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1856年4月,西征太平军已占领了江西13府中的8府46县,曾国藩哀叹说:“自鄂渚以南,达于梅岭,贼踪绵亘数百里,众号数十万。”对湘军以后的前景很不看好。

为了挽救江西的危局,曾国藩本欲急调在武昌城外攻坚的罗泽南回救。罗泽南为迅速攻破武昌城以回救曾部,加紧攻城却被太平军击伤致死。

如此一来,曾国藩所依靠的湘军陆师两大悍将双双毙命,处境愈加艰难。

要不是淮南战场吸引石达开太多精力,需得源源不断增援人手物资,只要南昌很难坚守下去……

第338章大动作

曾国藩困守南昌,文报不通,联系中断,连送家书都不得不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可即便如此,送信人往往还是被太平军识破,被捕杀者达百人以上。

曾国藩后来描写当时的情形说:“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方其战争之际,炮震肉飞,血瀑石壁,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以夺此一关而不可得,何其苦也”,“余昔久困彭蠡之内,盖几几不能自克”,可见曾国藩当年的处境是何等狼狈。

石达开在樟树镇击败周凤山军后,大可乘胜直捣南昌,活捉曾国藩。

但可惜的是,安徽清军兵围安庆,迫使石达开不得不将手头兵力分散,由大将胡以晃率领解安庆之围,一时被拖在黄州动身不得。

从江西搜刮的大笔物资也通过水路,源源不断送往安庆跟天京,被分了心神的石达开就算再厉害,也无法短时间内拿下湘军残部死守的南昌坚城。

等到安徽战局处于对峙状态,石达开刚刚腾出手来,准备对南昌下死手的时候,天国首领杨秀清突然将石达开调回天京,准备参加攻破清军江南大营的战斗,顺便带走了大批的太平军,使曾国藩得以死里逃生。

而石达开部主力调动,南昌城里的曾国藩一无所知,却被侦骑四布的安徽青军斥候第一时间发现。

“逆匪石达开部主力回援安徽,让弟兄们都小心一点,免得被这位长毛大将抓住机会吃了大亏!”

吴可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召开了一个小规模的紧急临时会议,将情报通传给小弟们之后,不无担忧告戒道。

“大人,是不是有些过于谨慎了?”

二狗有些不以为然道:“就算那逆贼石达开厉害,咱也不差啊!”

“是啊,我安徽清军并没使出全力,不然逆贼胡以晃岂能安坐黄州?”

二牛也跟着起哄道。

此时吴可身居安徽提督之职已有年余,可惜一直没啥大仗可打,手下小弟获得快速提升的不多,也就之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弟兄官职品级升了上来,因此会议当中敢如此大大咧咧说话的也就水牛几人。

“你小子,本事没学到多少傲气倒是不小!”

吴可没好气白了这小子一眼,接着便将石达开的战绩娓娓道来。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对于太平天国这位大名鼎鼎的翼王,吴可可是收集了他不少资料。

眼下一一说来,除了在广西初起兵时的艰难,还有围攻长沙时的不顺,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他几乎可以说得上每战必胜。

太平军第一次拿下武昌,太平军直取金陵,太平军西路人马战湖北,征江西,过安徽,哪一战都有石达开的影子存在,或亲自或侧应无不表现惊绝。

在江西,风头正劲的湘军被打败,整得现在凄凄惨惨狼狈不堪,太平军的指挥者正是石达开。

湖北之战,太平军其他将领在清军优势兵力下表现都一般般,就石达开表现惊人,轻松拿下鄂南不说还整得湘军悍将罗泽南灰头土脸无可奈何。要不是石达开带人离开湖北赶赴江西的话,湖北战局会怎么变化还不好手。

石达开到了江西后,倒霉了换成了曾国藩,被按在南昌狠揍差点就没缓过气来,要不是安徽清军帮忙牵制了大部分石达开部精力的话,老曾现在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

听完了介绍后,一干骄兵悍将们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是好,这也太牛了吧?

