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3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还有回民叛军没有统一领导,力量分散,形不成强大、集中的打击力量,各部之间的协同也不好。所以往往是各自为战,被清军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当然,叛作战指挥上也有原因可找,没有抓住有利战机适时集中兵力夺回永宁洞水口就是一大失策。

清军方面则比较成功,左宗棠针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完成对金积堡的包围后,又成功地使用深沟高垒阻断了回民叛军的内突外援,迫使处在绝境中的叛军“求抚”。

但是,清军的胜利也是付出了代价的。在这次作战中,清军“死伤山积,屡失大将”,仅刘松山部老湘军,就损失了十来位营官,官兵死伤千余人,因伤致残两千余人。

左宗棠承认十多年来“剿发平捻”,所部伤亡之多也没有超过这次作战的,可见清军损失之重。

由于回民叛军的牵制,左宗棠一时抽不出身理会其它事务,接到吴可的通报信件之后,回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建议吴可与两广千万要注意,不能给法国人任何可趁之机,不然以后的麻烦只会更大。

与此同时,他也给朝廷上了封折子,立场鲜明的支持两广对法国人采取强硬态度,为了大清西南边陲的安宁稳定,一定不能给法国人任何插手安南内务的机会,希望朝廷能支持两广方面的对外举措。

接到了左宗棠百忙之中发来的支持信件,吴可十分高兴心中有了更大底气,对于两广清军直接出兵干预安南内部之事的想法更加坚决,绝不容许法国人在身旁搅风搅雨肆无忌惮。

不仅两广方面暗暗做着出兵准备,吴可还想争取更多的外部支援。

他给左宗棠写去法国插手安南事务的信件同时,也给身在京城的老丈人去了封信,告之老丈人两广的决定与打算,请求老丈人动用在朝堂的关系帮忙造势吹风。

还是虽然声势大不如往,却依旧在朝堂上占据重要席位的恭亲王,将法国人插手安南内务并对有可能威胁大清西南边陲的事儿在信上详细介绍了一通,最后请求在他朝议的时候帮忙敲敲边鼓,两广清军是否出兵的事儿尽快做出决定,别拖拖拉拉把时间和战机给拖没了。

他一边暗地里做出出并准备,一边发动关系准备游说朝廷,正式做出允许两广清军‘便宜行事’的决定,同时还不忘大力支援顶在前线的黄鼎凤部,当然以支持军火弹药以及战备物资为主,眼下还不是两广清军出兵之时。

全了在出兵之前造成足够大的声势,他还联络了关系尴尬的云贵宗族劳崇光……

第681章苦逼

劳崇光最近几年的日子,过得很不安生。

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将前任云贵总督张亮基弄走自己坐上,没想到却是个大火坑,现在想跳都跳不出来。

两广还有吴可这么一位强势邻居,虽然没见识过这位大清名将的能耐,但盛名之下想来吴可还是有些能耐的,两广眼蒸蒸日上的局势就是最好明证。

因为取代了人家老丈人的位置,面对两广总督吴可时难免有些心虚,所以就职以来劳大总督很少与两广官场有直接联系。

由于种种原因和顾忌,面对两广官场时劳崇光和云贵官场实在没有底气,边境地区私底下一些通商往来劳大总督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两广地区通过商业渠道弄到云贵两地的大批物资,正是焦头烂额的云贵清军所需之物。

贵州苗民叛乱还好说一些,起码声势不如刚开始那般浩大,可云南的回民叛乱就不同了,越演越烈让劳大总督几乎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1865年6月,朝廷调前两广总督劳崇光为云贵总督。

到任后,劳崇光鉴于云南严峻的叛乱形势,令署云南提督马如龙防守省城,并筹集粮饷军火,同时令署理布政使岑毓英率军进攻滇西,清剿云南回民叛军。

8月,岑毓英率清军从昆明出发,于11月20日占领楚雄。此后岑毓英以楚雄为基地,分兵向大理进犯。清军虽先后占领了大姚、永北、邓川、宾川、浪穹(今洱源)、赵州、云南、鹤庆、丽江等地,逼近大理的南北门户上下两关,但岑毓英所率主力却被杜文秀部叛军阻挡于镇南和姚州无法前进。

