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要是没这些基础工业设备,就算洋人愿意卖百家兵工厂给咱也没用啊,制作火枪和火炮的重要部件不还是掌握在人家手中么?

再说了,刚刚才和英法联军打了一仗,这时就急匆匆跑上门大肆采购兵功生产设备,人家会怎么看怎么想,又愿不愿意卖给咱们?

还有机器操作也需要熟练的工人,必须得依靠洋人技工主持教导一段时间,要是人家使坏暗地里动手脚的话怎么办?

而采购订单上的工业设备都极为普通,英法美三国列强要是不愿卖的话,大清也不是没办法从其它欧洲国家采购。只要等到大清自己的工人熟练生产模式,再人手上不需受制于人,再慢慢解决兵工厂的问题也不迟。

这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朝臣们也不好再多说什么,这一件事便就此确定。因为朝臣都不了解什么机器设备的事儿,也不愿意跟洋人接触打交道,最后扯来扯去这个任务又落到吴可手中。

他自然暗暗高兴不已,眼下已是署理两江总督,正好与洋人在华的巢穴伤号离得不远,正是操作此事的最佳人选。

谢绝了一干交好朝臣的宴席邀请,吴可第一时间返回在京的临时君所。匆匆整理了一番收拾收拾,第二天向咸丰帝拜别便在亲兵人马的护卫下急匆匆离开京城赶赴两江驻地。

与英法等列强的交锋就此告一段落,他便将注意力放到两江地区的战事之上,该是彻底解决太平军问题的时候了。

他虽然不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具体的爆炸时间和其间过程,但他却可以确定英法两国驻远东部队短时间内没法再来一次天津之战。

不是这次在天津糜战大半年的损耗不是那么好恢复,就是大后方广州和香港等地的混乱也不是短时间内便可解决的。

虽然朝廷没有采取他当初提出的狠辣建议,用白花花的银子悬赏洋人脑袋,可是在他的极力要求下,朝廷还是暗地里给广东清军下达密令:想尽办法找占领广州的洋人麻烦!

这一策略到底有多少效果还不得而知,可广东当地官府下狠力封锁香港却是取得极大成效。

香港地域狭小资源有效,很多生活物资多需内地输送提供,当地官府突然来上这么一下,顿时就给香港的英国人造成极大麻烦,日子难过非常。

就是此时朝廷已经与列强达成协议,等地方官府得到消息放开封锁又得花费一段时间,而香港经此封锁想要恢复到以往状态又需一段时间。再加上英法联军撤退之后的补充休整,或者后援来到之后的适应哪一样都需要时间。

因此,他预计英法联军短时间内没精力找大清的麻烦,这时候正是腾出手来干翻太平军的大好时机……

第400章平静的河南

一行轻轻松松出了直隶,便到了河南地界……

此时的河南已不在复当初灾荒年景,四下一片生机勃勃好不喜人。

河南南阳镇总兵吴图苟率领麾下将官热情接待了吴可与亲兵标一行,又是安排住处又是设宴热情款待,自家人就是不一样。

期间河南巡抚和新任布政使过来打了个照面,警了杯酒便找个借口离开,一副不愿深交的可气摸样。

“马的真是混蛋,要是左大人还在就好了!”

吴图枸脸色阴沉气得差点破口大骂,一口将杯中美酒灌下愤愤不平道。

“你小子脾气见涨啊,为不相干的人生气不值当!”

吴可呵呵一笑却不怎么在意,自从左宗棠前不久调任浙江巡抚后,他们这帮人对河南的掌握便大为下降。

人走政息是官场常态,只要不把它太过放在心上也不会有多少烦恼。估计图狗这家伙最近一段时间孤军奋战受了不少气,这才表现得如此激动。

从刚才两位的表现来看,估计都不是己方派系官员,遇上了在面子上过得去就成,也没必要对他们的冷淡态度过于追究。

“河南情势如何了?”

