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和鸣-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着跟世家子差不离的眼界学识,正好分派他们到各地。

    世家要挟我?回头就得求着我了。”

    真当她费尽心力建个太学院出来是心血来潮,真当她把段公挖过来做山长是闹着为了让太学院出名?他们姜家那么多的有学之士现在还留在丹阳县那边呢。

    崔玉书微微缩了缩瞳孔,“陛下要举行科举?”

    打仗的这些年,科举就停了多少年,此前北梁也才举办了三次科举,恐怕这些年下来世人都忘了还有科举一途。

    崔玉书见到姜元羲微微颔首,心中不禁为那些世家、甚至还包括他们崔家默哀,恐怕那些世家是想着这次登基为帝的姜家同为世家,一定会器重世家,却不想女帝釜底抽薪,日后世家的尊荣恐怕还要跟寒门子争了。

    姜元羲连科举都弄出来了,其他人就明白其实姜元羲叫他们来,只不过是吩咐一声她准备改制官制而已,并不是要征询他们意见。

    事先与他们通气,省得到时候她登基之后提出这事,他们蒙在鼓里。

    “你们也看过这三省六部制的官职了,我叫你们来,是想任命你们的官职。”姜元羲慢慢从众人面上扫过。

    除了邵兕虎不以为意之外,其他人不可避免的心跳快了起来,腰杆都不由自主的挺直。

    “中书省中书令一职,”她慢慢将目光停留在崔玉书脸上,“就由崔卿担任吧。”

    三公之一,中书省中书令,崔玉书。

    崔玉书勉力按捺住心中的喜悦,赶紧叩谢皇恩,“微臣叩谢皇恩。”

    等他行完礼之后,心中倏然涌起另一种情绪,巨大的失落悲伤冲击着他,连带自己成为中书令的喜悦也消减不少。

    他既然成了中书令,那就永远跟皇夫之位无缘了,五娘至始至终都没考虑过他。

    他的心里、嘴里犹如吃了数不清的黄连,苦涩的很,只他很好的掩饰了。

    姜元羲继续道:“门下省侍中一职,由大哥来担任。”

    姜伯旭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自己的事,他以为会被五娘厌弃的,心下感慨,都说女子心胸不广,看来也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大家不用担心五娘鸟尽弓藏了,连他这个曾经起了不轨之心的人五娘都能重用,其他人只要安分守己,必定能安荣晚年。

    姜伯旭这般想着,同样朝姜元羲行了礼,“微臣叩谢皇恩。”

    姜元羲严肃的看着崔玉书和姜伯旭两人,“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是在变相的警告两人,万不能因为姻亲的缘故而却情面。

    两人齐齐应诺:“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谨守本职。”

    中书门下已定,剩下的尚书令会是谁?

    姜元羲出声道:“五哥,尚书令一职就交给你了。”

    其他人倒是觉得姜伯庸名副其实,只要知道他在女帝争霸天下里头出过多少力的人都明白他在女帝心中的地位。

    “小哥,户部尚书就交给你了,可要让国库每年都越来越多才是。”姜元羲笑着打趣了一声。

    姜伯锦拍着胸脯的道:“陛下你放心,微臣必定会让国库的金子多得装不满的。”

    “工部尚书我决意让霍先生掌管,吏部尚书则是二哥。”

    霍景山不仅为她打造了大船,还改善了投石车,让她在战争初期占了上风,其后更是对着残损的大黄弩一模一样的制出来,如今还主持修建了长安城,工部尚书一职名副其实。

    至于二哥姜伯君,性情一向淡泊,有他掌管吏部,其他人想要走门路打点考核升迁的,估摸着前头刚找了二哥,后脚他们离去,那些人的名单就被二哥递到她的案头上了。

    “兵部尚书则是曲将军。”姜元羲看着曲成文,在三位名将里头,胡不归是个战争疯子,太过嗜血,冯浦泽又太善计谋,不如曲成文沉默寡言却又不失血气方刚。

    曲成文一怔,而后同样行礼谢恩。

    “至于尚书左右仆射以及剩下的礼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御史台的御史大夫,容后再议。”

    这五个官职,姜元羲想着到时候用来物色更合适的人选。

    “钦天监就由常先生掌管,除此之外,我还打算设立少府。”

