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李秀成与陈玉成再一次私下聚会,看着刚刚从战场上撤回的太平军小股人马,忍不住心头恼怒怒吼出声,一张清秀的俊脸变得极为狰狞可怕。

“哎,这事也只能先忍一忍,咱们的最大目标还是江南大营!”

陈玉成知道李秀成说的是气话,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而是重提了他俩私下会晤的重点。

“哼,迟早有一天收拾了常州城里那位耀武扬威的两江总督!”

狠狠发泄了一通心中不满,李秀成冷静下来也没再提之前的事,而是与陈玉成商量着配合攻打江南大营的事儿。

虽然没有再提眼前的烦心事,但在两位太平军年轻俊杰心中,却是早就把吴可吴大总督当作太平军一大劲敌,另一个享有如此‘殊荣’之人却是如今势头正劲的湘军统帅曾国藩。

虽然吴可的声势远不及曾国藩浩大,行事也非常低调不引人注意,但李秀成与陈玉成两人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甚至认为吴大总督的危险程度比曾国藩大得多,视其为太平天国的心腹大患。

不像湘军那般声势浩大轰轰烈烈,胜就大胜败也是大败,表现极为吸引人眼球。太平军在湘军手上吃了不少苦头,自然将势头迅猛的湘军作为劲敌,不然李秀成与陈玉成两人也不会这几年率军与湘军时常爆发大战。

可是吴可和他的乡勇队更不容小觑,乡勇队战斗力超强就不说了,最可怕的是乡勇队的表现太过稳当,一步一个脚印几乎没有多少破绽。也正是因为如此,乡勇队自从鄂南起家以来竟是几乎没有败绩。

这才是最可怕的,所谓咬人的狗不叫,吴可跟乡勇队其它的表现不说,单单就是入驻淮北以来给太平天国制造了多大,麻烦便可见一斑。

淮北那可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混乱之地,每逢天灾人祸之时淮北之地必出乱子,不是民变就是贼匪势大官府难制环境十分恶劣。

可是自从乡勇队入驻之后就再也没出什么大乱子,之前肆虐淮北的匪患更是被清剿得干干净净,没几年时间便将淮北之地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水泼不进。

最让两位太平军年轻统帅担忧的是,乡勇队入驻淮北之后对天京产生极大威胁,逼得天国不得不囤积重兵防御戒备。

尤其是陈玉成,在天京事变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留守天京,正好被洪天王派到与淮北接壤方向驻守,那段时间可没少跟乡勇队交手,败多胜少给了他极为深刻的印象和不小影响。

要不是乡勇队的出手,当初太平军集中主力攻破江南大营之时,战果应该更大一些才是,可最后却让溃败的清军逃出了一万来人,这才有了江南大营的再次建立,给天京安危带来巨大风险。

别看太平军最近一段时间闹腾得凶,可一直都避开与乡勇队发生直接冲突和战争。除了去年的三河口大捷之时几路人马齐攻庐州,最后虽然将孤军深入的李续宾部全歼,可庐州城依旧还牢牢掌握在乡勇队手里。

原本吴可还只是个安徽提督都那么难对付,更不要说人家现在执掌两江,对于天国来说威胁更大。

常州城里可是不少太平军的探子,李秀成和陈玉成对于吴大总督的举动了解得十分清楚,原本还以为这厮会消停一段时间,作为天国所在的核心地域,两江那些破事没谁比他两更加清楚。

可万万没料到这才过了不到一月时间,原本烂泥一般的几万绿营清军竟然变了摸样,更有胆子时不时挑衅金陵城外驻防部队的神经。

当他们听到消息的时候还吓了一跳,以为对面的吴大总督有什么不利于太平军的举动。可是没想到初一交战清军便是完败结局,当他们接到战报时还有些不太相信,吴可那厮会如此好对付?

结果现在都看到了,姓吴的那家伙确实不好对付,人家都明目张胆拿太平军当陪练来了。可让两位太平军统帅感觉憋屈的是,他们却什么都没法做只能继续帮着那位清廷两江总督练兵。

……

“大人饶命啊!”