不愿意继续刚才沉闷的话题,吴可话锋一转好奇问道。

从路上的见闻和百姓脸上的神色来看,河南显然已从之前的战乱之中彻底回复过来,至于比不比得上没乱之前他不清楚,但总比他带兵平乱时要好得多。

不过显然捻匪之乱对河南的民生经济影响不小,起码一路上人烟稀少是事实,而且路过城镇的集市也就一副要死不活的摸样严重缺乏人气。眼下正是冬季也看不出田地的抛荒情况,但想来肯定也不怎么乐观就是。

怎么说当初平叛之时,淮北都在河南接收了超过百万逼近百五十万的青壮流民,捻匪自己也挟裹了好几十万河南青壮,加上因战乱而死的河南百姓好几百万,一下子损失数百万人口整个河南的根基都被动摇。

特别是被淮北接收和捻匪挟裹而走的河南青壮超过两百万,意味着数十万家庭失去了顶梁柱般的青壮劳力,想要恢复过来可不是那么简单。

“嘿,境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清剿倒是安稳不少,只是青壮大量锐减很多土地都没足够劳力耕作了!”

说起这个,土狗就一肚子郁闷:“为了这事,前任巡抚英桂和现任巡抚恒福没少找我唠叨,说是要我帮忙从淮北将那百十来万河南青壮流民给接引回来!”

“他们想得到美!”吴可闻言忍不住笑骂出声:“吞进肚子里的好处哪还会轻易吐出来,就算咱们兄弟乐意那帮安徽官员们都不会乐意!”

“可不就是这个理?”

土狗苦笑连连:“正因为这事,我这两年可没少受挂落,被人明里暗地讥讽了不知道多少次,心里那个憋气啊就别提了!”

“没事没事,嘴长在人身上让他们说去!”

吴可轻笑着摆了摆手,一脸的不以为然说道:“你本就是管军事的,理会那些民政官干甚,还是跟我说说捻匪最近的动静吧,今年全忙着跟洋人打交道了,对捻匪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经过土狗的仔细介绍,吴可倒是对此时的河南局势和捻匪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而言之一句话,此时的捻匪在山东闹腾得凶,不时就跟驻扎于山东各地的清军爆发大战。由于黄河改道的持续影响,山东依旧民不聊生流民遍野盗匪横生,捻匪的兵源倒是从没缺乏过,随手一招便是几千上万的流民跟进。

正因为如此,清军大将并深受咸丰帝器重,拥兵数万的僧格林沁和其马队被牢牢牵制于山东脱身不得,没法参加之前与英法联军对抗的天军之战。

据土狗所言此时的山东已打成一片废墟,除了拥有坚固城防的城镇还好一些之外,其余乡镇农村地区完全乱了套。

不仅仅捻匪疯狂肆虐,其它各种门道的土匪武装也是层出不穷纷纷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也正是因为山东乱得不像话,英法联军顿兵天津之后,并没有选择临近的登州作为第二登陆地点。单单剿平当地匪乱就是个大麻烦,更不用说还得对付当地官府武装。

当然山东乱归乱,除了流窜过境的流民麻烦一些外,河南这边倒没受到太大影响。与山东荷泽接壤的商丘更是囤积重兵,勤快的清扫着不时流窜过来的捻匪人马,除此之外倒没有其它多余麻烦。

没出乱子就好!

吴可心中明白,别看土狗这小子话说得轻巧,但身上的压力绝对轻松不了。

面对几十万随时可能攻来的捻匪武装,还有其它数目不等的土匪武装威胁,作为河南清军一把手,土狗身上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特别是年前他增援京畿之时,可是直接从河南抽调的一万乡勇队人马。

要不是之前有左宗棠手下的楚军帮衬,单凭土狗手头剩下三四千乡勇队留守人马要看住真个河南,无意于痴人说梦。

而土狗能够在左宗棠离开之前那几月时间,背靠安徽大本营的资源相助,又重新咯啊起一支人数过万部队,已经可以算得上十分难能可贵了,更何况还要维持住河南的安宁稳定?

了解了河南的具体情况后,吴可对土狗的表现自然深感满意,顺便也将自己在天津之战的详细经过,以及与英法联军战斗过程中的不足还有感悟毫无保留告之,叮嘱土狗要戒焦戒躁你可狂妄自大,国内这些土匪武装根本算不得什么,就是成了气候的太平军也不算啥,以后乡勇队真正的强敌都是来自外部的列强军队。

对此,土狗深感遗憾没有参与天津大战之余,也十分赞同吴可所言,无论是长毛还是捻匪武装战斗力都一般得很,比起全部火枪大炮武装起来的洋人军队确实要差上不少。

激动感慨之余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调回两江做事,河南这边他虽然高居提督之位,可是与巡抚衙门的关系并不怎样,平常做事常常被河南文官集团扯后腿,而且还得防备暗的里的阴谋算计,他实在不愿忍受这样的日子希望能再在吴大总督麾下效力共创未来……