    姜元羲的话让其他人微微惊了惊,少府可不在三省六部制里头。

    “少府,执掌田地春耕秋收之事,少府对田地租税征收并无权执掌,但有权与户部商讨当年的租子,可根据当年收成制定合适的租子。”

    姜元羲决意实行顾以丹曾经弄出来的《商律》,所以国家赋税的大头从农民变成了行商之人,百姓们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再有少府根据当年各地不同的收成来制定不同的租子,也能让百姓们更容易活下去。

第416章 第三更

    设少府,是她跟顾以丹在探讨时听了她几句感慨而萌生出来的想法。

    当时她是这样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各地的田地不一样,有的田地亩产多,有的田地亩产少,若是取同样的租子,兴许亩产少的那些百姓们很有可能会交不上租子,弄到最后要卖儿卖女。

    当时她就上了心,经过几天的思考,决定设少府,这也是因为有朱学真这位农家矩子在,若是没有他,她的设想未必能实现。

    “少府设大农令,大农令下设农稽官、农师、农正等官职,且这些官职最低都是五品官起步。”

    自从百家争鸣盛况逐渐消失之后,农家越发不受人重视,姜元羲早有改变此等状况的想法,少府就是她试探的第一步。

    即便是科举出身,考取了状元,也只能是七品官,而农稽官、农师这些可是五品官以上,除了能插手与户部商讨农田租子之外,她决定再加一条能留住真正的农家子的法令。

    “只要少府中人,研制出新粮食品种,或者当年察觉到蝗虫灾这些对秋收有利之事,都可视功劳大小酌情升迁或者封爵。”

    这是她对少府的厚待,只希望能留住那些一心为民办事的农家中人农家人多勤奋朴素,她作为帝皇,只能在俸禄和赏赐上头多费心思,让他们不至于为了饱腹而犯愁。

    “户部每年都要下拨一笔银子给少府,以供少府中人研制新粮食品种之用。”

    作为曾经帮过朱学真记录过新稻谷品种的人,姜元羲很清楚,这些研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得到成果的,兴许要三年,兴许要更久,若是没有银子支撑,农家人未必能有所成效。

    姜伯锦作为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自然要问清楚这笔银子到底要多大,“陛下,不知下拨给少府的银子要多少之数?”

    姜元羲沉吟片刻,“我属意大农令由朱先生担任,此事我会再与他商谈,到时候你也一起来。”

    姜伯锦遂放下这事,想着以朱学真的性情,应当不会太过狮子大开口。

    “再有,我观逐鹿中原之时,霍先生在其中出力甚多,石泥大船、投石车、大黄弩、井栏等等都出自他之手,可见工匠于国有大用,我决意要扶持工匠的地位,废除工匠在下三流中的不平等,且若是有人能研制出于国于民有用的工具,皆可来工部上报领赏,大功者可封爵。”

    众人听了姜元羲所言,似乎逐渐摸索到这位女帝想要干些什么了。

    从农事到工匠,再以《商律》征收赋税大头,无一不是在扶持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

    要知道在北梁之前,朝堂被世家把持,北梁之后,寒门子能在世家中夹缝生存,但依然没有老百姓的事,可观姜元羲所为,单单是农事和工匠两途,就能让那些大字不识的老百姓受惠。

    种田最厉害的人除了农家子之外,除了老百姓还有谁?

    而工匠此前一直是下三流之列,若他们的地位提高了,且有女帝明旨研发于国于民有用的工具即可领赏乃至封爵,那些工匠迸发热情之后,谁知道大雍会多出多少神兵利器?

    听了她的话,其他人不可能提出反对,因为就他们所知,霍景山功劳甚大,他就是以一手手艺活得来的功劳,一个侯爵跑不了,甚至还可能是国公,何必得罪他和姜伯君呢。

    姜伯君必定是王爷,得罪女帝的亲二哥,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再则,我观北梁法实在是残暴不堪,准备悉数除去,重新制定法令。中书令多去请教一下段公,段公身兼四家,其中就有法家,若是能请段公出面,再寻些同是法家中人来一同商讨法令,想必会更好。”

    姜元羲心中早有打算,北梁开国皇帝奴仆出身,又是反噬主家才得来的天下,怕天下学他举反旗造他反的人太多,就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法令,用以镇压百姓。

    北梁建朝二十余载就灭亡,其中苛捐杂税和严苛法令占了大部分缘故,要不然百姓们能过得下去也不会跟着造反。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离人。

    说完了这些事,姜元羲笑着看向胡不归等几人,“胡将军可是想好了你们军队的名称?”