前线清军与太平军打得不亦乐乎,而作为‘后方’的常州却十分平静,除了城外的工地依旧热火朝天之外,也只有总督衙门时不时拉进拉出的罪人才闹腾出一些引人注目的小动静。

凄厉绝望的嚎叫声从总督衙门正堂传出,立时便吸引了过路百姓十二分的好奇,他们不敢在总督衙门街口逗留,匆匆离去之后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这是本月的第几位了?”

“第三位吧,听说里头这位可是扬州的官老爷!”

“不对不对,这应该是第四位才对,咱们这位总督大人可真够心狠手辣的!”

“不能叫做心狠手辣,应该说掉进钱眼里去了才对!”

“……”

外头百姓说得热闹,两江总督衙门正堂里却是气氛严肃,一位身材有向二师兄靠拢迹象的中年官员正跪在堂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求饶。

“行了别跟老子嚎丧了,你没做好事情自然就得接受惩罚!”

吴可只觉耳朵嗡嗡作响好象几百只鸭子齐声嘶鸣一般,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没好气道:“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可是大人……”跪在堂下的中年胖子却是很不甘心,张嘴还想辩解些什么。

“好了好了没什么可是的,又不是要你的命!”

吴可真心不耐烦了,眼睛一瞪怒道:“不过是叫你交了钱让出位子而已,你丫的又没本事把差事办好,又没拿了你的官帽子哭丧个脸做什么?”

跪在堂下的中年胖子欲哭无泪,心中疯狂呐喊:是没拿了老子的官帽子,可是五万两赎罪银和坐冷板凳的待遇,比起丢官罢职也好不了多少吧?

当然这话他只敢在心里说说,可没胆子嚷嚷出来。

“好了好了你下去吧,老子最烦的就是你丫这样的混球!”

吴可却没有轻易放过这厮的打算,嗤笑道:“老子还是那句话,有本事你自己活动去,反正老子是没功夫拦着你的!”

赶走了刚才那位鼻涕眼泪一把抓的中年胖子,吴可轻轻叹了口气一脸无奈:总督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话说他真没想到两江官场如此糜烂,尼玛的比之那帮绿营兵丁也好不到哪去。

他现在已经全盘接手了两江政务,之前的官府招工只是开胃菜而已,先解决了城里十分严重的阶级对立情绪,而后便开始真正插手两江传统政务。

想让两江地区正常运转自然需要底下官员们的努力,而且他对具体的政务流程,真的不甚明了,以眼下的局势也没时间供他慢慢了解上手。

而且两江政务十分繁杂,民务仅仅还是其中一项而已,还有财政,税收,教育等等一系列事务都必须他亲自把总。

当然了,他如果当个甩手掌柜也不是不可,但下面人胡作非为起来的后果就得他一力承担了。

幸好吴可是两江官场老大,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都是他一手而决,只要没坏了章程就是,至于他使用的是何种方式却是无关紧要了。

他自然不会跟手下官员客气什么,根据之前收集到的两江各方面数据和材料,按照眼下实际情况分派民政方面的任务。

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他给手下每位官员都下达了任务指标,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自然最好,要是完不成任务的话视情节轻重以罚款和拿掉官帽子作为惩罚。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任务派下去之后各种希奇古怪的事儿都出来了,为了完成任务下头官员更是手段齐出花样繁多,可惜最后能够合格的却是少之又少。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头疼之余也不客气,该罚罚该骂骂,这月才刚刚开了个头便有三位品级不底的地方土皇帝受了挂落,一下子从他们身上就敲出了十几万两银子,还将两位直接提溜到冷板凳上坐着,有能耐的话就自己去朝廷活动调动职位,反正两江是没他们的立足之地了。

好不容易将这段时间的政务整理了一遍,吴可松了口气之余便开始关注其它地区的局势……

第429章情势

先说说两江的情况……

因为吴可的个人原因和外部因素,他最关注的自然是江苏和安徽两地状况,至于江西还是那句话,有湘军在他没法深度控制。

江苏的情况不能说好也说不上太坏,苏南精华地区因为连年战乱破坏严重,人员损失倒还在其次最要命的是庞大的经济损失。

自古以来都是天下繁盛之地的扬州,不说毁于战火但也民生凋敝。眼下更是因为吴可坚壁清野的举措,而显得更加残破萧条。

受战火影响的不仅仅只有扬州,附近的镇江跟常州也没讨到好去,因为站滦原因经济都受损严重,不说替两江提供充足税收,还要两江总督衙门时不时的帮扶救济一把,情况可不怎么乐观。

