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猎-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2018我们的还击手段不太好,但超级玉米是一张不错的好牌,用得好,可以让镁国人忌惮,不敢主动挑衅我们。”

    “是的,这点攻击力不够,还是防守反击比较好,主动进攻太激进了。”

    智囊团大部分人都比较冷静,保守,没有主战的想法。

    这也是华夏在国际上的主流声音,华夏永远不会主动攻击任何国家和地区,但人若犯我,我必定还击,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此等等。

    陆老和首长快速交换眼神,并没有慌。

    首长还是说:“要想打仗,粮草和弹药先行,我们要做出充分准备,评估出贸易战的风险。”

    等四周安静下来,陆老悄悄地挖出一个坑:“杨顺一个人和全世界粮商对抗是不明智的,他拒绝了益海嘉里,abcd四家粮企,以我对他的理解,他应该不会拒绝与中粮集团合作。如果他们能合作,由中粮帮助育种,生产,深加工,我相信这个弹药能迅速扩张上百倍,小砍刀会变成长枪大炮。”

    在座的,陆老支持中粮,就有人支持中储粮,还有人支持黑农集团,更多的还是想和稀泥,让一个华夏粮食联盟来出面做这件事。

    陆老的意思是,行业协会和联盟都不太靠谱,分散了容易一团散沙,还是单独企业比较容易控制。

    “而且单独企业,打起贸易战来,更有行动力,指哪打哪。”

    陆老人虽然很老,但他是主战派,进攻**很强。

    这让其他人看不懂,傻瓜都知道,让中粮冲在一线,和abcd益海嘉里死磕,这是一挑五的节奏,万一装逼不成被反包,中粮绝对死得惨。

    没想到首长竟然点头:“如果要选择合作,一家企业确实比联盟好控制,但不一定非要是中粮。”

    这就没什么说的了,国内哪家粮企愿意承担风险?

    陆老看到其他人都没有说话,笑了笑,主动说道:“我试着去和中粮谈判吧,贸易战打不打两说,但合作还是要先做的,对不对?”

    大家都没话说,这件事就这么先放过。

    除了陆老,谁都不知道杨顺还有个高油酸大豆,这是比超级玉米更可怕的武器,直接就是枪炮了。

    同时,也是一块试金石。

    国内粮企,谁真心支持杨顺,谁只是想趁机发点国难财,随着陆老的拜访,纷纷显现。

第378章 你敢吗?

    中粮这家企业也是蛮辛苦的,早年做粮食贸易和加工起家,农粮在上世纪算是最稳妥的铁饭碗之一,好多人吃不起饭时,农粮人还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国家垄断政策的扶持,福利待遇特别好。

    但是当华夏加入wto后,农粮行业一下子被国外机构冲击得七零八落,仅仅只有中粮等少数几个超大型国企还在坚持。

    国企改革谈何容易,中粮还能保持全国第一就很不错了。

    所以别总嘲笑“我买”这个网站赶不上猫狗网,也别说城市里到处可见中粮的地产,它身上背着那么大的包袱,养了那么多人,怎么可能轻装上阵?前些年做实业的,哪有做房地产赚钱快,“上市公司靠卖中京一套学区房扭亏为盈”的新闻还少吗?

    诉完了苦,说点积极的,开心的。

    至少国资委对中粮高度控制,真的是指哪儿打哪儿,每一任首长都喜欢这家企业。

    而且现在的掌舵人宁总很有国际视野,能力超强,超人身上即使背着一万吨的大铁球,还能交出这么靓丽的成绩单,已经非常不错了。

    从加入wto开始,中粮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卧薪尝胆,安安静静在国内蛰伏,整合国内资源,终于变成一个庞然大物后,开始将触手伸向国外。

    高调的海外并购立刻让中粮成为世界级的粮企,它的触手抓住了多家国际大企业,几十亿美元这么扔出去,市场份额在增加,疯狂海外布局,买下荷兰尼德拉集团,新加坡来宝农业,直接和abcd四家干起来。

    有国资委的支持,国企终于敢走出去打硬仗,这才是国力强盛的明证!