1864年2月,杜文秀部叛军在上关大败清军,并占领邓川、浪穹、鹤庆、丽江;不久,又败清军于下关,占领云南、赵州、弥渡。

之后杜文秀乘胜派部将马得才率领援军从弥渡、三街间道插到镇南清军侧后,突然发起猛攻。清军大败(岑毓英也头部中枪)狼狈逃回楚雄。

一举击溃了清军岑毓英部的进攻之后,杜文秀领导滇西回民叛军乘胜向外发展,南面达于镇沅,北面达于维西。至1866年初回民叛军控制了滇西二十三座城市,对朝廷在云南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

于是,云贵总督劳崇光认为,“当以征剿迤西为急”,当年3月他便亲自到达昆明,积极部署云南清军对大理的进攻。

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署云南提督马如龙率领兵练八千九百余人,于1867年2月由昆明出发,并指挥督标中军副将杨振鹏、楚雄协副将李维述、参将杨先芝、游击合国安、昭通镇总兵杨盛宗、腾越镇总兵田仲兴、普洱镇总兵李锦文等部清军和地方团练,分数路向滇西进攻。

可惜清军虽然兵力不少但士气低落,特别是其中的回民将领和士兵,大都不愿同滇西回民叛军打仗,加之遭到回民叛军的顽强抵抗,兵疲粮缺进展缓慢。

回民叛军除在各地坚守外,杜文秀又派出部队袭击清军的后路。清军惊慌失措,李维述败于镇南,杨振鹏溃于宾川,杨先芝、合国安溃于姚州,楚雄、大姚两地的清军先后告急。

杨盛宗、田仲兴等也因粮饷不继,分别从永北、蒙化、威远等地败退。马如龙见败局已定,遂托病由定远撤军逃回省城。杜文秀部回民叛军占领定远、大姚之后进而包围了楚雄。

马如龙进攻滇西及其失败,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对杜文秀的影响极大。在此之前,杜文秀虽然拒绝了官府的诱降,但对马德新、马如龙等的叛徒嘴脸缺乏应有的认识,由于民族和宗教等方面的原因,与他们撕不破脸皮,反而与之达成暗中协议,以楚雄、镇南东西分界,“各守疆界,各行其是”,“不相侵犯,仍通互市”。

为恪守协议,杜文秀主张首先巩固滇西,必要时向川、黔发展,以避免与马德新、马如龙发生冲突。尽管由于太平天国起事失败,云贵总督劳崇光力主“进剿”,清军对大理政权的威胁越来越大,杜文秀仍然不准备向东发展。

迨至马如龙进攻滇西首先毁约,杜文秀才感到如果仍遵前约,无异于作茧自缚,加上这时朝廷在云南的力量比较薄弱,新任云南巡抚刘岳昭所率湘军尚在贵州,布政使岑毓英率所部清军赴贵州镇压猪拱箐、海马姑苗民起事未归,仅马如龙率一万五千残兵败将龟缩省城。

因此,杜文秀提议趁机东征昆明,并为绝大多数叛军将领所接受。

为大举东征,杜文秀发布了《帅府布告》、《誓师文》、《兴师檄文》等公告。

在《誓师文》中说:“此次出师,本为兴汉,戒勿滥杀。如临其境,如遇其民,各当发明宗旨。但得汉回一心,以雪国耻,是为至要。”“战胜攻取之际,毋肆掳掠,毋贪财货,毋凌妇女。遇官吏顽梗不服者,杀之。良善被挟者,抚之。诸恶元凶,法所必诛,严加惩办,理宜不赦。”

同时,回民叛军传檄全省:“滇南一省,回汉夷三教杂处,已千百年矣。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何尝有畛域之分?慨自满清僭位以来,虐我人民二百年余'于]兹矣。”可恶,妖官“置苍生亦'于]不问,弃黎庶其如遗。甚至汉强则助汉以杀恶,回,回强则助回以杀汉,民不聊生,人心思乱。”

“本帅目击时艰,念关民寞'瘼],不忍无辜之回为汉所杀,更不忍无辜之汉被回所,伤。爰举义师,以清妖孽。志在救劫救民,心存安回安汉。”

这些文告,控诉和揭露了朝廷肆意制造各民族百姓之间的矛盾,挑起民族仇杀的罪行,进一步阐明了以反清为主要目标的立场,提出了团结回汉各族百姓共同进行斗争的方针政策,同时对叛军规定了严格的群众纪律。这就从政治上打击了朝廷,动员和争取了各族百姓积极参加东征昆明的战争。