第401章变化

吴可没有在河南多待……

在开封和洛阳各住了三天之后,见过了巡抚衙门一干主官,又了解了河南眼下的局势后,便在亲兵督标的护卫下向安徽赶去。

期间,河南巡抚恒福倒是过来打了几个照面,每每露出一副欲言又止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苦逼样,可惜吴可早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就是不接招,恒福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吴可离开,憋在肚子里的话始终没有说出口。

此时安徽北部地区的局势稳定,没什么要紧事催他赶紧回去,所以吴可一行的速度不快不慢,每遇城镇都会进去歇歇脚休息一阵。

一路上不时接见乡勇队或楚勇出身,眼下已在河南各城镇担任军职的手下小弟,鼓励他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有困难或者解决不了的麻烦时,尽管去找土狗或者到安徽找他帮忙都成。

也就在他第二次入豫驱逐捻匪之时,他和张亮基通过朝廷将不少乡勇队和橱勇当中地位不上不下,却又没有多少上升势头的属下小弟安置在河南各府县,不是充当军队主官就是文武兼备的守备一职。

眼下一年多时间过去,看来这帮家伙都混得不错,一个个红光满面意气风发,显然当家做主的滋味让他们很是迷恋。

手下能混得好吴可自然高兴,尽管以后的联系会逐渐减少,想要再像之前那般如臂指使已不太可能,但紧要关头这些人还是可以帮衬一二的,毕竟随着时间推移都成了地方上的地头蛇,怎么说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河南走走停停一直耗费了差不多月余时间,直到天气更加寒冷快到咸丰八年过年之时,他才重新踏上阔别年余的皖北土地。

皖豫交界之处的阜阳,新任安徽巡抚翁同书正率领驯服衙门一干僚属,满脸热情的迎接新任署理两江总督吴可吴大督台。

一番热闹的迎接仪式过后,自然是到阜阳县城大吃大喝一通,而后一行浩浩荡荡返回安徽府城庐州。

变化可真大啊!

看着迎接官员中一半以上的生面孔,吴可心中不由连连感叹。

话说在他离开安徽的这一年时间中,安徽官场的变化可不小。

首先就是巡抚张亮基终于功德圆满,从安徽巡抚任上高升闽浙总督,不过眼下日子不怎么好过,石达开正在闽南之地闹腾得欢呢。

随着张亮基的御任,他手下一大帮得力干将自然也得跟着离开,使得安徽巡抚衙门下属部门位置有了不少空缺。

要不是吴可身在天津联系不畅的话,估计张亮基绝少不了向他要求精兵强将跟随。可就是如此,他依旧动用手头资源把原河南布政使左宗棠调到浙江担任巡抚,以帮助他迅速掌握闽浙官场。

至于新任安徽巡抚翁同书,在短暂的接触中还看不出什么,但可以感觉得到是个标准的文人政客。

他对这样的人物其实没多大好感,不过就是口若悬河眼高手低之辈。所幸此时他已位居两江总督高位,倒不至于担心这家伙翻了天去。

至于另一位新面孔,新任安徽布政使李孟群,作为湘军一员硬生生挤入安徽官场,他倒也没什么太大反感,先看看他的表现再说其它。

他在打量琢磨别人的时候,翁同书跟李孟群自然也不忘打量这位新鲜出路的署理两江总督大人。

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实在太过年轻。就是吴可有意识的蓄须以装成熟,可在两位四十来岁的中老年男人看来,还是太过年轻了。

不过年轻归年轻,他俩可不敢小觑这位威名赫赫的新任署理两江总督。

在眼下的大清官场,吴可可是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

崛起于微末,以白身先从地方团练开始,依靠实实在在的军功一路扶摇直上,转战南北数省几乎未尝一败。就是在江西攻打南昌之时被友军狠狠摆了一道,依旧率领三千甲士从上万包围的长毛军中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纵横鄂南几无一合之敌,大战鄂北襄阳歼灭上万捻匪,救援江西连战连捷,横扫皖北夺回庐州要城,两战河南大败捻匪几十万人马,危难之际救援京畿与英法联军糜战于天津等等。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打实的战功,不要说翁同书这样的文人政客,就是一度作为湘军水师大将的李孟群都不得不在心中道一声佩服。