    陆老拜访中粮,宁总亲自接待,从电梯口就迎接起,一直恭敬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内,让秘书泡最好的极品茶叶。

    陆老很客气:“宁总日理万机,老头子冒昧到访,多有打扰,还请原谅。”

    宁总连忙说道:“陆老是我最尊敬的学者,又是首长最信任的首席智囊,我这么做也是应该的。”

    商业互吹之后,陆老开门见山:“我就不耽误时间了,还是为杨顺的事情来,宁总考虑地怎么样?”

    宁总坐在实木大椅子上,摸着下巴。

    几个月前,农业部的办公室就把他们几家大粮企召集过一次,谈论超级玉米的事情。

    当时几个公司争吵不休,当场拍桌子,想把杨顺的种子瓜分干净,但办公室的人说,杨顺要种子100%的控制权,而且制种面积又小,大家感觉像是鸡肋,兴趣不大了,后来就不了了之,没人再提,办公室解散,也没有下文。

    想了一会儿,宁总终于开口:“我们回来讨论过,我们中粮一年5000多亿的销量,杨教授才几千万,说实话,真提不起兴趣。就算他扩大规模,产值有几个亿了,但他要100%控制种子,我们算什么?我们好歹是世界100强的企业,给他白打工?”

    陆老道:“怎么算白打工呢?我问你,你们在阿根廷,在巴西,是怎么参与控制玉米收购的?”

    宁总解释道:“我们买下荷兰尼德拉和新加坡来宝,就是看中了他们在阿根廷,巴西的庞大经营网络,虽然没有涉及到种植环节,但控制了物流公司,港口,仓储,我们有把握让农民主动上交粮食。”

    这是很聪明的做法,和杨顺用上游种子控制中下游企业,有异曲同工之妙。

    世界那么大,没人能全盘控制,粮商不用事必躬亲,只需要掌握关键的节点。

    控制银行贷款和物流,能让农民只选择你这一家粮企出售粮食。

    控制港口,相当于卡死了一个国家的出关能力。

    控制仓储,能掌握粮食流向,卖给谁,卖多少,都是粮商说的算。

    控制期货,就能给粮食定价。

    abcd在全球一直都这么做,所以他们掌控了全球粮价。

    陆老很显然对中粮的战略很熟悉,说道:“如果你们拿杨顺的种子,当成在阿根廷和巴西谈判的筹码,你们能不能从abcd碗里再抢一块肉下来?”

    宁总问道:“您说实话,杨顺的种子,需不需要配合特定的农药和化肥?这个问题很关键。毕竟我们在南美立足时间不长,被abcd打的很惨,市场份额在不断丢失。”

    陆老想了想,问道:“你想学孟山都的保铃棉做法?”

    “是啊,不得不学。”

    宁总揉着太阳穴,很头疼,重重叹气:“我们在南美根基太浅,真打不过人家,外界看我们中粮好厉害,又收购了谁谁谁,可惜竞争对手才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趁你病要你命,趁我们在整合的忙乱时机,大举进攻,抢占我们的市场份额,太可恨了。”

    “这就是商场,也是战场,胜利者才能活下来,失败者全部死亡。”

    陆老点头,端起茶杯:“敬那些在海外国家辛苦开荒的华夏人。”

    宁总端起茶杯:“敬我们勇敢走出去,不怕牺牲的前锋军。”

    海外市场前锋军真的辛苦,人生地不熟,当地政策法规不一定能完全吃透,中粮在南美洲初来乍到,和经营了几十年的老油子abcd正面对抗,真的很艰难。

    任何时候,插旗不是那么容易的。

    东升想在铜锣湾插支旗,立刻被陈浩南带着几百个洪兴小弟天天扫荡,所有的插旗都是用鲜血,用钱,用命,堆起来的。

    中粮消耗了几十亿美元,好不容易在南美插了旗,展开分基地,立刻面临着四面八方的敌人进攻。

    中粮有两种应对方法,一是稳固防守做基建,但这需要几年时间,说不定最好的扩张良机就错过了,第二就是从国内运兵力到分基地,向敌人进攻。

    增兵也要讲技巧和战术,杨顺确实是一个有力的增援兵力,而“孟山都的保铃棉”做法,就是一种特别有效的进攻战术。

    “孟山都第一次将转基因种子引进华夏市场,是在1996年,就是转基因的保铃棉,这种棉花两年时间占领了整个黄河以北,因为棉花田里没有棉铃虫了,不需要打药,农民们觉得神了,纷纷改种保铃棉。”

