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行去。

    “还未请教兄台尊姓……。

    ”刚挺直身子,滕茂实愕然止声。

    “秀颖。人家已经走远了。”此时。从附近走到一个风度翩翩、卓尔不群地青年。微笑说道:“此人倒也有趣。待人如此冷淡。却古道热肠。真是不可貌相也。”

    “可惜还未请教恩人姓名。”滕茂实有些失落说道。十数年寒窗苦读。盼来今朝之试。若是因为今日之事不能参加会试。他肯定悲愤欲绝。痛不欲生。

    “尽管放心。还有两场制试。还愁见不到他。”风度极佳地青年笑道:“不过秀颖。下次你可要注意一些。别再疏忽大意了。”

    “当世所言在理。”滕茂实面露喜色。随之又有些羞赧说道:“放心。经此一事。我岂能再糊涂下去。”

    翌日清晨。楚质准时出现在贡院大门之前。虽然昨天考试非常顺利。不过楚质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意。也不敢掉以轻心。以为会试就是如此简单而已。毕竟有何涉地提醒。楚质早就清楚首场会试肯定非常容易。

    但是朝廷取士。与挑选秀才举人不同。不是光死记硬背经文典故即可。凭地是文采策论。择其优者而取之。首场会试只是热身。参加会试地文人士子。十有**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就可顺利作答完毕。

    与昨日一样,经过层层关卡,落坐到贡院之内,第二场考的是墨义,题目大约有三四十条吧,命题之偏之僻,简直令人发指,命题内容从礼易春秋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大学,再到汉书史记说苑以史通纲目等典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而且有些根本不是直接从经籍上摘取,而是从名人注解引用出来,如果对此不了解的话,根本不知题目出自何处。

    “蔡更之更当作叟,王劭谓古本《曲礼》无稷曰明一句,其说奚据?”心中默吟诵一句,楚质忍不住暗骂起来,这分明是有意刁难人,怪不得何涉楚潜总是让自己多背诵些古书典藏,还明白指出自己的知识积累不足,还须多努力才行,以前对他们的话总是唯唯诺诺,心中不以为然,现在终于明白他们的苦心了。

    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依然不得其解,心中不由升起几分烦躁之意,茫然不知所措之时,楚质忽然听到附近传来一些动静,不由好奇望去,只见几个兵丁正按着一个不停挣扎地考生,想把他拖扯出席位,可是考生虽然满面的惊慌失措,但却紧紧地抱住书案,无论兵丁怎么拉扯,就是不愿意起身。

    “尔等因何事在此喧哗,莫非忘记制试之忌了。”得到了通报,赵概快速赶来,上前直立斥喝起来。

    既然是考试,自然会有考场纪律,为了防止作弊的事情发生,严禁考生之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喧哗吵闹更加是不允许的。

    “禀报学士,此人作弊,衣内夹藏小抄,我等按律将其逐出贡院。”一个巡考官员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赵概目光一凝,上前两步,随手翻起考生的衣领,果然发现衣内尽是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当下脸色一沉,根本没有二话,挥手示意兵丁继续行事。

    附近地考生见状,心中坦然的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继续埋头作答,当然,也有几人不知为何,脸色突然变了,迅速低下头来,手掌紧握,热汗冒了出来。

    在宋代地时候,为了防止考生作弊,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可是与后世明清相比,疏漏之处显而易见,进入贡院时的检查,只是检查考生携带的笔墨纸砚,根本没有所谓的搜身一说,当然,这种是文明的表现,可也容易滋生侥幸地作弊心理。

    轻哼了下,显然对此事习以为常,赵概心中怒气立时消了,环视四周,准备离去之时,忽然看见楚质,不由一楞,随即想起何涉前段时间的活动,了然笑了,心中一动,信步向楚质书案方向走来。

    楚质也有察觉,朝赵概微微一笑,心里却没有别地想法,平时里相处愈久,楚质也了解何涉赵概等人的性格,若是在私人事情上,言谈百无禁忌,有事不须相求,他们也乐意伸手援助之手,可是对待正事,从来都是一丝不芶,绝对不会夹杂私人感情,现在这种情况下相见,想寻得赵概帮助,简直要比登天还难。