这些事儿要都是真的话,石达开妥妥的名将风范没跑。

这时代的名将也够廉价的,只要军事能力稍微有那么点突出,做人不要太过古板,基本上只要打了几场胜仗那就是名将没错。

当然,太平军前期将领一向生猛,石达开只不过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而已,要是按照清军这边的情况,妥妥的都是名将之材。

就像吴可吴大军门,此时在清军的宣传中,那也是名将一流,谁叫他战功大还几乎没怎么吃归败仗呢。

就算江西那次被音德布狠狠坑了一把,最后突围之时太平军的伤亡数量,也绝对在乡勇队之上。

吴可等人正商量着怎么对付石达开这种强人呢,谁知道人家根本就没走陆路通过黄州,而是乘船先赶到安庆而后直奔金陵而去。

对此一干安徽清军将领也是无可奈何,安徽水师早已名存实亡,安徽段长江江面纯粹就是太平军水军的天下,吴可等人就是想做点手脚都没办法。

不过他们也十分好奇,石达开如此急切赶回金陵是有何事发生?

安庆太平军没有做出过分举动,依旧是不死不活的跟安徽清军耗。黄州那边也一切正常,土狗部三千清军,在数千地方民团的瞥和下,依旧死死压制黄州城里的胡以晃部太平军,也没发生什么让任意想不到的巨大变故。

湖北那边的局势也陷入僵持阶段,被围在武汉三镇的太平军出不来,围攻的各路清军人马一时也攻不进去。

至于江西方面,被打残了的湘军龟缩与南昌坚城根本不敢出来,庆幸逃过一劫还来不及,哪有精力和实力发动反扑作战?

可以说太平军与清军的几处主战场都处于僵持阶段,短时间内不可能有太大变化,除非出现什么意料之外的变化。

可惜的是,吴可对这一段太平天国的历史不是很熟,假如他了解这段历史的话,就会知道太平天国首府正在蕴量一场针对清军的大行动。

原来自1853年5月以后,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分别调往北伐、西征战场,天京附近兵力大为减弱,以致经常受到江北、江南大营清军的威胁。

1854年7月,清廷从广东所调的五十只红单船陆续驶抵镇江一带江面,太平军的“龟船”和部分营垒相继被其击毁,对天京的水上运输威胁甚大。1855年,形势更趋严重。

继北伐军于当年5月全军覆没之后,天京西翼重镇太平府和芜湖又于次年被安徽清军攻占,加上皖北重镇庐州早早失陷,天京的东方屏障镇江及其对岸的瓜洲,也屡遭清军进攻,使天京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好在自1855年初起,西征战场转败为胜,太平军又重新夺回了武汉以及湖北、江西部分地区,湘军陷入了兵分数处,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就使天京当局有可能从西征前线抽调大军东援,摧毁江北、江南大营,改善天京处境。

尽管出了个安徽清军搅局,淮南大部分地区重新被清军占领,但太平军依旧控制了几处要地,特别是安庆在手保证了其在长江航道上的优势。

就在各处战场局势僵持之时,太平天国的反攻有计划又有层次的开始了,首先就是打通天京与镇江之间的联系。

清军于1853年5月起,就开始围攻金陵下游的咽喉要地镇江。

1855年4月,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在镇压了上海小刀会起义之后,率清军七八千人到达镇江外围,加紧对镇江的围攻。镇江城内米粮、火药渐感缺乏,形势十分严重。所以太平军调兵回援后,首先东援镇江。

镇江城内有太平军约万人,守将为检点吴如孝。太平军东援时,由吉尔杭阿统领的镇江外围清军兵力已增至万余人,分别驻扎于城西南之九华山和城东之京岘山一带,另由提督余万清率兵一部驻于下蜀街,总兵虎嵩林率兵一部驻于高资,准备阻截由天京东援的太平军。

期间,两江总督怡良也不是没有牵线搭桥,要求安徽清军吴可部配合江苏清军作战,出兵威胁天京安全吸引一部分太平军注意。

当时吴可跟张亮基等安徽大佬,正忙着整理淮北内务大搞几乎经济,整日里脚跟别着后背别提有多忙了,哪有心思主动招惹天京自找麻烦啊?

不过两江总督的面子不能不给,加上新兵需要实战演练的缘故,安徽清军联合江南大营搞了次大的‘军事演习’,真的是演习目的纯粹就是为了吸引天京太平军注意,做个样子没打算下死力硬磕。

谁料太平军似乎当了真,又或者觉得安徽清军威胁太大想要狠狠教训一通,竟然将著名的两大年轻名将沉于成跟李秀成都派了出来,挥兵与安徽清军大战于庐州与金陵交界地区。

吴可感觉仗打得有些莫名其妙,话说太平军不是紧要着对付江苏清军么,怎么一下子跟安徽清军死磕起来?