    宁总说道:“但是保铃棉需要特定的化肥,除草剂和农药,这些都需要继续从孟山都手里买,否则就保铃棉会出现烂根,烂芽,出苗率不高的问题。所以,这就相当于是从种子,到农药,一股脑把农民捆绑在孟山都上,孟山都一下子就打开了华夏市场,插旗站稳。”

    陆老道:“如果杨顺的种子也是这样,你们顺便一起卖化肥和农药,就能更加强势地控制阿根廷和巴西的农民,增强你们的竞争力,从abcd手里夺回被抢走的市场,是不是这个打算?”

    宁总点头:“没错,我们现在需要一个非常强力的战友支援,否则我们绝对打不赢。您告诉我,杨顺足够强力吗?”

    陆老笑起来,认真说道:“杨顺当然足够强力,虽然他的种子不需要定制款化肥和农药,但他能做出定制款来。这个回答你是否满意?”

    听懂了!

    宁总呼吸都差点停滞,将普通的化肥,包装成定制款化肥,这是善意的作假,但绝对能让中粮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掌控能力,提高几倍!

    宁总道:“我要生产南美定制款化肥,并且取得利润。”

    陆老道:“这个具体要和杨顺谈判,除去经营成本,你最多获得5%的利润,其他都是他的。”

    宁总脸色都不好看了:“才5%,我都不好意思跟董事会开口!”

    陆老道:“如果再加上高油酸杂交大豆的独家代理呢?宁总,国际高端高油酸大豆油市场,一年上百亿美元,你敢不敢吃下?”

    宁总惊呆了,差点把手边的茶杯打翻,急切问道:“高油酸大豆油?杨顺弄出来的?”

    陆老点头:“嗯,和杜邦的高油酸转基因大豆plenish差不多,但杨顺的是杂交种。你敢不敢拿这份代理?”

    宁总很想立刻回答,敢!

    但这意味着什么,他立刻想到了,这是一把极其锋利的武器,挥舞出去,首先国内就没有人能敌,高端大豆油市场绝对会成为中粮的,那些茶油企业会全部破产,停掉生产线,整个茶油行业全部崩溃,中粮一统天下。

    接着是国外,高油酸大豆油绝对会影响橄榄油,世界橄榄油主要产地在地中海国家,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这几家占据全球80%,中粮冲击的就是他们,必将得到欧洲企业的强力反击,甚至恶意报复。

    这意味着中粮不仅要在南美和abcd打仗,同时还要和欧洲粮商打仗,顺便还会和镁国的杜邦干一场,这是全球群嘲的做法,和全世界对着干。

    中粮敢不敢?

    陆老又问:“杨顺还打算提高大豆产量,提高出油率,研究抗虫杂交技术。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人敢出头,为他撑起一把伞,帮他顶住全世界的压力,即使你们被全世界包围,打的遍体鳞伤,你们也不要轻易放弃。”

    他站起来,微笑着道:“谢谢宁总的好茶,说服董事会的事,就交给你了。”

    “我送您。”宁总心神不宁。

    这是一次天大的机缘,中粮要么很快做到全球第一,要么很快破产。

    他们敢赌吗?

    宁总的手都抖起来,玩太大了,几千亿的游戏啊,他敢玩吗?

第379章 法院见

    如果连中粮都不敢赌,恐怕国内其他粮食企业就更加不敢了。

    更何况,陆老都没和其他粮企说起高油酸大豆的事。

    于是其他企业把杨顺就当成一个笑话看待:“就让杨教授老老实实研究医药,整点治疗心血管,中风的特效药来,搞什么农业呢?”

    中粮虽然没有立刻表态,但一直在慎重研究。

    宁总没敢把这个重磅消息全部告诉董事会成员,而是二次加工了一番,试着在董事会上提了提,刺探董事们的反应。

    幸好陆老也不太急,拉着智囊团的人先研究可行性报告,与国资委的领导讨论,还把杨顺招到京城,和首长秘密见了一面,答疑解惑,一直保守着秘密。

    常守正等了几个月,没看到杨顺的大动作,总算松了口气,对常威说道:“这家伙也就种种菜,当个菜农罢了。”

    常威当然要顺着老爷子的话说,哼道:“哼,诺奖获得者,不过如此。”

    “瞎说!”常守正瞪着眼:“对学术还是要敬畏,杨顺在农业上不行,但医学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

    常威嘴上说着是是是,但心里还是特别不屑,嘀咕着,这家伙也就是运气好而已,装什么装?

