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多少人?”

    “确切的不清楚,我们也挤不进去,听说里面全满了,站都站不下,可能小一千人。”

    “哼!”

    杨顺一个博士生的报告会有接近一千人挤着听,他院士的报告会才稀稀拉拉两百多人,换做谁碰上,就算肚量再大,心里都会不舒服。

    问题出在哪儿?

    当然是因为他面前这个蠢货了!

    刘院士扔下手里的文件夹,指着蔡源气愤道:“小蔡,我叫你不要和杨顺做对,你偏不听!一开始在国内,还没上飞机,你就在不停说他的坏话,你是嫉妒他吗?”

    蔡源不敢说自己大伯的事,只能嗫嗫道:“我没有嫉妒,他一个博士生,我怎么会……”

    “你别以为你那点小心思我看不出来,要不是你在中间捣鬼,他会故意拆我的台?你让我颜面大失,我就能让你前途尽毁,名誉扫地!”

    刘院士气坏了,拂袖而去,蔡源只能一个劲叫屈,这个锅真不该他来背,他是无辜的,可刘院士正在气头上,听不进去任何话,所以这个锅他不想背,也得背。

    蔡源哭丧着脸,在d4这边挨骂,还不能还嘴。

    自己造的孽,含着泪也要收拾完残局。

    张主任运气好,抢到一个d8报告厅的位置,他请来了那些傲慢的镁国人准备刁难杨顺,他准备看笑话。

    谁知道全程高能,会场气氛融洽,即使杨顺讲的内容没有太多学术深度和内涵,但他一个植化专业的科研人员,拥有多项专利的发明家,说出来的话在同行们听起来还是有些启发的。

    台边工作人员提示,时间快到了。

    杨顺开始收尾,在最后结束时说道:“天然植物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巨大宝库,我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利用植物开发出抗癌药物是大有可为的。我还发现了对另外几种癌症细胞有抑制效果的有机化合物,正处于研究阶段,由于时间限制,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私下探讨。非常感谢大家!”

    话音刚落,全场瞬间哄闹起来,数百人都站起来,高高举起手,大声喊着,希望在台上鞠躬道谢的杨顺不要走,再留一会儿,他们有好多问题要问。

    你手里还有几种药物?

    这个华夏人当抗癌药物是大白菜吗,我的天。

    唉唉,年轻人,说话要负责的,你这断章让人很难受啊,怎么就说走就走呢?

    听众们觉得心好痛,就像遭到加腾鹰之金手指的洗礼一样,刚刚来了瘾,加腾鹰走了,扔下他们不管了!

    杨顺可不管,就是让他们难受,他不负责解释。

    他前天下了充足的饵料,今天将鱼儿们吸引到鱼塘里,到了广撒网的阶段。

    全世界80%以上的癌症开发药企都在他面前,他这一网撒出去,就等着收网数鱼儿呢。

    找不到杨顺,后台工作人员不让进,许多药商听众只能涌向讲台边,将陈浩和辛笛等人围住。

    “请给我一张名片!”

    “我是多伦多大学的布朗教授,能私下谈谈吗?”

    “奥利弗医疗研究所希望能和贵方保持联系,深度合作!”

    “杨先生有没有考虑来加州做学术访问?”

    辛笛差点被汹涌的人群挤翻,只能机械地收取老外们递过来的名片,再给大家一一交换,好多都是没有听说过的研究机构,还有不知道从哪个山旮旯蹦出来的九流教授,他手里捏着一大把名片,快要拿不下了。

    陈浩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他身边围着的人似乎身份更尊贵。

    像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全美第一家医学院,几百年的历史,如今全美排名第七位,算得上是知名研究机构,他们过来送名片的人是肿瘤科教授,和陈浩亲切交谈,表达了与杨顺交流技术的愿望。

    还有,费城儿童医院希望杨顺找个机会访问费城,这是治疗儿童癌症全美排名第一的机构,关爱儿童身体健康也是杨顺一直追求的,陈浩口头上帮他答应下来。

    到最后快要散场的时候,几个重量级的大佬悄悄派人过来,只交换名片,不多言,最多留下一句话“保持交流”,然后飘然而去。

    陈浩看着这些人的名片,心情有些激动,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肿瘤中心,以及哈佛大学附属医院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全都是世界公认的顶级研究机构,全美排名前五。

    这说明了什么?