当然,最后结果谁也没讨到好处,两大太平军新秀名将自信满满杀奔而来,最后却被安徽清军火枪部队揍了个满头包。

而安徽清军想要趁胜捞点好处,结果也被两位年轻新秀名将给整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双方就娇痴在庐州跟金陵城之间的广大区域。

最后吴可闲这仗打得太没意思,除了扎好篱笆将防备工作做好之外,便将与太平军两大新秀名将的战斗,当作了练兵之所。

隔段时间便打上一次,不管吃没吃亏时间到了又换另一茬人马,后来太平军发现不队干脆也有样学样,直到安徽清军年初突然发力南下,这种诡异的对峙状态才彻底结束……

第339章干净利索

1856年初,冬官正丞相陈玉成,地官副丞相李秀成等奉命结束了与安徽清军长达半年之久的拉锯战率部返回天京。

2月1日,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数万人自天京分两路东进:一由天京东北的观音门沿江至栖霞一带,直趋镇江;一由神策门至紫金山东面的仙鹤门,以为掩护。

清军一面在仙鹤门一带迎战,一面由镇江方面派兵防堵。双方连日接战,不分胜负,后相持于龙潭、下蜀之间。

镇江守将吴如孝得知天京派兵东援,曾多次派兵出城接应,均被清军堵回。

此时安徽清军应两总总督怡良之请,调动人马一万三千横扫大半个淮南地区,江南大营数万清军也跟着凑了个热闹,整得金陵城内的天国首脑好不狼狈。

不过江苏战场终究有江苏巡抚吉尔阿抗执掌,吴可所部安徽清军没有权力也不愿插手,能做到眼下程度已经很够意思了。

太平天国那几位首脑也是狠人,面临如此危险境况也没抽调派往镇江部队,而是咬牙苦苦坚持。

后方局势不妙为了打破僵局,秦日纲等商定由陈玉成率少数精兵于夜间乘小船顺长江“舍死直冲到镇江”,“与吴如孝计及抽军由内打出”,以便东西两面夹攻清军。

1856年4月1日晨,秦日纲等率大军由仓头一带向东直进,清军迎战。至午间,战斗正酣,先一日抄小路迂回至下蜀清军后路的李秀成所率三千人突然发起攻击。清军腹背受敌,阵势大乱。

与此同时,陈玉成、吴如孝也率镇江守军赶到,两支太平军胜利会师。次日,太平军又大败吉尔杭阿等部清军,连破敌营十六座,直抵镇江,屯扎于金山、金鸡岭、九华山脚,与九华山的吉尔杭阿大营对峙。

太平军会师镇江后,连夜调集船只,载大部军队由金山渡江至瓜洲,另留夏官又正丞相周胜坤一军扼守仓头后路。

战斗开始得快结束得更快,等到安徽清军这边收到消息,镇江那边的战斗却已经告一段落,就想吴可想帮一把都没机会。

对此,吴可除了在内部军事会议上大骂友军废物之外也没其它办法,安徽清军做的已经足够再多也不可能,既然江苏清军自己不争气吴可也没办法。

原本以为太平军目的已经达成,应该消停一阵休整一会了,谁料战斗才刚刚开始,太平军得胜之师下一个目标对准扬州跟江北大营。

1853年底,太平军为筹组北伐援军而放弃扬州之后,瓜洲一带仍由赖汉英等率兵一部驻守。由于这一带地势平坦,驻该处的太平军全恃木城、深壕,引水环绕防守,多次击退江北大营清军的进攻。

1854年秋,琦善病死于扬州军中,清廷以江宁将军托明阿继任钦差大臣,而以陈金绶、雷以諴帮办军务。

为防止瓜洲太平军北进,江北大营清军于西自仪征的新城,东至运河边的施家桥,筑长墙一道。后为了进攻瓜洲,又在长墙以南,从八里铺向东西两侧延伸,加筑土墙一道,绵亘四十余里。