    还差几步就要走近楚质,被兵丁拖起来的作弊考生,也不知道哪来地力气,忽然挣脱几个兵丁的看护,飞奔到赵概身边,扑腾跪下,热泪盈眶说道:“赵学士,学生只是一时鬼迷心窍,才会做出如此卑劣之事,求学士格外开恩,给学生一次机会吧。”

    完嚎啕大哭,俯首于地,泪水鼻涕都出来了,也顾不上擦拭,好一个风度翩翩的文人士子模样顿时变得狼狈不堪。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须引以为戒,数年之后再来吧。”赵概心中一软,语气温和说道,对于考试作弊的学子,一经发现之后,只是逐出考场,答卷没收,根本没有禁止以后再试的规定,这种相对宽松的规定,自然容易滋生侥幸心理。

    “学士,学生真的知错了,从此以后绝对不敢再犯,求学士开恩啊。”作弊考生泣不成声道,悲鸣的声音让人感同身受,恻隐之心顿生。

    “如此卑劣的行径,岂能恕之。”一个严厉的声音训斥道:“若是轻易饶恕,岂不是让人心存侥幸,助长其歪风邪气,作弊之事也屡次三番,不惩之难以警示后人。”

    “君实言之有理。”赵概沉吟片刻,心中坚定如铁,挥手喝道:“来人,将其逐出贡院。”

    “学士,不要啊。”考生闻言惊恐万状,紧紧搂住旁边的书案椅脚,凭兵丁如何拉扯,连衣袍都松散掉落,就是不愿松手。

    僵持了片刻,手无缚鸡之力的考生怎么能与兵丁抗衡,四人分别举起考生四肢,根本不理会考生的无用挣扎,径直向外走去,一会之后院落内再也听不到考生的哭喊声了。

    生这样的事情,赵概也不想待在这里,略微向楚质示意一下,回身说道:“君实,正如你所说,果然是松懈不得啊,我们再到其他地方巡视一番。”

    实?难道是司马光不成?楚质眼睛发亮,盯住眼前的肃容儒雅文士,心中暗暗猜测起来,直到人家与赵概平肩轻谈离去,这才收回目光,准备在会试之后,找个机会向赵概询问清楚,以解心中之惑。

    不过这个时候,还是专心解决眼前的问题吧,望着卷中的十几条空白墨义,还有大半时辰就要鸣钟结束考试了,楚质脑袋又晕了起来,目光迷离飘忽,掠过天空大地,低头垂视之时,忽然看见地上一物,呆滞了下,不由得喜出望外。

    屏气凝神,发现没人注意,立即执笔沾墨,在答卷上挥洒自如的书写起来,费了几分钟,匆匆忙忙作答完毕,楚质根本没有细心检查,连墨迹都没有吹干,直接捧起考卷就向院落外走去,交给考官离去之时,楚质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笔墨纸砚都忘记拿了,不过楚质无论如何也是不准备返回去了,带着几分忐忑,几分兴奋,步履如虚似地走出了贡院。

    虽然上架了,但是收藏推荐也不要掉得太厉害啊,汗

    (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策论

    身看向守卫严密的贡院,楚质露出一丝笑容,可见轻轻揉搓了下酸软的手腕,缓缓吐气,脚步生风向家中走去。

    “兄台,请留步。”滕茂实又冒了出来,脸上尽是喜悦之色,从此可以推断他这次考试应该非常顺利,不然也不会有心情来找楚质了。

    “有什么事情吗?”心情好,楚质也没有着急回去。

    “在下滕茂实、字秀颖。”这回学乖了,滕茂实微微拱手,目光不离楚质,友好笑道:“请教兄台尊姓。”

    “姓楚,时候不早了,我还有些事,以后有机会再谈吧。”楚质微笑说道,拱手示意,随之转向离去,楚质这样做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傲,而是不希望有人知道自己参加会试,以免丢脸,毕竟楚质觉得自己在汴梁城也是有几分名气的,大家都应该知道童子试新科案首是谁,报姓名岂不是露馅了。

    “当世,我是否很不招人待见啊。

    ”看着楚质渐行渐远的背影,滕茂实神情沮丧对走过来的俊逸不凡的青年说道。

    “看人家匆匆忙忙离去的样子,肯定有急事。”俊逸青年笑道:“况且人家昨日顺着本心援助于你,并不奢求回报。”