能不佩服么,之前湘军最为鼎盛之时,实力也不过如此甚至可能还有不如,估计也就水师比乡勇队强些。

安徽清军可是朝廷上下公认的强军,驻守皖北三年时间从没在长毛手上吃过亏,反倒逼得长毛不得不囤积重兵防御安徽清军有可能的攻击。

单这一点就比湘军要强,湘军每每胜得轰轰烈烈败得也轰轰烈烈,经常在最为得意之时败得淅沥哗啦莫名其妙。而安徽清军就没这样的毛病,真要是发动起来长毛绝少有能抵挡得住,占住了的地盘也有能力守护得住。

这一点极为难的,看看眼下局势稳定欣欣向荣的皖北,再对照屡经拉锯已变得残破不堪的皖南大地,想不道一声佩服都感觉不好意思。

要知道湘军主帅曾国藩起兵时的条件那真叫优厚,丁忧在家的兵部右侍郎,奉旨编练民团乡勇的湖南团练大臣,还有湖南巡抚骆秉章帮忙提供军械物资,可以说起家的资源极其丰厚。

可是仗打了四年,湘军依旧还在原地起步,而吴可所帅之乡勇队已成大清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自从湘军李续宾部在三河镇大败,李孟群着实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来渐渐从伤心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便一头扎进了安徽清军布置在皖北地区的各大军营,想要弄清楚与湘军的不同之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就当湘军战士还以冷兵器为主,战斗多以贴身肉搏比拼武勇之时,安徽清军却是已经大量装备火枪弓弩等远程武器,辅之以行动迅捷灵活的骑兵还有少量刀盾手,战斗模式已悄然发生改变。

排枪齐射的威力让他震惊,安徽清军演练时表现出来的强横战斗力更是让他眩目。尤其是步骑配合那叫一个娴熟,要是相同兵力甚至多几倍兵力的湘军碰上,毫无准备之下全军覆灭都不是不可能。

而且安徽清军的建制也与湘军大为不同,从伍长什长到小队长,中队长和大队长,然后直接就是团长师长跟军长,一目了然非常容易搞清楚,不像其它清军跟湘军部队那般名目繁多的职位称呼。

军营里的一切都让他感觉新奇,他将这份新奇写在信中寄给身在前线的曾国藩,共同探讨双方的兵制还有武器装备以及训练状况。

他很想插手安徽清军军务,可惜根本就没他胡乱插手的余地,这是一个不同于湘军的另一个体系,外界称呼为鄂军。

就连同为湖南人左宗棠组建的楚军,其中更有熟悉的江忠源几位堂兄弟,可也不会让他轻易插手楚军军务。

……

吴可自然不知道,跟在身边作陪的新人安徽布政使李孟群竟然有这么多心思,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太过在意。

作为朝廷上下公认的强军,想打安徽清军主意的家伙可不是一个两个。可惜最后能够插足安徽清军两大派系乡勇队跟楚军的,却是少之又少跟本没几个。

而且随着乡勇队和楚勇一系列胜利下来,之前那些军中老人大多已身居高位,最差的都有个四品都司之职。要不是水牛土狗他们年纪太轻,只怕现在都已经是一声提督之尊了。

各级将官更是多个萝卜一个坑,自家人全部安排都成问题呢,哪有可能让外人白白得了便宜?

先将这些有的没的放到一边,吴可在一干安徽官员的陪同下不日即到了庐州。

怎么说都是他的老巢之地,皖北三年的经营可不是开玩笑的,此时的庐州城人来车来商铺林立好繁华,而且他就任两江总督还需皖北地区大力支援呢。

竟难地区经历多年战乱早已贫敝不堪,而且两江总督衙门所在金陵还在太平军手中呢,加上之前被破的江北大营截留当地财税物资,不要指望两江总督衙门府库里还有多少存余,然这话他不会跟翁同书直说,就看这位新任安徽巡抚识不识趣了,识趣的话那就好说,你好我好大家好嘛。真要是不识趣的话,他也有的是手段整治这位明显的文人巡抚。

回到了自家地盘,而且还是堂堂的署理两江总督身份回来,自然少不得一番应酬往来。

之前的老关系要好好笼络,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