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舞兰陵-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章

    高肃神情一凝,亮丽的眼中忽然射出锐利的光芒,直盯向眼前那张看上去依然充满稚气的小脸,沉声道:“为什么觊觎帝位?”

    “我没有。”顾欢正色道。“我对帝位没有丝毫兴趣。”

    高肃面无表情,冷冷地问:“你说出这句话,不知道会抄家灭族的吗?”

    “我是跟你说,又不会跟其他任何人说,连我爹和我义父我都不会说。”顾欢有点委屈。“我不想见你这么烦恼。明明你比他们都好,为什么要屈居人下?有才能却不敢施展,反要提心吊胆,那有什么意思?就算当今皇上,也不是正统继位。反正这江山是你高家的,你取而代之,天下人也不会有所非议。”

    高肃看了她好半晌,忽然低低地问:“你担心我?”

    “是。”顾欢毫不犹豫地点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你父亲、你兄长都是怎么死的,你好好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她说的是公开的秘密。

    齐国高祖皇帝高欢的儿子个个不凡,其长子高澄便是高肃的父亲,当时为东魏权臣,独览朝纲。其幕僚劝其逼东魏皇帝禅位,他却被宫中膳奴兰京抢先刺杀,年仅二十九岁。其二弟高洋随后赶来,杀了兰京,继而逼使皇帝禅让,建立齐国。

    高洋雄才大略,却也荒yin无道,在三十一岁时暴崩。临终时,他很冷静,对自己卓有才能的六弟高演说:“你若想篡我儿子的位,那就篡吧,但不要杀他。”

    高洋的儿子高殷登基六年后,高演联合九弟高湛,发动宫闱政变,废了高殷,并承诺将来会传位给高湛。

    高演是迄今为止最为仁德的一位好皇帝,却也毒杀了废帝高殷。登基两年后,他在打猎时所骑骏马离奇受惊,拔足狂奔,使他坠地而崩。高湛随后继位,便是当今皇帝。

    其后不久,高湛便残杀了高洋的另一个儿子高绍德。

    不仅如此,因其兄弟刚肃王高涣和上党王高浚颇有才能,被高湛所忌。他竟将两个亲兄弟关进囚笼,用矛槊乱捅至死,并投火焚烧,再填以石土。

    与此同时,高湛先逼高肃的大哥河南王高孝瑜自尽,又诬他的三哥河间王高孝琬谋反,将之活活打死。

    如今,高肃名满天下,其骁勇善战为高家之首,肯定会为高湛所忌,只是高肃手握重兵,高湛又沉溺yin乐,暂时无暇理会,或许不会轻易诛杀,但很难说以后会怎样。再者,朝中那些佞臣深恐高湛驾崩后自己性命不保,自然会进谗言,先除去这些刚正不阿的文臣武将,以保自己性命无忧,权势不衰。

    高肃想着自己的家族历史,不禁羞愧难当。他看着眼前人专注的眼睛,低低地道:“我知道有不少人称我们高氏是禽兽家族,可我……不想做那样的人。”

    “我明白。”顾欢双眼闪亮,坚定地说。“所以我才来追随你。”

    高肃很感动,却深深地叹息:“其实,你跟着你义父,要安全得多。”

    顾欢微笑:“如果怕危险,我就不会上战场了。”

    高肃想着她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的小小身影,不由得赞赏地笑了:“是啊,你跟别人不一样,十分独特。”

    顾欢看着他,迫不及待地问:“那你同意我的提议了吗?我愿追随左右,效犬马之劳。”

    高肃沉吟片刻,忽然说:“你的字是寻欢,你自己起的。”

    “对。”顾欢点头。“我本来只想这一生过得开开心心,不需要权势富贵。”

    高肃抬起手来,轻轻抚上她的颊,温柔地说:“我的字叫长恭,我父亲给的。”

    “长恭。”顾欢咀嚼了一下这两个字的含义,轻轻叹了口气。

    她不想跟高肃讲什么大道理,好像自己胸中多么有韬略。其实古人多智慧,现代人根本就比不了。她顶多也就是知道历史是怎样的,大致上明白趋利避害,可细枝末节就不甚了了,对一些要紧的人与事更是茫然无知,在这种情况下,决不可乱出主意,以免遭遇不测。

