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裂土美利坚-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不到,这条铁路,又关他们什么事了?而相比较而言,中央太平洋铁路雇佣的爱尔兰人虽然有很多,可这些人根本无法适应危险且令人疲惫不堪的修路工程,酗酒、斗殴、持续性的要求增加薪资,一点儿也不消停,即便如此,还每天还是有数以百计的爱尔兰劳工逃跑。还没有雇佣中国人的时候,整个中央太平洋铁路工程进展之慢只能用蜗牛爬来形容。两年,才修了五十英里而已!

    可盖蒙没有想到,那些人居然无耻到了如此的境地。他们当初无视中国人的贡献,现在,居然又开始迫害这些老实人……

    “或许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上帝吧。”

    虽然同情,可盖蒙也知道,在美国,像自己这样同情中国人的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在西部这些地区,更是如此。亲眼见证了华工们的勤劳朴实,却又无比的反感这些本应受到赞扬的美德……这就是那些白人!

    盖蒙希望侯南等人在离开之后能过得好一些,至少,不要比在丹佛的时候更差。

    但是,跟侯南一起迎接最后一批,也是最重要的一批中国人来到自己的牧场的时候,盖蒙却没想到自己会看到足足两百多匹骏马……

    “这些中国人到底做了什么?两百多匹骏马?我的牧场里所有的牛羊,还有马儿加起来也没有这些马值钱。而且,……”侯南过来之后的这两天也似乎有些诡诡祟祟,不像他印象中的样子,干活、吃饭、睡觉,除此之外,从来不干别的,反而还经常离开牧场,一出去就是几个小时……对了,侯南还是骑着马来的。华工在美国能买得起马吗?

    “希望我不是碰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盖蒙暗暗叹了口气,他同情,甚至是怜悯中国人,可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会同意中国人在美国的土地是撒野,更加不喜欢配了枪的中国人。毕竟,他现在也是美国公民,还是白人,而这些中国人都是……黄种人。

第五十七章 美国国务院

    美国国务院,斯坦伯格刚刚从自己上司的办公室里面出来,才转了几个弯儿,就看到了那个坐在大厅里面的老头儿:花白的胡子,尖顶、带红穗的帽子,难看的马褂和长衫,还有帽子后面插着的野鸡毛,有人说那是孔雀翎,而除了这些,老头最让人注意的则是那根又粗又长的……辫子。

    “他可真的是有恒心。”斯坦伯格有些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又慢慢地走了过去。顶头上司刚刚给了他一个命令,就是让他把这个老头弄走,因为,国务卿不想见到这个中国人,这个中国老头儿。因为国务卿根本就不想听什么抗议,也不觉得这个中国公使的所谓抗议能有什么价值。

    没错,那个留着辫子的老头儿就是中国驻美国全权公使,陈兰彬。

    陈兰彬,广东吴川黄坡镇黄坡村人,咸丰元年中进士,同治九年(1870),在曾国藩的推荐下,以太常寺正卿衔被任命为留美学生委员,会同副委员容闳制定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同治十一年(1872)开始陆续选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学习,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率领第一批学童30人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不少学生勤奋学习,几年后就读完小学、中学而入大学,且多有成才。

    比如:詹天佑学成归国,为我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尊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新中国还专门设立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以为纪念;

    伍廷芳,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主持修订法律,提出了包括删除酷刑、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等一系列先进主张。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后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

    唐绍仪,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先后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政治消沉,后任中山县长。只是在日本侵华之后,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又有盛传日敌拟利用唐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被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杀于家中。

    而除了与容闳一起组织学生留美之外,陈兰彬也曾经为在西方饱受欺凌的华工做了许多的事情。陈兰彬出使美国的时候,正是美国和西班牙在西半球大肆掠夺华工之时。华工的悲惨遭遇,令陈兰彬深感耻辱和愤懑。他在其《使美纪略》中说道,美方报纸凭臆论说,连篇累牍,“凡可以欺凌华人者,无不恣意言之”,“令人阅而愤懑”。

    当然,陈兰彬并不只是在文章之中这样表达,他还将这种心情付诸了行动。

    作为西班牙属地的古巴,在开发过程中大量使用华工。据统计,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874年禁止澳门“苦力贸易”期间,每年运往拉丁美洲的华工数以万计。华工在拉丁美洲受尽了磨难,大批死亡。例如,从1847年到1872年,运往古巴的华工为114081人,到1874年只剩58400人。

    为证实古巴虐待华工的事实,清朝总理衙门一边在北京展开与西班牙(当时称“日斯巴利亚”)的外交交涉,主动致函英、俄、法、美、荷等各国使臣,请求公断。一边委派陈兰彬去古巴作调查,询问古巴凌虐华工情形。英国使臣威妥玛称:“日国(即西班牙)既言并无凌虐华工,中国不肯相信,理应派员往。如系属实,中国自无赔补之理。”

    陈兰彬调查团于1874年3月到达哈瓦那,先后视察了哈瓦那与古巴各省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官工所”。他们收集到大量文字材料和1176份证词,并收到由1665人签名的85份诉状,表明80%的华工是被绑拐或诱骗来的,并证实了虐待华工属实。