    杨顺火了!

    在全世界肿瘤医学界火了!

    这一届asco,让杨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肿瘤界新人,一下子就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张主任很失落,人潮拥挤中,他看到相熟药商的脸。

    但对方也只能耸肩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那些骄傲的镁国人确实很想刁难杨顺,但杨顺一不给提问机会,二不露面,他们刁难谁去?总不能逼着组委会施压,要杨顺回答问题吧。

    “**的,又让这小子逃过一劫。”

    张主任心里暗骂一句,很泄气。

    身边几个华夏专家偏偏还在感慨,赞不绝口,让张主任听了心里更添堵。

    “一讲成名,小杨真厉害。”

    “他本来在国内就很出名了,缺乏的只是一个在国际上表现的机会。”

    “就是,看看他的几项发明,哪一个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后生可畏,前途无量啊。”

    “我们都老咯,世界属于他们年轻人的。哈哈,走走,吃饭去吧。”

    这些人夸完,还不忘拉着张主任一起吃饭,说道:“老张,你们红枫出人才呀,小杨和你关系不错吧?你给大家说说他的趣事,我们都想了解一下这个优秀的年轻人。”

    张主任肚子都快气饱了,哪里还有胃口吃?

    还让他亲口夸杨顺,这不是膈应他吗?

    张主任差点气坏了,可还得违心说着大家都喜欢听的话:“小杨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我老张自愧不如啊……”

    特么的,憋屈!

    感觉最兴奋的还是华夏人,丁香圆的马记者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国内就关注过杨顺,论坛上有一些关于杨顺的新闻还是他整理发出去的,挺喜欢这个有争议的年轻科研汪,觉得华夏要是多一些像杨顺这样踏踏实实搞科研的人,华夏科技腾飞指日可待。

    所以他拒绝了蔡源的提议,因为他不屑拿着钱去黑杨顺。

    这时候马记者也感到热血沸腾,非常激动,和其他同行举着相机,一起等在后台边缘,希望能采访到杨顺。

    辛笛走出来,对马记者一行人说道:“请大家移步餐厅休息区,杨总帮大家点了工作餐,我们可以随便聊一聊。”

    这个好,辛笛带着大家走,说说笑笑。

    后台杨顺收拾完所有东西,回头一看,只剩下组委会工作人员和苗芳菲了。

    “笑什么?我脸上有鼻屎吗?”

    杨顺觉得莫名其妙,将公文包夹在胳膊下,摸了摸脸。

    “粗俗!”苗芳菲笑骂一句,又说道:“没有鼻屎,但有一朵花。可以呀杨老板,巧如舌簧,连镁国人都被你说服了,沉浸在你绘出的美丽新世界中。”

    “小哥哥说话真好听,长得也帅,你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吧?”

    “当然了,顺哥哥,你说话真好听,长得好萌萌哒~~”

    “哎哟哎哟,先别恭维我,我鸡皮疙瘩都快出来了,你能不能正常点说话?”

    “行,正常点,我待会儿有件礼物送给你。”

    “什么礼物?”

    “跟我走你就知道了。”

    两人走出去,来到餐厅休息区,除了见到国内的这些记者外,还有一个老外,苗芳菲介绍道:“这是《纽约每日新闻》的记者克里斯蒂娜,我华尔街朋友介绍的。”

    杨顺与这个金发碧眼的女人握手,原来这就是苗芳菲送的礼物?哇,光天化日之下,送大洋马,刺激确实刺激,但似乎不好吧。

    想多了,苗芳菲是希望他能接受镁国主流报刊的采访,让镁国人不再仇恨杨顺,转而支持,喜欢他,让他更出名。

    “这样吧,吃完饭,我们做一个30分钟的集体采访,不管是国内的记者,还是镁国的,一起提问,一次性解决。”

    杨顺提出来,记者们都表示同意,因为现在人数比较少,平均分配下来,每个记者都可以问几个问题,要知道杨顺除了被央视采访过一次,从不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

第288章 更受欢迎(二更)

    吃完饭,辛笛已经帮杨顺在四楼申请好一个小的单独休息室,最多容纳十几个人的那种单间。

    大家摆好设备,杨顺坐在沙发上,苗芳菲帮他简单补了补妆,争取让他更上镜。

    先是美方记者问,克里斯蒂娜第一个问题是:“强人汤什么时候卖到镁国来?”