    电光石火间,她便决定了,既然高肃不愿登基称帝,那就帮他想办法舒舒服服地过下去,这一生逍遥自在,那也没什么不好。于是,她微笑着说:“好吧,那就当我什么也没说。你若担心功高震主,不如长期称病,什么风头也不出,韬光养晦,或许可以过安稳日子。”

    高肃想了一会儿,苦笑着点了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王爷,不如我们去游山玩水吧。”顾欢顿时来了兴致。“我长这么大,要么在信阳的宅子里住着,要么在北地边塞镇守边关,都没玩过其他地方。”

    “好啊。”高肃的声音悦耳动听,特别温柔。“以后就叫我长恭吧,不要叫王爷了,太生分。你今日与我说这一番话,便是将身家性命交到了我手上,而我也一样。自此你我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太好了,咱们一言为定。”顾欢热血上涌,一把抓过他的手,与他重重一击掌。“长恭,你就叫我欢儿吧,我的亲人都那么叫我。”

    “好,欢儿。”高肃愉快地笑道。“等我把这里的事安排一下,就陪你出去游玩。”

    他实在美得惊人,笑起来更如春花初绽,又似阳光满地,顾欢跟他相处了两个多月,依然会感到眩惑。她勉强镇定自己,开心地直点头。

    两人从屋里出来时,已是薄暮冥冥。高肃想了一下,对她笑道:“你最近学琴学得怎样?我可以听听吗?”

    顾欢立刻双手乱摇:“不行,不行,我才学会最简单的曲子,生涩得很,不能听的。”

    高肃自然也明白,便不再为难她,笑着说:“那我们去找东园吧,听他弹奏。”

    “好。”顾欢眉开眼笑,便和他一起往另一处院落走去。

    秋燕和春喜看他们出得门来,不由得相视而笑。

    秋燕低声说:“你看,小姐和王爷多般配。”

    春喜不以为然:“王爷已经订了亲,小姐才不会给人做妾。”

    秋燕顿时一脸愁容:“你说,王爷会不会喜欢上小姐,然后退婚啊?”

    “不大可能。”春喜叹了口气。“我听前院的账房师爷说,王爷的亲家是荥阳郑氏,那么显赫的门第,新娘子又没犯什么错,怎么可能让他退婚?那是奇耻大辱,非闹得天翻地覆。再说,王爷也没有理由退婚啊。”

    “那怎么办?”秋燕急了。“中秋一过,小姐就十七了,也该成亲了。”

    “小姐这么有主见,心里很明白,你急什么?你看,老爷不急,段大人也不急,我们就更不用急了。”春喜拉住她的手,嘻嘻笑道。“说到年岁,你也快十八了,我们禀明小姐,择个吉日,就成亲吧。”

    秋燕飞红了脸,甩开他的手,便跑出了门。春喜大乐,拔腿便追过去。

    第二天,顾欢照常起床,练了一个时辰的刀法,便去吃早膳,然后到高肃的书房去,与他商议公务。

    正在讨论他们出游期间,暂时负责军务的人选,便有府里的管事进来禀报:“王爷,宫里的金公公来了,带着皇帝的上谕,请您速去接旨。”

    高肃与顾欢相对看了一眼,心里都有点忐忑不安,表面上却神色如常,一起走了出去。

    高肃换上正式的黑色官服,独自来到正厅。

    从邺城而来的皇宫太监金公公面南而立,他走过去跪下,恭谨地道:“臣接旨。”

    金公公展开圣旨,高声念道:“上谕:兰陵王高肃乃我朝名将,敌军闻风丧胆,百姓歌功颂德,实为天下臣民之楷模,为表彰高肃之忠勇,特赐黄金五百两,锦缎三十匹,明珠百颗,玉璧十双,姬妾二十人。钦此。”

    前面的赏赐倒也罢了,听到还有二十个姬人,高肃不由得一怔,却本能地嗑下头去:“谢主隆恩。”

    金公公念完,立刻谄笑着上前扶起高肃,躬身道:“王爷,这可是天大的恩典啊。皇上听说王爷派人去邺城赎一位琴师,便想起王爷至今孤身一人,竟无姬妾侍候,膝下更无所出,便派人去采买了二十个美貌女子,给王爷送来。”说着,他便对旁边的小太监挥了挥手。

