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可很是欣慰说道:“正好我手头缺人,既然回来了就先好好休息,我这里还少不了你小子出力帮衬呢!”

“好冽!”

能够再次在堂叔手下效力,图勾显得十分高兴没有任何迟疑答应下来……

第432章时机已到

土狗在河南吃了这么大一亏,要说吴可心中不怒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正如他跟土狗解释的那般,河南巡抚不是那么好弄倒的,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寻到好时机再一次性将其干翻。

吴可从来就不是良善之辈,就算他想放过不提也得手下弟兄答应才成啊。

再说了就他所见,没了土狗和手下一万五千左右的乡勇队战士驻防商丘前线,河南以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太平,收拾河南巡抚的机会还是不少的。

不是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几年要不是乡勇队人马坐镇河南的话,河南只怕早就乱得不成样子了。几十万捻匪可不是开玩笑的,就河南清军比绿营都强不了多少的战斗力,要是被捻匪冲破商丘防线的后果可想而知。

话说回来,要不是土狗率部极力维护的话,河南情况早就糟糕得不能再糟糕了。土狗回来也不是一味的告状,他还和吴可好好说道了这些年在河南驻防的经历,吴大总督就是从这其中发现的问题和机会。

不知死活!

这就是吴可了解了河南局势之后,给那位脑子不清醒的河南巡抚下的定论。

可能是太平日子过久了,以为捻匪的威胁不算什么,又被有心人鼓惑说动,这才羞羞答答对土狗下手,只可惜真实情况远不如河南巡抚所想那般美好。

出了这样的事情,别指望土狗还会好心的提醒脑子不清醒的河南巡抚,没了乡勇队人马坐镇,河南将面临多么糟糕的局面。

真不是开玩笑,僧格林沁率军在山东大力剿匪,麾下几万蒙古铁骑真是所向披靡没有一合之敌,杀得入境捻匪苦不堪言损失惨重。

可问题是黄河改道几年以来,犹如救援不力山东彻底乱了套,就算僧格林沁手下人马全是钢筋铁骨,也架不住山东流民遍野盗匪横生。除了拥有坚固城墙防御的城镇还算完好,其它乡镇集市却是遭了蝗灾一般一片白地。

无论是清军方面还是捻匪武装,都极需大量粮草供应。

清军还好,起码通过运河以及海运可以运输足够粮草抵达,可捻匪武装就不那么幸运了。

没办法打下拥有坚固城墙防御的城镇,不能获得充足粮草供应,那日子叫一个苦逼。

本来他们还有一个就粮之地,那就是捻匪的老巢河南。

可惜商丘驻有乡勇队万精兵,无数次的试探都以失败告终,最多就是小股部队流窜过来掀起一阵风浪,最后被地方守备部队剿灭。

话说其实河南的情况也不怎么乐观,青壮人口的大量流失导致田地多有抛荒。不过好在有乡勇队人马的全力守护,河南着实过了两三年安生日子,粮食生产恢复得不错勉强能够自给自足,比起全部需要外界补给的山东可要强得太多。

另外说一句,乡勇队的粮饷比之普通清军要高上一到两倍,而河南的实际情况也导致其根本无法供应驻防乡勇队全部人马的粮饷,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淮北地区的乡勇队公产补贴才没造成欠饷这样的恶劣事件。

可以说,河南这几年的安生日子,主要都是依靠乡勇队才能保证。

可是现在河南巡抚却看不到这一点,以为河南清军真的有能力对付山东那头虎视耽耽的捻匪,结果毫不犹豫的将土狗和其手下一万多将士赶走。

“自作孽不可活,以后有他后悔的时候!”

吴可只是冷冷说了一句,便没心思再理会河南那边的糊糊事儿。

倒是两江有了土狗手下一万五千余久经战阵的精锐将士,实力一下子提升了不少,让吴可乐得嘴都差点合不拢。

他也没浪费这些宝贵精力,并没有第一时间全部调来常州听令。

常州城外和江苏驻扎的清军数量已经够多,再多上一万来人虽然实力提升不小,但却对江苏局势没多大改善。

那十来万绿营清军的战斗力不提升上去,单单依靠两三万战斗力强悍的乡勇队,面对几十万太平军依然只有抓瞎的份。

吴可令土狗所部人马先在淮北休整半月,而后分批次调往苏北帮忙稳定当地局势,同时清剿匪患增强苏北清军实力。

等到一切调整完毕,时间已不知不觉到了暮春时节。

……

“甲乙甲,甲乙甲,甲乙甲来甲乙甲……”

常州城外大营校场,上万清军将士正挥汗入雨认真训练,一声声响亮的号子声连绵不绝,让人不禁心中振奋热血澎湃。

一队队身着清军号服的青壮列队而行,号服上大大的‘兵’字格外显眼,队形虽不齐整但却雄壮,号子虽不威武却是震撼。

“这帮家伙,终于有点摸样了!”