    此言一出,就连方才一直淡然的曲成文也微微激动起来了,女帝这是要他们给自己的军队命名!

    胡不归第一个抢先道:“血狼军!”

    他可是很眼馋由姜元羲命名的虎贲军,那支军队可真的是精锐中的精锐,经过这么多年的打仗,更是蜕变得充满了煞气,对得起虎这一王兽,如今一听到姜元羲能有着他们命名自己的军队,胡不归第一个开口。

    日后史书上必定会留下他这浓重的一笔大雍王朝血狼军创建人,胡不归。

    曲成文慢了一步,第二个开口,“陌刀军!”

    还在得意自己取了这么个充满血腥煞气名字的胡不归顿时忘记了自己的高兴,不可置信的望着曲成文。

    冯浦泽亦是如此,震惊的看着他,“老曲,你说真的?”

    曲成文认真的点头,“陛下,我希望我麾下的军队命名为陌刀军。”

    姜伯庸等人可能不知为何陌刀军三个字会让胡不归和冯浦泽如此失态,姜元羲却是知道的,所以她严肃的看着曲成文,“曲将军,你要知道,军队的名称意味着什么,我可不兴挂羊头卖狗肉这一套的。”

    曲成文微微颔首,语气坚定,“陛下,陌刀军会是名副其实的陌刀军。”

    姜元羲蓦然放声大笑,“好好好,天底下骑兵的克星终于再现人世间了!”

    二十多年前天下大乱之时,曲成文率领的曲家兵另天下骑兵闻风丧胆,就是胡不归这个疯子也曾在曲成文手上讨不了好,原因就在于曲家兵的兵器是陌刀!

    只有曲家人才会打造的陌刀!

    天下骑兵的克星!

    也无怪乎姜元羲会如此高兴,曲成文的意思可是愿意把陌刀之技献出来,这下子大雍还真的是拥有第一件神兵利器了。

    龙心大悦之下,姜元羲直接就承诺道:“曲将军,你之功劳太大,特赐你一面我亲手刻制的‘如朕亲临’的金牌,可有一次救命机会,除谋逆大罪不能赦免之外,余罪皆可赦免。”

    这是姜元羲第一次承诺有这种免死金牌,曲成文大喜过望,有了这面金牌,只要家族安分守己,大雍存在多少年,他们曲家就能荣光多少年

    这就是他献出陌刀的原因。

第417章 约法三章

    姜元羲意外得到陌刀之技,心情甚佳,其他人却明白这会儿风头全被曲成文抢去了,索性也不在这上头讨人嫌,都知道姜元羲等会要留曲成文下来好好商讨陌刀一事。

    冯浦泽的军队起名为飞狐军,郑浩良的军队起名为金狮军,卢和裕的军队起名为黑蛇军。

    被姜元羲笑骂,“合着国家的军队全是兽类?”

    郑浩良没想到姜元羲会提出让他们自己命名军队的事,没有准备,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眼见姜元羲的直属军队叫虎贲军,胡不归和冯浦泽又分别起名血狼军和飞狐军,于是他也凑了个热闹起名叫金狮军。

    听到姜元羲的话,他嬉笑道:“陛下这话说茬了,我们这些军队可是猛兽。”

    当然,等他回到家中把这一事告诉郑大将军之后,被郑大将军好好的捶了一顿。

    让你能,让你擅作主张,让你起了个毫不威风的名字!