打败了马如龙对滇西的进攻并进行必要准备后,杜文秀调集大理、楚雄、丽江、永昌、顺宁、永北、蒙化等地回民叛军十万余人(一说二十余万),由十八大司统率,分兵四路,向云南省城昆明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北路由大司衡杨荣、大司阃马旭、大司勋米映山率领,从定远出发,占领琅黑等盐井、罗次、武定、富民后,进攻昆明城北;西路由大司政刘诚、大司令马清、大司藩安长兴、大司隶刘纲率领,在占领禄丰、易门、安宁、碧鸡关后,进攻昆明城西;东路由杨威大都督蔡廷栋、大司平马兴堂、大司寇李芳园等率领,从大姚出发,攻占元谋、禄劝、柯渡、杨林等地后,攻昆明城东;南路由大司戎马国春等率领,在占领楚雄、南安、广通等地后,攻昆明城南,杜文秀坐镇大理,指挥各路大军。

防守昆明的清军,是马如龙所部残兵败将,无法与回民叛军相抗衡。正在贵州与苗族叛军作战的云南巡抚刘岳昭,令业已镇压了贵州猪拱箐苗民叛军刚回到云南的布政使岑毓英“严扼曲靖,控制省城”。

劳崇光很丢脸的在这时以指导贵州平乱为由,由昆明跑到贵阳坐镇,同云南巡抚刘岳昭一同行动,为此招致官场不少闲言碎语。

不过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尽管官场上对他的风评不佳,认为他有临阵脱逃之嫌,不过为了小命着想些许闲言碎语又算得了什么?

云南的局势糜烂傻子都看得出来,此时朝堂可没多少大佬愿意接手这样的烂摊子,不是嫌云贵总督的位置不好,只是眼下确实不是插手云贵州的好时机。

要是刚刚接手昆明就落入贼人之手,这事算谁的?

所以,尽管劳崇光日子过得十分苦逼,但只要他不主动提出辞呈,屁股底下的云贵总督宝座还是很稳当的。

劳崇光又不是傻子,虽然云贵总督的位置眼下算是火坑,但堂堂的天下九督之一也不是想坐就能坐上的,他怎么可能主动向朝廷提出辞呈?

再说云南布政使岑毓英奉命驻军曲靖,派出一万一千余清军赴援昆明、楚雄等地,企图阻挡杜文秀部回民叛军向昆明的进军。

而杜文秀部十万叛军浩浩荡荡分路并进,尽管围攻楚雄的叛军暂时受阻,但其余各部进展颇为顺利。

1867年9月,叛军占领黑、白、琅等盐井,控制了盐井的税收,断绝了云南官府至关重要的财源;随后又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连陷广通、禄丰、南安、元谋、武定、禄劝,切断了楚雄与昆明的联系。

楚雄清军一时孤立无援,军火粮饷皆缺军心动摇,12月18日,叛军一举攻占了该城。至此叛军控制了滇西全境,后路毫无牵掣,军锋直指云南首府昆明。

劳崇光闻讯后差点没急得吐血,心情焦急万分日子那叫一个苦逼……

第682章反面教材

作为邻居,云南又与广西接壤,吴可怎么可能忽视云南境内发生的战事?

先不说吴可跟劳崇光之间的龌龊,单单防止云南乱象波及到广西这个理由,便足以两广清军派出一支精锐人马,堵在云南与广西交界之处。

更何况云南同时还与缅甸以及安南接壤,两广若是想将影响力在这两处藩属国扩散的话,必须得有云贵两地的鼎力支持不可。

眼下对吴可来说,云贵总督劳崇光越倒霉越好,这样两广若有需要的时候,劳大总督也没胆子拒绝两广的提议。

所以,尽管朝廷下旨要求两广清军出兵云南,帮助云贵总督解决境内叛乱问题,吴可一边派兵堵在云南与广西交界之处,一边坐山观虎斗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

1868年2月19日,回民叛军杨荣等部北路军攻陷富民,西路军占领安宁。20日,上述两路叛军人马进至昆明城郊:北路军由富民进占昆明西北的团山、大普吉、梨烟村、夏家窑一带;西路军由安宁攻占昆明西面的碧鸡关、高嶢、梁家河、普坪等村寨,气势逼人清军根本无从抵挡。

28日,南路军攻陷易门。杜文秀部叛军东征的节节胜利,使清军中的许多回族将领备受鼓舞,昆阳杨振鹏、新兴田庆余、澂江张元林、曲靖马天顺、寻甸马世德等,“悉举所据地方响应”,杜文秀见机扩大声势均授予大司之职。

