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裂土美利坚-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万有战斗力的部队,就掌握了一个国家如此多的地区和权力,如果有二十万人,而且这二十万人都对美国有好感,那将是怎么一笔巨大的利益?

    ……

    “不仅如此。”郭金章似乎还嫌自己说的不够,“跟清政fu的军队进行合作,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数量众多的,对美利坚存有好感的军队,我们还可以成功地借机打入中国市场。”

    “这你刚刚已经说过了。”副总统亨德里斯克难得开了一回口。

    “不,我还没有说过。”郭金章笑着看了看他,“因为我还没有说明我们要打入的中国的市场到底包含哪些。”

    “那你就说好了。”布莱恩道。

    “农业……”

    “等等。”布莱恩又打断了郭金章,“你说农业?”

    “没错。”郭金章点头。

    “可我觉得你是在开玩笑。”布莱恩眨了眨眼,“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那儿的人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你让我们打入他们的农业市场?”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打入他们的农业市场。”郭金章微笑,“因为,那儿的粮食价格奇贵无比。九成的农民,将近三亿人口,却根本吃不上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

    “这不可能……”丹尼尔。曼宁连连摇头,“三亿人的农民,居然吃不到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那可是三亿……他们每年得生产出多少粮食?这么多人吃不到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那这个国家将会乱到什么样的地步?”

    “之所以吃不到,是因为他们生产不出来多少粮食。因为,广阔的中国,他们的耕地面积却只那么一丁点儿,真正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只够他们勉强糊口所用。这还是年头好的时候……就是风调雨顺,没有什么天灾**的年头。”郭金章道。

    “我不相信。”丹尼尔。曼宁依旧摇头。

    “你相不相信都是你的事情,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再去好好地向驻中国公使咨询一遍。另外,我还要告议你,我,郭金章,还有在唐州,在西雅图的每一个华人,都可以给你作证。希望你用你那锈逗了的大脑好好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过得丰衣足食,我们干嘛还要在排华浪潮面前继续坚持,甚至是拼了命在地坚持,嗯?”

    “……我们不是说了不谈这些吗?”贝亚德无奈地苦笑道。三亿人吃不到自己的粮食,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他相信,中国的老百姓肯定生活的不好。否则,自己面前就不会站着郭金章了,美利坚也不会出现一个唐州了。

    “不谈这些可以,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这么不用脑子。”郭金章冷哼了一声,又接着道:“在中国的粮价很贵,除了产出不足之外,就是白银的大量流通。大家都知道,近几年,白银的购买力正大幅下降,所以,这也影响到了中国……使得他们的粮价,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各项物价都大幅上升。”

    “所以你觉得我们可以出售粮食给中国?”贝亚德问道。

    “如果仅仅只是出售粮食,虽然能够赚到不少,可相比起三亿的农业人口,你们认为光是出售粮食就能够满足他们了吗?”郭金章问道。

    “还有什么?”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人工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郭金章解释道。

    “我不太明白。”亨德里斯克皱眉道。化肥虽然已经出现,但在这个时期还没有大规模的使用,甚至可以说还处在实验室的阶段。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是非化工领域的人。不过,化肥出现的时间其实已经很长了。在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就已经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尿素。按当时化学界流行的“活力论”观点,尿素等有机物中含有某种生命力,是不可能人工合成的。维勒的研究打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但当时人们尚未认识到尿素的肥料用途。之后,1838年,英国乡绅劳斯用硫酸处理磷矿石制成磷肥,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化学肥料。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出版了《化学在农业及生理学上的应用》—书,创立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和规换学说,彻底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腐殖质”和“生命力”两大植物营养学说,为化肥的发明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李比希还在1850年发明了钾肥。1850年前后,劳斯又发明出最早的氮肥。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化肥依旧还没有获得大规模的使用。

    “农作物生长所需要很多营养元素,其中的常量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营养元素有硼、铜、铁、锰、钼、锌、氯等等……如果我们能够合成这些肥料,让农作物不用辛苦地从土地中去汲取这些营养,那么,农作物就会生长的更快,更好,产量也会更大……这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农业产量具有极其巨大的作用。”郭金章道。

    “所以,拥有相对于自己巨大的农业人口显得十分稀少的耕地面积的中国,就是化肥的巨大市场。”塞缪尔。兰德尔问道。

    “没错。”郭金章道。

    “你们掌握了化肥的生产技术?”布莱恩看了他一眼,问道。

    “你很聪明,前国务卿先生。”郭金章白了他一眼。

    “这也就是说,如果向中国出售化肥,华盛顿州将会获得巨大的利益,而我们……只能干看着,是吗?”本杰明。哈里森冷笑道。

    “如果你真要那么认为,我无话可说。可是,你认为光凭唐州一家就能满足整个中国,那你也太看得起我们了。而且,化肥可以面向全世界粮食产量少的国家出售,这个市场有多么的巨大,你不会不清楚吧,哈里森议员?”郭金章反问道。