    此是后话,眼见姜元羲已经没有其他吩咐,其他人纷纷告退,留下曲成文与姜元羲在细说陌刀之技。

    就这样走走停停,终于在年前抵达了长安城。

    两万大军护送的车队浩浩荡荡,径直朝着长安而来,早就得到消息的姜伯君带着常明义、岳父霍景山和好些个武将、军士们出城迎接姜元羲。

    姜元羲也没有再坐在马车里头,一身银甲甲胄,身披大红披风,坐在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在她身后是一队约莫一千来人的虎贲军精锐,穿着统一的铠甲,骑着神骏的大马,手持长枪,精神抖擞又沉肃的跟在她身后。

    上千人只能听到一个马蹄声,这让所有夹道欢迎的百姓们看得屏住了呼吸,还未看得清容貌,只远远的瞧着,一股彪悍又充满煞气的威势就扑面而来,震得百姓们不由自主想要跪拜。

    远远瞧着就有这种想法,等姜元羲带着虎贲军精英骑着马到了近前,最前头的百姓们终于抵抗不住,双膝一软,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哒”

    跪下一片。

    “哒哒”

    又跪下一片。

    紧接着,原本还充满着私语的长安城,此刻寂静无声,除了整齐划一的马蹄声,再无其他声响。

    姜元羲目之所及,百姓们伏地跪拜。

    姜伯君等人见着这样的场面,忍着激动,上前拜见姜元羲。

    “见过陛下,恭迎陛下驾临长安!”

    姜伯君等人齐齐躬身行礼。

    “诸君不必多礼。”姜元羲淡笑着道,又望向伏地而拜的百姓们,“父老乡亲们都请起吧。”

    长安城的百姓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有见过姜元羲,但他们听过太多姜元羲的事迹了。

    就在这几个月里头,他们帮着霍景山等人建造长安内外城时,会时不时从军士们口中听到他们对姜元羲的钦佩。

    那些浑身充满着生人勿近的气息、彪悍不已的壮汉们,只要一听他们提到女帝二字,就会纷纷软和了态度,话也变得多了起来。

    他们都听过女帝对人素来和善,在军中还会跟军士们一起操练,于是在他们脑海中想象出来的女帝应该是个巧笑嫣然的小娘子,然而此刻他们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女帝一人,气势压过了身后的千军!

    她明明笑着,却让人丝毫不敢放肆。

    他们也终于明白,为何那些军士们提起女帝时,总是一副敬畏又仰慕的神情。

    长安城的百姓们此前从未见过北梁的皇帝,如今见了姜元羲,竟生出一种皇帝就应该是她那样的感觉。

    姜元羲不易察觉的轻蹙了一下眉头,让熟悉她的细微动作的姜伯君看到了,当先第一个走向旁边的百姓跟前,伸出双手搀扶起他,“起来吧,天气寒冷,陛下素来怜惜百姓,用不着在这冰天雪地之下跪着。”

    做臣子的就要帮着把帝皇言外之意明明白白的告诉百姓们,不然事事都要皇帝自己解释,要臣子何用?

    有了姜伯君的带头,其他人也恍惚过来,纷纷去搀扶老百姓们。

    等老百姓们纷纷起身,姜元羲才满意的微一点头,提高了声音,“父老乡亲们,我,大雍王朝的开国皇帝,与你们约法三章!”

    这话让本来惶恐不安低着头的百姓们一怔,不少人错愕的抬头直视龙颜。

    姜伯君等人同样也被姜元羲这一手弄得惊愕不已,陛下可没事先派人来告知他们还有这事啊。

    姜元羲不管这些人的错愕,继续道:“第一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姜元羲心中有些复杂,犹记得多年之前陈雄第一任太子在位时,有人想要行刺太子,于重九祭祀舞上以大黄弩箭射火架,火架坍塌,当时死伤过百,其中还有四岁的孩子。

    她想为那些人讨个公道,被祖父制止,那时候她就说过,不管是什么身份,杀人者死,如果这个世道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由她来制定新的规则。

    所以她于长安城前,与天下百姓约法三章,第一章就是杀人者死。

    多年过去,至今还记得那时的誓言。

    顿了顿,她又补充道:“不管何等身份,哪怕是皇族,亦按同罪论。”

    这下子百姓们惊得瞪大了眼,连皇族都同罪而论?

    姜伯君只是微微讶异,复又恢复了平静,他性情淡泊,若是换了个人在这里,兴许还会为姜氏族人争取一下权利。他们是皇族啊,皇族自来高贵,且他们可不是那等子低贱的出身,族谱追溯根源有数百年,他们竟然要跟百姓们同罪而论,那岂不是跟泥腿子没差了?然而在姜元羲跟前的是姜伯君,所以他一言不发的恭听圣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