更不要说江苏核心精华的金陵城被占,不说政治军事方面的损失有多巨大,单单经济上的损失就足够让咸丰帝好不心痛。

只能说幸好苏南的底子好,没了扬州还有苏州,没了金陵还有上海,富商大贾不说多如牛毛那也是不缺的,商业流通虽受不小影响但也因为大军云集的缘故便得格外繁盛,能够提供的财税依旧不容小觑。

苏北之的情况比苏南要好不少,因为与淮北之地接壤加上太平军的战略重心不在这面,使得苏北地区没有受到多少战乱波及民生凋敝。

当然这好个是相对苏南的混乱而言,苏北本就不是什么繁华富饶之地,要不是旁边的淮北发展得好,又有超强实力震慑金陵太平军不敢妄动,只怕现在的苏北已经完全落入太平军之手。

受到淮北的影响,苏北的情况商业氛围还算可以,苏北重镇徐州更是坐拥重兵对金陵不大不小也是个威胁。

之前吴可还只是安徽提督,虽然兼顾河南军务但对旁边的苏北之地实在插不上手。现在自然不同,他坐上了两江总督的宝座,便有了名正言顺插手苏北地方的机会和名义。

于是,乡勇队中一帮资力和能力都足够的将官得了新差事,纷纷赶赴苏北各地执掌军权,乡勇队的势力从淮北到苏北连成一片,对金陵城形成半保卫之势。

可惜的是跟吴可遇到的麻烦一样,当地清军绿营人马已不可用,乡勇队分派过去的将官不得不以带去的乡勇队战士为核心,当地团练为骨肉的部队从头开始练起,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对金陵形成直接威胁。

还好淮北地区安稳多年,邻近的苏北受益颇丰,乡勇队将官与当地大户乡绅关系不差,对于相乡勇队过去执掌兵权的将官没有太大为难。

总而言之江苏的情况大致还算稳定,特别是吴大总督上任以来,就连各地肆虐的土匪盗贼都少了不少。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而且还十分严重,稍一不慎甚至有阴沟里翻船的危险。

先不说金陵城里城外囤积重兵,几十万太平军怎么看都是一股巨大威胁,无论指向何方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当然,等到常州附近的近十万清军,还有苏北地区的清军全部训练部署完毕,金陵城里城外的太平军就不足为虑,除非洪大天王有那破釜沉舟的勇气,不然最后吃憋的倒霉依旧还是太平军。

问题是训练部署都需要不短时间,特别是苏北地区的部队,不可能跟吴可眼皮子底下的人马一样,为了提升施展经验和战斗力可以不管不顾;拉出去与太平军死磕,而太平军还不得不跟着当陪练。

派去苏北的弟兄可没吴可这般的威望和地位,地方上的民政官也不见得会老实配合,所以当地清军的训练和部属必须按照套路一步一个脚印,先抓基本功然后从剿匪开始一点一点积累战斗经验。

两江事务千头万绪,这点时间吴可还是等待得起的,关键是两江地区还有一处极不稳当的火药桶,稍有不慎不仅自身难保还会波及外人,这便是由和春和大钦差主持的江南大营。

话说江南大营依旧还是重兵囤积,近十万清军在手又顶在金陵城外,可以说是太平军第一大心腹隐患,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所在。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大钦差与吴大总督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不知道是不是想甩脱吴大总督的巨大影响力,除了江南大营第二次组建之前的那段时间,和大钦差不得不争取安徽清军的大力支持之外,其它时间江南大营与安徽清军之间的联系只能说乏善可沉。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而且这样平淡的关系还从吴可就任两江总督之后带到了整个两江官场。除了平日里必要的公务往来,还有时不时的催粮催银之外,江南大营与两江总督衙门之间几乎没有其它联系。