    以此为据,总理衙门最终获得五国的支持,并于1877年迫使西班牙重订《古巴华工条款》十六条。其后,中国在哈瓦那设立领事馆。

    华侨撰联赞颂:“感德永难忘身经九万里重洋济人苦海;奇功真不朽手订十六条和约出我生天”。(弱弱的晚清居然也能如此,相比而言,唉……)

    可以说,陈兰彬出色地完成了保护侨民的外交任务。古巴独立战争期间,华人英勇地参加了战争,在“旅古(巴)华侨协助古巴独立纪功碑”上镌刻着《华人和古巴的独立》一书的作者康札特地?克沙达的赞词:

    “在古巴的中国人,无有倒戈者,在古巴的中国人,无有逃亡者”。

    但是,虽然以强烈的外交攻势迫使西班牙这等二流国家逐渐改变了对待华工的态度,取得了一定的外交胜利,可是,陈兰彬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却始终取不得任何成果。因为,美国是大国,是强国,地位远高于西班牙,所以,这个国家仗着实力欺凌中国人,中国也无法与之理论。

    但是陈兰彬始终没有放弃,尤其是眼见着美国人的排华情绪越发高涨,排华浪潮更是一波接着一波,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停的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而就在不久之前,当他得知丹佛数千白人组织起来对当地的华工聚居区进行的围攻之后,更是立即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这词熟悉吗?)

    只是,海斯总统现在正忙着对国内进行改革,企图把美国政治从政治分肥制改为文官制,还要忙着去安抚南部各州,根本没空“为这种小事”来接见他。所以,他只得把目标定在了美国国务院,可是,国务卿艾弗尔特也同样不愿意理会他,只推脱说“美国政府对地方政府没有直接管辖权,如果华人在当地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完全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美国人就是这么一副嘴脸。陈兰彬深知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不停的“上访”,因为,这已经不仅仅只是丹佛一个地区的事情了。丹佛所发生的排华事件其实只是一个缩影,美国人的排华情绪正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高涨,据陈兰彬得到的消息,已经有很多的美国参议员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对华工的排斥言论,这绝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他这个驻美国公使不做做什么的话,那么,等待华工们的将是一个可怕的境遇……那绝不会比华工们在西班牙所受到的待遇“差”!而亲自调查过古巴华工受到了西班牙人何等迫害的陈兰彬更是难以忍不住这种事情在美国进一步上演。

    ……

    “陈公使,国务卿很忙,他暂时无法接见您。”

    陈兰彬低着头,想着该怎么样才能使得美国政府正视华工们的遭遇,他知道,对付西班牙的手段根本不可能拿来对付美国这样的强国,除非动用贸易手段,以中断中美之间的经济往来为威胁,可是,大清朝廷的懦弱和无能实在是不能给他以任何的信心……激烈的内心活动使得他并没有能注意到斯坦伯格的接近,直到对方主动开口。

    “那艾弗尔特阁下什么时候能有空?”缓了一下神儿,陈兰彬又问道。眼前这位也算是个老相识了,国务院礼宾长办公室秘书……这算是个什么职位?美国国务院居然派这么个人来打发自己?所以,每每见到这个人,他的心里总是忍不住闪过一丝悲戚。

    “我想,国务卿阁下这段时间都不会有空。”斯坦伯格的嘴角闪过一丝苦笑。他知道,自己这句话一出,明天肯定还会再见到眼前这位中国公使,只是,他总不可能真的给出一个确切时间吧?他只是一个秘书,可安排不了国务卿的行程,要知道,国务卿在美国的外号可是“隐形总统”,比什么副总统之类的要强悍多了!

    “既然如此,我明天再来。”

    “果然!”

    斯坦伯格再次苦笑。

    ……

    “那家伙走了?”

    送走了陈兰彬,斯坦伯格再次回到了自己上司的办公室,礼宾长沙利文正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面,一见到他,立即就开口问道。

    “走了。”斯坦伯格答道。

    “呼……”沙利文吐了一口气,“他可真烦人。”

    “确实很烦人,可我也很同情这位中国公使。”斯坦伯格又道。

    “我也一样,可是我同样很看不起他……谁叫他是中国人?”沙利文不屑地撇了撇嘴。

    “叮呤呤……”

    斯坦伯格耸耸肩,正想回应一下沙利文的话,一边墙上的电话却突然响了起来……于是,他赶紧走了过去:“HELLO,国务院礼宾长办公室……”

    “什么人?”

    贝尔才刚刚发明电话没两年,这东西也算是个新鲜玩意儿,所以,能装得起的也不多,至少沙利文自己很清楚,能够打电话过来的,大多数都是他的上级,或者是他招惹不起的政客富豪……当然,后面这种人物一般也不会打电话给他,那些人只会打电话找他的上司们。

    “是……国务卿!”

    斯坦伯格很快放下了电话,只是脸色非常的古怪。

    “国务卿?”沙利文一惊,“什么事?”

    “他、他要约见中国公使!”斯坦伯格的神色更加的怪异了。

    “你说什么?约见……中国公使?”