不得不说,杜文秀这厮确实文武双全,并且在掌控大局以及寻觅战机方面是一把好手,起码表现比北方的同行捻军首领要强得多。

3月9日、10日,在杨振鹏、田庆余等配合下,南路叛军袭占了晋宁、呈贡,随后即进占昆明城南的西岳庙、五华寺等处。至此叛军从北、西、南三面包围了省城昆明,难怪云贵总督劳崇光惊呼:“人心惊惶,省城危在旦夕”。

朝廷令云南巡抚刘岳昭率领所部湘军火速由黔入滇,以解昆明之围。在刘岳昭到达之前,防守昆明的署理提督马如龙因在城外作战屡败,退入城内采取“以防为剿”的方针坚守不出,等待援军达到。

他以“谋叛”的罪名捕杀了总兵合国安等数名回族将领,设立巡防总局强迫军民日夜登城防守,并以自己和劝捐得来的资财充当军饷以安定军心。

在如此有利的形势下,兵力居于优势的围城叛军不是一鼓作气向昆明城发动猛攻,而是列兵城下利用附城的寺庙、堡寨,筑墙挖壕,企图凭借坚固的营垒“坐困”城中清军。

这种持久围困的方针,使清军争得了时间,以调整力量调派援军向叛军反扑。无疑这种局势,对于远离根据地的叛军是极为不利的。

而且,十万叛军虽然包围了昆明,但对城东封锁不严,金马寺至宜良的通道没有完全截断,城内清军仍可由此得到粮食接济以苟延残喘。

十万叛军为阻截云南布政使岑毓英的援兵,曾准备控制曲靖,可惜由于行动不迅速果断此计未行,而岑毓英的援军已进到昆明城下,从而使围城形势变得扑朔迷离复杂起来。

从这其中,便可看出回民叛军的不成熟来。

为此,吴可还特意招来军中将校进行分析,一致认为回民叛军放着大好人数优势不紧急攻城,反而还玩围城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手段,这表现就很不如人意,根本就没有利用好叛军高涨的士气和如虹的斗志。

究其原因,还是杜文秀部上下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说杜文秀坐镇后方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前线局势,以致错失作战良机。

为了让小弟们记住教训,吴可特意将此战例作为反面教材,加入军官培训班的课程之中,让小弟们明白抓住战机的重要性。

1868年3月6日,云南布政使岑毓英督率三万余清军,由曲靖赴援昆明:游击杨玉科率兵一部绕道四川会理,出奇兵抄袭围城清军后路;岑毓英自率主力,进攻昆明城外的叛军一部。

为了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岑毓英扬言师出陆凉(今陆良),实际取道马龙、宜良,于3月14日秘密地进至离昆明七十里的七甸。随即指挥清军由黄土坡、水海子一带向叛军一部发起进攻,数日之内即占领了大小石坝、小板桥、官渡等地,切断了呈贡和江右馆叛军大营之间的联系。

为了夺回小板桥要隘,叛军扬威大都督蔡廷栋、大司戎马国春会同大司略杨振鹏、大司抚田庆余等率领数万叛军部队,于3月25日由呈贡猛攻该处清军。

清军则扼守要隘以逸待劳,顶住了叛军发起的一波波锐利攻势。待叛军人马疲惫之时清军猛然出击,将措不及防的叛军击败。

接着,清军又攻占了昆明城东金马寺、古庭庵、大树营等地。这时岑毓英部副将杨国发等亦在杨林、大板桥等地扎营,准备进攻嵩明、寻甸。这样清军就打通了省城东面的通道,保证了城内外清军的粮饷供给。

之后岑毓英指挥清军继续向江右馆、石虎冈等叛军据点进攻。叛军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由于这些据点挖有地窖、交通壕和池塘,清军开花大炮的威力无法充分发挥,因此进攻难以奏效。

同时,为了牵制进攻的清军,并重新控制滇东通道,切断清军的粮食补给,驻守晋宁的叛军大司治张元林在击败临安兵练之后,乘胜进攻呈贡清军军营;蔡廷栋、李芳园联合寻甸、嵩明等地叛军,猛攻岑毓英部清军占据的杨林。

呈贡、杨林同时吃紧,云南布政使岑毓英不得不“以杨林为东路咽喉”,只得“先其所急”,于5月7日亲自率部增援杨林。

5月上旬,新任云南巡抚刘岳昭率二万余清军由贵州毕节到达曲靖,他认为“心须进攻寻甸,方可早解省围,争保东路”,因而决定亲率所部湘军往攻寻甸,令云南布政使岑毓英配合马如龙解昆明之围。

岑毓英在勉力解了杨林之围后,于7月初回到昆明城外距城十二里的响水闸大营,继续向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