    “既然可以向全世界销售,那我们又何必非要在意中国呢?”哈里森又冷笑道。

    “因为中国的市场最大。而且,化肥不过只是我们的敲门砖而已。要知道,即便我们能够拥有数十万对我们有好感的军人,也需要做出一点儿成绩或者诚意的表现才能真正获得对方的信任。”郭金章道。

    “也就是说,不只是农业方面。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方面能够得益呢?”克利夫兰问道。

    “先生们,因为中国在传统上的强势,所以他们一直到现在都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落后于世界。可这个国家并不缺少脑袋清醒的人。他们其实很清楚,他们必须强大……但是,怎么强大?在经过了长达两千年的礼乐教化之后,他们对工商业的认知还留在极其肤浅的境地,甚至认为商人是一群狡猾的祸乱之源。而也正是这种不知所谓的民族自尊心和他们对工商业的提防之心,他们的市场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开放给世界各国,这其中也包括曾经攻占了他们的首都的英国和法国……英国人和法国人都曾经想过用强力的手段,从外部打开这个巨大无比的市场,可惜他们最终失败了。就算他们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并在中国沿海取得了一批开放口岸,可面对广袤的中国内地,他们依旧毫无办法。就像这一次的中法战争,法国的目的不过就是想趁机打开中国的广西、广东……可惜他们失败了。而就算他们嬴得了胜利,也不过就是再获得几个通商口岸而已,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胜利。……那么,怎么才能打开中国市场呢?”郭金章严肃地看着众人问道。

    “怎么打开?”克利夫兰同样严肃地问道。

    “内部!”郭金章轻出了一口气,“自古至今,几千年来,只有当中国内部出现问题,而且是大问题的时候,外面的人才能找到机会去那里占便宜。而同样的,也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帮我们打开他们封闭已久的大门!”

    “那这些有可能会对我们存有好感的中**人,就是我们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贝亚德问道。

    “正确。”郭金章点头。

    “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亨德里斯克想了一下,“通过‘雇佣’中**队与西班牙开战,我们将取得一批数量惊人的军人的好感,而这些经历了跟我们的合作,还有跟西班牙人的战争之后,回到中国,他们将成为我们天然的盟友。然后,我们会用对农业至关重要、对占中国九成人口的农民同样也极其重要的化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继而,获得他们更深层次的好感,再然后……大面积进入中国的内地,占领那个无数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你的计划,对吗?”

    “我觉得你可以当总统。”郭金章打了个响指,说道。

    “咳……”克利夫兰虽然无视这种低浅的挑拨,可还是干咳了一声以示抗议。

    “这个计划非常不错,可我还有一个问题。”哈里森突然举起手,两只眼睛盯着郭金章,“亲爱的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大规模的进军中国市场,会让英国和法国怎么想?”

    “他们想怎么想就怎么想好了。”郭金章笑道。

    “我很佩服你的这种乐观精神。可问题是……就算我们可以无视英法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压力,中国的海关也还在英国人的手里,难道,我们进军中国市场能够绕得过这个部门吗?”哈里森沉声问道。

    “你的目光很敏锐,议员。可你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拥有了数十万经历过战争,而且是跟列强之间的战争的精锐部队之后,中国政fu还会坐视自己的海关被外国把持吗?”郭金章微笑着反问道。

    “英国人是在海上,他们可以截断中国跟外界的所有海上贸易。”哈里森冷哼道。

    “同样,中国人也在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舰队,今年,这支舰队的两支主力战列舰就将由德国驶回中国……介时,中国将基本完成对自己海军的建设。而根据我们所得到的消息,这支舰队的规模介时将达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虽然,我并不认为它有资格挑战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可是,英国人应该也不会为了一个海关的控制权而去跟这样一支舰队开战吧?”郭金章反问道。

    “这……”哈里森摇了摇头。此时的美国并不怎么关心外部事务,他对中国人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的事情还真的不怎么清楚。可是,世界第六……应该足以让英国舰队克制自己的敌意了,哪怕这支舰队才刚刚建成。

    “不只二十万军队……诸位,这场战争可能持续的时间可不只是那么一两年。看看中法之间的战事,两年半。而西班牙就只剩下那么丁点儿殖民地,所以他们肯定会拼命。到时候,这场战事肯定会拖得很久……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所以,想要持久作战,这支远渡重洋的军队必然要实行轮战制度。那么,相应的,参予的军队就会远远超过二十万,甚至可能达到四十万,乃至五十万,甚至更多……”

    就在华盛顿郊外的非正式听证会正在举行的时候,北京城外的白云观内,另一场“清朝式的听证会”也正在举行,而比起郭金章所面对的那些人,这边到场的诸人的身份也同样不低:恭亲王奕訢、军机处首席大臣礼亲王世铎,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庆贝勒奕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翁同龢……而除了这老几位,正在“主讲”的刘通福还知道,就在隔壁,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满清仅次于慈禧之外的大权执掌者醇亲王奕譞也在听着。

    “诸位,想象一下,数年轮战,无异于实战练兵,而军饷、军火尽皆由美利坚合众国政fu所出……这无异于借他国之饷练我国之兵。不论胜败,都可练出一支精兵,既可重壮大清军威,又可向列强显示力量,何等美事?”