    杨顺愕然,直接愣住。

    然后小房间里爆发哄笑声,克里斯蒂娜也咧开嘴,笑得开心。

    苗芳菲在后面,对他使了个眼色,杨顺知道她是为他好。

    杨顺对镁国再气,再恨,也是因为fda的无故刁难。

    但晾了人家镁国人一年多了,有什么气也应该消了,看得到的钱为什么不挣,老这么僵着容易被人捏着把柄。

    北美市场迟早是要大举进入的,比如发明出来抗癌药,难道杨顺依旧任性,不卖镁国人?

    对人类致死病的特效药在ema,或者fda,cfda等多国管理机构中,都是优先级别最高的药物。

    强人汤不治疗致死病,镁国人不吃也没意见,但癌症致死,杨顺要是继续不卖给镁国人,就失去道义,这就是污点。

    所以,这是个缓和关系的好机会,苗芳菲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谢谢你小苗,有心了,这个礼物来的真及时。】

    杨顺微微对她点点头,嘴角微翘,表示感谢,苗芳菲抿嘴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梨涡,骄傲地接受了他的谢意。

    杨顺回答道:“强人汤确实是产量有限,当年我和欧盟签署了一个合约,我连整个欧盟都供应不了。不过这一年多,欧盟已经治疗了许多急迫的病人,现在销量降下来了,我回去后想办法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量,下半年应该就可以恢复供应镁国。”

    “十月份开始?”

    “九月份应该就可以,不过一开始供应量不会太多,但能保持稳定,逐渐增加,这些由默克集团控制,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去问他们。”

    得到满意答案,克里斯蒂娜笑了,就这一个答案,她就可以回去交差。

    她继续问道:“你还说,发现了其他几种治癌药物,是打算与其他研发机构一起合作吗?”

    杨顺点头:“有这个想法,我们团队的精力有限,无法同时展开多个项目,我会酌情考虑,优先合作,或者是卖掉专利。”

    克里斯蒂娜反问道:“为什么不扩招人手,扩大规模,做成华夏最大的癌症研究中心呢?”

    这个问题很犀利,也是许多中方记者想问的。

    山中发现了宝库,一个人挖不完,土老财们第一个想法难道不是把山圈起来,一点一点慢慢开发,独自享受成果吗?

    为什么非要卖?

    莫非,山中有鬼,宝物虚报,或者是什么其他难言的隐情?

    杨顺解释道:“我现在还是最苦的ph。d,撑不起来这么大的牌面。而且,我喜欢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科研让我快乐。但企业经营会占用我至少一半的精力,我不希望这样。”

    全美最大的医院梅奥诊所,有150多年的历史,员工超过6万人,每年接待的患者超过100万,多项专科排名全美第一。

    这么大的医院,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运营团队,肯定hold不住,杨顺只有一个人,他能心甘情愿把控制权交到别人手上吗?愿意只当一个首席科学家吗?

    杨顺不喜欢行政,总经理都交给汪芸她们在做,他也不差钱,工厂他都懒得管,除非他自愿,否则没人能逼他成立大公司。

    每个人的三观和想法都不同,可以理解,不能强求。

    杨顺想当steam的g胖,一直做到几十亿美元大老板了还在一线搞技术,甚至偶尔客串客服。

    他不想当扎克伯格,脸书上市融资巡回演讲操心企业回报,烦不胜烦,明明是神级技术员,最后却变成了为金钱所累的ceo。

    就这么简单。

    克里斯蒂娜又问了几个问题,换成华夏记者,他们也有很多疑问。

    比如杨顺是愿意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还是愿意和镁国大学技术交流?

    亦或是,有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想法,尽快把药物研发出来,救治世人?

