前。大陆就没有剩下多少战术弹道导弹。即便加班加点的全速生产。也无法满足战斗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