待土墙筑成后,江北大营也前移至八里铺,并沿土墙修筑营盘和炮台各二十余座,对太平军实行严防死守之策。

话说1856年4月2日这天,江苏清军在镇江吃了大亏后,巡抚吉尔杭阿派人向江北大营通报了太平军将渡江北上的情报,但未引起托明阿等的重视。

谁料就在当晚,太平军将领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率大军渡江到达瓜洲。

4月3日拂晓,太平军对土桥发起猛烈进攻,清军大败。秦日纲等督军乘胜猛进,连破虹桥、朴树湾等清军营盘。

清军溃兵望风披靡,争相逃命,溃散大半,炮械旗帐尽弃,托明阿等逃奔三汊河。

太平军一鼓作气,次日又大败三汊河之敌,连破敌营一百二十余座。

清军余部千余人退守秦家楼、蒋王庙一带。托明阿仅带数十骑连夜逃往扬州东北的邵伯镇。

5日,太平军乘扬州城防空虚,兵不血刃地再克扬州。

至此,清军经营了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被太平军一举摧毁,万余清军作鸟兽散。

“看看,看看,这就是骄傲自大的结果,果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消息传到安徽之时,引起安徽清军好一阵混乱,吴可则趁机对手下小弟们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不要说手下小弟惊讶惶恐不已,就连吴可本人都有些吃惊。

尼玛江北大营败得也太过迅速了吧,前前后后三天时间不到便被打成了筛子,江北大营近两万人马就这么没了,他能说太平军战斗力太强么?

屁!

陈玉成跟李秀成牛吧,在这两战当中表现极其精彩,可谓当世名将一流,可在庐州与金陵之时顿兵半年有余,跟安徽清军打得那叫一个寡淡无味,难不成换了个敌人就变成了猛虎?

说来说去还是清军太多的高级将领水平都不咋样,就吴可接触过的各路清军人马而言,最有能耐的当属江忠源这厮,而后,而后就没有能入他法眼的角色了。

什么湘军猛将罗泽南,当初在解南昌之围时给他的印象不咋样,打仗的能耐有多强他不知道但逃跑的本事绝对不差,不然那时乡勇队三千人马也不会陷入太平军上万人马重重保卫差点全军覆没。

再看看给太平军一干将领拼命刷声望的清军将领们,用句后世时髦的话说就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之前湘军声势如何之大,对安徽清军伸出的橄榄枝鸟都不鸟一下,结果如何还不是被太平军整得差点全军覆没,曾大侍郎被堵在南昌城里凄惨无比?

“大人,咱们要不要动一动,给江苏友军提供些帮助?”

手下有小弟提出如此建议,立刻被吴可毫不犹豫否决:“动动动,动个毛啊,先看看情况再说,别到时候咱们动了江苏那边又给咱们拉稀,干净利索的被干翻了咋办?”

第340章江南大营危急

太平军这是想干嘛?

不要说吴可心中充满了疑惑,凡是关注太平军行动的清廷官员,心中同样充满疑惑不解。

如果按照他们的想法,太平军应该着急解安庆之围,将淮南地区重新控制在手才是。因为只有这样,太平天国才有安全的向外通道。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吴可还是通知留守淮北的人马注意,一旦太平军有继续渗入淮安的迹象,立即出兵阻止太平军席卷苏北,避免发生什么不可收拾之事。

当然包括吴可在内所有人都猜错了,此次太平军的主要目的,除了对付近在咫尺的江南跟江北两座大营之外,就是为了收集粮草度过难关。

话说秦日纲等率军北攻扬州,主要目的在于征集粮食,以济镇江、瓜洲守军之急需。

金陵存粮不少,但作为天国首都怎么可能轻易向外输粮?

镇江,瓜州等地太平军一直处于清军围困之中,时间一长粮食短缺是不可避免出现的事儿。

眼下江北大营一击而破,苏南膏腴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粮食物资。

因此,在攻破江北大营并完成粮食征集任务后,为了回军天京进攻江南大营,秦日纲等随即率部南返,仅留少数兵力驻守扬州,致使这个江北米粮集聚要地又于4月17日被清军江南大营所派援兵及江北大营的败兵再占。

“太平军这是想干啥,打仗玩吗?”

得到消息后吴可更加不解了,不明白太平军有啥打算。

“管它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怕他们翻了天不成?”

左宗棠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目光炯炯盯住吴可,沉声试探道:“梦臣,咱们是不是该拿下黄州,再这么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啊!”

“季高老兄既然有想法,那收复黄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