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只要咱们不停止前进,这样的伤亡必不可少。按咱们之前商量好的,在后勤组尽量给他们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清闲活计!”

吴可沉默片刻,摆了摆手吩咐道:“另外,对这些重伤员家里多照顾一点。看他们是想在哪养伤,营里或者家里都成,一切以养伤为重!”

第128章一切只为将来谋

郎中,郎中,又是让人心烦的郎中……

吴可很是头疼,怎么绕来绕去又绕到郎中的问题上?

之前在沙堆的时候,乡勇队就为郎中的事儿烦恼过。

当时为了伤病问题他差点急白了头发,附近十里八乡有名的郎中还有无名的蒙古大夫统统邀请了一遍,这才勉强解决问题。

虽然知道建立完善医疗卫生系统的好处,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人也只能无可奈何。

当然,私底下他从乡勇队挑选出了一批机灵好学的年轻小子,专门培养他们战场救护知识,同时花了大价钱请沙堆镇上郎中帮忙教导。

可惜时间太短,眼下连个医护兵的影子都看不着。

没想到这次又在郎中上吃了不少亏,乡勇队有不少伤员乡勇营的伤号也不在少数。虽然马某人他们根本就不把那些乡勇青壮当人,凡是重伤残疾的统统赶出了乡勇营冷酷无情之极。

但是那些轻伤员他们不可能不管,加上吴可一再叮嘱战斗经验‘丰富’老手的重要性,所以安静下来他们乡勇营差不多将县城一半以上郎中一扫而空。

更让人无语的是,整个县城这么大地方,郎中数量竟然才区区六位,简直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通过打探才知道,最近南边不太平,不少有本事有手艺的人纷纷北上避难,其中有两位郎中正是最近才入驻县城的,不然郎中的数量只会更少。

这真是,人才难得啊!

当然,活人不可能被尿给憋死,既然县城郎中数量严重不足,那就从附近乡镇花大价钱请吧。

幸好此时乡勇队今时不同往日,紧急所请郎中看在衙门的份上无不应允,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不过他们对吴可的招揽,想要他们成为乡勇营的随军郎中却是敬谢不敏。

这时代讲究什么?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就连绿营这等‘正统’军队都没有郎中随军,更不要说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半官方武装的乡勇队了。

再说了,郎中在这时代也算是高收入人群,起码衣食无忧是可以肯定的。怎么想他们都不太可能放着好好的医馆药铺这等舒适环境,而加入随时可能打仗处境危险的乡勇队?傻子才会这么做!

再说了,随军郎中在军队中的地位可不高,还没多少薪筹的说。

幸好之前有过经验,知道这些请来的郎中们顾忌些什么,摆事实讲道理加上真人说法,还真被他糊弄了几位郎中答应先随军‘观察观察’。

嘿嘿,入了乡勇队还能让你们跑了不成?

“军营学堂的情况怎样?”

郎中的话题告一段落,吴可又问起了其它方面的事情。

说起这个,也是受了之前在沙堆时邀请郎中艰难经历的刺激。

为了培养有一定知识水平的后备低级军官,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初级中医学徒做准备,他特意招收了一批乡勇青壮家里的年幼子弟,免费教授这些十岁左右的少男少女读书识字,只需要他们成年以后为乡勇队效力十年时间就成。

是不是感觉很卑鄙很无耻,想靠这么点小恩小惠就让人签下十年卖身契?

事实恰恰相反,那些家有幼弟幼妹的乡勇青壮还十分情愿,能免费学到一门吃饭手艺还有啥好说的?

按照吴可的想法,这些幼童读书识字之余,还要跟着重金请来的郎中学习中医基本知识,充当下手仆役成为学徒。

就算以后不能为乡勇队效力,起码有一份谋生的手艺。

……

聊完一些乡勇队的琐碎杂事,一众乡勇队核心成员稍微喘了口气,二狗很有眼色端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借着茶香,吴可和乡勇队一干核心成员一边喝茶润了润嗓子,待到一杯茶水进肚这才开始最重要的军事话题。

