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钓天下-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护鱼竿不受地形限制而按照各种需要的角度安放,而且它上面自带报警器,就安放在放置鱼竿的4个支架上,每对支架的前端都是一个报警器。这种欧式报警器的主要部件就是一个上端开口的塑料方盒子,当海竿放在上面的时候,海竿的鱼线正好搭在开口里的一个转轮上,如果鱼线向前运动,就会带动下面的转轮转动,里面的电子装置就会响起警报。

而当鱼线向后松动时,那个转轮由于没有受力,就不能转动,从而不会响起警报。不过欧洲人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用一个不锈钢的小配重,挂在报警器后方的鱼线上,只要鱼线一送,在这个小配重的重力下,鱼线也会受力带着转轮向后转动,于是也就触动了电子警报。

这种欧式竿架前世洪涛也用过,总体上来说,还算不错,不过对于洪涛这种专门钓大鱼的人并不太适用。原因只有一个,这个竿架太轻,整体也没有2斤重,虽然携带很方便,但是禁不住大鱼的拉力,尤其是在夜晚上鱼时,钓鱼人大多在帐篷里睡觉,不能及时赶到鱼竿旁,这时这个竿架很可能会被大鱼拉入水中,即使是在三脚架下面配重,也不太管用,要知道水中的大鱼非常有力,有时候一个人都拉不住。

对于喜欢钓大鱼的人来说,还是那种最原始的竿架最适用,不管是架在竿身前部的还是架在海竿尾部的都成,它们深深的钉入土地中,非常牢固,配上鱼竿的弹性和刹车系统,轻易不会让鱼竿被拉入水中。

但是这种竿架也有它独特的好处,比如它的全地形适用性,不管是何种地面,都可以使用,而中国钓鱼人常用的那种竿架,一旦赶上地面过软或者石头、水泥地面,可就傻眼了,要不就钉进去也不牢固,要不就是根本钉不进去。

二百四十二章郭老板

另外,欧式竿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在下雨天里保护渔轮不被雨点溅起的泥沙侵袭,要知道使用中式的竿架,每当下雨之后,渔轮上都是泥沙,不光影响美观程度,还会损伤渔轮。

“我才不学呢,不会弄就让你弄,弄不好都不成。”王健连头都没抬,一句霸气侧漏的话就把洪涛给撅回来了。

“成,你nb。”洪涛也没辙,有些人就是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搞明白,这种人天生就是受累的命,会得越多干得越多,就像自己;而另一种什么都不想搞明白,只要别人会用就成,这种人天生就是享福的命,啥也不会就啥也不用干了,比如王健。

弄好了2付竿架,洪涛开始一根一根的把海竿弄好,整整齐齐的摆在竿架上,角度略微向上,黑色的铝合金竿架配上红色的海竿和金属色的渔轮,看着非常的现代化,不像是鱼竿而是像一台精密的机器。

“老刘,赶紧过来嗨,让你开开眼,你看人家这装备,就你那几根破杆子,能钓上鱼来嘛?”洪涛正在给每根海上挂上豆饼钩,身后传来一声大喝,那嗓门真是洪亮到家了。

两位50岁左右的男子出现在洪涛身后,其中一个面色黑红,大早上的就穿着一件短袖上衣,漏出来的胳膊也是黑红色的,一看就是经常从事户外活动,再看看他手上提着的一个包,就明白他的皮肤为啥是这个颜色了,那个很旧的钓鱼包里露出了几根海竿。

另外一位是个瘦弱男人,年纪和他也差不多,戴着一副眼镜,手里也提着一个钓鱼包和一张马扎,看来也是来钓鱼的,而且肯定住得离这里很近。溜溜达达的就来了。

“光家伙好没用,就这个钓位,白糟蹋好东西了。”眼镜男撇了撇嘴,有点不屑,不过他的眼光还是很热烈的,死死的盯着洪涛的这一套家伙事。

“还真是,我说小伙子,你这一套装备真是这个,不过你这钓鱼的眼光就是这个了,这地方没鱼。”红脸汉子举起一个大拇指。然后又伸出一个小拇指,冲洪涛比划了比划。

“嗨,瞎玩,哪儿也去不了,只能上这儿晒会太阳。”洪涛并不讨厌这两个人,虽然说话有点直,略微有点难听,但这就是老北京人的风格,他们对看不上眼或者看着不舒服的东西都是这个强调。有点像教育晚辈。况且人家说的也没错误,一看就是这里的老钓手。