    小太监飞奔出去,招呼外面的从人进来,将赏赐的金银财宝捧进来放下,最后便是二十位女子鱼贯而入,站在高肃面前。

    这些女人都是十五、六岁的模样,正是豆蔻年华,个个明眸皓齿,袅娜多姿。此时往那一站,却都没有高肃貌美,俱都被他比了下去。这些女子一看面前的新主人竟是如此年轻俊美,都是喜出望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高肃吩咐府里的总管,厚厚地给了金公公和其他小太监赏赐。待他们离去,他又叫管事将这二十个女子安顿到别院,随即急急忙忙地换下官服,去找顾欢商议。

    “我真没想到,皇上会送来二十个姬人。”他十分烦恼。“我打算全部送回去。”

    “皇上大概是希望你也及时行乐,不问世事吧。”顾欢对这些女子全无兴趣,连看都没去看过。“不过,全部退回去似乎很不给皇上面子,你还是留一个下来吧。”

    高肃紧皱眉头,半晌不吭声。

    他们高氏皇族除了高洋外,个个高大英俊,英武不凡,却一向yin乱成风。高肃的父亲高澄就曾在其祖高欢去世后,强行逼奸母妃。高澄崩逝后,高洋便强娶高澄的几位夫人。高演登基后,又yin辱高洋的夫人。高湛更是变本加厉,把高澄、高洋、高演的几位妻子凌辱殆尽,连过去的皇后都不放过,又将高涣和高浚的王妃赏给自己的下属,而且对大臣的妻女也常常不放过。

    高肃每一思及,便羞愧不已。高氏本来对女人的出身并不在乎,即使生下孩子的女子是青楼娼妓,也会载入家谱,惟独高肃的母亲却没有记载。高肃从来没有见过母亲,他的几个兄弟也都说不出来其母是什么人。高肃想着自己父亲和叔父们的荒唐行径,竟然不敢去查自己的生身之母究竟是谁,他害怕知道真相后,得到的是更大的羞辱。他宁愿像现在这个,接受自己从小就没有母亲,六岁时又失去父亲的事实。

    顾欢看着他脸上的神情,立刻便明白了他的心情。比起自己来,这位看上去是天之骄子的年轻人其实很可怜。没有父母的疼爱,叔父都是禽兽,兄弟自身难保,敌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有飞来横祸,整日提心吊胆,就算贵为王爷,勇贯三军,名满天下,也有朝不保夕的感觉。

    想到这些,顾欢忍不住握住他的手,轻声安慰道:“长恭,过去如果有什么不愉快,都不必再忆起。你现在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纵使形势险恶,你又不肯反击,却也未必不能逃生。”

    高肃反手握紧她的手。那只纤细小巧的手掌与自己一样,因长期握刀而生了茧,握在手里却觉得特别实在。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你说得对,今时不比往日,我也不必杞人忧天。再说,我对朝廷忠心耿耿,周国势力又日益强大,突厥更是屡犯边关,朝廷还要用我,不用轻易诛杀忠良的。”

    顾欢想要提醒他,切不可如此乐观,可转念一想,皇帝真要对付他,也不会在现在,又何必让他郁郁寡欢?想着,她赞同地点头:“是啊,你说得对。所以,咱们先及时行乐吧。”

    顾欢被她诙谐的语气逗乐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笑道:“这样吧,就依你之见,留一个姬人,其他十九个都送回去。至于留谁,你替我做主吧。总之,这女子我是不会要她侍寝的,你挑个相貌普通的,就放在府里做点事吧。比照府里大丫鬟的标准,给份月例银子。这个我会吩咐总管去办,不必你去操心,免得麻烦。”

    “好。”顾欢点头。“要不,我挑个能歌善舞的,最好精于音律,让她跟东园做个伴。你这儿又没乐班,东园一个人呆在府里,也挺孤寂的。”

    “行,就依你。”高肃没有意见。

    与顾欢商议后,他的心里舒坦了些,轻笑道:“多亏有你在这儿。”

    顾欢开心地直点头:“能来你这儿,我很高兴。”

    高肃亲昵地拧了一下她那翘翘的小鼻尖:“你去选人吧,我去找总管。”随即起身出去了。

    顾欢捧着脸出了会儿神,这才笑嘻嘻地走出门去。

第11章

    第二日,高肃便派人将十九个姬人送了回去,高湛听闻后倒也不恼,笑道:“天下能比兰陵王更美的女子只怕不多,他能瞧上一个,那也不容易了。”便将那十九个女子尽皆收入宫中,供自己取乐。