吴可站在点将台上,周围亲兵环绕点了点头满意说道。

“大人满意就好!”

跟在身边的总兵乐得合不拢嘴,脸上透着满满的兴奋开心。

“是啊大人,下官实在没想到手下弟兄还有如此精锐的一天!”

另一位总兵跟着附和,脸上满满都是激动感叹之色。

“两位辛苦了!”

吴可轻松笑道,他也没想到实战练兵的效果会如此明显。

确实让他感觉有些不太真实,要知道几个月前的练兵惨状还历历在目呢,在他眼中常州城外驻扎清军基本上全是废物点心。

只不过这几月时间一直狠抓训练,同时还不断将这帮绿营清军拉到前线跟太平军死磕,这么长时间下来整体减员超过两成,也就是损失达到了惊人的两万多人马,这才有了如今这副摸样。

不仅仅在连续不断的战争中减员严重,就是平时因为严苛的训练和军纪约束,这几月时间军营打架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

五十人规模以下的群架几乎天天都有,百人规模左右的打架斗殴事件五到十天也不断发生,三百人以上的军营骚动也发生过整整五次。

单单死于军法之下的倒霉蛋就不下两千,打架斗殴导致的伤残更加严重,就连负责督粗训练的督标卫队战士也伤亡一个小队五十左右。

而在与太平军的实战训练中,为了给底气不足的绿营将士们撑腰,督标卫队和乡勇队人马每每都要派出一到三千不等拖后督战或者负责最后的掩护工作,虽然极少与得胜之太平军发生近距离战斗,但因此也损失了上千人马。

不过看着眼下虽还算不得精锐,但是已有正规军摸样的两镇人马,吴可认为这些损失还是值得的,起码手下可用之兵一下子膨胀到十万开头。

十万正规军啊!

这可是一股极为恐怖的力量,吴可手下也还是第一次拥有如此庞大兵力。

不仅仅他兴奋,手下那帮绿营将官也是高兴万分。谁都不是傻子看不出手下将士的变化,作为统兵大将谁又不希望手下人马都是精锐敢战之士?

“大人谬赞了,不知咱们什么时候给长毛一个狠的?”

两位总兵之一先是自谦了句,而后满脸放光迫不及待探问道。

“怎么,对手下弟兄就这么有信心,能够在正面战场上干翻长毛?”

吴可眉头轻轻一耸,眼神漫不经心瞥了过来好笑道。

“嘿嘿哪里哪里,只是以前一直吃憋心头早就不爽长毛很久了,眼下弟兄们也练出了名堂不正好找长毛麻烦么?”

开口总兵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脸色好不尴尬。

说起来真是丢人,常州练兵练得轰轰烈烈,一连好几个月跟金陵城外太平军就没断了战斗,可最后结果却是让人难看的全败。

尽管参加实战训练的绿营清军表现一日好过一日,从刚开始的一触及溃到了眼下能坚持一珠香时间,跟相同数量的太平军将士杀得难分难解,可最后还是会败下阵来,尽管后撤之时他们已经习惯了互相掩护不给得胜长毛背后掩杀机会。

见跟在身边的两位总兵脸色都有些尴尬,吴可轻笑着说道:“放心就是,等各部战斗人马统统检阅过后,只要没什么问题咱们就好好合计合计,给金丘城里的长毛逆贼一个好好的惊喜!”

吴可琢磨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他要是再不拿出亮眼的表现,估计某些人就坐将不住准备找自己麻烦了。

……

“诸位,先将手头的事情都说一说吧!”

又是一个月末,常州城内的两江总督临时衙门堂堂文武济济一堂,吴可端坐首位面无表情轻声言道。

“回禀总督大人,目前以工代赈已进入第二阶段,官府总共招募劳工三万六千余人,惠及人口近十五万……”

“回禀大人,目前苏州和上海一带局势稳定,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回禀大人,苏州地区一切稳当没有出现任何状况……”

“……”

“好好好,诸位都做得很好,本督非常满意!”