“得,你玩你的,我们走了。我还是劝你一声啊,你在这儿玩不如去对面,这里鱼不多。”那个红脸汉子围着洪涛的渔具转了好几圈,看过来又看过去。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最后在眼镜男的催促下才拿起自己的钓鱼,恋恋不舍的走了。临走又给洪涛提了一个建议。

“谢啦大叔,我这家伙事太多,搬起来费劲,就在这儿凑合吧。”人家好心好意,洪涛也不能不搭理,只好找借口。

“嗨,你管那个闲事儿呢,人家说不定钓的比你牛呢,赶紧走,一会咱的地让别人占了就麻烦了。”眼镜男和红脸汉子明显不是一个脾气,他对人更刻薄一些,说话也有点阴气。

洪涛也没管别人怎么说,依旧把8根鱼竿都挂上豆饼钩,然后从右到左,一根一根的开始向他预定的水域里扔过去。那片水域就在右前方那个半岛的顶端,哪里的岸边是一座占了半个岛的建筑物,好像是公园里的一个机关,平时没什么人。

由于有建筑物挡着,游人也无法靠近那片水域,连岸边都无法站人,所以相对于别处来说,那片水域显得格外清静。另外由于这里的水面比较宽阔,如果不用远投竿的话,很难把钓饵扔到那么远的水里去,所以那里成了大鱼躲藏的一处秘密地点。

洪涛是有备而来,100米左右的距离,对于他手中的装备来说,是小菜一碟,所有的8根杆子,基本按照一个弧线,全都扔到了指定的水域中,然后把每根鱼线都挂上报警器,钓鱼的全部工作就算是完事了,这就是洪涛喜欢玩海竿的原因,这种玩法虽然开始累一点,但是后面就轻松了,你爱干嘛就干嘛,不用顶着鱼漂,也不用玩命的抽窝子,什么时候报警器响了,你看准了跑过去抄杆子刺鱼就ok了。

忙完了钓鱼这一堆活,洪涛还得忙着搭天幕,王健这时候正在抽窝子,叫了好几遍也不动地方,钓鱼人就这样,一旦钓上鱼了,屁股就像沾在钓位上一样,只要不是天塌下来了,谁也不愿意动地方,不管有没有鱼上钩。

在水泥地上搭天幕太费劲了,没有地方插地插,不能固定两边的支撑杆,洪涛一个人忙了半天,天幕也没搭好,他只要预先算好绳子的长度,找来几块石头,先绑上,然后在再试图把天幕竖起来。

“嘿,长见识啊,我在这儿好几年了,头一次见到这么玩的,你们这是要把里面的鱼全给钓光了吧,唉。。。唉。。。你别动,我帮你扶着这头,你拉另一头。”洪涛正自己折腾能,一个40多岁的高个男人走了过来,一边评论着洪涛的阵地,一边伸手帮洪涛拉住了天幕的一角。

“呦,郭老板啊,这是该收鱼票了吧,您稍等啊,我现在腾不出手来。”洪涛抬头一看,嘿,上辈子的熟人,正是那个承包这里的郭老板。

“我看着你有点面生啊,你认识我?”郭老板让洪涛这么一叫,有点意外,在他印象里没见过洪涛这么一号人,可是人家却能叫上自己的姓,还知道自己是干嘛的。

“哦,我有时候来这里转转,见过您,您可能没见过我,我姓洪,洪涛。”洪涛赶紧把这个事儿给遮过去了,以前叫惯嘴了,自从**过去之后,自己也不怎么去青年湖玩了,虽然之后还在自己家附近见过这个郭老板,但是青年湖过了几年也不对外承包水面了,这位郭老板就再也没见过。

“我说呢,你这家伙事可够全乎的啊,这是打算在我这儿大干一场啊?”郭老板一边帮洪涛把天幕固定好,一边指着那8根海竿说。

“瞎玩,我这杆子是不是有点多,没事,我交两个人的钱,不会让您为难,你放心,咱玩得规矩。”洪涛知道这里的规矩,虽然是按人头收钱,但是也不能一个人用太多杆子,一般是1个人4根之内,12小时10块钱,多一两根也没事,郭老板还是个很标准的北京爷们,不会斤斤计较。

“嘿,开饭馆的还怕大肚汉!你就玩命钓,钓上来算你本事,钓不上来可别骂街啊!”郭老板大度的摆了摆手,示意不是钱的事情。

“别,该交多少钱那是规矩,我不能头一次来就破规矩,我们2个人,交3份,您别急着走,我这儿有煤气灶,咱把躺椅支上,沏点茶喝。”洪涛把30块钱递给郭老板,然后招呼着让他做躺椅上,自己在箱子里翻找灶头和水壶。