    高肃等了一段时日,发现皇帝并未怪罪自己,这才放下了心,对顾欢道:“多亏了你,留下一个姬人,全了皇上的面子,终于没出大错。”

    顾欢笑嘻嘻地说:“君有赐,不敢辞,你要坚持自己认定的东西,那当面然好,但偶尔也要审时度势,不能硬抗。”

    “是啊,我知道。”高肃叹息。“可是,有些事是不能妥协的,就如有些事是不可以做的一样。如果做了,不论当初的心性是怎样的,终究会让世人千夫所指,落下千古骂名。”

    “话是那么说……”顾欢想了一下,问他。“听说和士开劝皇上禅位时说的一番话已经传出来了,你知道吗?”

    “嗯,子行写信告诉我了。”高肃脸色一沉,低低地道。“和士开对皇上说:‘自古帝王,尽为灰烬,尧舜桀纣,竟复何异。陛下宜及少壮,恣意作乐,纵横行之,即是一日快活敌千年。国事吩咐大臣,何虑不办?不为自勤苦也。’据闻陛下听后龙颜大悦,深以为是,遂决定禅位于太子。”

    顾欢咀嚼着这段话,忽然笑道:“这个和士开,你别说,还真是个聪明人,也真有才。”

    “他那不是经天纬地之才,而是祸国殃民之才。”高肃冷哼,遂又微微皱眉。“太子还是孩子,登基之后,多半会为和士开所制。”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

    此时,他们正在汴水边钓鱼,一人守着一根鱼杆,却悠闲地不大去管,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离他们不远处,郑怀英坐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缓缓弹出蔡文姬的《胡茄十八拍》。乐声有着浓郁的北地胡音,带着忧郁和哀伤,诉说着深深的思念之情。

    顾欢与高肃不再说话,专注地倾听着乐音。等到一曲既罢,顾欢关切地问:“东园,你可曾定亲?”

    郑怀英的双手离开琴弦,轻轻搁在膝上,抬头看着她,微微一笑:“不曾。”

    “那……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顾欢关心地看着他。“你在思念着谁吧?”

    郑怀英垂下眼帘,一直没有说话,半晌,他才叹了口气,伸手轻轻拨着琴弦,发出不成曲调的叮咚声。

    顾欢便不再问了,那毕竟是他的**,如果他不想说,她自然不应去探问。

    良久,郑怀英仍然没有抬头,低低地道:“我是喜欢一个人,不过,她已经被她父亲嫁给别人了。唉,思君何时天涯尽,别时有约聚无期……”说到后来,声音渐息,似有哽咽之意。

    顾欢和高肃便明白了。两人对视一眼,都默然无语。这种事情,是天下最大的憾事之一,他们也没办法去劝解,说什么话感觉都是多余的。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郑怀英已经平静下来。他抬头笑了笑,优雅地弹出《汉宫秋月》。

    顾欢和高肃倾听着从他指下流泄出的美妙琴音,仍然听得出其中的淡淡忧伤。

    顾欢忽然心有所感,不由轻叹,低低地吟道: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她的声音本来清亮,此时变得低沉,同样悦耳动听,吟出的诗句更是丝丝入扣,与郑怀英的琴声珠联璧合,悲伤的情绪顿时如潮而至,汹涌澎湃,竟不能止。

    高肃想起了自小到大的种种不如意,想起自己身为大将军和郡王,却仍然必须处处隐忍,想起从未见到过的母亲、幼年失去的父亲、数年前无端被杀的两位兄长,眼圈不由得红了。

    郑怀英一直低着头,似在专注弹奏,渐渐的却有几滴泪落下,不断地打在琴身上。

    顾欢不忍目睹,便转过身去,看着浩浩荡荡从自己眼前流过的河水,顺手提起钓竿,却发现有一条鱼上了钩。她不像往日般兴奋,默默地把鱼从钩上摘下来,又放回了水中。

    高肃看着她的动作,心里渐渐变得平和,不再伤感。

    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流逝,直到夕阳西下,他们各自的贴身丫鬟和小厮才走过来,帮他们收起钓竿、琴具和其他物品,服侍他们上马,一起回城。

    一起用完晚膳,顾欢怕他们呆在家里伤春悲秋,竭力鼓动,终于拉着高肃和郑怀英漫步出府,在城里闲逛。

    出了王府专属的长街,外面便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