首先由吴可亲自主持,水牛,二狗兄弟还有蚊子等核心补充,吴天志负责记录对之前半个月的剿匪战进行了一番深入总结。

当然,指望二牛他们几个能说出什么有建设性意见那是奢望,最主要的还是吴可自说自话水牛他们坐在下首乖乖听讲。

没办法,手下都是一帮刚刚放下锄头的半文盲,虽然认字不成问题但有什么想法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也就是水平不够词不达意,有些东西经他们之口只回越说越糊涂。

这帮小子包括天志哥在内咋咋呼呼跟着起哄还成,要说他们有什么军事指挥才能那叫自欺欺人。

当然吴可自身水平也不怎么样,但见识还有各种知识储备方面却是足够,缺少的也就是化理论知识为实际能力而已。

所以说是总结,不如说他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嘛,随着经历的战斗多了,各种战斗技巧和门道摸得门儿清,手下这帮小弟自然能够吸取经验教训慢慢成长起来。

他现在要做的是,缩短这个成长过程……

靠着一次次战斗中血与火的经验积累,然后慢慢形成自己那一套独特的作战风格,也就是独自摸索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战斗风格和理论体系,需要付出的代价和牺牲实在太过惊人。

想要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步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当然一些小窍门还是有的,就比如现在这样众人聚在一起自我检讨共同提高,而后将总结以文字方式记载下来,既提高了自我又给后来人提供了学习的详细参考。

结果就是,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战斗的时候因为情绪紧张没有发现,这一总结起来发现行动中的漏洞可不少。

幸好在比烂中他们的表现比被剿灭的土匪要强,这才能以极小代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了乡勇营公认的‘悍勇之士’。

当然,经过近两个月的剿匪战斗总结和学习,水牛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快,起码作为一个基层排级指战员还算合格。吴可自身的提高也很迅速,从刚开始有些磕拌拌到现在指挥连级规模战斗有板有眼问题不大。

本来他可以慢慢学习适应的,将前世的见识和剿匪时的实际作战联系起来,这样指挥水平能够稳步提高。

可惜太平军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加快指挥水平提升进度,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土染发变故。

最近,他在努力琢磨营级规模指挥和战术,同时也在努力适应几部联合作战的各种指挥细节。

虽然他名声响亮手段也不差,但与民团还有乡勇营各部配合剿匪的时候,还是出了不少乱子。

民团就不说了吴可熟悉得很,那帮小头目在他面前也不敢炸刺,知根知底指挥起来得心应手方便得很。

可是因为战斗力相差不小,配合上一直存在问题,再加上王大喜和刘大黑这两头目性格好强,时不时闹出点动静来,为此吴可没少头疼。

至于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乡勇营,让吴可头疼的事儿更多。

那帮官员一个个奸猾得很,不愿出力却又想分润好处,手下一帮垃圾乡勇当作宝贝一般不肯放手,更可气的是对吴发热指挥市场指手画脚不懂装懂。

跟土匪干仗的时候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能躲则躲坚决不肯损失手头实力,等乡勇队主力攻破山寨后又迫不及待争抢功劳,简直人憎鬼厌让人不喜到了极点。

统筹这么一帮乌合之众,劳心费力不说还没讨到好,整天跟着同僚还有民团那帮小头目勾心斗角实在有够累人。

可他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小心应付摸索经验,可以想见等太平军杀过来后,铁定少不了与其它势力有这样的联合作战机会……

第129章藏龙卧虎进士乡

“什么,放弃攻打塘湖水匪?”

吴可睁大眼睛满脸色不可思议,感觉荒谬到了极点。

乡勇队花了三天时间休整,差不多恢复了战斗力之后吴可立刻赶到乡勇营驻地,与马千总灯同僚商量攻打塘湖水匪事宜。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对剿一向比较中意的马千总,竟然说放弃攻打塘湖那帮水匪?

太阳从西边出来拉?

他心中满是疑惑和好奇,倒没对马某人突然放弃攻打通城最后一股大型土匪有什么抵触,他又不是噬血好战的疯子。

按他一惯小心谨慎的态度,之前早就对塘湖水匪有过仔细了解。

真是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

那帮水匪的势力真心不小,加上塘湖境内水网密布环境特殊,想要进去剿匪就得乘船作战,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大家都是江南人氏,吴可和手下小弟水性都不差,可跟常年在湖里船上泡着的塘湖水匪比起来,那还是差了许多。

这要是没有做好准备,贸贸然冲进去很可能阴沟里翻船。

之前他还头疼了好一阵,对攻打塘湖水匪实在有些抗拒。这可不比其它土匪,打不过木桨一翻就溜了,想抓住尾巴都难如登天,更别说合围包饺子了。

可没想到,马千总却是主动放弃了塘湖那的水匪……

“没错,暂时放弃吧,那地方可不是咱们能胡乱折腾滴!”