“服了,我真服了,你这还带得还真全乎,你先别忙活,我先去收一圈票去,一会转回来我肯定过来找你,你这玩的太有意思了。”郭老板看着洪涛带的那一大堆东西,眼珠子都直了。

“成,那儿您就先忙您的,我今天就扎在这儿了,没事的时候过来聊会啊。”洪涛送走了郭老板,开始摆桌子、烧水。

二百四十三章守望

“那只猪,你看着水啊,我去买点早点去。”把水烧上,洪涛和王健打了一个招呼,就往公园北门溜达,那外面就有一个早点铺,虽然没有炒肝,但是面茶做的还成,这都8点了,该吃点东西了。

“滚蛋,给我带个鸡蛋灌饼啊,我不吃包子。”王健连头都没抬,还盯着他的鱼漂呢。

玩海竿的好处这儿又体现出来了,只要杆子扔进水里,刹车调节好,基本就算完成任务了,想去哪儿去哪儿,没人盯着都没事,只要没人偷东西,你回家睡一觉都不影响上鱼。

这可真不是说着玩,海竿的窝子发起来很慢,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尤其是这种豆饼钩,3个小时之内别想上鱼,因为豆饼太硬,时间短了根本就泡不开,它在水里就是一块砖头,不管多香,鱼也没法吃,只能等着。

洪涛自己在早点铺里吃了个肚歪,然后给王健带了一碗豆腐脑和一个鸡蛋灌饼,溜溜达达的走了回来,顺便还和这个饭馆要了一个电话。他们早上买早点,中午和晚上就成了一个饭馆,想吃啥可以给送。洪涛钓鱼的地方离他们不远,一拐弯就到,至于他们是不是要买票进入公园里,那就是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我说,刚才又来了几个钓鱼的人,看到咱这个地方,脑袋都摇的卜楞鼓一样,没一个说这里好的,要不咱换个地方吧,他们说对面比这个好多了,你要怕麻烦,我帮你搬东西。”王健也钓了快2小时了,除了几条小白条,一条正经鱼也没有,信心有点不足了,其实他一开始就没信心。

“不用换。你就听我的吧,那边那么多人,咱去凑合啥?你不是说了吗,晒晒不长虫,多晒会儿吧。”洪涛的脑袋也摇的像个卜楞鼓,打死不换地儿。

“杠头!”王健喝完最后一口豆腐脑,扔下一句话,又会他的钓箱上去奋斗了。

“懒猪!”洪涛也没客气,这个孙子吃完饭桌子都不收拾,还得自己给他擦屁股。

“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收拾完桌子。再把茶沏上,洪涛打开收音机,躺在躺椅上,随着收音机里的歌曲开始吊嗓子。

“真讲究,连垃圾都帮我收拾到袋子里了,成,就冲你这个自觉性,下次再来,我就收你一个人的票。”郭老板顺着湖边又溜达回来了。走到天幕下面,看见地上放着一个大黑垃圾袋,里面放着各种垃圾,大拇指一伸。先给洪涛顶上了二楼。

“哎呦,回来了您,来,坐这儿。这茶叶不太好,我就是瞎喝。”洪涛听到声音,赶紧从躺椅上起来。把郭老板让到王健那张躺椅上,又给倒了一杯热茶,然后再递上一根烟,这个熟人,而且是上辈子的熟人,必须热情招待。

“你这太客气了,还是你会享受,你说往这儿一躺,太阳也晒不到,小茶水一喝,小烟一叼,你这不是钓鱼啊,你这是疗养来了。”郭老板在躺椅上找了个舒服姿势,接过洪涛的烟,自己点上,然后深深的吸了一口,又缓缓吐出来,再把自己的感受讲了一讲。

“哈哈哈,咱不能和鱼较劲啊,它爱上不上,咱不能亏待了自己,谁缺那儿口鱼吃啊,既然是找乐,就得使劲找,能有多舒服就得弄多舒服,您说是不。”洪涛又躺回自己的躺椅,把鞋一脱,四仰八叉的瘫在椅子上面。