    “话虽如此,可是我不能知恩不报啊。”滕茂实认真说道。

    “那你想如何报之?”俊逸青年笑问道。

    “这个……。”滕茂实清秀面容呈现一丝羞赧。诺诺说道:“我也不知道。”

    俊逸青年露出果然如此地表情。开口劝道:“秀颖。报恩之事不用着急。待金榜题名之后再言此事也不迟。现在还是专注修学为好。不要分心。明日地策试才是会试重中之重。成败在此一举。不可掉以轻心啊。”

    “当世提醒地是。”滕茂实拱手表示感谢。随之露出笑容:“怎么我们江夏地解元也变得这般慎重了。之前你不是说此次会试轻而易举地吗。”

    “对我来说。当然是轻而易举。至于你嘛……。”尾音拉得长长地。俊逸青年似笑非笑道:“若是不努力地话。还真是难说。”

    “冯当世。别忘记了。乡试之时你只是排在我前面而已。有什么好得意地。”滕茂实咬牙切齿道。如果当初自己不是疏忽大意。解元地名头就是自己地了。

    “算我失言。在此给秀颖兄赔罪了。”俊逸青年笑嘻嘻说道。如果不是了解朋友地才学。他也不会开这种玩笑。

    “一点诚意都没有。”滕茂实轻哼道:“别得意太早,此次会试,我定然排在你前面。”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俊逸青年笑了起来,语锋一转:“对了,你问清楚人家姓名了吧,莫要想报恩之时,却寻不见人。”

    “问了,姓楚,却不知道如何称呼。”在俊逸青年鄙视地目光下,滕茂实俊脸微红,嚅嚅解释说道:“他走得急,没时间说。”

    “秀颖,我对你无语了。”俊逸青年悠悠叹道,一脸痛心疾首的样子。

    “有本事你去问啊。”情争之下,滕茂实脱口说道。

    “去就去,明日瞧清楚了。”好胜之心涌起,俊逸青年自信笑道。

    天蒙蒙亮,初晨的天气微带一丝寒意,楚质悄然起床,在没有惊动惠夫人地情况下,悄悄提着竹篮走出阁楼,从后院取道离家向贡院而去。

    此时汴梁城中街道已经有着早起做生意的商贩,巷陌里已传来了铁牌子的敲打声,来自寺院的和尚僧人,一手执铁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着,沿门高叫着“普度众生救苦难诸佛菩萨”之类的佛家用语,同时,以他们平日念佛时练就的嗓音,大声地向坊里深处报告着现在的时辰。

    这个是大宋城市里的特色,起初,报晓地本意是教人省睡,起来勿失时机念佛,这样,和尚僧人在日间或当月,过节时便可以上门要相应的报偿了,由施主将斋饭、斋衬钱施舍给他们,由于和尚僧人所具有的唤醒痴迷的本色,加之他们每日恪守时间准确无误,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职业的报晓者了。

    行了大约十来分钟,贡院大门就在眼前,会试还没有开始,考生也没有允许入内,门前已经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楚质于之前一样,在附近寻了个僻静的地方,从怀里掏出一本策论集锦仔细阅读起来。

    科举以文章取士,文章说的无非就是策论,对此正是楚质感觉头痛地地方,若是诗词歌赋,还能凭记忆取胜,可是说到策论文章,楚质却丝毫没有办法,只能从头学起,还好有些文学底子,加之宋朝的时文不像明清时的八肌文章一样要有严格规律,一些简单的策论倒也写得平平稳稳,与同龄人相比,属于中上水平,有时还带着几分后世作文的影子。

    这当然不能让何涉所接受,经常督促楚质努力阅读体会时文大家地文章,不时出些策论题目让楚质当场写作,期望楚质能写出文采飞扬的锦竹文章来,这个期望对于楚质来说还是非

    度地。

    “兄台,有礼了。”策论集锦才看了片刻时间,一个俊逸青年故意放重步履,走到楚质身边,爽朗行礼笑道:“在下冯京,字当世。”

    一般来说,对一个陌生人自我介绍,就有希望知道对方如何称呼的意思,这个道理楚质当然明白,不过却故意装糊涂说道:“冯兄有何见教?”