    “数十万大军征战万里海域之外……若是胜了也就罢了,可若不胜,美夷自然无惧那西班牙人,可那西班牙人岂会对我大清善罢干休?”刘通福已经讲了好一会儿,话里话外都充满了诱惑,这让多年来已经饱受列强欺辱,尤其是刚刚还被法国人欺辱这一回的满清重臣们都有些心动。毕竟,几十万大军啊,这要是光让大清国自己去训练,该得花多少钱?可如果这花钱的成了美国人……不过,心动归心动,也有人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尤其是光绪的老师翁同龢。

    “翁大学士,我们会跟大清签订一个雇佣兵条约,到时候,跟西班牙开战的将是美国或者我唐州政fu,而跟大清无关。所以,就算西班牙人到时候知道跟他们交战的是大清官兵,也只能遵照国际准则,只能找我们或者美国政fu,而不能找大清的麻烦。而且,相隔万里之外,西班牙人又岂会算找苦吃的来跟大清苦战?他们可是比法国还不如。”刘通福笑道。

    “可老夫总觉得……”

    ……

    “这翁老夫子是向着皇帝呢。谁不知道,此事若成,不管是谁拿到这兵权,都将是下一个曾国藩、李鸿章。这皇帝,怕说话不算话啊……”

    看着翁同龢跟刘通福争执,又看了看正坐在一块儿,却没有说什么话的李鸿章和奕訢,庆贝勒奕劻凑到了礼亲王世铎的耳边,轻声说道。

    ……

第290章 为什么心动?

    **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以至于后世的人都知道了军权的重要性。可是,这个认知在中国的历史中并不能算作多么突出,甚至只能算作普通。因为,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上,深知军权重要性,并且凭借着军权而最终获得巨大利益的人物不知凡几。

    晚清有四大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其实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典型代表。后人曾经有人说这四个人最终还是被慈禧那个老娘们儿给压住了,所以,慈禧的能力应该可以比拟吕后和武则天,只是在私心太重,所以没能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富国强兵的更高层次。可事实真个儿如此吗?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能力,如果他们真的有心,随便一个人都有推翻清廷的能力,关键其实是在于:他们没想过那么做,或许也是觉得不能那么做……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确确实实拥有威胁到整个满清朝廷存在的实力。

    而由此,清廷也实在是不愿意再有一个曾国藩或者李鸿章。毕竟,那种只能靠着权谋手段去御使军阀的感觉让他们自己也一直感到极为难受。可问题是,想成为下一个曾国藩或者李鸿章的人简直就多如过江之鲫……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恐怕又是因为另几句中国的古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亦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人,其实从来都是不甘人后的,尤其是在权势方面。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只存在于李鸿章和刘通福之间的交谈会上升到现在这个层次的原因。太多的人想要获取这个机会了,而这些人本就是地方或者中央的实权派,却又都想再进一步……甚至于。这其中有许多人就是李鸿章或者左宗棠等人的亲信手下。

    当然这不是刘通福泄露出去的秘密,也不是李鸿章泄露出去的。可就是在他们谈话后不久,这个消息就传遍了中国的实权派的圈子……这种现象一点儿都不奇怪。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只要用心,你连慈禧太后有几个面首都能打听的到。

    而且,这个事情连慈禧太后都动心了。

    ……

    “真个儿只要咱们出人。其他的就什么都不用管了?”

    慈宁宫,刚刚知天命的慈禧太后努力地装出一副淡定的模样向前来见驾的醇亲王奕譞,礼亲王世铎,以及庆贝勒奕匡,但她语气中的那丝紧张却怎么也难以掩饰。

    “老佛爷,没错,咱们只需要出人。其他的,连船费都不用缴……直接就等着日后拿兵就行了。”奕匡赶忙拱手答道。

    “那唐州人可信么?”慈禧又问道。

    “应当可信。”礼亲王世铎小声答道,“那唐州远在花旗国境内,虽取胜了一回。还割了一块地,可他们与花旗国其实一直都互有心病,全靠着咱们朝廷支援才能立足于彼国……所以,他们十有**不会骗咱们。”

    “话虽如此,可据哀家所知,那唐州之人尽是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慈禧皱眉道。

    “老佛爷圣明。”奕譞也朝慈禧抱了抱拳。在后世一个非常有名的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中,这位仗着儿子的势成为了和硕亲王的老兄是杨乃武和小白菜能够洗清冤屈的重要人物。据说正是杨乃武的姐姐多少年如一日。不顾艰难险阻的为弟伸冤的行为感动了这位大人物,才使得案子直达天听,传到了慈禧的耳朵里,并最终由刑部尚书重审,最后接连让上百名地方官员丢了乌纱帽。成了晚清四大奇案之一。不过,现在这位醇亲王正执掌着整个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事务,满清朝廷里头一号的实权派,可没心情,也没时间去在乎什么冤案,他现在正想着由唐州人所提出的这个“雇佣兵”的事情上为自己,也为大清朝廷从中谋取益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