    杨顺一一做出解答,最后大家很愉快地结束。

    苗芳菲给每个记者私下里都送了一点辛苦费,希望他们能尽量说点正面好话,努力做到双赢。

    丁香圆的马记者则磨磨蹭蹭,等其他人都走后,单独对杨顺说道:“我现在就来写通讯稿,发回国内,你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吗?”

    特殊的要求?

    杨顺摇摇头:“我没有,啊,对了,我有一点,希望你们媒体能客观事实地报道所有新闻。”

    “放心吧,这是我们记者的职业操守,杨总加油!”

    马记者心里舒服多了,这只是个试探。

    杨顺不提任何“特殊”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博大胸怀,君子坦荡荡,小人才会藏唧唧,站得直,行得正,永远都不会惧怕阴暗的小人,蔡教授那种歪门邪道是成不了气候的。

    马记者很高兴自己没有看错人,他心甘情愿帮杨顺。

    他的速度极快,半个小时不到,一篇图文并茂的通讯稿就完成了,发往国内。

    夜间值班编辑收到马记者的文章,和主编们讨论后,决定立刻发表,挂在首页重要的头条位置,天一亮,威力就会呈现出来。

    ………………

    李青是上沪复旦附属医院研究所的一名苦逼博士,跟着一个白血病专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免疫与化疗,每天就是在研究所打卡上班,养细胞,拿着医院送检的血液搞研究,苦哈哈地混日子。

    早上7点50分,李青将最后一个小笼包丢进嘴里,刷卡进门,电脑开机,喝完牛奶,穿上白大褂,舒舒服服地往椅子上一趟,抬头看墙上的时钟:“不多不少,刚八点。”

    旁边同事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操作,工作嘛,不就是那样,每天就那些事,可以充满激清地完成,也可以浑浑噩噩地过。

    他们都皮了,老油子,当然选择后者。

    先上个网,看个新闻。

    李青习惯性地打开浏览器,点开收藏夹里的丁香圆,第一眼就看到了asco的新闻。

    “卧槽!”

    李青一个激灵,坐直身体,这一声惊叫引起旁边几人的注意。

    几人纷纷探头:“怎么了?”

    “28岁的华夏科学家,asco震惊全球肿瘤界……原来是杨顺啊,我说谁这么刁呢!”

    李青唏嘘感慨着,几个人走到他身后,跟着看起来,越看越惊讶。

    “杨顺是不是发明猫酮和强人汤的那个?”

    “对,就是他,还上过春晚的。但是没听说他在研究肿瘤呀?”

    “我看看呐……《植物药那些事儿》,哈哈,他这课题真恶搞!”

    几人嘻嘻哈哈笑着,但笑容渐渐凝固起来,这个杨顺竟然通过植化工作,发明了那么多抗癌药物?这让他们专业的肿瘤医生和研究员情何以堪?

    “隔壁长航医院的刘院士也做了报告,他是咱们上沪的大啊。”

    但是李青越看越不对劲,终于让他找到亮点:“你们看,刘院士和杨顺是同一个时间段演讲,这是刘院士的现场。”

    照片上,会场只有稀稀拉拉一半的人,台上刘院士表情很安详,背后的ppt正好是一张阴暗的手术图,让人看了,总体感觉怪怪的。

    “而这个是杨顺的现场。”

    全场爆满,人挤人站不下,好多人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台上杨顺也是眉飞色舞,ppt最左边是固定的赞助商名称,10个大药企的logo一顺溜排下来,很有震撼力,凸显人气和实力。

    李青指着屏幕,回头啧啧笑道:“你们看出什么了?”

    同事们有些惊疑不定:“杨顺比刘院士更刁?”

    “或许是课题原因,就跟看小说一样,奇幻比都市的人少。”

    “嗯,可能刘院士讲的课题小众。”

    “拉倒吧,长航医院你们不知道?刘院士是国内前咧腺癌的顶级专家,他的课题怎么可能小众?”

    众说纷纭,最终还是李青下了结论:“学术上杨顺肯定不如刘院士,但在asco,杨顺讲的内容一定更受欢迎。”

    像李青这样的医学基层普通科研人员,国内至少有几十万人。

    丁香圆,小沐虫,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医学网,朋友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