听完手下文官汇报之后,吴可忍不住面露喜色大笑出声。

“此乃我等本分!”

堂下文官虽然个个精神焕发,但还是老老实实齐声谦虚道。

“呵呵诸位不惜谦虚,你们的辛苦都记在本督心里,以后少不得向朝廷替诸位请功!”

吴可笑了笑说了句让堂下文武喜闻乐见的话,摆了摆手脸色一板正色道:“不过在此之前,本督打算向金陵城长毛动手,还望诸位齐心协力不要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第433章剧变

就在吴可手下军队训练合格,政务处理也逐渐上了正轨之后,便打算集合两江之力给太平军一个狠的,忙着暗中调拨粮草部署军队之时,也确实有人看他不顺眼准备找他的麻烦。

说起来根子还是之前土狗率军撤离两江引起,河南没了这一强力支柱存在,接任商丘防线的又是河南巡抚心腹而不是乡勇队中人,指挥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凑合着用而已下的兵丁更是稀松平常,之间两三年的安定日子,早就让这些自律性极差的绿营官兵放松了锻炼战斗力渣得很。

结果,他们接防商陵防线还没半月时间,在捻匪例行公事般的试探中显露豆腐渣本色,竟被区区两千捻匪试探着冲破了防线。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捻匪几大主帅听到消息无不大喜过望,他们正愁着这个春天怎么苦熬过去呢。没想到那让人头疼的商丘防线竟然露出那么大漏洞,形势所迫他们也顾不得这是不是陷阱的问题,直接率领几万大军奋不顾身向商丘防线猛扑而去。

捻匪的举动自然瞒不过山东境内的清军势力,作为山东剿匪首领的僧格林沁认为这是捻匪‘迫于无奈’之下的拼命。

就连清军这边的军粮都时有延迟发放,更别提没有后勤供应的捻匪了。要不是山东到处都是流民可以补充的话,只怕肆虐山东的捻匪早就完蛋了。

眼下又是青黄不接时节,在僧格林沁看来捻匪这是粮草短缺,无奈之下才尽起主力向河南进发就粮。

而根据以前的惯例。捻匪主力根本就冲不破河南商丘防线,倒时捻匪顿兵城下人疲马乏,正是一举消灭捻匪主力的大好时机。

僧格林沁在山东也带腻味了,这些年一味的剿匪剿匪再剿匪,早就将他当初的雄心壮志磨得干干净净,现在完全把剿匪当作一项日常工作在做。

以山东眼下的情况,想要彻底清除匪患几乎没可能,清军也只需要将几股有组织的大股土匪势力剿灭就成,因为只有这些土匪武装拥有攻城掠府的能力,其余散兵游勇不足为虑就是地方清军就能对付。

此次捻匪主力返攻河南正是个大好机会,尽管僧格林沁知道河南商丘守将换了人就连守军都换了一茬,不过他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不管是正常换防,在他看来都没啥太大影响。商陵守军换了一拨又怎么样,只要战斗力不要差得太远就没问题。

同样都是河南清军,战斗力又哪会差得那般巨大?

于是,不明商丘守军调防真相的僧格林沁,却是满心欢喜的做着一举重创甚至剿灭捻匪主力的美梦,为此调兵遣将动作频频,想在捻匪主力顿兵商丘防线之时从后掩杀而去,从此一劳永逸解决问题。

当然,僧格林沁一边调派手下大军调拨粮草,一边自然没忘向河南巡抚通报情况,要求河南清军务必将捻匪主力挡在商丘防线之外。

河南巡抚接到僧格林沁的急报之后自然信心满满,认为商丘防线牢不可破。

开玩笑,吴图勾那厮镇守商丘防线两年都没出过错,难不成换了自己的人就会出错不成?

河南巡抚心中很是瞧不上吴图勾的出身,泥腿子一个依靠天下大乱之机出头,而且还是粗鄙不堪的武夫一枚,怎能让正经进食出身的河南巡抚大人瞧得起?

不要说吴图勾,整个乡勇队所有将官就没他看得上眼的,都是一帮粗鄙不堪的武夫。之前捻匪祸乱河南之时他才刚刚赴任,什么根基都无自然要依靠乡勇队一帮武夫帮忙请教匪患。

所谓能屈身能伸大丈夫!