    黑农集团那边等了几个月,也没看到杨顺折腾出新种子,齐齐松了一口气。

    在和孟山都的朋友聊天时,朋友说道:“杨教授围起来的那个铁帽子山,我们的人根本进不去,里面还配备了几十把无人机反制枪,专门打无人机,还有一群鹰隼保护领空,抓毁了不下50台无人机,也不知道是谁训练出来的这群鸟。”

    黑农老总不以为然:“就算铁帽子山被他围起来,圈地,开垦,又能怎样?照我说呀,好好搞他的科研,做什么生意呢,瞎胡闹!”

    得知没一家粮企愿意支持杨顺,华夏化工那边也轻松好多。

    郭总就在不断摇头:“看吧,口气那么大,还看不起国内任何一家企业,结果呢,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看得上你吧?年轻人还是经验不足啊,以为拿了个奖,所有人都要巴结你?太狂妄了。”

    像祝千里,也开始活跃起来,在五月份,他参加某个国内种业论坛。

    轮到他发言时,他说笑道:“我还以为杨顺有多大能耐呢,你看他收购的红米农科,现在规模扩大了吗?没有,还是在前十之外,对不对?这家伙就是个纸上谈兵的马谡!嗯,卖菜app还是挺火的,但也就那样了,当个小菜农也不错。”

    这个“小菜农”还故意模仿上沪方言,和“小赤老”差不多的发音,逗得同行们哈哈大笑。

    也难怪同行们感觉轻松,之前都说杨顺是鲶鱼,吓得每一家种子企业都惊慌失措,几个企业还合并了,结果几个月后发现,杨顺确实是鲶鱼,但只是一条咸鲶鱼。

    台下有人起哄:“祝总,也不能这么绝对,杨教授可是在诺奖晚宴上公开说了,他要搞农业研究的,全世界都听见了,你这么打脸不好吧?”

    “你听他吹牛逼!”

    祝千里更得瑟了,大声反驳:“你们看看,除了抗癌药之外,他在医学上还有什么新药品?他做不出来了,所以才说主要精力转向农业,这叫见好就收,耍点小聪明而已。然后你们都看到啦,农业是这么容易有突破的吗?他还不是半年了一点进展都没有!”

    一人问道:“超级玉米怎么说?”

    祝千里更不屑了,指着对方:“你用脑子想一想,超级玉米要是那么好,为什么他不继续种?你看农业部有没有再提这件事?以前农业部还有个超级玉米工作组的,春节期间就解散了,今年春耕,全国没一个地方种超级玉米的。牛逼吹大了,他罩不住的。”

    “说得太好了!”

    “这才是理性分析,不盲目崇拜。”

    “张总,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问?”

    “肯定是有原因的嘛,杨顺真的不足为惧!”

    啪啪啪。

    众人鼓掌,纷纷叫好,为祝千里喝彩。

    祝千里在台上洋洋得意,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肢体语言极为丰富,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踩在脚底下,那种感觉真的不要太爽。

    同行们都在恭维他,所有人全都希望杨顺破产,混不下去,五年十年什么也研究不出来,最好彻底从种子行业里滚出去。

    他们不喜欢搅局者,不喜欢创新,不喜欢拿钱出来搞科研,他们宁可在这个圈子里混吃等死,有一天没一天混着,反正如狼的外资来了有高个子顶着,如虎的转基因来了有国家出面扛着,自己没钱了就去骗吃骗喝,从农民身上搜刮血汗钱,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哲学。

    当这股反对的力量聚集起来后,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而且这里面有很多人心术不正。

    网上各个公众平台,质疑的大v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农业专家也跳出来,公开对杨顺喊话,希望他给大家一个解释。

    比如说,湘南农业研究院的贾腾英教授就问道:“既然超级玉米那么好,为什么不继续种了?”

    海楠农科所的研究员马升希问道:“是因为超级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吗?能不能移到海楠一年种植三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