不等马千总回话,旁边的杨军便(8○○ΤxΤ ˋc○Μ出声解释道。

“一帮水匪而已,难道还有什么大来头不成?”吴可更疑惑了。

“一帮水匪自然没什么大来头,可塘湖那地儿的事务不是咱们可以随便插手滴!”见吴可不明白,马千总摆了摆有些为难说道。

“难道这里头还有什么名堂不成?”听出了马某人话中的无奈,吴可眼睛一迷好奇问道。

所谓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还是涉及到升官发财这样的‘大事’?

之前就说过马某人背后可是站着武昌府排名前三的大佬,乡勇营其它官员也都各有依凭,小小的塘湖竟也能让他们如此忌惮?

抬眼扫过正堂一众同僚,只见这帮平日里嚣张不可一世的家伙,此时却是老老实实不发一言,好象这事跟他们没任何关系一般。

“没什么名堂,就是塘湖的乡绅势力强大到可怕!”

马千总先是叹了口气,而后在吴可震惊不解的目光中满脸沉凝,涩声回答道:“你小子不是通城本地人么,怎么连赫赫有名的读书之乡都没听说过……”

震惊,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吴可真是没想到,在通城这样的穷乡僻壤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

真真不愧是有名的读书之乡!

像唐朝时的金兴政和金同庆父子,那可都是在历史上留有名号的进士大佬,父亲做到了中唐时的礼部尚书,儿子也是官至一郡之守。

还有唐末战乱时期的张十万,那可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大牛。

相传在唐朝末期,因民不聊生、民生困苦、国家动荡,张氏青年为保乡邻一方平安与温饱,率领乡亲揭竿而起,抗税反奴,周边十数县府感其为人勇敢仗义,纷拥其为王,号称“兵马十万众宅舍十万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后,又有黄巢起义,但张不为所动,中而立之,不应腐唐之招纳,也不应黄军之反唐。良苦用心,只为保一方乡邻。

至于宋朝的方迪,方琳和方琼三祖孙那就更加了不得,号称‘一门三进士,祖孙三尚书’。

方迪和方琳就不说了,是宋朝最鼎盛时期的高官显宦。

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一门三进士,祖孙三尚书’中最小的那位方琼,那可真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方琼,原名端五,号益庵,累官兵部尚书,兵部大元帅、抗金英雄、岳飞之师。

其人生于宋朝宗熙宁年(公元1068年),哲宗元右二年(公元1087年)中举人,元右六年(公元1091年)登进士,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筮仕,累官兵部尚书,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母亲去逝返回通城黄袍家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入侵,东路由燕京(北京)南下,过黄河进犯汴京(河南开封)。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泊机甸,提师勤王,次年夏,金兵又至,二帝北辕,京都危急,方琼率军奋勇御金,力战救驾,壮烈牺牲。

明朝时塘湖出身的进士也不在少数,而且大多官位品级不低,可谓荣耀乡里盛极一时。

当然这些都是塘湖以前的历史,虽然让人震撼但时移事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的是嘉庆年间塘湖起码有近十人高中进士,此时他们在外省为官最低都是地方正七品知县,高的知州知府甚至官至道台的都有,京城六部也有好几位中低层官员,势力和影响力实在不可小觑。

马千总虽然自身品级不低,但比起那些正途进士那真是差远了。

塘湖那帮水匪势力不小人数众多,扎跟塘湖谁知道与那些在外为官的进士家族有没有勾连?

要是万一不小心触犯了那些乡绅家族,就算以马某人的后,台也吃不了兜着走,更别说乡勇队一干后,台还比不上马千总的低级武官了,再给他们三个胆子也没那勇气啊!

真是一帮欺软怕硬的家伙!