    “是的,而且还是……马上!”

第58…59章 把所有的黄种人赶出科罗拉多

    58

    “陈公使,我希望能得到你的解释”

    艾弗尔特,全名威廉?麦克斯韦尔?艾弗尔特,美国第十九任国务卿。说起来,他恐怕也是有史以来最别扭和郁闷的国务卿了。在美国,国务卿主管外交和许多内政,可说得上是总统以下第一人,有隐形总统之称,位高权重;能当上这么一个职位,给个副总统也没人愿意换,除非是总统。可是,他这一任国务卿却过得非常的憋屈。

    为什么?

    原因非常简单,他的搭档儿,或者说是头儿,拉瑟福德?B?海斯总统的原因。本来,海斯参加选举的时候,就爆发了选举人跟侯选人之间的激烈竞争,进而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选票计算纠纷,最后,虽然由国民议会的议员们和最高法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裁定海斯获胜,但是,支持海斯的共和党也被迫答应了一些民主党的条件。当然,这只是政治方面的事情,虽然影响了海斯的一些权威,却还不算什么,真正让他头疼的是海斯在就任之后,居然想着把美国政治从政党分肥制向文官制进行转变,这无疑触犯了国会两大党的利益,自然也就受到了两党的强烈抵制。

    比如去年,海斯强行罢免了纽约市征税官切斯特?阿瑟的职务,以此作为在政府中采用文官制的重要举措,可是,切斯特?阿瑟担任征税官已经长达八年,利用这个职务的便利,那家伙已经组织了一个效忠于共和党强硬派的强大势力,所以,海斯的罢免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使得他在国会的支持率进一步下降。这一年多来,海斯在国会中提出的许多议案都因为两党的激烈反对而未能获得通过。

    可以说,海斯,还有他这个国务卿这几年都过得非常的不舒服。可是,艾弗尔特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时候,居然又发生了这么恶劣的事件,那些中国人居然也跟他出来捣蛋。

    ……

    “国务卿先生,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事件都是由华工们引起的?又有什么证据证明是华工们对丹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据我所知,在丹佛的华工总共才只有四百人多一点,我想请问,这么区区一点儿人数,又怎么能给人口数万的丹佛造成那么大的人员和财物损失?”

    看着眼前愤怒的美国国务卿,陈兰彬面不改色的反问道。但是,虽然表面平静无波,他的内心之中却仿佛翻起了滔天巨*……就在他刚刚要离开国务院的时候,那个斯坦伯格又突然跑来拦住了刚刚上了马车的他,并告诉他,国务卿现在刚好有空,打算接见他。当时的他极为兴奋,认为艾弗尔特总算是良心发现,终于肯正视那些不正常的现象了,当然,或许也只是想彻底打发了他,但是,既然能接见他,总比一直避而不见的要强不是?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刚一见面,这位美国国务卿就甩过来一份电报,而电报上面的内容又是那么的让人难以置信——一群华工把丹佛给毁了大半,并且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

    这怎么可能?他的头一个念头就是不相信,他甚至怀疑是美国为人了给自己排华找借口而蓄意栽赃。可是,有必要吗?美国不是西班牙,他们虽然还比不上那个强悍的“日不落帝国”,可他们根本不必在乎中国的感受,即便是大清朝廷能够有胆量以中断两国经济往来的方式进行威胁,美国也不至于下作到这样的地步。一个国家政府,栽赃一小撮华工?

    可是,不是美国政府,难道是发电报的科罗拉多州政府?这似乎也不太可能。何况,就算想要栽赃,也似乎没必要拿自己的首府乱来。

    那么,这么一路的推断下来,真的是华工不堪忍受那些白人的欺压而进行了反抗?这倒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在国内还有不少反贼呢,不都是受不了贪官污吏的压迫才起兵的?可是,国外不等于国内,在国内,都是中国人,一招呼就是成千上万,这可是国外,华工只是少数,白人才是大多数。而且,华工一向都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他们就算反抗,也没可能毁掉对方一座城市,还造成几千人的伤亡啊。那些白人个个都是高大威猛,不是夜叉,就是罗刹,区区几百华工,打得过?

    “公使先生,我不想听到你的任何辩驳,我只想知道,你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我希望你们中国政府跟那些暴徒没有任何的关系。”艾弗尔特自然无法回答陈兰彬的反诘。刚刚接到电报的时候,他也以为这是愚人节的玩笑,可是偏偏现在不是愚人节。所以,他不得不向詹姆斯?本特恩?格兰特又回了一个电报进行询问,结果,他得到的是格兰特近乎咆哮似的回答:“我要跟中国人开战”

    显然,那个跟北方第一名将,带领北方军队打败南方军队,帮助北方取得了南北战争的最后胜利的将军同姓的家伙真的是火了。那么,丹佛真的毁了?

    艾弗尔特难以想象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笑话”没错,就是笑话。一群中国人,在美国饱受欺压而不敢反抗的华工,居然毁了一个州的首府?这真是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可即便是在中国又怎么样?英租界、法租界、德租界……不都是一个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