吴可对此自然十分生气和恼怒,可这样的事情却不能继续下去。

要知道去年太平军在江苏和安徽淮南地区取得一连串胜利,声势大振甚至都有那么一点中兴气象。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找近在咫尺的江南大营麻烦,和春的死活吴大总督一点都不在乎,可江南大营的安危却直接关系的他头顶的官帽子不得不重视起来。

这可真不是个小麻烦,人家和大钦差态度冷淡他总不好主动贴过去吧,吴大总督还真丢不起这人。

不过江南大营的死活他又不能不管,所以在整军备战的同时,他才会不断派遣小股人马挑衅金陵外围的太平军部队,一为增加战斗经验提升战斗力,二来嘛自然就是间接的为江南大营吸引火力分担压力。

与此同时,吴可还不断暗示两江总督衙门与江南大营关系不错的文武,主动加强与江南大营将官之间的联系,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江南大营将官们的决策,如果能够掌握江南大营的具体方针战略那是最好不过。

除了江南大营的麻烦之外,江苏地头还有上海这么个让人又恨又爱的地方。

爱的自然是上海繁华热闹之极,商业活动极为活跃能够提供庞大的财税来源。

恨的事儿就不用多说,上海租界无论如何都是个巨大的麻烦,列强诸国将其视为在大清的大本营,列强公使大多在此扎营,洋人势力也是极为强大,列强公民更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因为吴大总督的出现,原本历史上的天津之战大清并没有战败,也没签订那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之后一系列补充条款。

没有达到目的的列强们自然很不甘心,私底下的活动频繁而且手段更是多种多样。上海租界情势在吴可看来不是很妙,洋人实在太过嚣张狂妄。

在吴大总督眼中,上海租界的问题迟早都得解决,不过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麻烦的是上海的大清海关权利旁落,每年数百上千万两海关税银落入洋人之手,这可不是什么让人愉快的事儿。

而且在租界范围内的良港码头也直接控制在洋人之手,他们想什么时候使用都成,这对两江的防务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各列强公使完全可以利用手头上掌控的巨额资金,直接武装上海租界内的本国侨民,加上海上的战舰巨炮,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

别的不说,因为小刀会起义而组建的洋枪队,可是到现在都没解散还依旧保持建制,最让吴可气愤跟不满的是洋人还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洋枪队人数提升其实力,其中还少不了松江当地官府的主动配合。

为了这事,吴大总督还特意找江苏巡抚徐有壬喝茶聊天,要求其对上海租界保持必要警戒,同时好好整顿整顿后撤至苏州的海关衙门官吏,别让他们正事不做整天给自己人捣乱。

苏州海关可是吴可早就惦记上的棋子,利用得好虽不能和上海海关相比,但也能分去洋人掌控的一部分海关大权。

吴大总督在整顿两江政务之时,对于海关这个钱袋子可是着紧得很,利用得好了以后两江的庞大军费就有了着落,可不能毁在一帮蠢官之手。

江苏的情势就是如此,说简单也就简单说复杂那更是复杂得紧,只要严防死守不让太平军有肆虐的机会,同时打消上海租界洋人们不切实际的妄想,那江苏的事务可以说解决了一般,之后便是慢慢以势压人的手段了。

接下来就是安徽了,吴大总督本就是前任安徽提督,对于安徽情势那是再了解不过。

淮北地区一如既往的平静稳定,给予金陵城巨大威胁的同时,自身发展也同样走在快车道上。

只能说国人的自愈能力真的不要太强,只要局势稳定除非自然环境太过恶劣,不然经济自然就会发展上去。

特别是保定条约当中的巨额订单慢慢生效,一批又一批的公产设备运抵淮北,新开设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开始运转,淮北的发展势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近代化的工厂所需工人数量是个庞大数字,而大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手,优势互补之下迸发出的能量当真让人吃惊不小……

第430章两淮

当然,任何新鲜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大作坊在淮北之地并不鲜见,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化工厂,却还是大清国内第一次出现,自然引来百姓好一阵惊奇畏惧。

惊奇自然是应该的,毕竟是头一次接触近代化工厂,有诸多新鲜和好奇。

至于畏惧,自然是被工厂开动时,蒸汽机那轰隆隆的巨响吓到,而工厂大效率的产出更是让习惯了手工作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