不过如此也好,不用在寒冷的冬天钻山划水,避免了手下小弟大量非战斗伤亡,同时也让他能够抽出时间回沙堆处理堆积的事务。

自从被马某人‘诓骗’出来已近月时间,当初走得可十分匆忙,加上吴可暗地里一系列布置都需要回去查看,沙堆那边已堆积不少急需他亲自处理的事务,眼下时间充裕正好回去忙活一阵。

于是他也没多说什么,立即向马千总请了十天假。

……

南方的冬天阴冷潮湿,特别是山区寒风就如刮骨尖刀让人难受异常。

尽管天空暖阳高照,却没给旅途中的路人带来热和温暖的错觉,反而感觉更加寒冷难受。

此时,从县城通往沙堆的土路上,吴可一行正顶着寒风缓慢前进。

他身边跟着水牛和大伯吴老汉,周围是彪悍精壮的三十位亲兵护卫,身后还有五辆大牛车,车轱辘在松软潮湿的土路上压出两道深深长印。

吴可是个标准的行动派,向马千总请过假后立马返回营地,招集手下心腹小弟布置安排一番,让吴天志和二狗叔侄主持营务,带着早就采买好的大批货物,在亲卫队的保护下,冒着凛冽寒风迅速启程。

一路说说笑笑气氛轻松,在县城的这段时间虽然有不痛快,但是大家的收获还是很大滴,无论在钱财上还是在见识上都是如此。

原本的一帮乡下土鳖,可能最远都没出过沙堆镇,短短近月的县城经历让他们眼界‘大开’身上气质也变化不小,加上在剿匪战斗中连续胜利积存下的信心,无论气质还是精神状态上的改变真的不要太大。

再说了,多此剿匪胜利作为吴可亲兵小队成员,就算没上战场与那帮土匪死战,最后缴获的好处也少不了他们一份,这是规矩。

所谓钱财壮人胆,此时的亲兵小队成员一个个虽说不上富裕,但手头闲钱却是不少,此次回乡虽然仓促可是之前早已采买好过年物资,这次一起带回去也要让家人高兴高兴,算得上衣锦还乡了。

这是国人的传统,就连吴可这个现代灵魂也不能例外,这次回去也想到吴村和周围相熟村子得瑟一番的想法……

第130章衣锦归乡途遇伏

“大伯,松木炮试验得怎么样了?”

没有理会嬉笑玩闹的水牛和心腹亲兵,吴可转头跟身边同行的半白辫子老汉轻声问道。

说起吴老汉,随着乡勇队在县城立营扎寨,他在吴可的强烈要求和现实需要下,将手头制作鞭炮的家伙什全部搬到县城营地偏僻处。

随着吴可在乡勇队大力推广黑火药武器,像爆竹,冲天炮,竹制火箭筒等等新奇火器的批量制造和在剿匪战斗中的极佳表现,使得各类黑火药武器在乡勇队武器装备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吴可明白得很,以后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各类火药武器的天下,虽然此时条件严重不足,但他不得不提前让手下小弟适应火药武器的战斗方式。

为了让手下小弟得到这方面的充分训练,他可是将乡勇营库房里的所有尿统全部收刮一空,就连城里的绿营讯所也没放过,筹集了大概三十来杆陈旧鸟统,以供小弟们平时训练所用。

当然,他没有让手下小弟将鸟统玩得出神入化的想法,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式极可,但如果有哪位天赋初中的自然另当别论。

为了培养小弟们对火器的兴趣,每有空闲之时他都会组织小队规模去往附近深山打猎,一方面锻炼小弟们使用鸟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补充乡勇队肉食油腥的不足。

除了鸟统手统的锻炼和应用,经吴可指点乡勇营还有许多自制特殊火药武器,都是经过实战检验证明了其实用价值滴。

比如说平常年节时增添喜庆气氛的爆竹吧,直接炸到人身上虽然疼痛异常但不致命,最多变成聋子瞎了眼睛,如果不是直接命中的话估计只会有些耳鸣头晕的症状,对战斗影响真的不大。

可是经过吴可提点加料之后,爆竹爆炸的威力没有多少提升,但对敌人的影响却是极大。谁要是一口吸入胡椒粉或者辣椒粉,那战斗力几乎被废了大半。

还有根据后世各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