为了河南巡抚的宝座和头顶的官帽子,委曲求全一会又有何大不了的?

况且,吴可那厮可是提督河南军务,本就是河南军方第一人,品级比他这个巡抚还要高半级,服服软说些好话又有什么?

等到肆虐河南的捻匪大部被赶到了山东,吴可又因为军务忙于安徽和京城之间,河南巡抚便慢慢坐稳了位置开始培养心腹。

这两年的安稳日子确实让他失了警惕之心,认为捻匪也不过如此,就算没了吴图勾和他手下兵马同样也能守住商丘防线。

于是,熟悉掌握了政务之后他又想把手伸到军中。

不得不说,排除脾气出身等等因素的话,吴图勾却是一位能力非常不错的军中大将。河南巡抚也不是瞎子,看不出吴图勾的能力比之一般将领强上不少。

加上吴图勾身为南阳镇总兵,驻扎的豫南之地又与淮北接壤,乡勇队在豫南的势力不容小觑,不少乡勇队武官更是成为豫南地方守备,吴可不在的情况下却是以吴图勾为首。

也就是说,只要收复了吴图勾,豫南之地的清军就几乎掌握在手。

对于,河南巡抚还是很有兴趣的。

可惜吴图勾油盐不进,根本就没理会巡抚大人的招揽暗示,好象一个无事人般游离于河南官场之外。

河南巡抚对吴图勾的不识相自然暗暗记恨于心,加上某些投靠巡抚大人的绿营将领煽风点火,这隔阂和隐患就慢慢积累下来,终于在不久前爆发。

与僧格林沁的想法差不多,河南巡抚也不认为没了吴图勾就不成了,河南清军可是还有大把的将领存在呢。

只是他一个文人哪里知道,乡勇队与普通清军绿营之间的巨大差距。

结果,自然就悲剧了……

僧格林沁带着麾下数万将士,欢欢喜喜的跟在捻匪主力后面准备趁火打劫,谁知道原本牢不可破的商丘防线竟成了豆腐渣,被数万捻匪主力一冲而破,根本就没他想象当中的顿兵城下的情况发生。

兵败如山倒!

这就是商丘守军在数万捻匪冲击下的状况,等到僧格林沁气急败坏率军赶到之时,数万捻匪主力已冲破商丘防线,呼啸着杀入河南境内大肆抢掠。

僧格林沁气得差点吐血,顾不得自己的战区在山东,急忙率领手下数万将士,通过早就残破不堪尸横遍野的商丘防线,尾随捻匪主力的步伐掩杀而去。

如果说僧格林沁只是气得差点吐血的话,那么河南巡抚那就是真的吐血了。

当信心满满的河南巡抚听到商丘防线被破,数万捻匪冲入豫北和豫中大地疯狂抢掠杀戮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可等消息确认之后张口喷出一口鲜血眼前一黑就彻底晕死过去。

如果他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调派大军围堵捻匪主力,同时调集豫南地区的乡勇队地方部队的话,说不定短时间内便可将数万捻匪主力赶出河南。

可惜的是,河南巡抚文人出身,哪经历过如此险恶局面,一时惊慌失措首先想到就是这次肯定官帽子不保,慌急攻心之下昏了过去。

巡抚大人都昏了过去,巡抚衙门没了主事之人自然一片混乱。

其实衙门一些经历过之前那些风雨的老人并不慌乱,知道此时最要紧的是将那数万捻匪赶出河南,而且河南清军还真有这个实力。

可惜的是,巡抚大人心理太过脆弱,这么点打击都受不住晕了过去。

巡抚衙门里其它属官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会贸然说出,免得出了问题还要追究他们的责任,尽管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眼下最好的处置手段,起码能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便将捻匪主力赶出河南。

到时候,就算朝廷真的怪罪下来,因为戴罪立功的原因板子也不会太重,说不定因为危机处理得当还入了当今皇上的法眼呢?

可惜的是,河南巡抚在最不该出事的时候晕倒过去,等他醒转过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白白浪费了大半天时间。

这时候再做什么都晚了,数晚捻匪主力已冲入河南中北部五十来里,抢掠得到了不少粮食财物士气大振,正兵分几路沿着河南中北部精华地区疯狂肆虐,想要控制住局面已经有些太迟了。

作为标准的满清官僚,河南巡抚醒转过来后,想的头一件事并不是急忙调兵遣将挽回不利局势,而是想着如何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