    话刚开口,楚质突然醒悟过来,冯京?三元及第地牛人,传说中的偶像啊,楚质立刻直起身板,目光带着几分灼热,上下打量起冯京来。

    莫非自己身上衣冠不整,冯京暗自嘀咕,悄悄检查了下衣着情况,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带着热情地笑容说道:“见教不敢,只是好奇兄台在看何书而已。”

    “策论集锦,不过是临时抱佛脚,心存侥幸而已。

    ”楚质自嘲说道,略显激动的心情随之平息下来,连司马光都疑是见过了,遇见冯京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况且生活在这么一个名人层出不穷的时代,楚质早就做好出门两步就遇到留名青史人物的心理准备。

    “呵呵,谁人不是如此。”冯京洒然一笑,也随之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轻声道:“趁还没有开始考试,先温习一遍再说,指不定运气临身,看中了待会策试之题呢。”

    两人相视一笑,感觉彼此之间的距离近了少许。

    可惜以前没有见过关于宋朝科举考试命题的书籍资料,不然考不了状元,进士及第那是轻而易举之事,楚质后悔了片刻,忽然突发奇想,悄声问道:“冯兄,你觉得今科策试会以何为题?”

    “这我可不知道。”冯京随口回答,抬起头来,也没有感到奇怪,毕竟临近考试,这个问题他也不知反复问人,也反复被问无数次了。

    “说地也是。”楚质有些失望,不过随之释然,人家考试凭的是真才实学,根本不用别人的帮忙。

    “策论一般与时事密切相连,若我为知贡举的话,命题必将与之有关系。”冯京微笑说道,居然有几分推心置腹之意。

    科举考试,揣摩上官心意是必修之课,这点楚质准备得不够允分,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如果不是何涉,楚质想参加会试,还需要等两三年时间,当然不会关注这方面地事情。

    “请冯兄赐教。”楚质拱手说道,脑子飞快运转,寻思这个几月来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我前几日写的行卷,兄台若是不嫌在下文章粗陋,可拿去一观。”冯京笑了下,把手中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谢谢冯兄。”楚质自然接了过来,也没有再废话,直接翻开,匆匆忙忙浏览一遍,凭着超强地记忆力,把内容记下大概,随之再次阅读起来,以增深印象,仔细体会,发现人家果然不愧是要三元及第的牛人,文章没有丝毫的辞藻华丽词句,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其中意境深远,让人回味不已,相对之下,自己收集的时文集锦就显得有些生硬。

    不过是尽人事罢了,未必有用,看着仔细翻阅册子的楚质,冯京微微一笑,也没有打扰的意思,悄无声息的离开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听三声锣响,贡院大门敞开,考生们鱼贯而入,楚质这才惊醒,整理了下衣冠,提起竹篮向贡院走去,轮到楚质入内的时候,也不等守卫开口,自动把策论集锦以及冯京地册子递予守卫,让其保管。

    巳时正,贡院大门已经紧闭,一切准备妥当,在知贡举赵概的一声令下,贡院属官立刻把会试最后一场的试题传诵贡院内外。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观望着悬挂在院落前方的二十二个浓墨大字,楚质不由有几分失落,无论是自己的策论集锦,还是冯京自己写的行卷,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看来运气到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实力了,楚质摇了下头,摆脱失落心情,反正自己是来见识地,落榜也是正常的事情,用不着悲伤。

    话虽如此,但楚质还是认真思考策论的题目含义,裴度是谁,楚质还有印象,似乎是唐朝的人物,从字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裴度建议,宰相招揽四方地贤才的时候,可以私下在自己地宅第见客密谈,请求皇帝批准,不用明言,这是让考生针对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赞成或否定。

    这还用说,肯定是否定啊,皇帝最忌讳地就是相权过大,时时刻刻都在防备,怎么可能会答应,楚质仔细寻思,基调是定下来了,可是朝廷取士的标准不是看基调,而是着重文采优劣,哪怕你持反对意见,只要文章锦竹如团簇,一样会录取。

    求收藏推荐月票,当然还有订阅,呵呵,请支持。

    (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调整心态

    易行难,认真寻思大半小时,依然处于迷茫状态,脑片空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