“在理,我躺这儿都不想回去了,我办公室里也没你这儿舒服,而且不光太阳晒不到,下雨也不怕吧?你这个玩意是哪儿买的?好东西!”郭老板指着头顶的天幕。

“户外用品店就有卖的,我这个是在德胜门哪儿买的,防雨防晒,就是怕大风。”洪涛大概介绍了一下天幕的优劣。

“不碍事,一年能刮几次大风啊,挺好,赶明儿我也置办一个去,没事带着老婆孩子郊游也用得上。”郭老板又站起来摸了摸天幕的料子,觉得挺满意。

“我说,你这个架子挺厉害啊,我还真没见过,这上面的小玩意是干什么用的?”郭老板看完了天幕,没坐回躺椅里去,而是跑到了竿架哪里,仔细的看了看,然后提出自己的疑问。

“您动一动鱼线试试,就知道干嘛用的了。”洪涛躺得正舒服,也不想起来。

“滴滴滴滴滴滴。。。。。。”郭老板伸手拽了拽鱼线,突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吓了他一哆嗦。

“嘿,这个玩意厉害啊,这一动就报警,比挂个铃铛可管用多了,而且你这个里面还有小灯泡在闪,这要是到了晚上也不耽误事儿啊,nb,你这个玩意哪儿买的?”郭老板来来回回的试了好几次,终于搞明白了报警器的原理和作用,伸着大拇指称赞。

“这个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国内我还真不知道哪儿有卖的,估计够呛有。”洪涛这还真是实话,自己也就这么几套,用坏了都没处换去。

“看着就是高级玩意,你这个竿子是达瓦吧,我也没见过,你看人家这漆,真tm亮。”郭老板也没多问,又摸了摸鱼竿,走回来也躺在躺椅上。

“你这些家伙事儿在这里算是头一份儿了,不过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啊,你选的这个地方可不怎么样,这儿平时很少有人钓鱼,水面太大,不存鱼,随便换个地方也比这儿强啊。”郭老板虽然是承包人,但是平时挺大方,碰上熟悉的钓友如果钓不上鱼来,他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头一天那边上鱼好他都告诉你,让你去上鱼好的地方钓去。

“没事,上不上鱼是小事儿,我就是来过过风、晒晒太阳,这儿宽敞,进出也方便。”洪涛没在这件事儿上多做解释,就是解释了别人也不会信的,等上鱼以后,不用解释,大家就都信了。

“呵呵,你到想得开,一会我给你拿点我做的鱼饵来,你用不上,你那个哥们能用上,那是我的秘方,倍儿灵。”郭老板这是吃人最短、拿人手短,在洪涛这儿又抽又喝的,不做点贡献有点不好意思。

“不用,他也不在乎上鱼,如果想上鱼他早就上了。”洪涛和王健来之前就说好了,那个特效鱼饵可以带着,但是谁也不许用,如果3天之后还没上正经鱼才可以用,所以王健现在用的也是他自己配制的商品饵,效果都不用问,显然不怎么管用。

在钓鱼的人里,有这么一个现象,只要这个钓鱼的地点离市区比较近,那么肯定会出现一大群不钓鱼光看光聊天的钓友。他们也是钓鱼人,但是并不带杆子,钓鱼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社交游戏,钓不钓鱼无所谓,只要能和钓鱼人聊一会,看看水、看看漂就很高兴,如果再可以看到上条大鱼,他们比钓鱼的人还高兴。

青年湖公园里的这个水面完全符合他们的要求,既离城市近,它根本就是在市中心,又交通方便,而且环境不错,所以这里也聚集了一大批只看不钓的钓鱼人。当时间来到9点多的时候,这些人逐渐开始出现了。

这些人一般都互相认识,就算不熟悉,也是经常见面的,他们来到钓点之后往往会把整个水域先巡视一遍,观察当天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今天对于他们来说,显然是不寻常的一天,因为在湖的北岸那片空旷的岸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小蘑菇样的棚子,而且棚子下面似乎还有人在活动。

二百四十四章百态渔人

对于这个重大的发现,这些闲人们当然不能不探个究竟,于是洪涛的这个天幕下面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都和郭老板是熟人,虽然和洪涛不认识,但是有了郭老板这个中间人,很快也能聊起来。

他们先是对洪涛的这套装备各种好奇,问东问西,有的还动手摸摸碰碰,尤其是对那种欧式报警器非常感兴趣,不停的一拉一下,我拽一下,搞得岸边上报警声不断。洪涛对于他们的好奇心和乱动并没有什么讨厌的,好奇是人只常情,如果洪涛看到一些自己不明白的东西,也会忍不住去看一看的,如果主人再不反对动手,那摸一摸,试一试更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洪涛是无所谓,不光不管他们试着玩,还和大家就这些装备的用途、优缺点展开了讨论,一时间还真有点舌战群儒的架势。王健可就倒霉了,他在旁边玩手竿,需要的就是清静,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